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的《論衡》是無神論的裡程碑,為何遭到歷代帝王的封殺?

2021-01-09 歷史的一絲想念

王充的《論衡》是無神論的裡程碑,為何遭到歷代帝王的封殺?

古代有過這樣一則故事:春秋時期的楚惠王有一天在吃酸菜,竟然在酸菜中吃到了一條水蛭,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不聲不響地把水蛭吃了下去。因為他知道如果他一旦把水蛭挑出來,做這道菜的廚師就會因此被處死,他憐憫廚師,所以吃了下去。到了晚上的時候,楚惠王在大便時,不但把水蛭排了出來,原來他一直肚疼的症狀也好了。為什麼呢?古人說這是因為「善有善報」。大家贊同他的觀點嗎?

漢朝有個人聽了卻認為並不是這樣,他的解釋是:因為人肚內的溫度高,水蛭經受不住這麼高的溫度,被熱死了,所以可以排洩出來。又因為楚惠王肚內有淤血,水蛭恰好可以吸血。在水蛭還沒熱死的時候,把他肚內的淤血都吸走了,所以楚惠王的病自然好了。這是巧合,而不是「善有善報」。究竟是誰這麼大膽,敢說出這樣的話呢?他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無神論者王充。

但是在封建思想統治中國的時代,王充的無神論思想,無論在生前還是死後,一直被統治階級視為「異端」,受到種種禁錮,他的舉世之作《論衡》也被禁,不得在中原地區傳播。後來,東漢末年學者蔡邕到了吳地得到一本他的書,滿心喜悅地帶回長安,才避免了王充的思想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那麼王充的思想到底有多偏激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說起王充的思想,有學者認為他是古文學派最大成就的思想家。王充他以驚人的科學懷疑精神,反對歪曲的孔孟偶像崇拜。他的主要著作是《論衡》。他談到這部著作特有的精神時寫道:「《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衡》篇以十數,亦一言也,日疾虛妄』。」在東漢前期讖緯神學猖獗的年代裡,他對天人感應、讖緯神學等迷信思想進行了尖銳的揭露和抨擊。

王充的無神論思想與他小時候醋愛讀書又不拘守一家有很大的關係。他在六歲的時候就酷愛識字讀書,對此樂此不疲。古時候,對太淘氣的或者不會背書的學生,老師是要打板子的,王充所在書館中的學生每天都有被挨打的。但只有王充,讀了幾年書,從來沒挨過老師的打。他對所有的書籍都很感興趣,想把它們都學懂弄通。可由於家境貧寒,無法給他買更多的書,他只好到處去找書、借書。後來他發現書市是一個不用花錢就可以讀書的好地方,於是他就常常在兜裡揣著乾糧,到書市上津津有味地理頭讀書去了。當遇到一本好書的時候,他總是全神貫注地細心領會,往往忘記了自己兜裡的乾糧,也忘記了時間,書鋪的老闆要催促他幾次,他才戀戀不捨地放下手中的書。不管是烈日炎炎的酷暑,還是寒風刺骨的嚴冬,王充長年前去書市讀書。王充十五六歲時,被保送到洛陽的太學裡去深造,在這裡待的日子久了,他把大學裡收藏的書都讀完了,又去洛陽的店鋪到處找書讀。

正是因為王充不拘傳統儒家的學習精神與見解,與班彪他們那些正統的大家合不到一塊去,所以他就選擇離開了班彪。他認為博涉經書以外的百家是很有必要的。他曾形象的比喻說:「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鱉,其尤深者觀數龍。」所涉歷的程度和深淺不同,其所見所聞和收穫自然也不同。他說做學問也是如此:「人含百家之言,猶海懷百川之流也。」這正是他成就博學通才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有學者認為學業大成的王充經子並重,博涉眾流。他根據客觀事物的真實情況和當時自然科學研究的成果,否定了天有意志,直刺漢朝神學的欺騙性。一次,有人被雷電擊死,漢儒神學說:這是他做了虧心事天上的雷公把他打死了,這就是「惡有惡報」。王充在現場觀察到死人的頭髮被燒焦了,身上也有被燒焦的臭味。他的解釋是:打雷時有閃電,閃電是火,因此雷實際上是天火,被雷公擊死的人是被天火燒死的。天上並沒有雷公,也並不是「惡有惡報」。

當時的社會狀態是,做學問大多都失去了真正的儒家本質,儒書充斥著荒落,民間言談充斥著深深的迷信,像《淮南子》就記載共工怒觸不周之出,使天柱折、地維絕,堯時十日並出、堯上射九日等荒誕的故事,這樣的傳說,在民間比比皆是。於是王充閉門思考,怎樣才能給當時的百姓與後人正確的啟示呢?他謝絕一切世俗禮節,家裡到處放著筆墨紙硯,就是為了解開這些神學論,而《論衡》就是解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的,它是古代唯物無神論的裡程碑。

為了寫《論衡》,他用了幾年的工夫,搜集的資料裝滿了幾間屋子。《論衡》一書,對當時社會的許多學術問題,特別是社會的頹風陋俗進行了鞭辟入裡的評判,許多觀點可謂石破天驚。由於王充在書中對傳統的儒學,特別是當時風靡的漢代經學,進行了辯論,公然向神聖的孔孟聖賢挑戰,眾所周知,這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但在那個時候,人們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因此歷代統治者那裡,王充的學說遭禁,清乾隆皇帝還御批:王充「刺孟而問孔」,「已有非聖無法之誅」。

其實王充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和所有的讀書人一樣,王充也曾抱著致君堯舜的夢想,走「學而優則仕」的路子。可是他在官場的境遇並不比他的老師們好,他的官途也沒有逃脫為人下僚的命運。在夢想破滅之後,他的獨立思考和勇於批判使他跳出了僵固儒家讖緯學說的圈圈,「疾虛妄」與「譏世俗」。他的無神論思想有超越時代的可貴之處,不是哪個統治者的御批能夠掩蓋與封殺的,大家覺得王充的思想值得提倡嗎,留言和我們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王充遍學諸子百家,留下一部《論衡》,堪稱唯物主義無神論著作
    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生於公元27年,卒年大約在公元100年。王充出身於「以農桑為業」、「以賈販為事」的家庭,大概屬於小地主階層。他年少時在洛陽太學裡讀過書,曾經是當時著名的大儒班彪的學生,對諸子百家學說都有研究。他做過州縣小吏,後罷職家居。王充晚年生活貧困,「貧無供養,志不娛快」。
  • 王充是中國著名的哲學家之一,他的著作《論衡》,博大精深
    著《論衡》八十五篇,二十餘萬言,釋物類同異,正時俗嫌疑。刺史董勤闢為從事,轉治中,自免還家。友人同郡謝夷吾上書薦充才學,肅宗特詔公車徵,病不行。年漸七十,志力衰耗,乃造《養性書》十六篇,裁節嗜欲,頤神自守。永元中,病卒於家。(《後漢書·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從這篇傳記來看,王充基本上是個游離於政治之外的人物;他能夠青史留名,靠的是思想和文字。
  • 古代眾多的思想家中,最特別的唯物主義哲學家,提出「無神論」
    在古代眾多的思想家中,也有很多被這一現象蒙蔽了雙眼的,但是有一位思想家卻是其中最特立獨行的,這位就是東漢時期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 王充一生最為卓越的著作就是《論衡》,聽名字就可以想像得出書中的思想是對於萬物有一個正確的看待。
  • 農曆七月十四鬼節,古代人都怕鬼,為何只有他一人不怕
    王充哈哈大笑,揚長而去。一些老百姓在背後都稱呼他為「不怕鬼的人。」王充十幾歲時父母就去世了。他只能依靠寫一筆好字,給人刻書為生。他從那時便獨自面對黑暗和艱辛的生活,比較早的接觸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特別是荀子的著作,他非常喜歡,所以樹立了無神論觀點。後來他回家鄉給郡守做功曹,就是做功勞記錄的小官員,沒過多久他就跟郡守發生了矛盾。
  • 論無神論同有神論的鬥爭
    我國是一個具有豐富無神論思想遺產的國家。無神論者們承前啟後的鬥爭精神,以及他們反神學、反迷信的經驗,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可資借鑑的思想資料。中國無神論的經驗,大致可概括為如下幾個方面:第一,無神論反對有神論的鬥爭緊緊與政治鬥爭相結合。
  • 「食人魚」為何遭全面「 封殺」?
    「食人魚」為何遭全面「 封殺」?幾天來,這種來自南美的小魚遭到各地的全面「封殺」。一條小魚,何以遭此「飛來橫禍」?生物專家介紹說,我國南方有很多水域基本符合「食人魚」生存條件,這種魚一旦適應了我國自然水域環境,形成自然種群,後果將是災難性的——大量獵食我國的土著魚類及其食物資源,迫使部分土著魚類在生存競爭中滅絕,對生物多樣性、對入侵的水域生態系統造成極大的破壞。這方面的前車之鑑很多。
  • 洛陽為何一直得到帝王的青睞,其中暗藏了洛陽的帝王風水
    初現曙光,展開文明畫卷 洛陽城自古以來就以「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的地理優勢為歷代帝王所青睞 在這片土地上,曾經有13個王朝定都於此,105位帝王在此揮斥方遒。這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尚有一些史學家認為,在洛陽建都的王朝並不止為公眾所知的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周)、後梁、後唐、後晉13個王朝,尚有戰國韓、西漢、武周等多個朝代以此為都。
  • 他因為說錯了一句話,就遭到央視的封殺
    他因為說錯了一句話,就遭到央視的封殺。最近各種文化傳播平臺都在進行整頓,很多平臺都對會產生不良影響的人進行了封殺,央視也是一樣。央視之前就停播了金星主持的《金星秀》。金星膽大潑辣,在節目中總是會說一些真話和別人不敢說的話,可也就是因為金星太敢說了,因為一些原因,《金星秀》被停播了。其實因為說錯話而導致節目被停播或者被封殺的人不在少數。
  • 牟鍾鑑:尊重宗教是無神論的新高度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包含無神論,又超出以往的無神論,它不滿足於證明神靈的不存在,還要說明為什麼神靈雖然並不存在但古往今來相信神靈的人卻很多,為什麼單靠教育手段不能促使人們走出宗教。這樣的無神論是真正科學的無神論,它避免了武斷、粗暴,能把宗教納入人文學科的視野,客觀地去研究和評價宗教,從而推動了宗教學的發展,使無神論上升為科學。溫和的無神論也符合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中國歷史上,宗教極端主義和激烈反宗教的思潮都難成為主流意識。儒家的人本信仰與佛教、道教有爭論有融合,而以融合為主。
  • 牛頓和愛因斯坦到底發現了什麼秘密,為何他們晚年都拋棄了無神論
    牛頓和愛因斯坦到底發現了什麼秘密,為何他們晚年都拋棄了無神論?世人都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但是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古今中外很多的科學家在自己最有精力去研究科學的時候,無不都是覺得神學是不存在的,無不都是無神論的信仰者。
  • 由《大秦帝國》熱播引發的聯想,存在15年的大秦,為何引發數千年的...
    對照歷代帝王行跡,秦始皇的這一行為堪稱空前絕後。而「自琅邪北至榮成山」,似可理解為當時的航海記錄。《論衡.紀妖》將「夢與海神戰」事解釋為秦始皇即將走到人生終點的兇兆:「始皇且死之妖也。」王充注意到秦始皇不久即病逝的事實:「始皇夢與海神戰,恚怒入海,候神射大魚。自琅邪至榮成山不見,至之罘山還見巨魚,射殺一魚。遂旁海西至平原津而病,到沙邱而崩。」王充的分析,或可以所謂秦始皇「天性剛戾自用」、「意得欲從」在晚年益得驕橫偏執的心理作為說明。
  • 為何太歲頭上不能動土?
    01出處「太歲頭上動土」出自漢代王充《論衡·難歲篇》:"移徒法日:'徒抵太歲兇,伏太歲亦兇'。"意思是,一定要忌諱太歲,不可犯太歲。今年,《長安十二時辰》的大火,讓更多人重新認識了古人對時間的劃分,即天幹地支紀年法。
  • 無神論為何在美國不流行?
    戴維·西爾弗曼出生於一個宗教氛圍濃鬱的猶太家庭,在6歲時向父母表明自己的無神論信仰,在44歲那年成為美國無神論協會的主席。他是一個體魄強健、言辭激進、鬥志旺盛的社會活動家;在他看來,全世界無神論者心目中的第一偶像、有「達爾文的鬥牛犬」之稱的英國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在有些時候都「不夠強硬」。
  • 新時代堅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需「執兩用中」
    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礎之上無神論有多種蘊涵,歷史上有各種形態的無神論,如我國古代荀子、王充、範縝的無神論,古希臘原子論的無神論、歐洲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戰鬥無神論、德國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哲學為基礎的無神論、尼採的虛無主義無神論等。
  • 佛教≠迷信,佛教是「無神論」!
    ……佛教不是迷信,是在唯心之上的「無神論」!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數代高僧大德持戒修禪、冬夏四季未曾懈怠,將佛法光大,已經形成了非常嚴密的正信、正學,勸導世人向善,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佛有十萬法門,佛陀將自己的般若智慧以佛教諸經典傳於後人,可是每個時代仍有不少人以偏執和偏信去學佛,世間多以迷信和偏見去看待佛教和三寶。
  • 歷代帝王施政,為何都提倡「以孝治天下」?其實,他們都是在作秀
    第一個故事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帝王:舜,他之所以能成就帝位,靠的就是孝行。據史料記載,舜在20歲的時候,就因為他的孝行,感動了眾人,聞名於世。30歲的時候,堯走遍各地,尋找賢能、德才兼備的人才。在行走四方之後,群臣都推薦了舜。
  • 為何古代僅秦始皇穿黑龍袍、後代帝王大多穿黃袍?真的只是專家說的...
    秦始皇本人雖然有功有過,但作為我國首個實現大一統的帝王,他的地位是自然不可撼動的。 眾所周知,秦朝時期人們大多崇尚黑色,就連秦始皇的龍袍也是黑色的,那為什麼後面的歷代帝王都是穿紅色龍袍或黃色龍袍呢
  • 沙特法律將無神論思想定義為「恐怖主義」
    按照新法令,「恐怖主義」被明確定義為任何形式的無神論思想、任何質疑伊斯蘭宗教的行為。新法還規定,通過社交媒體侮辱沙特領袖的非暴力行為也屬恐怖主義;參加靜坐、抗議以及集會,試圖「動搖社會穩定和民族凝聚力」的人,也將被拘捕3至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