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商人在海南養石斑魚 魚卵最高竟賣到7萬元一公斤

2020-11-24 環球網

特殊的魚「變性」技術,打造綠色生態養殖品牌

一個臺灣商人在海南 養石斑魚養出千萬財富

洪宜展抓了一條好大的龍膽石斑魚。

南國都市報記者吳嶽文 文/圖

一公斤石斑魚魚卵最高賣到7萬元

9月8日,文昌市木蘭灣的海水湛藍清澈。海灣邊的一家水產養殖基地,工人們在魚塘邊上忙碌,在鋪滿黑色膜布的池塘中,龍膽、東星斑、老虎斑等不同品種的石斑魚躍然池內。洪宜展的水產養殖基地讓人大開眼界。

記者在養殖場看到,幾個工人正在與一個「龐然大物」較量。他們要把一條巨大的龍膽石斑魚搬出來,這種魚是石斑魚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洪宜展養的龍膽石斑種魚,大多都是兩三百斤重。「太沉了。這魚現在也要6個人抬,還是非常吃力。」洪宜展說,費力把種魚抬出來,是因為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給它們換一個水質更乾淨的池塘,以保證它們有一個優質的環境。每當把龍膽石斑魚撈出水,員工都要迅速拿一塊毛巾,把石斑魚的眼睛蒙上,這樣就可以讓石斑魚誤以為自己很安全。

在洪宜展的池塘裡,200斤以上的石斑魚有上百條,可他養這些大傢伙,卻不是為了賣,而是為了一種體積非常小,每公斤卻能賣到上萬元的東西。這就是石斑魚的魚卵,輕輕用手一捧,就能捧出兩三萬元的價值。而最高的時候,一公斤石斑魚魚卵竟能賣到7萬元。除了最大的龍膽石斑魚,洪宜展的魚場還有珍珠龍膽和老虎斑等十種石斑魚,靠賣魚卵和成品魚,每年的銷售額超過8000萬元。

洪宜展的魚種苗池

母魚能變公魚?不能透露的秘密帶來商機

年輕時,洪宜展跟爺爺在臺灣養過石斑魚。後來他發現臺灣的市場已飽和,便獨自一人漂洋過海,來海南島闖蕩,歷經磨難,做成現在的規模。他先後輾轉陵水、三亞、萬寧等地後,最終選擇在文昌鋪前木蘭灣安營紮寨。「這裡是海南水質最好的地方,沒有汙染,海邊的石頭上還會時而出現野生的海參、鮑魚,非常適合養殖。」洪宜展說他堅信好水養好魚。洪宜展指著養殖池中的龍膽石斑魚和東星石斑魚驕傲地說,這裡產出最大的龍膽石斑能有幾百斤重,可以說是他的「鎮場之寶」。

洪宜展認為最值錢的一個池子,裡面養著龍膽石斑的種魚。所有池子的種魚加起來,市場價超過3000萬元。洪宜展介紹,龍膽石斑裡,能做種魚的公魚特別少。因為龍膽石斑在小時候,是雌雄同體,一般6歲以後才會分出性別,並且大部分最終都變成母魚。所以人工培育時,母魚多,公魚少。可就是在公魚極其緊俏的情況下,洪宜展卻說,在他的池子裡,隨便抓一條,就是公魚。那這些公魚都從哪裡找來的呢?洪宜展竟然說,這些公魚都是從母魚變的!「我們是用人工技術把母魚變成公的,但這個秘密不方便透露。」洪宜展笑著說。原來,洪宜展在臺灣時,就見過這樣的先例,用人工技術,讓母石斑魚變成公魚。海南市場上龍膽石斑的公魚數量稀少,他覺得這是一個商機。2006年,他把這種技術,用在了自己的龍膽石斑魚上,成功控制了公魚和母魚的數量,並順利孵化出了魚卵。

洪宜展的水產養殖基地。

綠色養殖追夢的腳步從不停歇

洪宜展說,他的成功來之不易。2014年,超強颱風「威馬遜」席捲海南,給文昌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特別是水產養殖損失驚人,種苗業深受打擊,洪宜展的水產養殖基地在這次颱風中也未能倖免,養殖基地損失了600多萬元。面對被颱風肆虐的殘破基地,洪宜展沒有怨天尤人,他快速組織力量投入災後重建,積極恢復生產,很快就解決了颱風帶來的損失。不僅如此,還帶動當地的養殖業迅速恢復生機。如今,他的魚卵、魚苗等銷售範圍遠擴至馬來西亞、越南、韓國等養殖場,成品魚的銷售以海南為中心銷往香港、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銷售額高達數千萬。

「寧願少出魚,也要保證出最好的魚。」洪宜展說,這是他一直倡導的原則,致力於用生態環保的方式進行養殖,用技術手段克服魚病而非大量使用魚藥。

「用最好的水質,投餵優質飼料,不放藥物健康養殖,這樣的魚,不管價格多高都會有人去消費。」這是洪宜展的商業邏輯。「為了更好地塑造綠色透明的生態養殖品牌,我們推出二維碼追溯設備,掃一掃魚身上的二維碼牌子,消費者就可以全程監控從魚苗到成魚的過程,連種魚是哪些魚、魚吃了什麼飼料都一清二楚!」洪宜展談到,利用二維碼網際網路技術,不僅能減少仿冒商品維護公司品牌,提升質量安全,還可以讓消費者獲取產品信息,吃得放心。

相關焦點

  • 石斑魚孵化生產不順產量減少 魚卵價格高漲
    今年初,《當代水產》雜誌曾專訪了海南省南海魚類協會會長蔡春有,從整體上了解了石斑魚這一產業的發展現狀。除了高大上,也要佐以「柴米油鹽」落地。時隔大半年,這次我們從一線從業者的眼中,看看現在的石斑魚市場風向如何。以下是海南海王星水產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海王星」)銷售總監文彥的講述。
  • [每日農經]威力十足龍膽石斑魚顯生機
    每天上午客戶就把門口堵住了,他們懷揣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的錢款到這排隊買魚卵。養殖戶:我要5公斤魚卵。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龍膽石斑魚養殖企業負責人&nbsp洪宜展:你要5公斤,今天沒有那麼多。養殖戶:那給我排在明天。這種魚卵價值不菲,在業界早有耳聞,現在,大家擔心的是有錢也買不到魚卵。
  • ECFA實施以來 受臺灣石斑魚衝擊 大陸青斑魚跌價兩成
    ECFA實施以來 受臺灣石斑魚衝擊 大陸青斑魚跌價兩成2012-08-31 14:4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        瀏覽量: 1598 次目前,海南、廣東和福建等大陸石斑魚主要養殖區域青斑成品魚塘頭收購價均已跌破30元/斤,同期相比下跌20%左右。  「今年春節期間青斑塘頭收購價只有40元/斤左右,去年行情好的時候可以賣到60元/斤。」廣東湛江青斑養殖戶介紹說。青斑行情每年都有一個低潮期,去年行情最差的時候還可以賣32元/斤,而目前該地區青斑成品魚塘頭收購價只有28~29元/斤。
  • 俗稱「石斑魚」,3年長不到1兩,肉鮮美魚卵卻有毒,1斤賣近100元
    導讀:俗稱「石斑魚」,3年長不到1兩,肉鮮美卵卻有毒,1斤賣近100元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肉類在我們的餐桌上也變得很常見了,去到菜市場了一般都會購買一些,要麼是豬肉,要麼就是魚肉,這兩種肉類是在我國食用頻率最高的。
  • 蔡春有三重身份解讀石斑魚產業發展
    從2014年成立到2015年底,東方大麟洋第一年的目標是產值達到8,000萬元至1億元,純利潤實現2,000萬元。  《當代水產》:據您介紹,東方大麟洋未來的目標是上市,可以談談具體的規劃嗎?  蔡春有:我們制訂了一年規劃、三年規劃和五年規劃。
  • 精明海南人利用石斑魚怕冷猛賺錢
    費盡心機尋找最適合的市場,海南的養殖戶,怎麼轉換思路多掙錢?  海南省養殖的石斑魚原本只是供應本省消費,一年四季都能上市供應。一個偶然的機會,石斑魚走出了海南,賣到了廣東,填補了廣東省冬季沒有石斑魚的空白。沒想到送去以後,價格竟然受到壓制。不過海南的石斑魚養殖戶們想了一個辦法,讓石斑魚的價格在幾年之內翻了一倍。
  • 2017石斑魚產業形勢如何,這裡有來自一線的市場調查!
    未來價格會略微上漲到一個合理的低利潤價位,不會有太大的變動,石斑魚價格已不具備大幅度提高或降低的條件。」深圳龍科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曹躍明說道。「目前存塘量最大的依然是去年6月份之後下苗的魚,現在多在0.7~1斤為主;同時4斤以上的大魚也相對有部分存塘,主要是養戶留下來等價錢的魚。」佛山市南海區傑大飼料有限公司石斑魚料海南片區負責人李詩歌。
  • 海南東方曬石斑魚,被網友評論爆錘,過百斤的石斑魚的俗稱是啥?
    剛到海南的東方市,機緣巧合,也住在了這裡。東方城市位於海南省西南,西臨北部灣,與越南隔海相望。東方城市,就像圖中的魚鱗洲風景區,低調而寧靜,這座海濱小城,生活節奏緩慢,雖非傳統意義上的旅遊城市,但卻特別適合居住,你會愛上它的。
  • 一家四口吃了石斑魚嘔吐 引發食物中毒的是魚卵
    好心買來昂貴的石斑魚招待女兒和外孫,不料卻讓一家四口人住進了醫院———上周六,義烏的喻大伯別提有多鬱悶了。引發食物中毒的元兇,竟是這些石斑魚腹中的魚卵。事發後,銷售石斑魚的超市將水產區這些個頭偏大的石斑魚全都下了架。
  • 龍膽石斑魚王拍出3萬元 養殖至今已有8歲
    八歲的龍膽石斑魚王惹眼球。    「漳州是福建省最大的石斑魚苗種繁育基地與石斑魚主產地,今年還被中國水產流通加工協會授予『中國石斑魚之都』稱號。農博會·花博會期間舉辦全市首屆魚王賽暨拍賣會,有利於藉助博覽會平臺,提高漳州市石斑魚知名度,推動石斑魚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11月18日,漳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蘇碰皮說。    第五屆農博會·第十五屆花博會開幕當天,漳州首屆魚王賽暨拍賣會火熱舉行。龍膽石斑魚王、斜帶石斑魚王、青石斑魚王、赤點石斑魚王、羅非魚王等5條魚王在拍賣會上十分搶手,很快便被買家相中拍定。
  • 義烏一家四口吃完石斑魚中毒 因誤食有毒魚卵
    義烏一家四口吃完石斑魚中毒 因誤食有毒魚卵  義烏一家四口吃完石斑魚中毒 因誤食有毒魚卵義烏一家四口吃完石斑魚中毒 因誤食有毒魚卵義烏一家四口吃完石斑魚中毒因誤食有毒魚卵   義烏的小喻女士昨天回父親家裡吃晚飯,因為兩個女兒和女婿晚上都要回來吃,父親特意在市中心的一家超市裡買了一斤多的石斑魚回家,到了飯點七點過,父親做了一盤鮮美的紅燒石斑魚,招待自己的女兒女婿,一家八口人其樂融融地一起圍坐著吃了晚餐。
  • 石斑魚養殖與石斑魚苗培育
    在浙閩沿海是5月~11月,兩廣和香港、臺灣省沿海是4月~11月,海南是3月~12月。石斑魚從體長10釐米生長到商品魚體重500克~750克需要 16個月~24個月,可採用兩種養殖周期安排生產。一種是從第一年3月~5月份投放體長10釐米的魚種,養到入冬,體重達150克~200克,在網箱內越冬,一直養到第二年冬前上市。
  • 株洲5名男子吃淡水石斑魚魚卵中毒
    5名患者均為男性,年齡最大70歲,最小42歲,詳細詢問患者進食情況時發現,均進食淡水石斑魚魚卵魚泡湯,進食2小時後出現胸悶、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初步判定為一起因食用淡水石斑魚卵食物中毒事件。經過縣人民醫院治療後,3例患者痊癒出院,2例患者病人病情明顯好轉,生命體徵平穩,均無大礙。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
    而依託海南的資源優勢以及海南自貿港建設釋放的政策紅利,光是種苗繁育這一環就「錢景」無限。  11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在會上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nbsp海南是全國名副其實的海水魚早繁基地,直接影響著國內海水魚產業發展。
  • 臺灣曝含劇毒化學藥物石斑魚 疑多數銷往大陸
    石斑魚低脂肪、高蛋白,深受食客歡迎  臺灣有「石斑魚王國」的美名,不過,昨天,有媒體曝出,臺灣高屏地區有8成以上的石斑魚池養殖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含有劇毒化學原料的藥品,養出來的石斑魚可能含有毒性,多數或銷往大陸。那麼江蘇有沒有來自臺灣的石斑魚呢?
  • 2015年海南冬交會現175公斤重深海大石斑魚
    點擊進入2015年海南冬交會南海網專題報導  南海網海口12月1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劉麥)12月12日,2015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參觀的市民們把手機、鏡頭都對準了水產館的一條重達175公斤、長達1米多的深海貴魚。據工作人員介紹,該魚也叫鞍帶石斑魚,價值高達3萬多元。
  • 我是一條石斑魚
    那個時候普通的石斑魚, 都賣到兩三百元一斤,(青斑)和 棕點石斑魚(老虎斑)。,俗稱龍躉(dǔn), 聽這名字就感覺霸氣十足, 它可是石斑魚之王。
  • 8齡童吃石斑魚卵中毒後全身癱瘓(組圖)
    (資料照片) 記者邵權達 攝中毒竟致全身癱瘓屬於雪卡毒素中毒 深海魚內臟或容易積聚此毒素本報訊 (記者塗端玉 通訊員梅枚)八歲的亮亮從小生活在海邊,酷愛吃魚,沒想到就因吃了一條石斑魚的豐富魚卵,竟導致他全身癱瘓。目前經專科治療,亮亮情況有了明顯好轉。
  • 吃石斑魚不要吃內臟和魚卵 雪卡毒素無法被烹飪去除
    浙江在線6月1日訊進入5月以來,時常有吃石斑魚後中毒的事件發生。麗水一家人是吃了市場裡買的石斑魚,奉化一家人則是吃了在水庫裡捕到的石斑魚,一頓鮮魚大餐卻讓全家人進了醫院,頭暈、噁心、四肢麻木等症狀好幾天才好轉。
  • 中國工程院麥康森院士詳解石斑魚投餵技術細節
    近年,海南石斑魚養殖業發展迅猛,珍珠龍膽有望成為南方又一10萬噸級大規模養殖經濟魚類。2014年9月27日,《農財寶典》聯合青島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南文昌的維嘉國際大酒店舉辦2014年七好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會議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海南大學教授吳曉易,青島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華南大區經理肖林棟,廣東省海洋漁業試驗中心主任張海發,廈門利洋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海南總店店長任志強,海南省南海魚類種苗協會常務副會長李英奮共同探討石斑魚產業的現狀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