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玉兔和它的小夥伴們 全球月球車盤點

2020-11-26 搜狐網

  「飛向宇宙,浩瀚無垠!」這是迪斯尼樂園的英雄「巴茲光年」的口頭禪,這個所向披靡的太空英雄不知燃起了多少人的太空夢。不過「巴茲光年」的原型—「阿波羅11號」登月艙駕駛員巴茲·奧爾德林在44年前和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一起登上月球時,可沒有這麼風光。由於缺少代步工具,兩位地球來客只能穿著84千克的笨重太空衣在月面上蹣跚行走,為了讓太空人輕鬆工作,同時也為了更好地對月球進行考察、收集分析樣本,月球車應運而生。多年來,各國紛紛展開月球車的研製工作,形形色色的月球車不斷湧現。

  —蘇 聯—

  最早登月的無人月球車行程萬米

  在上個世紀的美蘇太空爭霸中,蘇聯成功趕在美國之前將世界上第一輛無人駕駛月球車送上月球。1970年11月17日,蘇聯「月球17號」探測器載著「月球車1號」在月面雨海著陸,「月球車1號」開始對月球進行為期10個半月的科學考察。

  這輛月球車長2.2米、寬1.6米、重756千克,由輪式底盤和儀器艙組成。其外形像個圓桶,上面有一個凸起的蓋子,車下面是8個輪子,每個輪子都是獨立控制,通過電機驅動並使用電磁繼電器制動。車上的裝備包括一架錐形天線、一個高精度定向螺旋天線、4臺電視攝像機,以及一些用來測量月壤密度和物理化學特徵的設備。

  「月球車1號」在月球上行程10餘公裡,考察了8萬平方米月面地域,拍攝了200幅月球全景照片和2萬多張月面照片,直到1971年10月4日能量耗盡才停止工作。

  1973年1月15日,蘇聯又將「月球車1號」的姊妹—「月球車2號」送上月球。這臺月球車比「月球車1號」稍重,達到840千克,長1.7米、寬1.6米、高1.35米。它有兩種速度模式,每小時1公裡或每小時2公裡。車上攜帶有釙210放射性元素,用來在月球漫長的夜晚為車體供熱,保證儀器不因低溫而損壞。「月球車2號」的主要任務與「月球車1號」相同,在使用期內它行駛了約42公裡,共拍攝了86幅月球全景照片和超過8萬張月面照片。不過同年6月4日「月球車2號」任務即宣告結束,蘇聯方面沒有公布原因,一般認為可能是由於5、6月間月球上漫長夜晚的寒冷導致月球車失靈。

  —美 國—

  首輛載人月球車讓太空人很輕鬆

  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安全著陸月球,幾個小時後,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首次留下人類足跡,取得了人類探月最輝煌的成果。正如他所說,「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然而,就是這一小步阿姆斯特朗也走得異常艱難,笨重的太空衣再加上科學考察設備和採集的月球土壤巖石樣本,讓他不堪重負,也讓美國航空航天局開始了月球代步工具—載人月球車的研製。

  1971年7月,美國「阿波羅15號」搭載世界首輛載人月球車「巡行者1號」登陸月球。這是一款雙座4輪車,車長3米、寬1.8米、高1米、重209千克,大小和今天的大眾甲殼蟲汽車差不多。車上的通訊系統包括一架高增益天線用來傳輸圖片和數據,以及一架低增益天線用於傳輸聲音和電視信號。給月球車提供電力的是兩個36伏的電池。在駕駛座位的中間有一臺手柄,理論上兩位太空人都可以駕駛,不過習慣上都是由指令長進行駕駛。月球車每個輪子都有獨立的四分之一馬力(200瓦)電動馬達和剎車,在月面行駛的速度為每小時10—12公裡。獨立馬達保證即使某個輪子的驅動發生故障,月球車仍然能夠進行轉彎。這款月球車可以爬上25度的陡坡,最遠可以開出67公裡。

  此次登月之旅中太空人在月面逗留了3天,艙外活動18小時37分,驅車行進27.9公裡。有了月球車,太空人顯然輕鬆多了,他們以車代步,爬越障礙,翻越溝壑,對山脈、峽谷和火山口進行考察,收集了約77千克月巖,並把激動人心的彩色圖像傳回地面。

  2005年9月,美國航空航天局公布了重返月球的詳細計劃,為了儘快重返月球,推出了首輛月球車樣品—「戰車」,並於2008年6月在華盛頓摩塞斯萊克沙漠地區對其進行測試。「戰車」與第一代月球車有很大不同。設計者曾表示,新月球車的設計挑戰了傳統設計方式,這個龐然大物比一般月球車大,可以載7到8人,有12個輪子,由2個電動馬達驅動,兩級變速。它採用模塊化設計,可「變身」兩種模式,其中「推土機」模式能提供4000磅推力;而「巡洋艦」模式則能以24公裡/小時的速度巡遊。

  除了載人月球車,美國航空航天局也在發展無人駕駛月球車,並計劃於2015年10月將一輛名為「北極星」的無人駕駛月球車送上月球。「北極星」是第一個用於在月球上搜尋潛在豐富水冰層的太陽能機器人。它能夠向地下鑽探1米的深度,3個垂直排列的大型太陽能電池板,讓它可以捕獲靠近地平線的陽光,這些電池板的平均發電量可達250瓦。此外,它還能追蹤光線以便讓發電量實現最大化,使它在月球極地陰暗區執行勘探任務成為可能。

  —日 本—

  月球子母車可分頭行動執行任務

  近年來,各國對月球的興趣大增,紛紛將月球探測作為發展航空航天的重點。日本以較強的科技實力加快推行月球探測計劃,1990年1月,率先打破美蘇壟斷,成功發射「飛天號」月球探測器,成為第三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1993年「飛天號」撞上月球,結束其工作。

  2007年9月,日本繞月探測衛星「月亮女神」搭乘H2A火箭,從日本南部種子島宇宙中心順利升空。該探測器長寬各為2.1米,高4.8米,重約3噸,包括一個主探測器和兩個子探測器。「月亮女神」的主探測器在離月球表面大約100公裡的軌道上環繞飛行,採集月球成分、地理和地下結構的數據,用來研究月球的起源和演變。2009年6月「月亮女神」結束了近兩年的探測任務,碰撞在月球表面,以便研究人員通過其碰撞研究月球土壤如何遭受輻射物質和微流星體的侵襲。

  此後日本計劃陸續發射「月球先鋒」系列探測器,其中包括將漫遊車送上月球。由日本空間科學研究所研製的月球車由子車和母車兩部分組成。如果需要,子車可以與母車分離,在凹凸不平的地帶和懸崖附近執行艱巨的特殊探測任務。母車為4輪結構,每個車輪都是由其自身攜帶的電機單獨進行驅動,時速最快為1公裡,可跨越大小為0.15米的障礙物,可在傾角為30度的斜面上向上攀登。子車為6腳蜘蛛式機器人,可在諸如火山口等極不平整的凹凸荒地上平穩行走,每隻腳都有3個關節,所以不僅可以行走,而且每隻腳還能作為具有採樣功能的機械臂使用。

  —印 度—

  未來升空月球車集印俄兩國智慧

  在追求成為世界大國的道路上,印度一直把開發空間技術看作接近和趕上發達國家的一條捷徑。

  2008年10月,印度「月船1號」探測器順利發射升空。其一項主要任務就是搜集月球表面的礦物和化學成份數據。該探測器在進入月球軌道後,成功向月表投放了一個撞擊探測器。該撞擊探測器是「月船1號」所攜11件載荷之一,質量為29千克,由印度自行研製,它就像帽子一樣裝在「月船1號」的頂部。撞擊探測器除裝備一套攝像系統外,還攜有一臺雷達高度計和一臺質譜儀,分別用於測量探測器落向月表的速度和探測月球上空極為稀薄的大氣。在「月船1號」進入繞月軌道後,月球撞擊探測器以每秒75米的速度從飛船上彈出,向月球表面撞去。在接近月球的過程中探測器不斷對月球進行拍攝,以便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選擇未來月球車的著陸位置。

  而未來印度的無人月球車將由「月船2號」搭載在月面著陸。這款月球車由印度和俄羅斯聯合研製,重58千克,6輪驅動,通過太陽能獲取能量供應,行駛速度約為每小時5.7公裡,活動範圍可達方圓150公裡。按照計劃,月球車將在月面極地附近進行為期約一年的科學考察,並採集土壤樣本進行分析。(文字來源:科技日報)

news.sohu.com false 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3-12/04/c_125800625.htm report 3443 「飛向宇宙,浩瀚無垠!」這是迪斯尼樂園的英雄「巴茲光年」的口頭禪,這個所向披靡的太空英雄不知燃起了多少人的太空夢。不過「巴茲光年」的原型—「阿波羅11號」登月艙

相關焦點

  • 月球車玉兔停工作 揭秘玉兔號月球車資料工作照片(圖)
    當太陽剛好處在右眼攝影機正後方的時候,在那個區域是看不到影子的,因而有光暈出現在月球車頭部的右側。玉兔月球車觀測到的稜錐石(龍巖)  這個影像片段由玉兔月球車在2014年1月13日所拍攝的六張照片組成,當時它已經行駛到著陸器的西南方去探測一大塊被命名為
  • 嫦娥四號月球車命名「玉兔二號」,全球徵名活動中萬裡挑一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揭曉,月球車命名為「玉兔二號」。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 「玉兔」與國外同行有何不同 未來月球車可能是這樣
    「玉兔」與國外「同行」們有何不同?未來月球車可能是這樣的……  2月28日10時51分,玉兔二號月球車從休眠中醒來,目前已經按計劃開始了第三月晝的工作。  我國的嫦娥三號、四號探測器,分別釋放了玉兔號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均為無人駕駛。與國外「同行」相比,它們身材玲瓏,體重也更輕。此外還有哪些區別?咱們來盤點盤點。  無人月球車對環境適應力要求高  1970年11月10日,蘇聯發射月球17號探測器。
  •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車定名「玉兔」
    65萬網友力薦「玉兔」我國第一輛月球車叫什麼名字?在26日發布會上,今天終於有了答案。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宣布,嫦娥三號月球車的名稱是:「玉兔號」。為使我國第一輛月球車的名稱,能夠充分體現全國人民乃至全球華人的意願,9月25日開始組織了全球徵名活動。
  • 紐約時報:「玉兔號」月球車仍「帶傷」作業
    參考消息網7月22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探月工程的一位科學家對國家新聞媒體說,去年登月的「玉兔號」月球車仍在繼續運作,雖然嚴重的機械故障讓它不能移動。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資料圖片:「玉兔」號月球車搭載的全景相機(左相機)獲得的著陸器及月面彩色圖像。
  • 走近「玉兔號」——解密我國首個月球車
    「玉兔號」:威風、敏捷月球車,也稱月面巡視探測器,是一種能夠在月球表面自動移動,完成探測、採樣、運載等任務高度集成的太空飛行器,是在月球上完成零距離科學探測任務的重要平臺。在我國神話傳說中,嫦娥懷抱玉兔奔月,玉兔被賦予純潔、善良、敏捷、聰明等多種形象。經過全球徵名後,我國首個月球車 被命名為「玉兔號」。
  • 嫦娥四號月球車外觀正式公布 為全球重量最小月球車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 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供圖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嫦娥四號月球車外觀和設計。新京報記者倪偉 攝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外觀今天(8月15日)正式公布。這將是我國繼「玉兔號」之後的第二輛月球車。嫦娥四號任務計劃於今年12月實施,將在月球背面投放著陸器和月球車,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 玉兔號月球車停止工作
    嫦娥三號的首要任務就是帶著月球車安全著陸在月球,之後它攜帶的四臺科學設備,在落月點開始科研工作,巡視器也就是我們說的玉兔好月球車,則主要承擔著月表的巡視工作。今年7月28號,嫦娥三號著陸器進入到第三十三個休眠期,大概持續半個月,跟地球一樣,月球上也有白天和黑夜,此次嫦娥三號著陸器進入休眠期,相當於是在晚上睡覺。
  • 「玉兔2號」月球車落地!在月球背面留下第一條軌跡!
    「玉兔2號」月球車落地!在月球背面留下第一條軌跡! 月球的遠端現在已經有了第一對月球車軌跡。1月2日晚上,中國嫦娥四號完成了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1月3日,月球車從固定著陸器頭上沿著兩條斜坡緩緩滑下,開始在115英裡寬(186公裡)的馮·卡曼隕石坑灰色泥土地面上行駛。同樣在1月3日,中國公布了月球車的名字:「玉兔2號」。這個名字可能不是很有創意,但卻很有意義。2013年12月,最初的「玉兔」月球車與著陸器在嫦娥三號任務中著陸在月球近側。
  • 玉兔號月球車 這次真的晚安了
    (原標題:玉兔號月球車 這次真的晚安了)
  • 你在月球還好嗎?芒果秋晚貼心遙問玉兔號月球車
    ­  還記得那個代表中國在月球上留下第一個足跡,會奔跑、會爬坡,看過最多的星星,在寒冷孤寂的月球上獨自生活了972天,默默為中國航天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直到8月1日永遠離開了我們的「小兔子」嗎?它就是中國首輛月球車——玉兔號。
  • 「玉兔號」月球車
    「玉兔號」月球車中國玉兔號,中國首輛月球車的官方名稱,2013年11月26日上午9時,國防科工局新聞發布會宣布,肩負「落月」重擔的「嫦娥三號」任務,運載火箭和探測器已轉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現場。我國首輛月球車——嫦娥三號巡視器定名為「玉兔號」。
  • 世界上最慢的車,玉兔二號月球車時速僅200米
    我們形容一輛車速度慢如蝸牛是不太合適,那畢竟是一臺車,說跑步就能追上它比較合適。那麼你知道世界上最慢的車是什麼車?它就是我國用來勘探月球表面的玉兔二號月球車,它的時速僅200米,也就是說一秒才只能走5.6釐米,幾乎可以說只比螞蟻的速度稍微快上一點而已。
  • 玉兔號月球車已停止工作
    玉兔號月球車已停止工作) 今天央視新聞報導,嫦娥三號著陸器狀態良好,玉兔號月球車停止工作。
  • 月球車「玉兔」到底發現了什麼?
    左圖是玉兔號月球車,右圖是嫦娥三號著陸器為什麼落在雨海?要了解月球車玉兔的科學任務,先得從一個最基本的問題說起,那就是——玉兔號為什麼要去探測月球雨海的東北部?嫦娥三號的著陸位置受到很多客觀因素的制約,並不是想去哪裡就可以去哪裡的。
  • 玉兔號月球車還活著嗎?已停止工作,意外發現外星人基地?
    2013年12月,玉兔成功的到達了月球的雨海地區,開始了它的辛苦工作之旅,它要探測月球的地貌、地質、土壤、礦物資源等等。
  • 玉兔二號立功,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秘物質
    在以往,月球背面對人類來說是神秘的,雖然各國都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探月計劃,但除了玉兔2號探測車外,再沒有其他國家的探測器到達過月背,也就是說,現在全人類都只能通過玉兔2號來了解月背,而玉兔2號也不負眾望,在近日成功立下大功。
  • 月球玉兔車,微博上一次靈性的進化
    在成功抵達月球後的第 42 個地球日,月球車玉兔出現了異常,這樣一條微博開始大範圍傳播。這靈性的「呼救」來自帳號@月球車玉兔。與微博隻言片語相輔相成的是來自月球玉兔車的博客,黃金 13 篇文章記錄下這一航空儀器一個多月的月球之旅,包括《和所有的故事主角一樣,我也遇到了一點問題……》。
  • 月球車「玉兔」與珠峰
    筆者想到了月球車&34;。月球是遙遠的太空距地球最近的星體,表面完全真空、強輻射、晝夜溫差從零下180度到零上150度的極端環境。玉兔是我國第一輛月球車。2013年12月15日,玉兔順利抵達月表面,留下我國在月球的第一個足跡,並啟動科考工作,順利傳回月球影像。
  • 嫦娥四號探測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
    2月18日,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博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進入第十五月晝工作期。據了解,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又一次通過14天極低溫考驗,分別於2月18日6點57分和2月17日17點55分結束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