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症狀
便血一年,肚子不痛;最近血量增加,肛門墜出一坨肉。
手術難點
息肉太大,小兒腸腔狹小;生長在腸腔彎曲處,操作空間極度有限。
小俄是涼山州甘洛縣人,2歲的他能吃能玩,十分可愛,與其他孩子沒有兩樣。不過,媽媽發現孩子大便竟偶爾帶血。
起初,媽媽以為小俄患了腸炎,還多次給孩子買藥吃,但最近便血的情況越來越嚴重。10多天前,小俄在大便時,肛門還突然墜出一個蘑菇般大小的腫物,一家人都嚇壞了,「難道孩子的腸子裡面長了腫瘤?」
家人緊急將小俄送往醫院。經甘洛縣人民醫院的醫生檢查,找到了小俄便血的「元兇」,原來是結腸息肉在作怪。最終,醫生成功將這枚「巨大」的息肉完整切除,小俄於昨日康復出院。
奇怪:2歲娃便血一年多 究竟得了什麼病?
大約10天前,甘洛縣人民醫院來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叫小俄,今年只有2歲多,體形消瘦。「醫生,我家娃兒大便常有血,最近肛門還掉出一個東西,是不是得了什麼大病?」小俄的父母十分著急,把孩子帶到醫院外科就診。小俄的父母告訴醫生,最近,孩子大便時,血量不斷增多,這嚇壞了一家人。
小俄的媽媽說,孩子平時看起來和正常孩子沒有什麼區別,也沒喊哪裡痛。從一年多前開始,她發現孩子大便中有血,一開始並沒有引起重視。「有時有血,有時又沒有,我們起初以為孩子可能是亂吃東西,吃壞了肚子。」小俄的母親表示,她曾帶孩子在診所看過醫生,「之前都是按腸炎治療,多次拿藥給孩子吃,但好像沒什麼效果。」
據醫生介紹,入院前一年多以來,家長發現患兒大便偶爾帶血,且血量不斷增多,院外就診時考慮到孩子的年齡較小,消化道疾病概率較小,懷疑是肛裂,建議觀察。不料,近日患兒大便後肛門突然墜出一個蘑菇般大小的腫物,家長擔心孩子得了什麼大病,便立即將其送到醫院就診。
小俄的母親回憶,十多天前,家人發現孩子在大便後,肛門掉出一坨肉,但又能縮回肛門,頓時都很緊張,「我們以為孩子的腸子裡面長了腫瘤,可能還需要手術。」為此,一家人緊急將孩子送到甘洛縣人民醫院的外科就診。
探因:竟是結腸息肉作怪 醫生手術成功切除
入院後,甘洛縣人民醫院外科的醫生聯繫了消化內科主任祝沛沛,希望先給小俄做一個腸鏡檢查。祝沛沛是達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的醫生,兩個月前來到甘洛縣開展醫療扶貧,掛職甘洛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
祝沛沛為患兒做了結腸鏡檢查,發現3cm左右瀦留性息肉堵塞管腔,考慮便血原因是結腸巨大腫物出血引起,需手術治療。「對待這類病變,按照傳統方法,需從肚子開刀,找到腫物所在腸管,切除包含腫物的腸管,再將剩餘的腸管端縫合。但採取這種治療手段,兒童面臨的外科手術風險較大,創傷較大,容易出現手術併發症,家屬十分擔心。」
因此,祝沛沛立即請相關科室醫生對該患兒進行聯合會診,最終決定由消化內科及麻醉科配合進行「結腸鏡下結腸息肉樣腫物切除術」。「雖然結腸鏡下微創息肉切除手術已很成熟,但對於嬰幼兒而言,手術並不簡單。」祝沛沛表示,因兒童消化道腔狹小、壁薄、容易穿孔,操作難度及風險較成人明顯增高。
祝沛沛從醫十多年,曾經成功地為多名患兒切除息肉,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術前,醫護人員充分評估患兒情況,縝密討論手術方案、設計手術步驟、術中及術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出血、穿孔、感染等)的預防及一旦出現併發症後的處理策略。」祝沛沛說。
11月9日,祝沛沛運用EMR技術,歷時10分鐘,成功將這枚巨大息肉完整切除,術中及術後均未發生出血及穿孔,術後創面予以止血鋏夾閉,手術非常順利。「由於息肉太大,位置又生長在腸腔的彎曲處,且小兒腸腔狹小,操作空間極度有限,手術過程需多次調整鏡身選取角度。」祝沛沛表示,11月14日,小俄已經康復出院。
王華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 攝影報導
關於幼年性息肉 你必須知道的4點
多發生於2-10歲兒童
「實際上,成年人患結腸息肉很常見,小孩並不多。」醫生祝沛沛表示,這種幼年性息肉多發生於2-10歲兒童,新生兒則不會發生。「小兒幼年性息肉是小兒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原因,多為單發,且多位於直腸和乙狀結腸,但亦有多發、位於近端大腸者。」
患兒排便時一般無任何痛苦
「幼年性息肉病因仍不明確,主要有幾種推測:慢性炎症刺激,慢性機械刺激,胚胎組織異位,病毒感染,遺傳因素。」祝沛沛介紹,有幼年性息肉的患兒,無痛性血便是主要表現,少數病例便後自肛門滴鮮血數滴,息肉可突然脫落而致大出血,「患兒排便時一般無任何痛苦。」
墜出紅色圓形腫塊需及時將其送回
祝沛沛表示,高位的大息肉可因腸蠕動受阻或蒂柄牽引腸壁而引起腹痛甚至腸套疊;低位的息肉排便時可將息肉推出肛門外,可見肛門處一紅色圓形腫塊,如不及時將其送回,可發生嵌頓壞死。「孩子如果長時間便血,可能會導致貧血,所以家長發現孩子便血後,最好儘快到醫院就診。」
近80%的結腸癌始於結腸息肉
「據有關研究表明:將近80%的結腸癌是由結腸息肉癌變來的。」祝沛沛表示,小兒患結腸癌的概率比較低,但是國內也有小兒患結腸癌這樣的案例。
「雖然看這症狀挺嚇人,但做家長的也不用過度擔心,因為小兒直腸息肉很少惡變。」祝沛沛介紹,幼年性息肉比較小,也可能自行消失,也無需手術處理。「如果是長時間便血更要引起警惕,建議做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