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19日文章 原題:美國信仰的新趨勢2013年1月15日《聯合早報》一則新聞報導了「宗教信仰在中國呈燎原之勢」,而筆者於2012年8月間,趁著在美國參加科羅拉多大學舉辦的第二屆佛客會議(Buddhist Geeks Conference)之便,參訪了一間佛教大學與兩間純美國人的禪修中心,發現佛教網站與禪修道場,也呈星星之火般地在美國各地點燃,成為美國信仰的新趨勢。
美國的垮掉一代從1950年代開始,前有著名詩人加裡·史耐德,後有蘋果企業創辦人賈伯斯等人,開始了拜師參禪,尋求真理的東方之行。新一代的美國禪修者拋開傳統佛教師承的拘束,通過將佛教與科技相結合,開始了西方新型的禪修之路。
會議的講演者有大學教授、網站的創始人、佛教活動家及作家、公司總裁、瑜伽老師、靜坐導師、科學家、哲學家等21人,課題從「佛教的未來」、冥想與腦神經科學,到靜坐與現代賽博格(cyborg,即是機械化有機體)等,實為一席禪門盛宴。
那時還見識了美國的腦狀態調節儀,該儀器能夠迅速誘導出α、β、θ、δ腦波,從而使人快速地集中專注力,幫助一些無法進入安靜狀態的禪修初學者,能夠很快地進入狀態。這種能將禪修量化的儀器,有助於揭開禪修的神秘面紗,增加修行者的信心。
會議之前,筆者還依約拜訪了丹佛禪修中心,接待筆者的卡琳禪師,是一名猶太裔佛教徒(Jubu),由於美國猶太裔的佛教徒日益增多,Jubu已經成為美國特有的一個族群。
借著與猶太裔禪師當面交談的寶貴機會,我們探討了猶太人祖先希伯來人的聖經《塔納赫》,這是目前西方諸宗教信仰的主要經典來源;以及為何會有日益增多的Jubu出現這一話題。
丹佛禪修中心之前身為科羅拉多第四基督教堂,建立於1921年,由于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已經不上教堂,這些不再上教堂的無神論者,還有一個可愛的稱號「nones」,筆者把它譯為「赧者」。
據《紐約時報》2012年12月22日引用美國最著名的輿論調查機構皮尤(Pew)研究中心資料顯示,從2008年開始,美國「赧者」的人數已經從佔美國人口的16%,上升到去年底的20%,以每年約300多萬之數增長,成為繼中國之後的第二大無神論國家。像這一類把教堂改為禪修中心的事例,在美國各地已經是屢見不鮮,最著名的有紐約市的蓋瑞森學院,原為聖潔瑪琍修道院。
帶有佛教背景的科羅拉多州那洛巴大學(Naropa University)的芭芭拉教授認為,可能是由於全球化的原因,東方人熱衷於西方宗教而西方人卻嚮往於禪宗修行;西方腦神經科學以及科技的發達,使心靈的修行更趨向科學化、科技化、現代化、自由化、可量化與可實現化,驅使西方人士對禪修趨之若鶩。
中華的物質與精神文明曾引領世界千餘年,但近兩百年來,其經濟發展卻落後於西方;雖然今天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躍升為世界第二位,假如中華的精神文明,還沿著一百年來的文化批判老路,那很快將如物質文明那樣,會被西方迎頭趕上。
筆者這一次見到的美國出家人,也像賈伯斯一樣,很多都是蓄髮、娶妻、參禪、入世過世俗的生活,把生活佛化。賈伯斯曾說:「禪對我的生活一直有很深的影響……如果你坐下來靜靜觀察……你看事情會更加透徹,也更能感受現實的環境。你的心靈逐漸平靜下來,你的視界會極大地延伸。你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東西。這是一種修行,你必須不斷練習。」
賈伯斯能一而再地看到人們先前看不到的東西,並看得透徹,使視界極大地延伸,為疲憊的美國經濟注入強針,使蘋果產品的一再創新,屢創佳績,我們不能不相信他所說的是得益於禪文化。
美國人正通過靜坐器材的輔助、腦神經科學家的科學研究、各著名大學自發地開展各類佛學教育課程、無數Jubu禪師的身體力行,把禪修當作新型的文化生活來實踐;這正在冉冉升起的美式佛教,成為美國信仰的新趨勢。
近兩千年來,中華文化主要是由儒釋道三家所組成,只敬鬼神(古人認為鬼神均為祖先所化)而遠之(即遠離鬼神歸宿之地獄與天堂),信仰的是覺、天、道,希望在世之時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死後能與天道同壽;由於非常虔誠地敬鬼神(祖先),才會有中華文明的數千年歷史。
可惜現代的中國人把祭拜鬼神認為是迷信,不再祭拜祖先,造成中華文明未來香火延續堪憂;三家文化後來演變成現代的宗教,形成滿天神佛,那是後話。綜觀上述西方新文化脫胎前的躁動,我們實在沒有理由要對自己的文化信仰喪失信心。(作者為新加坡佛教總會高級文化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