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最新消息!臺灣低調爭取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臺灣經濟部門:現...

2020-12-05 FX168財經網

中美最新消息!臺灣低調爭取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臺灣經濟部門:現階段未想加入中國主導的新全球最大自貿區

文/editor2020-11-17 11:06:58來源:FX168

2020亞洲交易博覽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亞太15國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宣布形成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臺灣經濟部門王美華繼前一日表明現階段不是時候爭取加入RCEP後,在今天(11月17日)強調爭取走向其他路線,目前正低調爭取美國也可能重回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

前美國華裔外交官王曉岷(Robert Wang)本月初就表明,美國在新任總統大選就職後,很可能將重回CPTPP,臺灣能把握機會同時加入。他認為在新任總統的治理下,美國與臺灣的貿易談判將會有進展,不會顧忌中國而暫停與臺灣的發展。王美華則說道:「臺灣並非CPTPP原來的籤署方,加入過程中要低調爭取,目前正如此進行,有適當時間再和社會說明。」

至於談到現在不是時候爭取加入RCEP,臺灣經濟部門副負責人曾文生重申:「我們並沒有是說過不爭取,因為能不能做到還需要考量到客觀困難。能不能加入,臺灣都會持續做出努力,並沒有講過放棄RCEP。臺灣現在不在CPTPP籤署名單內是事實,能不能爭取加入還需要視機會而定。」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2016年曾提到強化經濟活性和自主性,加強和全球及區域的連結,包括爭取加入CPTPP前身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RCEP和推動新南向政策。國民黨立法委員因此提出質疑,詢問臺灣經濟部門蔡英文是否跳票,曾文生則回應道:「這裡面有一些政治因素存在。」

自由時報引述國民黨立法委員江啟臣所說,美國新任總統上任後很可能帶領美國重新回到TPP,但臺灣因為涉及到政治因素,將會面臨多重限制。王美華再次強調:「無論情況如何,臺灣爭取加入的方向將不改變,已經做好最佳準備,如果美國願意攜手爭取,臺灣相當樂見其成。」

至於臺灣低調爭取該如何展開,臺灣行政部門官員鄧振中指出,CPTPP自2018年籤署以來,目前仍有4個成員國尚未批准。CPTPP鼓勵願意接受高標準市場規則的經濟體加入,針對市場開放程度、規則方面都相對嚴謹,臺灣也表達願意接受相關規範。由於CPTPP採取共識決策,臺灣的努力受到許多國家的歡迎,並回應希望保持聯繫,等到CPTPP入會規則明朗化後,臺灣就會進行下一步動作。

臺灣官員也分析說,外界估計美國新任總統重新加入國際經貿談判的意願高,也會增加CPTPP成形的機會。該官員指出,RCEP在無重大進展的情況下卻能快速籤署,正是希望與CPTPP抗衡。這除了證明美國返回CPTPP成功機會將會增加外,也證明臺灣部署加入的選擇正確。

經濟日報引述民進黨議員葉元之所認為,王美華聲稱RCEP短期對臺灣影響不大是「酸葡萄心理」,指臺灣目前在亞洲經濟體系已經成為「亞細亞的孤兒」,呼籲臺灣當局應該儘快拿出對策,而不是欺騙臺灣民眾。她也說道:「蔡英文在2016年就職演說時,就承諾要帶領臺灣加入TPP、RCEP等區域貿易協定,時至今日,東協10國加上中國、日本、韓國、紐西蘭和澳大利亞都籤署了RCEP,唯獨臺灣被排除在外,此前承諾早就跳票。」

今日新聞(Now News)報導稱,國民黨抨擊臺灣當局的不當政策,使臺灣真正變成亞太或印太地區的「經濟邊緣人」,目前僅有臺灣、北韓與東帝汶被排除在各種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多邊經濟合作區塊之外。國民黨也強調,如果蔡英文無法適當做出應對,眼見各方都逐漸融合區域經濟整合,那將葬送臺灣的經濟競爭力,以及臺灣青年與下一代的未來。

 

相關焦點

  • 臺灣未能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國臺辦回應
    中新網11月25日電 國臺辦25日舉辦例行發布會,針對「臺灣未能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一事,發言人朱鳳蓮表示,當前島內各界對於臺灣經濟未來的發展,尤其是傳統產業可能因此遭受的衝擊感到擔憂。
  • 被美國拉進「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的臺灣
    一、 「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的舉行與選後美臺關係首屆美臺「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在臺灣時間11月20日晚上9點在華盛頓舉行,採實體搭配視訊方式舉行,對話會由美國在臺協會(AIT)與臺灣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主辦。
  • 蔡英文毀了兩岸關係!臺灣無法加入RCEP的嚴重後果
    來源:華夏經緯網臺當局破壞兩岸關係,使臺灣無法融入區域經濟,必然影響臺灣經濟發展。資料圖片來源於大公網據大公報報導「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及東協10國早前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逐漸消除關稅壁壘,但臺灣卻無法加入,日後臺灣的機械廠商、工具機、汽配零組件廠商,就完全沒有優勢與日、韓競爭,東南亞市場也玩完,搞不好就剩下一堆破銅爛鐵了。」在臺中經營汽車配件的臺商阿茂憂心忡忡地表示,臺灣未來經濟前景堪憂,將導致更多企業出走。
  • 美專家:美軍若重返臺灣 將置中美關係於火山口
    【環球網綜合報導】近日,美軍兩艘驅逐艦航經臺灣海峽,臺防務部門最先公布這一消息,但美國方面卻對此持低調態度。香港中評社11日報導稱,此事引發人們對美艦是否泊臺和美軍是否駐臺的一系列猜想。對此,美國涉臺問題專家警告,美軍若重返臺灣會將中美關係置於火山口上,美國可能不得不關閉駐華使館,此舉將跨越中方設下的紅線。
  • 臺灣面臨「雙重危機」,無緣RCEP,將更邊緣化空洞化
    ,嚴重依賴於國際貿易,大陸和香港作為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和出口市場,佔據了臺灣將近百分之四十齣口總額,東南亞國家協會佔臺灣出口總額的15% ,再加上日、韓、新、澳四個組成RCEP經濟體,臺灣出口總額70%由RCEP成員國佔據。
  • 臺灣選舉政治自嗨背後的經濟悲哀 誰有解藥?
    政治自嗨背後的經濟悲哀  臺灣經濟頹勢是有目共睹的事實,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曾銘宗本月28日在臺北表示,今年臺灣經濟總體不景氣,其中作為長久以來支撐臺灣經濟的中小企業受損最大。  再來看本月臺灣經濟部門公布的三組數據:  11月9日,臺灣「財政部」公布10月出口金額239.4億美元,年減11%,連續9個月負成長;  11月20日,臺灣「經濟部」公布10月外銷訂單金額425.5億美元,年減5.3%,連續7個月衰退;  11月23日,臺灣「經濟部」公布10月工業生產指數105.85,年減6.15%,連續6個月衰退。
  • 臺灣面臨邊緣化與空洞化雙重危機
    [新聞頁-臺海網] 據「大華網」報導「東南亞國協」(ASEAN)與中、日、韓、新、澳等五國(ASEAN+5)於11月15日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待各國完成各自內部的法定程序後即可付諸實施。
  • 臺灣經濟明年會好嗎?四成民眾這麼看
    臺灣經濟明年會更好嗎?據臺灣《遠見雜誌》公布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島內民眾對於「2021年臺灣整體經濟」略悲觀。有39.3%民眾認為「會變差」,較「會變好」的比例要高。在20~29歲族群對臺灣經濟前景「最看好」,但樂觀指數隨年齡升高而一路遞減。
  • 臺媒痛批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臺灣變亞洲經濟孤島
    來源:海外網圖源:法新社海外網11月17日電亞太15國15日籤署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臺媒直指臺灣經濟面臨被邊緣化,然而民進黨當局仍故作鎮定地宣稱RCEP對臺灣到底影響多大?臺「經濟部長」王美花16日承認,石化、紡織、鋼鐵產業恐受影響,但仍試圖淡化RCEP的作用,聲稱「對臺灣與東協的經貿影響相對沒這麼大」,還用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來搪塞民眾。新北市議員葉元之痛批這是酸葡萄心理,因為吃不到葡萄,所以說葡萄是酸的。
  • 臺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兩岸區域合作
    ,兩岸關係出現了新的變化,在中國大陸「一帶一路」的經濟戰略推動下,兩岸經貿合作關係也在進一步發展,大陸對於臺灣經濟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在新形勢下兩岸要通過加強政治互信,堅持共同的政治基礎;要加強「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兩岸經貿合作新的著力點;要促進兩岸經貿多渠道交流,積極促進兩岸融合等路徑來實現兩岸經貿合作關係的不斷深化和發展。
  • 中美經貿摩擦大背景下 2019年臺灣經濟形勢的「驚喜」與「隱憂」
    ,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     2019年,在中美經貿對抗持續升級與國際政經形勢巨變形勢下,臺灣成為中美經貿對抗的意外「受益者」,在許多國家或地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或紛紛下調經濟增長率之際,臺灣卻調升經濟增長率,最新預計全年經濟增長2.64 %,臺灣股市更是創下多項歷史新紀錄
  • 「迷之自信」的臺灣經濟
    臺灣地區經濟主管部門歸納取得「好成績」的原因有三點,包括「出口超預期反彈」「加碼投資刺激經濟」「當局努力推動紓困與振興方案」。   對外出口表現良好,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最大動能。據臺灣地區國際貿易主管部門統計,2020年1-11月,臺灣地區對外貿易總額為5715.76億美元,同比增長2.37%。
  • 臺灣經濟成長率「傲世全球」?臺經濟部門打臉:靠大陸撐起來的
    分析師指出,臺灣去年出口大陸大幅成長,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中美貿易戰,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徐遵慈也說,因為中國大陸從2019年就開始擴大採購半導體,也讓臺灣半導體的需求暴增。這波中美貿易戰也的確意外讓臺灣受惠,臺灣投信業者指出,臺灣電子業組成供應鏈短期難遭取代,臺、美兩方彼此減少技術依賴,卻仍需要電子零件,原先市場擔憂臺灣會夾縫中求生存,卻意外變成「左右逢源」,也讓相關廠商成為中美貿易戰下的受惠者。
  • 透視美國在臺灣駐軍的歷史,美國還會在臺灣駐軍?
    「美國駐臺辦事處」可能將駐紮美國海軍陸戰隊進行「安保」的消息,使得本來就十分特殊的美臺關係問題再次令人繃緊了神經。毋庸置疑,這種論調很容易令人聯想起另一個更加敏感的問題——美國是否會在臺灣駐軍。1950年5月27日,在韓戰剛剛爆發三天之後,美國在即藉口「臺灣地位未定」開始在臺灣駐軍,並與退敗臺灣的國民黨政權進行了密切的合作(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美國急於駐軍臺灣的理由竟然是擔心一旦臺灣被解放軍攻克後會被中國政府「開放」給蘇聯,從而成為蘇聯在太平洋沿岸的重要軍事前哨)。根據美國與臺灣當局非法籤署的《美臺軍事同盟協定》的相關條款,美國曾在臺灣駐紮1萬人左右的部隊(含陸海空三個軍種)。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條文解讀
    引言2020年11月15日,東協10國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15個國家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標誌著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
  • 美國軍艦再次過航臺灣海峽 外交部回應有深意
    央視網消息:據路透社5月23日最新消息,美國軍方發言人表示,兩艘美國海軍軍艦22日穿越臺灣海峽。該發言人告訴路透社,這兩艘軍艦分別為美國海軍「普雷貝爾」號驅逐艦以及「沃爾特迪爾」號補給艦。美國海軍在一份聲明中聲稱,「這些軍艦通過臺灣海峽顯示了美國致力於建立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在5月23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媒體問及,周三(22日),美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發言人有何評論?陸慷表示,根據我從有關方面的最新了解的情況,中方密切關注並全程掌握了美國軍艦過航臺灣海峽的情況,有關部門已經提出嚴正交涉。
  • 邱騰華:香港具備條件儘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中國新聞網 舉報   中新社香港1月13日電 針對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對有關香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 沒有大陸,臺灣還「剩下」什麼?
    導讀:據媒體報導稱,近日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和日韓新澳共十五個國家籤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據報導,這份協定是全球最大區域經濟整合組織,其覆蓋人口數量約為22.7億人,佔到了世界總人口近1/3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