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雅:美國成中國後第二大無神論國家

2020-12-06 環球網

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19日文章 原題:美國信仰的新趨勢2013年1月15日《聯合早報》一則新聞報導了「宗教信仰在中國呈燎原之勢」,而筆者於2012年8月間,趁著在美國參加科羅拉多大學舉辦的第二屆佛客會議(Buddhist Geeks Conference)之便,參訪了一間佛教大學與兩間純美國人的禪修中心,發現佛教網站與禪修道場,也呈星星之火般地在美國各地點燃,成為美國信仰的新趨勢。

美國的垮掉一代從1950年代開始,前有著名詩人加裡·史耐德,後有蘋果企業創辦人賈伯斯等人,開始了拜師參禪,尋求真理的東方之行。新一代的美國禪修者拋開傳統佛教師承的拘束,通過將佛教與科技相結合,開始了西方新型的禪修之路。

會議的講演者有大學教授、網站的創始人、佛教活動家及作家、公司總裁、瑜伽老師、靜坐導師、科學家、哲學家等21人,課題從「佛教的未來」、冥想與腦神經科學,到靜坐與現代賽博格(cyborg,即是機械化有機體)等,實為一席禪門盛宴。

那時還見識了美國的腦狀態調節儀,該儀器能夠迅速誘導出α、β、θ、δ腦波,從而使人快速地集中專注力,幫助一些無法進入安靜狀態的禪修初學者,能夠很快地進入狀態。這種能將禪修量化的儀器,有助於揭開禪修的神秘面紗,增加修行者的信心。

會議之前,筆者還依約拜訪了丹佛禪修中心,接待筆者的卡琳禪師,是一名猶太裔佛教徒(Jubu),由於美國猶太裔的佛教徒日益增多,Jubu已經成為美國特有的一個族群。

借著與猶太裔禪師當面交談的寶貴機會,我們探討了猶太人祖先希伯來人的聖經《塔納赫》,這是目前西方諸宗教信仰的主要經典來源;以及為何會有日益增多的Jubu出現這一話題。

丹佛禪修中心之前身為科羅拉多第四基督教堂,建立於1921年,由于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已經不上教堂,這些不再上教堂的無神論者,還有一個可愛的稱號「nones」,筆者把它譯為「赧者」。

據《紐約時報》2012年12月22日引用美國最著名的輿論調查機構皮尤(Pew)研究中心資料顯示,從2008年開始,美國「赧者」的人數已經從佔美國人口的16%,上升到去年底的20%,以每年約300多萬之數增長,成為繼中國之後的第二大無神論國家。像這一類把教堂改為禪修中心的事例,在美國各地已經是屢見不鮮,最著名的有紐約市的蓋瑞森學院,原為聖潔瑪琍修道院。

帶有佛教背景的科羅拉多州那洛巴大學(Naropa University)的芭芭拉教授認為,可能是由於全球化的原因,東方人熱衷於西方宗教而西方人卻嚮往於禪宗修行;西方腦神經科學以及科技的發達,使心靈的修行更趨向科學化、科技化、現代化、自由化、可量化與可實現化,驅使西方人士對禪修趨之若鶩。

中華的物質與精神文明曾引領世界千餘年,但近兩百年來,其經濟發展卻落後於西方;雖然今天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躍升為世界第二位,假如中華的精神文明,還沿著一百年來的文化批判老路,那很快將如物質文明那樣,會被西方迎頭趕上。

筆者這一次見到的美國出家人,也像賈伯斯一樣,很多都是蓄髮、娶妻、參禪、入世過世俗的生活,把生活佛化。賈伯斯曾說:「禪對我的生活一直有很深的影響……如果你坐下來靜靜觀察……你看事情會更加透徹,也更能感受現實的環境。你的心靈逐漸平靜下來,你的視界會極大地延伸。你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東西。這是一種修行,你必須不斷練習。」

賈伯斯能一而再地看到人們先前看不到的東西,並看得透徹,使視界極大地延伸,為疲憊的美國經濟注入強針,使蘋果產品的一再創新,屢創佳績,我們不能不相信他所說的是得益於禪文化。

美國人正通過靜坐器材的輔助、腦神經科學家的科學研究、各著名大學自發地開展各類佛學教育課程、無數Jubu禪師的身體力行,把禪修當作新型的文化生活來實踐;這正在冉冉升起的美式佛教,成為美國信仰的新趨勢。

近兩千年來,中華文化主要是由儒釋道三家所組成,只敬鬼神(古人認為鬼神均為祖先所化)而遠之(即遠離鬼神歸宿之地獄與天堂),信仰的是覺、天、道,希望在世之時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死後能與天道同壽;由於非常虔誠地敬鬼神(祖先),才會有中華文明的數千年歷史。

可惜現代的中國人把祭拜鬼神認為是迷信,不再祭拜祖先,造成中華文明未來香火延續堪憂;三家文化後來演變成現代的宗教,形成滿天神佛,那是後話。綜觀上述西方新文化脫胎前的躁動,我們實在沒有理由要對自己的文化信仰喪失信心。(作者為新加坡佛教總會高級文化研究員)

相關焦點

  • 無神論為何在美國不流行?
    通常情況下,生活越富裕、教育水平越高的國家,其國民的信教程度就越低,但美國是個出了名的特例。華盛頓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的報告指出,就宗教虔誠度而言,「美國迥異於其它西方國家,而更接近於印度、巴西以及黎巴嫩等欠發達國家。」
  • 美國有哪些宣傳無神論的書籍出版?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宗教氣氛非常濃鬱的國度,就連貨幣上都寫著:「我們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在美國幾乎可以找到世界所有主要宗教的信徒,對神靈和宗教的信仰成為美國人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因為如此,有人說,宗教和科學構成了美國社會的兩大支柱,宗教是美國精神文明的支柱,科學是美國物質文明的支柱。
  • 中國無神論與有神論鬥爭的思想特徵
    中國無神論思想傳統,不僅源遠流長,而且豐富多彩。總結和分析中國古代無神論與有神論鬥爭的過程及其思想特徵,對於當前堅持唯物論、批判「法輪功」,弘揚無神論、批判有神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古代無神論與有神論鬥爭的思想特徵是:第一,長期性。從先秦以來,中國思想史一直貫穿著無神論與有神論的鬥爭。
  • 「新無神論」的崛起:大聲說出自己對科學的信仰
    「新無神論」運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在英、美等國率先興起。作為這一思想運動的領軍人物,英國生物學家Richard Dawkins、美國哲學家Daniel Dennett、美國記者Christopher Hitchens、美國作家(神經科學博士)Sam Harris,被稱作「新無神論四騎士」。以道金斯《上帝的騙局》為代表的思想作品,在世界各地眾多擁有科學素養和求真精神的人們心中,具有重要位置。
  • 激進無神論的起源
    關於「大覺醒運動」(Great Awakenings)的文字記述很多。1741年,牧師喬納森·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在布道中發布了名為《落在憤怒之神手中的罪人》(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的著名講章,並警告稱「憤怒的火」已在地獄燃起。
  • 環球時報:中國無神論研究被「邊緣化」
    原標題:華夏:中國無神論研究被「邊緣化」   近日,有學者發文稱,在宗教信仰集中的民族地區召開全國性的「無神論研討會」違反了憲法第36條「宗教信仰自由」的條款。這一論斷並不準確。   2010年6月,中國無神論學會和新疆社會科學院等機構在烏魯木齊聯合召開了「科學無神論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該會議是在「7·5」事件將近一周年後舉行的,具有特殊意義。儘管已過去4年,但個別學者舊事重提,予以指責,這說明了科學無神論宣傳在當下的缺失與緊迫。近年來,由於各種原因,中國無神論研究一直處於「被邊緣化」狀態,不僅話語權缺失,人才斷層,而且因經費短缺,正常運轉都頗感吃力。
  • 田心銘:馬克思主義與無神論關係的兩個問題
    (《 列寧專題文集·論無產階級政黨》,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171、174頁)我們所要堅持的馬克思主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的作為我們黨和國家指導思想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無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創始人,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創者、從毛澤東到習近平的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都明確宣布我們是無神論者。
  • 中國成第二富國家 盤點世界最窮國家排名
    原標題:中國成第二富國家:超過日本次於美國 盤點世界最窮國家排名   【外媒:中國超日本成全球第二富國家】外媒稱,投行瑞信發表的最新全球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富裕國家,僅次於美國;中國中產階級人數達1.09億名。
  • 朱維群:不堅持無神論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
    在今天,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同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理論基石和思想武器。這並不是說在現實生活中要把無神論同有神論兩種世界觀的差別擺到首位,而是說要把無神論的堅持和宣傳同完成黨和國家現實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任務結合到一起,引導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推動社會的改革、發展和進步,而不是去追求虛幻的天國和來世;通過長期艱苦的社會實踐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客觀規律,而不是去依賴神的啟示和護佑;科學地揭示宗教的本質和根源,辯證分析宗教的社會作用,團結信教群眾同我們一起為國家發展作貢獻
  • 朱維群:旗幟鮮明地堅持和宣傳無神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源頭和基礎是馬克思主義,而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是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無神論又是這一世界觀的基礎性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事業,理所當然包括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無神論。4月召開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旗幟鮮明地指出:黨員堅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是大原則。
  •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科學無神論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科學無神論  ——第三屆科學無神論論壇綜述  作者:中國社科院科學與無神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習五一;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 新時代堅持無神論的理論依據與思想導向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無神論 科學的理論 人民的理論 意識形態工作  作者田心銘,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北京,100080)。  黨的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
  • 民宗委主任朱維群:旗幟鮮明地堅持和宣傳無神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源頭和基礎是馬克思主義,而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是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無神論又是這一世界觀的基礎性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事業,理所當然包括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無神論。4月召開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旗幟鮮明地指出:黨員堅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是大原則。
  • 無神論,什麼是神?
    所以中國傳統文化講,先修身正心,再齊家治國平天下,萬萬不可本末倒置。可惜如今都是本末倒置,凡夫俗子讀幾本書就冒充聖人,凡夫俗子自命清高,否認真人,聖人,神,紅塵如同醫院,凡夫俗子即是病人,壞人。病人否認有健康者,壞人否定世界上有好人。無神論者,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真人,什麼是神,什麼是心,什麼是聖人。
  • 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在人民群眾思想中的主導地位
    今年4月召開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旗幟鮮明地指出:黨員堅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是大原則,共產黨員要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絕不能在宗教中尋找自己的價值和信念。如何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作為主流意識形態在人民群眾思想中佔據主導地位,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大現實課題。
  • 日媒:無神論的中國能否調停複雜中東
    日本《外交學者》2月26日文章,原題:在「上帝的世紀」,無神論的中國能擔任衝突調停者嗎?提到公開對話與和解,人們首先想到的通常不會是中國。但北京已改變「不幹涉」原則,主動介入解決世界上一些最棘手的衝突,如巴以、緬甸和阿富汗問題。
  • 論無神論同有神論的鬥爭
    我國是一個具有豐富無神論思想遺產的國家。無神論者們承前啟後的鬥爭精神,以及他們反神學、反迷信的經驗,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可資借鑑的思想資料。中國無神論的經驗,大致可概括為如下幾個方面:第一,無神論反對有神論的鬥爭緊緊與政治鬥爭相結合。
  • 新時代堅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需「執兩用中」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國家、社會。這個國家、這個社會產生了宗教」。因此,批判宗教間接地就是批判以宗教為精神撫慰的那個世界,神學問題最終歸結為世俗問題。列寧在《論工人政黨對宗教的態度》中也談到,「勞動群眾受到社會的壓制,面對時時刻刻給普通勞動人民帶來最可怕的災難、最殘酷的折磨的資本主義捉摸不定的力量,他們覺得似乎毫無辦法,——這就是目前宗教最深刻的根源。『恐懼創造神』。
  • 沙特法律將無神論思想定義為「恐怖主義」
    據美國《紐約每日新聞》4月2日報導,沙特國王阿卜杜拉(Abdullah bin Abdul Aziz Al Saud)近日頒布了新法律,將所有無神論者貼上「恐怖分子」標籤,稱他們威脅國家團結和公共秩序,最高可判處20年監禁。按照新法令,「恐怖主義」被明確定義為任何形式的無神論思想、任何質疑伊斯蘭宗教的行為。
  • 本周重磅推薦——《無神論簡史》(Brief History of Disbelief)
    of Disbelief「無神論簡史」是Jonathan Miller在2004年為BBC製作的一部講述無神論在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影響的系列紀錄片。 本片是2004年由喬納森·米勒為BBC撰寫和介紹的電視紀錄片系列,並追溯了無神論的歷史。該系列可謂大咖雲集,其中包括對阿瑟·米勒、理察·道金斯、史蒂芬·溫伯格、科林·麥克金、、帕斯卡爾·博耶,丹尼爾·丹尼特以及神學家丹尼斯·特納的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