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雙重催化策略構建sp2-sp3和sp3-sp3骨架(β-鍵斷裂)
近日,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化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Chemical Research of Catalonia/ICIQ)Ruben Martin教授課題組在J. Am. Chem. Soc.發表論文,報導了通過雙重催化策略,實現脂族醇衍生物與芳基(烷基)滷化物偶聯反應,從而構建sp2-sp3和sp3-sp3骨架,涉及β-鍵斷裂的過程。此外,在後期功能化過程中,該反應同樣具有廣泛的底物範圍以及良好的適用性。
Dual Catalytic Strategy for Forging sp2-sp3 and sp3-sp3Architectures via β-Scission of Aliphatic Alcohol Derivatives
Fei Cong, Xin-Yang Lv, Craig S. Day, and Ruben Martin*
J.Am. Chem. Soc.2020, 142, 20594-20599. DOI:10.1021/jacs.0c11172
金屬催化交叉偶聯反應作為直接構建sp3體系的有效策略,可以增加結構的多樣性。目前,這些策略主要依賴於目標sp3位點的預功能化,如有機金屬、有機滷化物或C-O/C-N親電試劑等。雖然已成功實現未官能化的sp3 C-H或C-C鍵的構建,但由於其共價性質和方向性,sp3 C-C鍵的活化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近年來,脂族醇固有的sp3鍵可進行各種策略的設計,如通過sp3 C-O活化(Scheme 1, path a)。相比之下,通過β-鍵(C-C鍵)的斷裂,將未活化脂族醇用作sp3合成子,從而實現C-C鍵的構建,卻很少被研究(path b)。在此,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化學研究所Ruben Martin教授課題組報導了通過雙重催化策略,經β-鍵斷裂的過程(涉及關鍵的中間體I),從而實現脂族醇衍生物與芳基(烷基)滷化物偶聯反應,成功構建sp2-sp3和sp3-sp3體系。
首先,作者以1a和2a作為模型底物,進行了相關芳基化反應條件的篩選(Table 1)。反應的最佳條件為:在Hantzsch酯(HE)存在下,以NiBr2·diglyme (10 mol %)為催化劑,4-CzIPN(2 mol %)為光催化劑,L1(15 mol %)為配體,K2CO3為鹼,於NMP溶劑中藍色發光二極體(LED)照射下40 ℃反應,即可獲得77%收率的目標產物3a。
在獲得上述最佳反應條件後,作者開始對底物1a-1w進行了擴展(Table 2)。對於不同伯、仲和叔基取代的醚底物,均可順利進行β-斷裂/sp3芳基化反應,獲得相應的產物3a–3w。其中,不同環狀醇底物可通過開環芳基化生成相應的脂肪族羰基化合物(3e,31–3q)。同時,富電子的呋喃(3v)或噻吩(3w)取代基不會干擾C-C鍵的形成。
緊接著,作者對芳基滷化物的範圍進行了擴展(Table 3)。反應結果表明,芳烴取代不受電子效應和定位效應的影響,均可獲得相應的產物4a–4i,4l–4q。值得注意的是,缺電子的底物通常收率更高。同時,具有酮(4p)、腈(4n),磺醯胺(4m,4r)、醯胺(4g,4s)、酯(3c,4s)或醛(4o)取代基時均可耐受。並且,含硫、氧或氮雜環同樣可順利反應(4j,4k,4l,4r)。此外,含有硼酸酯(4e)和滷代芳基(4h,4i,4n,4q)的底物,都與體系相容,為進一步交叉偶聯反應提供了多種可能。而以藥物塞來昔布(4r)或苯基甘氨酸衍生物(4s)為底物,同樣取得了預期的結果,進一步證明了反應的實用性。
受上述構建sp2-sp3結果的鼓舞,作者對sp3-sp3鍵的構建進行了研究。使用上述的Ni/L1體系未能實現相應的轉化,因此作者再次進行了篩選,當使用Ni/L5體系時,可實現sp3-sp3鍵的構建。緊接著,作者對烷基滷化物底物範圍進行了擴展(Table 4)。反應結果表明,具有腈(5c)、烯烴(5d)、脂族醇(5e,5h)、酯(5g,5i)或芳基滷化物(5f)的未活化烷基滷化物,均可順利進行反應。
為了進一步證明反應的實用性,作者選擇了糖類化合物(6,8和10)進行相關β-斷裂/sp2-sp3鍵的構建,從而獲得具有高非對映選擇性的官能化產物7、9和11(Scheme 2)。
為了進一步了解反應的機理,作者進行了相關的對照實驗(Scheme 3)。首先,12於標準條件下反應,獲得產物13和14(比例為14:1),表明從原位產生的氧中心自由基中間體II經5-exo-trig或6-endo-trig環化形成產物。其次,1c與2b反應時,生成苯甲醛(83%),從而間接證實了從II型自由基到烷基自由基中間體的β-斷裂。同時,使用不同當量的HE,對反應的收率也產生一定的影響。Ni-I與2a反應,可生成72%收率的3a,說明Ni-1可以作為反應中間體發揮催化作用。根據上述結果,作者提出了一種雙重催化的機理。首先,通過β-斷裂生成烷基自由基中間體以及醛副產物。隨後,與烷基自由基中間體與Ni(II)配合物進行氧化加成,形成Ni(III)配合物,經還原消除即可獲得目標產物以及(L1)NIBr(通過光催化劑,可實現催化循環的過程,形成(L1)nNi(0)。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化學研究所Ruben Martin教授課題組報導了一種雙重催化策略,實現脂族醇衍生物與芳基(烷基)滷化物偶聯反應,從而構建sp2-sp3和sp3-sp3體系,涉及β-鍵斷裂的過程。同時,該反應具有廣泛的底物範圍,尤其是具有硼酸酯和滷代芳基的底物,為進一步偶聯反應提供了多種可能。此外,藥物分子以及糖類化合物均作為有效的底物,進一步證明了反應的實用性。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詳情
關鍵詞檢索往期精彩內容請訪問網頁版
版權專屬歡迎分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日本最大化學門戶網站Chem-Station。致力於化學及相關研究者,企業交流學習,分享經驗。
微信號:Chem-Station
網站中文版網址:https://cn.chem-station.com/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