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一場思想盛會在上海東北郊綠樹蟬鳴中的顧村公園裡舉行,70多位海內外「無神論者」在北郊衡山賓館會議廳裡匯聚一堂。「2015上海無神論論壇」在這裡舉行。雖然整個論壇只有一天,但是熱愛科學、反對迷信的社會人士仍在這裡努力發出自己的聲音。
該論壇受到了「新無神論」思想的直接啟發。「新無神論」是一項世界性的思想運動。近年來,隨著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改變與不平衡發展,原本在科學與現代化進程中趨於下降趨勢的宗教力量(尤其是宗教極端主義、原教旨主義)有了強烈的反彈。宗教極端勢力對世界自由秩序與愛好和平人士的威脅,激起了知識界和具有正義感的民眾捍衛自由邊界的決心。「新無神論」運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在英、美等國率先興起。作為這一思想運動的領軍人物,英國生物學家Richard Dawkins、美國哲學家Daniel Dennett、美國記者Christopher Hitchens、美國作家(神經科學博士)Sam Harris,被稱作「新無神論四騎士」。以道金斯《上帝的騙局》為代表的思想作品,在世界各地眾多擁有科學素養和求真精神的人們心中,具有重要位置。
無神論四騎士中國的「無神論論壇」創辦於2012年,正是回應了這一世界性思想浪潮。以宣揚科學精神作為宗旨,與在中國社會仍有很大市場的偽科學、迷信思想針鋒相對,力圖發出科學與正義的聲音。首屆論壇和第二屆都在北京舉行,第三屆移師廣州,都收到了很大的反響,尤其是上一屆由於許多包括方舟子在內科普學人的參與,該論壇已經成為國內宣傳科學思想的重要陣地。因此,本屆主辦者認為作為「北上廣」的三分之一,第四屆活動便由上海方面網友主動承接。也作為本地科普人、科學愛好者的一次聚會。試圖用自己的思考回答本次論壇提出的主題:「無神論的應用題」。
戰鬥的無神論者為期一天的論壇邀請了五位活躍在不同領域,但具有共同科學追求的發言人。為論壇拉開序幕的是在網絡和現實中都以求真、頂真著稱的「司馬三忌」先生,作為一名建築工程師,司馬三忌始終關注社會中存在的虛假現象,力圖為社會重塑公平、公正的環境。他在論壇中以《宗教與信仰的區別——無神論和科學的關係》為題,表達了對無神論的理解,許多人以為「無神論者」似乎代表了缺乏信仰,或行為上的無原則,而他提出,無神論者並非沒有信仰,「只不過無神論者秉持的對自然的信仰」。對於無神論者而言,相信科學就是對生活最積極的態度。而科學這一武器的有力之處則體現在,無論是面對偽科學還是偽文學,都能藉助縝密的邏輯發出耀眼的光芒。
第二位出場的「棒棒醫生」是一位現實生活中用手術刀治病救人的大夫。他用現代醫學的發展軌跡,揭示了一個「無神」世界的誕生。他在《解剖刀是怎樣K掉神的——醫學科學化的起點》的演講中,展現了醫學史的路徑。在人類樸素的認識中,疾病的存在為鬼、神信仰提供了土壤,隨著蓋倫到哈維以來古代醫學家對人體器官機能的認識,人們逐步了解了人體內部組織的奧秘,同時也就一步步將「氣」或「神的意志」等虛妄的觀念從人類對自身的認知中排除出去。而最終實現這一目標,將「神造」觀念從現代人的精神世界中剔除的,就是義大利解剖學和病理學家莫幹尼,他利用了顯微鏡這一當時出現的新興技術手段,準確地從微觀層面上認識了「疾病與人的關係」。從而為現代醫學與科學的結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這個角度而言,醫學對於「新無神論」的意義或許有著超於其他學科的重要性,這種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使得普及醫學知識,更有利於人們拋棄陳腐觀念,與科學為伍。
網友 棒棒醫生在演講本次會議還請到了美國攝影家/活動家Chris Johnson是影片《在無神的世界中快樂地生活》的拍攝者。在一個宗教眾多的國家中,他自幼都在思考一個問題:(神祗)信仰是否是快樂的唯一保證。他在德州沙漠探索經歷讓他感悟到,對「自然之美」的欣賞來自人們內心對「美」的感悟,而非任何神祗的許諾。於是他走遍歐、美,訪問100位「無神論者」,將他們的笑容和快樂帶到每個觀眾面前。通過影片,Johnson揭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宗教或許可以填充空虛的心靈,然而只有勇敢直面生活中的困難,才能收穫真正的快樂。
美國無神論者Johnson在演講實踐的無神論者下午的兩場演講首先是來自博物館工作的人類學研究者輒馨。他在《宗教原教旨主義的產生及其對策》的演講中,以當前威脅人類和平的「宗教極端思想」為切入口,給出了宗教或「神靈」觀念困擾現代社會的新解釋。那些陷入原教旨主義的當代社會普遍存在本身經濟下滑的問題。然而這些社會的成員卻無法認識到這些結構性問題,不得不以消極的方式,退縮到一種想像的宗教許諾的「黃金時代」,從而對當代成員產生了巨大的束縛和壓抑。這種「揚古抑今」的思維模式其實也是每一種宗教產生的基礎,那麼要成為一個有但當的無神論者,不但應該用科學的觀念武裝自己的頭腦,同時也需要意識到社會存在的現實問題,用科學觀念加以分析,用更有建設性的方法來解決社會發展過程存在的問題。這不但對陷入原教旨主義威脅的社會成員具有意義,而且對發展中的中國社會具有啟發。
美國無神論協會主席Silverman在演講
本場論壇的壓軸戲,屬於美國無神論者協會主席David Silverman的演講《Fighting the Lie of God》。作為一個雄辯的演說家,Silverman以富有激情的演講展現了正在美國蓬勃發展的無神論運動。面對重重阻力和宗教極端主義的壓力,他並沒有選擇讓步和退縮,反而更大聲地發出了自己的聲音。他主張用數據和真相說話,通過2007年美國「新無神論運動」以來的不懈宣傳和推動,越來越多原本自認為「人本主義」或「不可知論者」的人們,更多站出來支持科學,支持「新無神論運動」展開的新的啟蒙。
他也坦承,新無神論運動還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隨著以「新無神論四騎士」為代表的知識普及者們對宗教觀念的質疑,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支持科學的無神論思想。只要人們作出一份努力,面對極端思想和迷信觀念時,自信地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真相就能得到多一份鞏固。而無神論運動的宗旨就在於,讓人們有更大的勇氣說出自己對科學的信仰,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必受到極端思想的蒙蔽。同時也希望這場正在歐美蓬勃發展的新思潮、新理念,能進一步影響到社會發展中的中國,並期待產生樂觀的結果。
無神論者的倡議本次論壇沒有冗長的開場致辭和結束語。有的只是五個發言演講和之後的熱烈討論。與會者關注科學知識的普及,公眾科學素養的提高。希望能以科普為依託,推動社會在新無神論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結合演講的主題和與會者提出的發言內容,組委會方面認識到,中國社會的知識層面尚未「完成徹底的科學思想啟蒙」,還面臨著許多前現代思維方式的挑戰,而每一個有志於科普工作,並期待為之作出建設性貢獻的人們都應該作出積極回應。因此組委會方面,也提出了四點具有針對性的倡議(根據與會務組的訪談交流,結合論壇官方微薄公告,總結歸納)。
第一,建立科學愛好者組織,自主運營、自負盈虧,能夠提供有價值的公共產品和商業項目。為科學普及工作提供有利的平臺。
第二,完善基於科學的道德和價值體系,使科學真正成為人們做出知識判斷的準繩。
第三,希望無神論者能在生活的諸多領域中,主動發揮積極作用,為社會做出更有建設性的貢獻。
第四,團結有良知的科學家、學者,以科學界主流的意見或國際慣例的名義,積極影響事關科學的重大公共決策,為政府分擔壓力。
這四點倡議並不完善也有很多值得商討的地方,但這代表了此次「無神論論壇」與會者的共同聲音。雖然有一些依靠把戲、騙術獲利的「大師」已經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仍有許多更具隱蔽性的「欺世盜名者」仍在嘲諷著每個辛勤勞動者的汗水;科學的聲音尚不了嘹亮,但我們依然樂觀地相信,通過每個堅持科學求真精神的人們努力,我們會一同分享這個時代應有的知識成果。因為科學就是我們肩上的道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