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2歲涼山兒童便血一年 一查竟是結腸息肉在「搗鬼」

2020-12-05 四川新聞網

  孩子症狀

  便血一年,肚子不痛;最近血量增加,肛門墜出一坨肉。

  手術難點

  息肉太大,小兒腸腔狹小;生長在腸腔彎曲處,操作空間極度有限。

  小俄是涼山州甘洛縣人,2歲的他能吃能玩,十分可愛,與其他孩子沒有兩樣。不過,媽媽發現孩子大便竟偶爾帶血。

  起初,媽媽以為小俄患了腸炎,還多次給孩子買藥吃,但最近便血的情況越來越嚴重。10多天前,小俄在大便時,肛門還突然墜出一個蘑菇般大小的腫物,一家人都嚇壞了,「難道孩子的腸子裡面長了腫瘤?」

  家人緊急將小俄送往醫院。經甘洛縣人民醫院的醫生檢查,找到了小俄便血的「元兇」,原來是結腸息肉在作怪。最終,醫生成功將這枚「巨大」的息肉完整切除,小俄於昨日康復出院。

  奇怪:2歲娃便血一年多 究竟得了什麼病?

  大約10天前,甘洛縣人民醫院來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叫小俄,今年只有2歲多,體形消瘦。「醫生,我家娃兒大便常有血,最近肛門還掉出一個東西,是不是得了什麼大病?」小俄的父母十分著急,把孩子帶到醫院外科就診。小俄的父母告訴醫生,最近,孩子大便時,血量不斷增多,這嚇壞了一家人。

  小俄的媽媽說,孩子平時看起來和正常孩子沒有什麼區別,也沒喊哪裡痛。從一年多前開始,她發現孩子大便中有血,一開始並沒有引起重視。「有時有血,有時又沒有,我們起初以為孩子可能是亂吃東西,吃壞了肚子。」小俄的母親表示,她曾帶孩子在診所看過醫生,「之前都是按腸炎治療,多次拿藥給孩子吃,但好像沒什麼效果。」

  據醫生介紹,入院前一年多以來,家長發現患兒大便偶爾帶血,且血量不斷增多,院外就診時考慮到孩子的年齡較小,消化道疾病概率較小,懷疑是肛裂,建議觀察。不料,近日患兒大便後肛門突然墜出一個蘑菇般大小的腫物,家長擔心孩子得了什麼大病,便立即將其送到醫院就診。

  小俄的母親回憶,十多天前,家人發現孩子在大便後,肛門掉出一坨肉,但又能縮回肛門,頓時都很緊張,「我們以為孩子的腸子裡面長了腫瘤,可能還需要手術。」為此,一家人緊急將孩子送到甘洛縣人民醫院的外科就診。

  探因:竟是結腸息肉作怪 醫生手術成功切除

  入院後,甘洛縣人民醫院外科的醫生聯繫了消化內科主任祝沛沛,希望先給小俄做一個腸鏡檢查。祝沛沛是達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的醫生,兩個月前來到甘洛縣開展醫療扶貧,掛職甘洛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

  祝沛沛為患兒做了結腸鏡檢查,發現3cm左右瀦留性息肉堵塞管腔,考慮便血原因是結腸巨大腫物出血引起,需手術治療。「對待這類病變,按照傳統方法,需從肚子開刀,找到腫物所在腸管,切除包含腫物的腸管,再將剩餘的腸管端縫合。但採取這種治療手段,兒童面臨的外科手術風險較大,創傷較大,容易出現手術併發症,家屬十分擔心。」

  因此,祝沛沛立即請相關科室醫生對該患兒進行聯合會診,最終決定由消化內科及麻醉科配合進行「結腸鏡下結腸息肉樣腫物切除術」。「雖然結腸鏡下微創息肉切除手術已很成熟,但對於嬰幼兒而言,手術並不簡單。」祝沛沛表示,因兒童消化道腔狹小、壁薄、容易穿孔,操作難度及風險較成人明顯增高。

  祝沛沛從醫十多年,曾經成功地為多名患兒切除息肉,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術前,醫護人員充分評估患兒情況,縝密討論手術方案、設計手術步驟、術中及術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出血、穿孔、感染等)的預防及一旦出現併發症後的處理策略。」祝沛沛說。

  11月9日,祝沛沛運用EMR技術,歷時10分鐘,成功將這枚巨大息肉完整切除,術中及術後均未發生出血及穿孔,術後創面予以止血鋏夾閉,手術非常順利。「由於息肉太大,位置又生長在腸腔的彎曲處,且小兒腸腔狹小,操作空間極度有限,手術過程需多次調整鏡身選取角度。」祝沛沛表示,11月14日,小俄已經康復出院。

  王華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 攝影報導

  關於幼年性息肉 你必須知道的4點

  多發生於2-10歲兒童

  「實際上,成年人患結腸息肉很常見,小孩並不多。」醫生祝沛沛表示,這種幼年性息肉多發生於2-10歲兒童,新生兒則不會發生。「小兒幼年性息肉是小兒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原因,多為單發,且多位於直腸和乙狀結腸,但亦有多發、位於近端大腸者。」

  患兒排便時一般無任何痛苦

  「幼年性息肉病因仍不明確,主要有幾種推測:慢性炎症刺激,慢性機械刺激,胚胎組織異位,病毒感染,遺傳因素。」祝沛沛介紹,有幼年性息肉的患兒,無痛性血便是主要表現,少數病例便後自肛門滴鮮血數滴,息肉可突然脫落而致大出血,「患兒排便時一般無任何痛苦。」

  墜出紅色圓形腫塊需及時將其送回

  祝沛沛表示,高位的大息肉可因腸蠕動受阻或蒂柄牽引腸壁而引起腹痛甚至腸套疊;低位的息肉排便時可將息肉推出肛門外,可見肛門處一紅色圓形腫塊,如不及時將其送回,可發生嵌頓壞死。「孩子如果長時間便血,可能會導致貧血,所以家長發現孩子便血後,最好儘快到醫院就診。」

  近80%的結腸癌始於結腸息肉

  「據有關研究表明:將近80%的結腸癌是由結腸息肉癌變來的。」祝沛沛表示,小兒患結腸癌的概率比較低,但是國內也有小兒患結腸癌這樣的案例。

  「雖然看這症狀挺嚇人,但做家長的也不用過度擔心,因為小兒直腸息肉很少惡變。」祝沛沛介紹,幼年性息肉比較小,也可能自行消失,也無需手術處理。「如果是長時間便血更要引起警惕,建議做腸鏡檢查。」

相關焦點

  • 反覆便血要重視!九旬老人患腸息肉和腸癌
    生活報訊 (江麗波 李同昌) 近日,哈爾濱市第一醫院普外四科成功為一位90歲的老人完成全腹腔鏡直腸癌NOSES手術,經直腸取出標本,腹部無切口,術後腹部僅留數毫米的戳卡瘢痕。為90歲患者完成此微創手術,國內罕見。
  • 長期便血,一查已是直腸癌晚期!若是出現「3多、3痛」儘早去醫院查查!
    前不久,就有這樣一個新聞:23歲男子長期便血,由於症狀單一,以為是痔瘡犯了,年輕的他沒把這太當回事。沒想到在一次的體檢中,卻被查出他的直腸內長有多個息肉,腫瘤有五六公分大,經診斷,確診為直腸癌,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大腸癌,並且已經發現了遠處轉移的徵象,屬於癌症的晚期。
  • 導致小兒便血的病因有哪些?怎麼治療?
    一、導致小兒便血的病因1.下消化道疾病(1)肛管疾病:肛裂和痔瘡。(2)直腸疾病:肛門、直腸損傷,直腸息肉,直腸腫瘤等。(3)結腸和小腸疾病: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局限性腸炎,腸套疊,腸結核,腸傷寒,迴腸遠端憩室炎,黑色素斑-胃腸息肉病,腸重複畸形,小腸血管瘤,小腸腫瘤,腸繫膜動脈栓塞等。
  • 大腸息肉知多少?
    02大腸息肉的病因(1)年齡、飲食因素與生活習慣大腸息肉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大而增高;大腸息肉多見於年齡大於40歲的中老年人群。(2)炎症刺激經常腹瀉,腸胃不好的人,往往腸道都有一定的慢性炎症,大多數人平時可能也不會重視,總以為是拉肚子,過段時間就好了。但其實長久這樣下去,腸道的黏膜會一直受到損害,就很容易導致結腸長炎症性的息肉,比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
  • 28歲小夥腸癌晚期,你還以為便血就是痔瘡?醫生教4招自測
    細究原因,罪魁禍首竟是…… 他的這個習慣很多人都有 「這麼年輕,又沒有家族史,跟他特別愛吃油炸食物有關。」近日,寧波某醫院醫生接診了一位28歲的直腸癌患者,一發現已經是中晚期了,而家族卻沒有該病史。家族性結腸多發性腺瘤病、結腸息肉、軟組織腫瘤和骨瘤的人。 2. 經常吃高脂高熱食物、生活不規律、抽菸嗜酒、有熬夜習慣的人。
  • ...癌症籠罩的家族」2名家族成員息肉惡化為直腸癌 專家:免疫治療...
    當前,亟待解決的是2名家族成員直腸癌術後治療費問題。31歲的符春意和六姨李秀梅因息肉惡化為直腸癌,先後住進了海南省腫瘤醫院的同一間病房,並做了全結直腸切除術,無法保肛。面對病魔的無情,家族親戚來探望,互相鼓勵要堅強,「一定會好起來的!」
  • 從腺瘤息肉到腸癌需要多久?息肉多大會癌變?一次性為您詳細回答
    從腺瘤息肉到腸癌需要多久?息肉多大會癌變?一次性為您詳細回答 結腸息肉為消化道常見病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西式化,其發病率逐年提高。結腸息肉按組織學特徵可分為炎性、腺瘤性、錯構瘤性和增生性息肉四類。
  • 打垮黑豹的結腸癌,在浙江平均發病年齡僅45歲!從息肉到瘤變,你有10...
    他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早在拍攝《荷魯斯之眼》時,就有個男粉絲在他休息的車裡放了一本1977年的《黑豹》漫畫,上面寫著,「我相信你以後會成為黑豹的。」《黑豹2》原定於2021年3月開拍,並於2022年5月6日在北美上映。讓「瓦坎達國王」隕落的結腸癌到底是什麼鬼?年輕、強壯的「瓦坎達國王」,最終沒有躲過病魔的襲擊。
  • 便血屁臭 或是結腸憩室發炎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三區主任 王磊    結腸憩室以西方人多見,我國有增多趨勢。什麼是結腸憩室?憩室就是在消化道的內壁上形成的圓形囊袋狀小室,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都可以生長憩室。
  • 這種「腸息肉」,萬萬切不得!
    ,但是,活檢鉗一碰,頂端就凹陷下去了。 男女發病概率相近,老年人和便秘人群好發,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有數據顯示40歲以前發生率小於5%,60歲佔30%,而當年齡到達85歲時,發生率則大於65%。
  • 大便常出血,以為是痔瘡,廈門30歲女子被確診結腸癌!
    一起來了解一下 病例 大便出血以為是痔瘡 一查卻是結腸直腸癌 前陣子 30歲的黃女士突然發現
  • 體檢發現腸息肉怎麼辦?看海醫二院專家如何解答
    腸息肉會存在什麼症狀?  常見症狀:便血、粘液便、便秘、腹痛、腹洩、腸套疊、腹絞痛、腸道出血,根據息肉生長的部位、大小、數量多少,臨床表現不同。  1.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繼發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裡急後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長蒂息肉較大時可引致腸套疊;息肉巨大或多發者可發生腸梗阻;長蒂且位置近肛門者息肉可脫出肛門。
  • 便血怎麼回事,什麼原因導致的?
    是什麼原因會引起便血?黃石博仕肛腸醫院小編了解到便血大多來自許多身體狀況,甚至是對食品或藥物的反應。便秘是導致便血的最普遍原因之一。便秘說明緊張、壓力太大,它能夠促使痔瘡和肛裂的發生,痔瘡和肛裂是兩種最常見的胃腸道出血原因。痔瘡是一坨靜脈團,因直腸與肛管相接處的靜脈叢淤血、擴張和彎曲而形成的。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痔瘡還可以發生在內部,因此內痔患者可能並沒有出現任何症狀,直到看見大便中的血液。
  • 廣州仁愛醫院:排便出現便血!!是不是就是得了直腸癌?
    其實便血的原因有很多,不單單是痔瘡可以引起便血哦,肛裂、腸道炎症,腸道腫瘤息肉,腸癌都可能會引起便血。  直腸癌:直腸癌是乙狀結腸與直腸交界處至齒狀線之間的癌,即起源於直腸和肛管的癌瘤統稱為直腸癌。是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  除了便血,直腸癌還有哪些不同表現?  1.直腸癌會使腹部出現包塊,平時沒事摸一下肚皮,可以摸出有沒有哦!  2.體重減輕:當你沒有刻意減肥卻突然暴瘦或是體重減輕,就要注意啦!
  • 脫髮、指甲脫落……竟是消化系統疾病惹的禍!
    胃鏡示:肥厚性(草莓狀)胃腸炎和十二指腸球炎(圖2),結腸鏡示:從盲腸到乙狀結腸多發炎性和腺瘤性息肉樣改變(圖3),均取材活檢。PET-CT示(圖4):整個胃腸道氟脫氧葡萄糖F18(FDG)代謝活性增加,暫不考慮腫瘤樣改變。胃鏡病理顯示:胃小凹樣增生性息肉樣改變,十二指腸固有層水腫,含黏液充填,腸息肉病理示:非典型增生性炎性息肉(詳見圖5)。
  • 便血是得了啥病?別慌,這個檢查,能從大便中,查出癌症蹤跡!
    如果是便血的話,可能意味著消化系統出現問題,例如結腸或直腸增生、息肉或癌症。 如果檢查結果顯示受檢者大便中存在血液(不管是否肉眼可見),那麼醫生應重點找出血源,以診斷和治療這種疾病。 一、血便的病因是什麼?
  • 腸鏡發現腸息肉是怎麼回事?怎麼切個息肉還要另外收費
    小腸很長,可以達到5-7米,做小腸鏡難度大,發病的機會也沒有結腸和直腸的大,一般考慮有腸道疾病的,先看結腸和直腸,有需要才去做小腸鏡或者膠囊內鏡。腸息肉是怎麼回事?息肉是人體正常組織上生長出來的小腫物。息肉可分為多發或者單發,多見於乙狀結腸或者直腸,但橫結腸、降結腸及升結腸等各個部位均可發生。
  • 消化科醫生開出這樣一份結腸CT檢查,影像科直呼不敢做
    在臨床中我們經常遇到便血、腸道息肉篩查、結腸癌等下消化道病變的患者,便潛血實驗、內鏡檢查以及下消化道造影(鋇劑灌腸)等都是常規的檢查方式。其中,便潛血實驗是最常用的檢查方式,但假陽性率高、無法判斷病變位置;內鏡檢查最為直觀,但不能觀察腸道的整體及腸道外結構;結腸氣鋇雙對比劑檢查是二維圖像,無法顯示與周圍組織關係。
  • 大魚大肉吃不胖是病 一整條腸子都有炎症
    32歲的小王,是一名汽車銷售總監,業績做得非常好。平時他喜歡吃葷,時常大魚大肉,有時一頓就能吃下一隻烤鴨。但他卻吃不胖,不僅如此,還日漸消瘦。  原來這一切都與他患上潰瘍性腸炎有關,患病已有4年多的他,不是經常便血,就是發燒。最近,他的病情越發嚴重了,整條腸子都有炎症,甚至一天便血26次,人瘦了30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