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之兩棲類

2020-12-05 我的生物世界

顧名思義,兩棲動物就是指那些既可以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兩棲動物屬於脊椎動物亞門的一個綱,通常沒有鱗或甲,皮膚裸露而溼潤,透氣性強,在溼潤的情況下可以幫助呼吸。兩棲動物的四肢沒有爪,只有趾,體溫鎖著完結的變化而變化,是典型的冷血動物。兩棲動物既有從魚類繼承下來的適合水生的特徵,如卵的形態和產卵方式、幼體用鰓呼吸等;又具有新發展而來的適應陸地生活的特徵,如感覺器官、運動裝置和呼吸循環系統等。

現在世界上大約有5000多種兩棲動物,除南極洲、海洋和大沙漠之外,其他地區都會看到它們的身影。其中以熱帶、亞熱帶的溼熱地區最為常見,種類也最多。

兩棲動物又可分為三個亞綱,一是迷齒亞綱,第二類是殼椎亞綱,第三類是滑體兩棲亞綱。包括現在所有的兩棲動物,有課細分為無尾目、有尾目和無足目。可見兩棲動物的家族也是十分興旺發達的。

青蛙是最常見的兩棲動物。夏日雨後,在池塘邊,草叢中處處可以聽見群蛙齊鳴的聲音。辛棄疾的詞「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便是這一景象的生動寫照。蛙類最小的只有50毫米,只相當一個人的大拇指長,大的有300毫米(一尺多長),瞳孔都是橫向的,皮膚光滑,舌尖分兩叉,舌跟在口的前部,倒著長回口中,能突然翻出捕捉蟲子。有三個眼瞼,其中一個是透明的,在水中保護眼睛用,另外兩個上下眼瞼是普通的。頭兩側有兩個聲囊,可以產生共鳴,放大叫聲。體形小的品種叫聲頻率較高。有的蛙類皮膚分泌毒液以防天敵,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雨林中的一種樹蛙分泌物被當地印第安人用來製作箭毒,見血封喉。

娃娃魚是最大的兩棲動物,它的學名叫做大鯢,因叫聲像嬰兒的哭聲,人們便叫它娃娃魚。娃娃魚是魚類向爬行類過渡的中間類型,它們的祖先生活在大約3億年前,因而被稱為活化石,在生物進化史上具有重要價值。娃娃魚身長一般在60至100釐米之間,頭大、嘴大、眼睛卻很小,沒有眼皮因而也不會眨眼,身後還拖著一條扁扁的大尾巴。

大鯢生性兇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蟲、魚、蟹、蝦、蛙、蛇、鱉、鼠、鳥等為食。捕方式為「守株待兔」。大鯢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間,洞穴位於水面以下。夜間靜守在灘口石堆中,一旦發現獵物經過時,便進行突然襲擊,因它口中的牙齒又尖又密,獵物進入口內後很難逃掉。它的牙齒不能咀嚼,只是張口將食物囫圇吞下,然後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魚有很強的耐飢本領,飼養在清涼的水中二、三年不進食也不會餓死。它同時也能暴食,飽餐一頓可增加體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時,還會出現同類相殘的現象,甚至以卵充飢。

兩棲類動物作為最早離開水,跑到陸地上來生活的脊椎動物群,兼具了水生動物與陸生動物的一些特性,因而在生命進化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相關焦點

  • 魚類和列入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水生動物管理,不在禁食之列
    【來源:北京頭條】繼此前確定中華鱉、烏龜等列入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之後,農業農村部近日組織有關專家針對野生動物保護法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 原水蠍螈,不一樣的兩棲類動物
    原水蠍螈是石炭蜥類的一種,生活在石炭紀時期的沼澤從來裡,作為早期的兩棲類動物之一,原水蠍螈在石炭紀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大約在3.2億年前左右的晚石炭紀時間,陸地和海洋中都生活著一批大型動物,它們霸佔著一方土地,支配著其他生物的命運。
  • ...守宮,變色龍,兩棲,藍舌蜥,水族館,上海,嚙齒類動物,蛙,自然界...
    上海海洋水族館供圖  東方網4月24日消息:奇形又怪狀的動物在哪裡?在《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在《山海經》裡的遠古時代?記者了解到,這些生物們已在上海海洋水族館中粉墨登場,將與遊客相約過「五一」。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將推出「奇怪的動物在哪裡」兩棲爬行動物特展。
  • ​魚類和列入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水生動物管理,不在禁食...
    繼此前確定中華鱉、烏龜等列入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之後,農業農村部近日組織有關專家針對野生動物保護法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中與水生野生動物相關的內容進行了總結歸納,以問答形式匯集成5個板塊、23項問題對外發布。
  • @吃貨們,中華鱉、牛蛙等兩棲爬行類動物可以養殖、食用
    《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已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3月31日下午,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修訂情況和主要內容。發布會現場。
  • 四川首現2億年前的兩棲類動物化石 研究員:對研究兩棲類動物起源和...
    彭光照一行通過現場研究發現,該化石可能屬於三疊紀晚期,也就是距今約2億年前,是目前四川省首次發現的2億年前的兩棲類動物化石。據介紹,9月18日,張華彬和請來幫忙的工人們在整理屋後滑坡下來的石頭時,突然發現其中有兩塊帶紋路的石頭。「覺得這個紋路很好看,之前在網絡上也看到過相似的東西,有點像化石,就保護起來了。」
  • 雲南新發現5個兩棲類物種
    雲南新發現5個兩棲類物種 2020-05-16 0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非洲發現古代新型兩棲類動物化石
    New Species of Ancient Amphibians Found in Africa   美國考古學家4月13日表示,他們在尼日的非洲沙漠地區發現了距今有2.5億年歷史的古代兩棲類動物化石,這些和鱷魚樣子相似的化石向人們揭示了兩種新類型的古代兩棲類動物。
  • 上海海洋水族館兩棲爬行動物特展「五一」亮相-守宮,變色龍,兩棲...
    上海海洋水族館供圖  東方網4月24日消息:奇形又怪狀的動物在哪裡?在《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在《山海經》裡的遠古時代?記者了解到,這些生物們已在上海海洋水族館中粉墨登場,將與遊客相約過「五一」。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將推出「奇怪的動物在哪裡」兩棲爬行動物特展。
  • 奇妙的動物在這裡——兩棲「怪咖」與您相約「五一」
    屆時,遊客朋友們可以看到包括傘蜥、睫角守宮、高冠變色龍、牛奶蛙、玉米蛇、藍舌蜥、三角枯葉蛙在內的多種兩棲爬行生物,這些「怪咖」們將通過奇形怪狀的外貌和獨特的生活習性向遊客朋友展示兩棲爬行生物奇妙的「怪異之處 」。 兩棲生物是第一種呼吸空氣的陸生脊椎動物,出現在三億七千萬年前的泥盆紀後期,在某種意義上是恐龍的親戚,由魚類演化而來,在脊椎動物演化史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 青島已發現437種野生動物 野生鳥類達392種
    昨天上午,由國家瀕危動植物管理辦公室合肥辦事處、山東省林業廳、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7年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公益宣傳活動,在青島濱海學院世界動物自然生態博物館舉行。據悉,目前青島已發現的野生動物數量已經達到了437種,其中去年新發現了兩種鳥類,一種是國家一級保護珍禽白頭鶴,全世界僅存九千多隻。另一種是被稱為「神話之鳥」的中華鳳頭燕鷗,全世界僅存百隻左右。
  • 「中國兩棲類」信息系統,兩棲圖片徵集
    「中國兩棲類」信息系統中除了詳細的文字資料,最受大家關注的莫過於各個物種的精美圖片。經過大家幾年的貢獻和積累,現已收錄的物種彩色圖片佔中國已知物種80%以上。在此,誠摯地感謝為本系統無私提供照片的每一位攝影師,是你們的鏡頭幫助我們記錄下了中國兩棲類物種多彩迷人的一面!經過3年的經驗積累和總結,我們的系統也即將全面升級為Version 2.0。
  • 《人大決定》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那水生動物呢?
    按陸生管理的兩棲爬行類動物《人大決定》已經禁止食用,那按水生管理的兩棲爬行類動物呢?按《人大決定》,兩棲爬行類動物按陸生管理的一律禁止食用,如虎紋蛙等蛙類也在被禁之列。另外,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中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是不能吃的。我們來看看哪些是《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中的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中的兩棲爬行類。
  • ...聯合為蛙發聲:本土蛙與牛蛙同屬兩棲類,是安全馴養品種,不應被禁!
    3月4日,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的通知》,明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也就是說,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品種可以不被禁食。
  • 地球上最早的兩棲類動物,魚石螈(使人類可以呼吸氧氣)
    大家都知道人類是從兩棲動物進化來的,那你知道地球上最早的兩棲類動物是什麼嗎?它就是魚石螈,是魚類及兩棲類的中間物種,生存於3.67-3.625億年前的上泥盆紀。 一、最早的兩棲類動物,魚石螈
  • 雲南省邊境新發現5個兩棲類物種
    雲南南部的邊境區域屬於印緬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有著極為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近期,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調查新發現5個兩棲類物種,其中3個為新物種,2個為我國新記錄物種。△ 掌突蟾屬物種調查新發現 兩棲類的物種鑑定一直是個棘手的問題,存在不少難解之結,掌突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掌突蟾屬物種的體形普遍小型化,習性隱蔽,形態高度保守。形態趨同、演化模式複雜,給該類群的物種鑑定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擾。依據本研究,發現雲南隴川縣的掌突蟾種群可能是另一個新物種,留待後續進一步研究。
  • 尷尬的兩棲爬行動物,該何去何從?
    在此緊要關頭,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的通知》(以下簡稱《決定》),明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給產業從業者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山東大學海洋學院教授王亞民表示,蛙類種類非常多,屬於兩棲動物。
  • 中國超三成兩棲爬行動物受到物種威脅 華南西南最多
    王傑 攝  中新網成都6月15日電 (記者 胡敏)137種爬行動物和176種兩棲動物受到威脅,兩者相加約佔所評估的中國兩棲爬行動物869種總數的36%。1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獲悉,該所對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瀕危狀況經過3年的全面評估,從而得出了上述數據。
  • 上海海洋水族館兩棲爬行動物特展「五一」亮相
    上海海洋水族館供圖【新民網·最新報導】奇形又怪狀的動物在哪裡?在《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在《山海經》裡的遠古時代?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了解到,這些生物們已在上海海洋水族館中粉墨登場,將與遊客相約過「五一」。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將推出「奇怪的動物在哪裡」兩棲爬行動物特展。
  • 地球的一半|被忽略的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和割裂的管理
    對於兩棲類而言,蛙類的食用,蠑螈屬、疣螈屬、肥螈屬、瘰螈屬的動物貿易,疣螈、山溪鯢的藥用等等,都極度威脅著它們的野外種群。他山之石制定水生動物名單時,如何兼顧分類科學性與保護目的似乎成了一件矛盾的事情。這裡不妨看看其他國家是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