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降低自信心,失去更多工作、戀愛機會,還影響健康,縮短壽命。不管胖子們再怎麼自我安慰胖點沒什麼,但肥胖在醫學上確是一種病。1997年,世衛組織首次把肥胖定義為疾病,2000年,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承認肥胖是一種疾病,2013年美國醫學會正式認定肥胖是一種病,並納入國家醫療體系,將肥胖預防和治療的所有方面都納入保險範圍。
所以,對於胖子們來說,減肥不僅僅是為了外形,更重要的是「治病」。
當我們的身體質量指數≥25,就是超重,≥28,就可定義為肥胖了,這個時候,再怎麼自我安慰都只是一種自欺欺人。而是應該認真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治病」----減肥!
對於減肥來說,形形色色的方法很多,節食、手術、拔罐、針灸、藥物、代餐,而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各不相同,同樣的減肥法也會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效果。對於大多數肥胖者來說,減肥不應該是一件痛苦的事,不需要過分壓制食慾,每天拼命運動,只要掌握一個總原則,做好三件事,就能慢慢瘦下來。
一個總原則就是:熱量消耗>熱量攝入
【三件事】
第一件 :戒糖、少澱粉
對於要減肥者來說,糖沒有任何好處,只有壞處,特別是那些精製糖,比如砂糖、方糖、白糖、紅糖、蜂糖,以及以這些糖為原料的各種添加糖。精製糖廣泛存在於各種飲料、奶茶、餅乾、糕點、冰激凌、及各種零食當中,它是一種「高密度熱量」食物,體重正常者都應該少吃,更不用說需要減肥者了。攝入過多的糖分,身體的脂肪合成就會加快,成為肥胖的外因。要減肥,就要戒掉精製糖,果蔬中的自然糖可以適量攝入。
同樣的,精緻澱粉也是減肥的大敵。比如我們常吃的白米飯、麵條,以及各種經過高度加工、易消化的精緻澱粉類食物,都是「不良澱粉」,食用過多,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
減肥者可以選擇那些「優良澱粉」----富含膳食纖維的抗性澱粉類食物,比如玉米、糙米、燕麥、豆類、地瓜等,既能飽腹,還能協助脂肪分解,同時促進身體排毒,建議在減肥餐桌上用這類食物代替一半或以上的主食。
低糖、低碳(澱粉)飲食可以讓血糖波動減小,使血糖平穩,身體就能更容易調動脂肪來供給能量,無形當中就消耗了更多脂肪。
第二件 :想瘦就要多吃肉
通常人們都會認為減肥就要多吃素,這的確沒什麼問題,但「肉」同樣也是必不可少的。減肥的本質應該是減脂,而要減脂一方面要增加能量的消耗,另一方面要減少能量的攝入。吃肉,在這兩個方面都能發揮作用。
這裡的「肉」,指的是純瘦肉(牛肉、瘦豬肉等)、魚蝦肉、去皮禽肉,這些肉含優質蛋白質,脂肪含量又極少。蛋白質消化速度較慢,在消化的過程中可以消耗掉較多的能量,在這個過程中,就不會去想吃更多的食物。而能量消耗增多,就能減少能量的攝入,所以食用優質蛋白質是減少能量攝入的有效方法。同樣牛奶、雞蛋這些優質蛋白質食物的適當攝入也能起到同樣的作用。
而且優質蛋白質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即使坐著不動,也能消耗更多的熱量,這就是俗稱的「易瘦體質」。
一般來說,在減脂期間的蛋白質需求量差不多是體重的1.2倍,比如體重是60KG,那麼需要蛋白質約72克,換成肉的話大約要350克左右。
含優質蛋白質的高蛋白食物:禽肉、蛋類、牛奶、牛肉、羊肉、豬肉、海蝦、魚肉。豆類:黃豆、黑豆等,堅果類:杏仁、核桃等。
對於任何方式的減肥,健康都是前提,合理的飲食結構:優質蛋白質類和蔬菜佔大頭,主食(碳水化合物類)佔小頭,再加適量的脂肪類食物,畢竟天天水煮菜、水煮雞胸,會讓減肥堅持不下去而失敗。
第三件: 每周3次力量訓練
單純地從飲食方面進行減肥,會導致基礎代謝的下降,結合力量訓練,可以避免這一情況發生,又能消耗更多的熱量,讓脂肪轉化成肌肉,及時在同樣重量下,也會看起來更瘦。
對於要減脂的人來說,每周至少3次,最好5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的力量訓練非常必要。即使沒有辦法進行力量訓練,也要進行一些燃脂運動,比如快走、騎車、跳繩、遊泳、瑜伽等任何運動,記住一句話:動,永遠比不動好。
剛開始運動可能會因為累而讓人感覺不愉快,但是隨著時間的積累,身體代謝方式的改變,就會越來越感覺身體在發出愉快的信號,每天都會精力充沛,而減肥也充滿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