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齡童吃石斑魚卵中毒後全身癱瘓(組圖)

2020-11-23 騰訊網

廣州黃沙水產市場,幾名顧客正在市場內挑選生猛海鮮。(資料照片) 記者邵權達 攝

中毒竟致全身癱瘓屬於雪卡毒素中毒 深海魚內臟或容易積聚此毒素

本報訊 (記者塗端玉 通訊員梅枚)八歲的亮亮從小生活在海邊,酷愛吃魚,沒想到就因吃了一條石斑魚的豐富魚卵,竟導致他全身癱瘓。目前經專科治療,亮亮情況有了明顯好轉。專家提醒:臨床來看,在珊瑚魚、老虎斑、東星斑等石斑魚身上,都發生過人食用後雪卡毒素中毒的病例,深海魚內臟較易積聚此毒素,最好少吃魚內臟。一旦魚裡藏毒,加熱、冷藏及曬乾等辦法皆不能把毒素清除。

4月初,亮亮媽媽在菜市場看到一條大石斑魚的魚卵又大又新鮮,便買回家做菜,亮亮非常喜歡吃。父母認為魚卵蛋白質含量高,也讓亮亮儘量多吃些。可餐後大約半小時,亮亮就出現全身發軟、手腳發麻,接著開始嘔吐,吐完直接躺在家中地板上不省人事。父母立即將他送醫,沒想到剛把亮亮交給醫生,亮亮爸爸也一頭栽地,昏迷不醒,而吃得最少的亮亮媽媽直到夜裡十點半才開始嘔吐,但症狀較輕,很快就康復。四天後亮亮爸爸也恢復如常。

而可憐的亮亮由於吃得最多,年紀又最小,所以中毒頗深,後經ICU深度治療,進行血清置換等方法搶救,還是出現了語言障礙、視物模糊、全身癱瘓、四肢僵硬等症狀,頭顱CT顯示亮亮患了「缺氧缺血性腦病」。

隨後亮亮被轉送廣州,確診為「雪卡毒素中毒」。針對亮亮的病情,專家給予改善腦循環、抑制腦部炎症,調節肌張力以及高壓氧、物理康復等多項治療措施,目前其病情有所好轉,現已能說話,視力也獲恢復,正在進一步康復中。

慎食深海魚內臟

接診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兒科神經內分泌專科主任羅向陽副教授介紹,雪卡毒素屬於神經毒素,無色無味,是一種脂溶性毒素,不溶於水、耐熱、不易被胃酸破壞,主要存在於珊瑚魚等深海魚的內臟、肌肉中,尤以內臟中含量最高。「事實上,只要是深海魚,都可能存在雪卡毒素,像珊瑚魚、老虎斑、東星斑、西星斑、杉斑、蘇眉等石斑魚和海豚等,都發現過雪卡毒素中毒的病例。」他說。

據介紹,每公斤體重食用0.5mg的雪卡毒素,就可能導致死亡。「食用雪卡毒素中毒的症狀一般在食後2小時~10小時出現,開始發病時主要為消化道症狀,如頭暈、乏力、噁心、嘔吐、四肢麻木等。」專家介紹,食用高濃度的雪卡毒素可能傷害中樞神經系統,嚴重者甚至會因呼吸系統麻痺而死亡。

羅向陽副教授提醒,為安全起見,市民應慎食深海魚的內臟。值得注意的是,雪卡毒素對魚本身不會引致任何病症,加熱、冷藏及曬乾等辦法皆不能把毒素清除。

有市民進食毒帶子後頭暈、嘔吐

高溫烹調難防貝類毒素

本報訊 (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宋莉萍)廣州有市民疑因進食毒帶子頭暈嘔吐。醫生昨天表示,麻痺性貝類毒素集中在貝類肝臟,經高溫烹調難被分解。廣東省衛生廳發布食品安全預警通告,提醒市民近期慎食貝類水產,加工時應將其內臟剔除乾淨,並減少食用雙殼貝類海產的頻率。省衛生廳提醒市民,如果食用貝類海產後出現身體不適,請儘快到醫院就診,並保留剩餘食物,以便進一步調查和檢驗。

打工仔誤食浸鼠藥豬肉

10多天後才發覺中毒 一度病危

本報訊(記者陸建鑾 攝影曹景榮)19歲的打工仔小徐(見下圖)日前誤食了老闆留下浸了老鼠藥的豬肉,10多天後才發覺,致使毒素滲透進血液,一度被下達病危通知書。

「就是一塊豬肉,放在地上,用塑膠袋裝著的,看上去沒有異樣。」昨日下午,躺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病床的小徐說。小徐是江蘇人,19歲,平時是在嘉禾黃邊一處小公司給老闆陳輝打工。陳輝得知事態嚴重,連夜捲鋪蓋逃跑,手機停機。小徐的家屬已經在嘉禾派出所報案,並且得到了公安機關立案確認。

相關焦點

  • 吃石斑魚卵中毒 8歲童全身癱瘓
    8歲的亮亮從小生活在海邊,酷愛吃魚,沒想到就因吃了一條石斑魚的豐富魚卵,竟導致他全身癱瘓。目前經專科治療,亮亮情況有了明顯好轉。專家提醒:臨床來看,在珊瑚魚、老虎斑、東星斑等石斑魚身上,都發生過人食用後雪卡毒素中毒的病例。
  • 義烏一家四口吃完石斑魚中毒 因誤食有毒魚卵
    義烏一家四口吃完石斑魚中毒 因誤食有毒魚卵  義烏一家四口吃完石斑魚中毒 因誤食有毒魚卵義烏一家四口吃完石斑魚中毒 因誤食有毒魚卵義烏一家四口吃完石斑魚中毒家裡人都出現這種急性的病症,他們就想到了晚上吃的石斑魚,而聚餐中就只有發病的這四個人吃了魚。經過一夜的搶救治療,四個人病情得到了緩解,醫生診斷他們是食物中毒。  小喻上網百度了一下,發現網上也有吃石斑魚中毒的新聞。事實上,小喻家裡之前也有買過這種石斑魚回家做,但都沒吃出什麼問題。可是這次吃的石斑魚個頭很大,魚腹裡面還有魚卵,問題就出在了這卵上面。
  • 愛吃魚的注意了 義烏一家人吃完石斑魚全部中毒
    義烏的小喻女士昨天回父親家裡吃晚飯,因為兩個女兒和女婿晚上都要回來吃,父親特意在市中心的一家超市裡買了一斤多的石斑魚回家,到了飯點七點過,父親做了一盤鮮美的紅燒石斑魚,招待自己的女兒女婿,一家八口人其樂融融地一起圍坐著吃了晚餐
  • 株洲5名男子吃淡水石斑魚魚卵中毒
    縣疾控中心接到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醫院報告後,及時開展了病例個案調查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5名患者均為男性,年齡最大70歲,最小42歲,詳細詢問患者進食情況時發現,均進食淡水石斑魚魚卵魚泡湯,進食2小時後出現胸悶、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初步判定為一起因食用淡水石斑魚卵食物中毒事件。經過縣人民醫院治療後,3例患者痊癒出院,2例患者病人病情明顯好轉,生命體徵平穩,均無大礙。
  • 麗水一家四口 買了三條淡水石斑魚熬湯竟然中毒!
    調查後認為魚卵可能含神經毒素  通訊員藍義榮 吳維紅 記者 潘傑 包秀芳  吃魚會中毒,河豚肯定首當其衝。可淡水石斑魚放倒一家人的事可真不多,前兩天,慶元縣的吳女士一家四口便「中招」了。  當天,阿姨來竹山村做客,她特意在路邊攤買了3條新鮮石斑魚,結果鮮美的魚湯剛喝完,就全部進了醫院。
  • 當心石斑「有毒」 道縣舉行預防食用石斑魚中毒宣傳
    當心石斑「有毒」 道縣舉行預防食用石斑魚中毒宣傳 來源:紅網 作者:蔣玲 李忠林 李瑞紅 編輯:曾小穎 實習生 於佳麗 2016-05-18 09:11
  • 吃石斑魚不要吃內臟和魚卵 雪卡毒素無法被烹飪去除
    浙江在線6月1日訊進入5月以來,時常有吃石斑魚後中毒的事件發生。麗水一家人是吃了市場裡買的石斑魚,奉化一家人則是吃了在水庫裡捕到的石斑魚,一頓鮮魚大餐卻讓全家人進了醫院,頭暈、噁心、四肢麻木等症狀好幾天才好轉。
  • 一起吃的石斑魚 有人中毒有人卻好好的?
    吃魚會中毒,河豚肯定首當其衝,可淡水石斑魚放倒一家人的事卻鮮有聽說。前兩天,呂女士一家四口便「中招」了,齊齊進醫院搶救。最讓大家想不通的是,同桌吃飯的其他人,都好好的,獨獨他們一家四口中毒。  呂女士說,當天,她的丈夫從河裡釣了幾條石斑魚。因為知道石斑魚肉質鮮美,他們便叫了親戚一大家人一起享用美食。
  • 金華一家四口吃石斑魚中毒 原來是吃了魚籽
    吃魚會中毒,河豚肯定首當其衝,可淡水石斑魚放倒一家人的事卻鮮有聽說。前兩天,呂女士一家四口便「中招」了,齊齊進醫院搶救。最讓大家想不通的是,同桌吃飯的其他人,都好好的,獨獨他們一家四口中毒。呂女士說,當天,她的丈夫從河裡釣了幾條石斑魚。
  • 臺灣商人在海南養石斑魚 魚卵最高竟賣到7萬元一公斤
    南國都市報記者吳嶽文 文/圖一公斤石斑魚魚卵最高賣到7萬元9月8日,文昌市木蘭灣的海水湛藍清澈。海灣邊的一家水產養殖基地,工人們在魚塘邊上忙碌,在鋪滿黑色膜布的池塘中,龍膽、東星斑、老虎斑等不同品種的石斑魚躍然池內。洪宜展的水產養殖基地讓人大開眼界。記者在養殖場看到,幾個工人正在與一個「龐然大物」較量。
  • 一家四口吃了石斑魚嘔吐 引發食物中毒的是魚卵
    引發食物中毒的元兇,竟是這些石斑魚腹中的魚卵。事發後,銷售石斑魚的超市將水產區這些個頭偏大的石斑魚全都下了架。吃了石斑魚後上吐下瀉喻大伯是義烏北苑街道人,跟老伴陳大媽住在繡湖公園附近的都市公寓。每逢周末,喻大伯的兩個女兒都會帶孩子回娘家吃飯,他總要張羅一桌好菜。
  • 別再吃這些海魚 有船員吃魚中毒死亡
    將其每天曝曬於日光下8小時,經20天後,其毒性不變。用30%的鹽醃製一個月的卵巢仍含有毒素(微信公眾號:航運精英圈),如果把卵巢毒素煮沸2小時後。才能使其毒性失去一半,在120攝氏度加熱30分鐘,或200℃以上加熱10分鐘,才能使其毒性消失,河純肝臟毒素也是這樣。
  • 這4種動物肉食不要亂吃 吃錯了可能會中毒
    原標題:這4種動物肉食不要亂吃,吃錯了可能會中毒   現在食品安全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若沒有注意飲食衛生或者亂吃食物的話,有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讓人們上吐下瀉,全身無力甚至危及到生命。   哪些動物肉食容易中毒?
  • 全身癱瘓的霍金如何生了三個孩子
    霍金是當代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對科學的貢獻不小於愛因斯坦,但同時也因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連吃飯都需要人照顧,這樣的霍金是怎麼生孩子的呢?根據霍金本人的回答,硬化症雖然使得他全身癱瘓,但沒有影響他的生殖器官。所以霍金能像正常人一樣過夫妻生活,也能生下健康的孩子。霍金患的是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我們可以一起來看下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究竟是怎麼回事,會不會影響霍金的夫妻生活?肌萎縮側索硬化也叫運動神經元病,後一名稱英國常用,法國又叫夏科病,而美國也稱盧伽雷氏病。
  • 誤食這種魚後中毒,文昌一男子送醫救治一個月仍昏迷
    「很多人都知道河豚魚有毒,但還是時不時就有人因吃河豚魚中毒而被送來搶救。」海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主任醫師歐陽豔紅說,這些吃河豚魚中毒的患者,有的是為了嘗美食而冒險,有的則是因為誤食。南瓜妹好奇上網搜了一下河豚魚到底長啥樣(圖片來源:網絡)原來這就是河豚魚本魚此物長相呆萌,但切勿隨意食用搶救了8分鐘才恢復心跳歐陽豔紅說,該男子今年51歲,常出海捕魚。當時,他捕回來一堆雜魚,就自己做了吃,誰知發生了急性食物中毒。
  • 石斑魚孵化生產不順產量減少 魚卵價格高漲
    去年即便有幾個大颱風的影響,但在魚卵的孵化生產是還是比較順利的,養殖和產量也很好。今年這可能跟潮水和海水中的數量弧菌有關。此外今年因為厄爾尼諾影響,天氣反常使得種魚產卵,魚苗孵化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當代水產》:這樣看來,現在的石斑魚卵供應是不是比較緊張?文彥:是的。
  • 常見滅鼠藥中毒 急救與用藥--氰類滅鼠藥中毒(氰化物中毒)
    核心提示:氰類滅鼠藥因含有氰根而有劇毒,對溫血動物的毒力較強,在含氰化氫2%的空氣中暴露10min即可致死,人的經口致死量為0.8mg/kg。本品亦可經皮膚吸收,且無特異氣味,故使用時極易發生中毒。   氰類滅鼠藥因含有氰根而有劇毒,對溫血動物的毒力較強,在含氰化氫2%的空氣中暴露10min即可致死,人的經口致死量為0.8mg/kg。本品亦可經皮膚吸收,且無特異氣味,故使用時極易發生中毒。中毒機理主要為抑制細胞色素氧化酶,導致細胞窒息而死亡。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害最嚴重,表現為中毒後先興奮,後抑制,很快麻痺而死亡。
  • 伍智恆:嫁豪門8年,全身癱瘓,牙齒脫落,腸胃被切後瘦似外星人
    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瞬間,伍智恆整個人都是非常開心的,可是在高興沒多久後便犯了難。一邊是自己的夢想, 一邊是最愛的男人,該如何抉擇?沒想到,郭永淳這個「老狐狸」很快便使出了他的招數:求婚。之後,她與郭永淳要離婚的案子鬧得沸沸揚揚,大家才知她在這8年的豪門生活中經歷了什麼。原來,在婚後,郭永淳不但冷淡她,而且還每晚不回家,問候、關心也變得越來越少。因為丈夫的冷漠,伍智恆開始變得疑神疑鬼,直到丈夫說了一句:」你最近好像胖了。
  • 吃完魚後頭暈、噁心、心跳加速?小心「組胺中毒」
    吃完魚後頭暈、噁心、心跳加速?小心「組胺中毒」 2018年05月08日 09:55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吃完魚後頭暈、噁心、心跳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