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氫氯化碳催化劑的黃金分割點、納米金剛石和石墨導向碳的表面sp2:sp3比率,與乙炔氫氯化反應的催化性能呈火山關係,最優化比在32-35%左右。
Figure 1 sp2定向碳催化劑的(a)催化性能;(b)反應速率與sp3%濃度的關係。
Figure 2 (a) sp3取向衍生催化劑(NDs系列)的碳1s;(b) ND-1100和石墨烯的EELS譜。
Figure 3 sp3定向碳催化劑的(a)催化性能;(b)反應速率與sp2含量的關係。
Figure 4 (a)通過DFT計算得出不同sp2:sp3比的碳材料的反應途徑;金剛石(111)表面上C2H2吸附的電荷密度差異(δρ = ρA+B − ρA − ρB):(b) sp2:sp3 = 0.08,(c) sp2:sp3= 0.75。
相關研究成果於2020年由浙江工業大學Ying Li課題組,發表在Chem. Commun.( DOI: 10.1039/D0CC06177H)上。原文:Generalized reactivity descriptor of defective carbon catalysts for acetylene hydrochlorination: the ratio of sp2:sp3 hybrid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