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還是「毒味」?

2021-01-09 大河網

    近年來,國內屢屢出現用劇毒農藥毒殺野生鳥類事件,包括小天鵝、大雁、野鴨等國家保護鳥類都慘遭毒手,數量之大,令人觸目驚心。記者調查發現,有的電商平臺公然售賣劇毒農藥,並指導如何毒殺野生鳥類,成為這類案件獲取作案工具的重要來源。

    有網友向記者反映,在淘寶網搜索「野雞藥」「扁毛霜」等關鍵詞,出來大量售賣「毒鳥藥」的信息。

    記者查詢發現,儘管商家展示圖片只寫著「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冬天吃野味,野味專用藥」等廣告語,但詢問後,商家都承認所售商品實為劇毒農藥呋喃丹(又名克百威、扁毛霜),並指導如何用來毒殺野外鳥類。

    據悉,呋喃丹已被納入國家農業部門制定的《限制使用農藥名錄(2017版)》。

    來自河南的鳥類保護志願者老宋告訴記者,自己曾在黃河灘區發現綿延數公裡的毒餌帶,不少候鳥就倒在附近,口吐白沫,有的還在痙攣。

    在老宋看來,野生鳥類之所以頻頻成為不法分子的毒殺對象,背後既有經濟利益作祟,也有舌尖欲望的驅使。

    「在一些野味飯店裡,珍稀野生鳥類有的售價數千元。他們從狩獵者手中購買的價格有的也達千元。投毒成本不僅低廉,用農藥下毒也難被外人察覺。」老宋稱這暴利如「天上掉錢,每天『散步』彎腰撿就行」。

    在詢問中,名為「婷婷手工編織品」的商家還向記者指導起「毒鳥」的烹飪方法。

    針對個別商家銷售「野雞藥」違規商品的情況,淘寶網在給記者的回覆中寫道,已開展排查工作,並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和平臺規則,從嚴對違規商品進行下架處罰。

    吃被毒殺的鳥不可能不受毒性影響

    「吃了被毒殺的鳥,人體不可能不受毒性影響。」浙江大學農藥與環境毒理研究所副所長桂文君解釋說,呋喃丹是一種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和殺線蟲劑,屬於劇毒農藥,不能用在蔬菜和果樹上。人體中毒表現可能會有流涎、流淚、瞳孔縮小及肌束震顫等症狀。

    斬斷毒源撐起野生鳥類保護傘

    專家認為,網絡平臺要轉變過去的「事後監管」模式,將監管前置,尤其要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手段,加大對售賣產品的識別力度。「一旦發現問題,有關部門、社會力量、平臺要形成合力,加大對毒源的打擊力度,為野生鳥類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自然環境撐起保護傘。」

    (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電商售賣毒殺野生鳥類藥 野味還是「毒味」?
    ·APP自動保存用戶圖片 京東金融道歉·電商售賣毒殺野生鳥類藥 野味還是「毒味」?·26秒別車8次 別車男涉嫌治安違法 電商售賣毒殺野生鳥類藥 野味還是「毒味」?
  • 一些電商公然售賣毒殺野生鳥類藥,野味還是「毒味」?
    新華社上海2月18日電 題:一些電商公然售賣毒殺野生鳥類藥,野味還是「毒味」?  新華社記者蘭天鳴、胡潔菲  近年來,國內屢屢出現用劇毒農藥毒殺野生鳥類事件,包括小天鵝、大雁、野鴨等國家保護鳥類都慘遭毒手,數量之大,令人觸目驚心。
  • 電商公然售賣毒殺野生鳥類藥,舌尖上的「野味」還是「毒味」?
    記者查詢發現,儘管商家展示圖片只寫著「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冬天吃野味,野味專用藥」等廣告語,但詢問後,商家都承認所售商品實為劇毒農藥呋喃丹(又名克百威、扁毛霜),並指導如何用來毒殺野外鳥類。究竟是野味還是「毒味」?在老宋看來,野生鳥類之所以頻頻成為不法分子的毒殺對象,背後既有經濟利益作祟,也有舌尖欲望的驅使。「在一些野味飯店裡,珍稀野生鳥類有的售價高達數千元。他們從狩獵者手中購買的價格有的也達千元。投毒成本不僅低廉,用農藥下毒也難被外人察覺。」老宋稱這暴利如「天上掉錢,每天『散步』彎腰撿就行」。
  • 野味又貴又多病毒細菌,為何還是有人管不住嘴?
    有網友說:「憑一己之力封印了病毒千年,晝伏夜出,努力扮演一個孤獨的潘多拉盒子,而且長得真的是一張死神臉,萬萬沒想到……還是扛不住被吃……這生生世世的努力,終究還是錯付了……」  「不管是食用野生動物,還是人類對野生動物生存領地的侵蝕,這些都使得人類與動物的接觸面大幅增加,給病毒從野生動物向人類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 拒絕野味,蝙蝠,果子狸算野味,那麼野雞野鴨野生黃鱔算野味嗎?
    01定義篇那麼話又說回來,到底哪些才算野味的範疇?象野雞野鴨,野生黃鱔野生甲魚這樣的生物是否算野味呢?「野味漢堡」界定是否屬於野味,要看是否「人工飼養」,這裡的一點會引發歧義的地方,就是市場上很多所謂「野生甲魚」「野生黃鱔」並非真正野外捕捉的,而是人工營造動物生存環境,還是屬於環境人工飼養的範疇,那麼這種就不屬於野味。
  • 伊波拉、H5N1、SARS……野味帶給人類的是珍饈佳餚還是致命病毒?
    去某個地方旅遊,然後品嘗當地特色野味?不止遊客帶來了野味的巨大市場,在非洲農村地區,也仍然有許多人以野味為生,部分原因是狩獵獲得的肉類比養殖肉類更便宜,是窮人們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而儘管非洲以外的地區野味消費量不大,但高昂的價格卻助推了狩獵和肉類走私活動的激增。一隻蔗鼠在倫敦的價格超過40美元。一隻猴子在法國的售價超過130美元。而其當地價格可能不到西方市價的十分之一。
  • 【熱詞】「野味」用英語怎麼說?
    武漢發生肺炎疫情之後,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風雨兼程趕赴武漢一線調研,得出武漢疫情的源頭不是海鮮,而是「野味」。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使中國人吃「野味」的飲食習慣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裡用到了一個單詞「game」,我們都知道game一般表示「遊戲、比賽」。不過很多人不知道,game還有「野味、野禽、獵物」的意思。 .
  • 別吃野味了,真的會死!
    /寫在最後/ 從去年12月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到今天,全國抗擊疫情已經一個多月了,距離上一次的「非典型肺炎」,僅僅17年。
  • 野味為何會引起病毒感染?除了蝙蝠,還有什麼野味不能吃
    繼SARS之後,時隔17年,一場突發的嚴重疫情,再次讓「野味」這個話題以極度沉重的態勢重回到人們眼前。那麼,野味為什麼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呢?野味為什麼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呢?現在非常多的人認為野生的就是純天然、無公害,沒有任何添加劑,肯定比家養的對人體好,野味肯定也是這樣的,所以吃貨們就開始向野生動物下「毒手」。
  • 野味和人類文明
    東西方的「野味」傳統一部人類文明史,也可以說是一部人類飲食史。耐人尋味的是,即便是進入定居社會的文明時代之後,無論中外,古人的食譜中都不乏「野味」存在。至於舌尖上的中國……關於「野味」的記載在中華史書中可窺一斑:我們對奇珍野味歷來情有獨鍾。傳說中的上古第一廚神伊尹曾經對湯王描述過四方美食,比如猩猩之唇、有鳳之丸、六足朱鱉(《呂氏春秋·本味篇》)。鹿筋、熊掌、鹿尾、象鼻、駝峰、豹胎、獅乳、獼猴頭等野味被列為明清的「水陸八珍」。在北方,《韓非子》裡記載,商紂王奢靡,「象箸」必須配「豹胎」(金錢豹的胎盤)此等極品美食才可彰顯地位。
  • 吃野味當心病毒和寄生蟲
    隨著「秋冬進補」季節的來臨,廣州人吃野味的現象有所抬頭。根據廣東省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研究結果表明,南方的果子狸是人類SARS病毒的重要動物宿主之一。
  • 野味帝國
    但有人是先定了包房,然後問老闆,『這虎,究竟是虎還是豹?』,老闆就會知道你是內行人,直接給你豹貓的圖片和價格。」同樣,其他種類的野味,尤其是國家保護類野生動物。在廣佛深一帶如果不是熟客,都需要對一下暗號。比如野鴨大部分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比較普遍的是綠頭鴨。如果你去吃的時候點綠頭鴨,餐廳服務員會問你要怎樣的。
  • 越南小夥下河抓野味,沒想抓到6斤大鱷魚,這種野味你們吃過嗎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說到野味,世界上很多的國家還有地區其實都是非常喜歡的,只不過是數量還有種類上的區別罷了。但是吃的最多的應該還是生活在熱帶還有亞熱帶地區的人了,由於自然條件的原因,所以野味就非常的多了。
  • 在國慶假期裡,被吃掉的悲催野味們
    ——這沒什麼好說的,吃野味只有一個大寫的Low。,儘管話題不新,我們還是要再次呼籲:拒絕野味!主要分布區處於野味重災區的幾個省,使得小麂常年來成為南方最普遍的一種野味。這也和小麂的生態位有關。在很多山區的景點、縣/鄉鎮上的小飯館都能找到狍子肉賣,就連我們山西和順這樣打獵吃野味不嚴重的地方,每年一樣還是能查獲一些盜獵狍子野豬的案子。第五位:豬獾之所以把豬獾放在狗獾前面是因為豬獾主要分布在南方,而南方吃野味比北方厲害。
  •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吃著哪些野味
    蝙蝠,穿山甲還是電子菸,目前還沒有準確的答案。對於病毒的溯源需要科學家長時間的科學探究,需要流行病學調查,基因組分析,野外取樣,病毒分離株同源性研究等多個環節,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對於那些陰謀論,我們一笑置之。世界衛生組織已經證明,新冠病毒源自自然界,並非人為操縱或實驗室合成。對於西方媒體揪著中國人吃野味不放,我們也要反駁,病毒源自何處還不知道呢,怎能讓人把髒水潑向我們。
  • 1800元一隻孔雀上餐桌 吃野味催生不法利益鏈
    ▲一家農家宴主打野味。  □文/圖 半島記者 裘石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飲食也日漸挑剔。不少農家宴瞅準「商機」,紛紛推出新奇的「野味」招攬顧客。記者連日走訪發現,孔雀、斑鳩等「野味」被明碼標價,擺上了農家宴的餐桌。
  • 國家正式確定「野味」的英文翻譯,想不到竟是這個詞!
    有網友提出能否改名為「野味肺炎」? 一方面指出此次肺炎的源頭是「野味」,另一方面也有利於警鐘長鳴。我文章裡評論說「野味肺炎」有點像調侃,網友們叫叫還可以,國家層面定這個名字顯得不太嚴肅。另一個問題是,「野味」不太好翻,不利於外國朋友理解。
  • 早就警惕我們,野味不能吃!
    中國人是出了名的愛吃「野味」。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遊的、土裡鑽的,一律都吃,野豬麋鹿果子狸只是入門,敢於直面猴腦穿山甲的,才是老饕…… 但其實,早在四百多年前,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就在《本草綱目》中詳細記載:吃野味容易染上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