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墨烯研究取得新進展---層間聲子模式輔助雙層石墨烯熱電子冷卻
石墨烯研究取得新進展----層間聲子模式輔助雙層石墨烯熱電子冷卻 石墨烯由於其獨特的物理性質,在多種電子學和光電子學器件應用研究中被寄予厚望;石墨烯多層堆垛形成的薄膜具有極高面內熱導率
-
快速批量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研究取得進展
從中科院獲悉,蘇州納米所等在快速批量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研究方面取得進展。因為在半導體工業中具有良好的集成兼容性以及低廉的成本優勢,銅基表面化學氣相沉積(CVD)法被認為是**有潛力實現大規模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的方法。
-
中國科大在金剛石量子模擬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杜江峰、王亞等人與理論合作者北京大學劉雄軍等合作,在金剛石氮-空位(NV)色心體系的量子模擬實驗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利用量子淬火動力學在實驗上模擬了凝聚態體系中尚未觀測到的三維手性拓撲絕緣體,並第一次對體內和表面的拓撲物理進行了全面的實驗研究。
-
多層石墨烯壓電效應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與物理學院喬振華教授與南京大學繆峰教授、王伯根教授合作,在多層石墨烯的壓電效應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首次在實驗上觀察到石墨烯材料體系中正的壓電效應,並在理論上揭示了多層結構內層間相互作用對該效應的顯著貢獻。
-
燕山大學在納米孿晶金剛石硬度機理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燕山大學亞穩材料製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田永君教授課題組溫斌教授與國內外科學家合作,在納米孿晶金剛石硬度機理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Dislocation behaviors in nanotwinned diamond」(納米孿晶金剛石位錯行為)為題於2018年9月21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Science Advances是Science
-
哈工大在石墨烯功能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該工作通過精細調控局域雜化模式打開石墨烯帶隙,首次在原子尺度實現了石墨烯的二維長程有序功能化,為石墨烯基二維材料在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應用方面的關鍵難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法。
-
納米金剛石催化過硫酸鹽除汙染研究取得新進展
高效異相催化體系的構建是過硫酸鹽氧化技術的主要研究方向,其核心在於高性能異相催化劑的設計。圍繞這一核心,國內外學者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獲得了以鈷基為代表的系列高效金屬基催化劑。然而,這些催化劑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金屬離子的溢出,導致水體二次汙染,對水生態環境、飲用水安全和人體健康構成了威脅。因此,研發安全、高效、經濟的非金屬碳基催化劑是構建綠色環保過硫酸鹽氧化體系的關鍵環節。
-
物理所二維膠體晶體刻蝕法製備石墨烯納米帶研究取得進展
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白雪冬研究組的王文龍副研究員及其合作者在石墨烯納米帶的可控制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Adv. Mater. 23,1246 (2011) 上。 石墨烯(Graphene)自2004年發現以來,成為凝聚態物理與材料科學等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
-
石墨烯限域催化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通訊員石瑛 記者劉萬生 12月8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石墨烯限域催化及表面催化原位表徵研究取得新進展
-
河北工業大學在石墨—金剛石相變機制理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近日,河北工業大學在石墨—金剛石相變機制理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8月4日,Nature出版集團的《Scientific Reports》雜誌刊發該校謝紅獻博士為第一作者的論文《Mechanism for direct graphite-to-diamond phase transition》(石墨—金剛石相變機制研究)。該研究為人工合成金剛石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可按人意願控制人造多晶金剛石晶粒的大小,以及單晶金剛石的合成。
-
《自然》子刊:新研究成功將石墨烯轉化為金剛石...
《自然》子刊:新研究成功將石墨烯轉化為金剛石薄膜 Winnie Lee • 2019-12-19 17:12:56 來源:前瞻網
-
科技珍寶,將石墨烯轉化為類金剛石薄膜
上圖為雙層石墨烯和氟化石墨烯的優化模型,橙色球和灰色球分別代表氟原子和碳原子。下圖為雙層石墨烯和氟化石墨烯的橫斷面透射電子顯微鏡照片。石墨烯有「神奇材料之王」的美譽。強碳碳鍵構築起了石墨烯的平面結構,但石墨烯的層間鍵合較弱。
-
納米石墨烯限域單原子鐵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哈工大報訊(化工/文) 近日,我校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該工作為石墨烯光致精準功能化的首例,通過精細調控局域雜化模式打開石墨烯帶隙,首次在原子尺度實現了石墨烯的二維長程有序功能化,為石墨烯基二維材料在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應用方面的關鍵難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法。
-
石墨烯晶圓突破後,又出現「金剛石晶片」?尹志堯說的沒錯
但是隨著時代和科技的進步,科研人員們陸續發現了多種半導體材料,其中某些材料製成晶片的效果比矽基半導體更好,例如石墨烯。矽基材料之所以沿用到現在,除了穩定之外,價格也是重要因素,畢竟矽本質上就是沙子,在自然界中隨處可得。而石墨烯材料雖然貴一點,但是它的穩定性和物理特性比矽更好,用於生產晶片再合適不過了。
-
物理所大面積高質量氫化石墨烯的構築及物性研究取得進展
物理所大面積高質量氫化石墨烯的構築及物性研究取得進展 2018-12-29 物理研究所 【字體 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高鴻鈞研究團隊的陳輝、包德亮(共同第一作者)和杜世萱(共同通訊作者)等通過實驗與DFT理論計算發現,在Ru(0001)上石墨烯摩爾超晶格模板可以製備晶態三分之一氫化石墨烯,且尺寸很大,質量很高。相對於氫化前的石墨烯樣品,在石墨烯對應的低能電子衍射(LEED)點陣的√3 × √3/R30°位置出現了新的一套格點(圖1)。
-
超快光譜和動力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氧化石墨烯雙疇結構的揭示
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羅毅研究團隊的張群研究小組,在凝聚相微納結構的超快光譜和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採用超快光譜原位、實時測量手段,揭示了氧化石墨烯的雙疇結構。
-
金剛石單晶重大突破:從根本上改變金剛石的能帶結構
打開APP 金剛石單晶重大突破:從根本上改變金剛石的能帶結構 問舟 發表於 2021-01-11 10:21:30 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韓傑才院士團隊
-
石墨烯複合材料在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碳元素廣泛存在於自然界,除了最為人們所熟知的石墨和金剛石外,1985年發現的富勒烯和1991年發現的碳納米管擴大了碳材料的家族。也使人們對碳元素的多樣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富勒烯和碳納米管所引發的納米科技對人類社的發展在未來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
金剛石晶片關鍵技術獲得突破:從根本上改變金剛石的能帶結構
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韓傑才院士團隊,與香港城市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單位合作,在金剛石單晶領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