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類為什麼會有方向感?
這個在我看來是因為我們有複雜感官系統,我們的視覺、嗅覺、聽覺幫助我們認識這個世界,也幫我們找到回家的路。
大部分人起作用的主要是視覺,當一個人失明時,它的聽覺和身體觸覺會被激發,我們設立了盲道,我不知道一個盲人能不能僅靠盲道找到方向,但既然我們設置了這東西,肯定是有幫助的。
從這樣分析來看,就是這些感官幫助我們擁有方向感。
而人類的感官在動物世界並不算什麼,其實大部分哺乳動物都是有個強大的嗅覺,但是在人類這裡,嗅覺已經變得有點弱了。
而海洋魚類的感官系統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的多,也靈敏的多,有一些甚至在陸地上很罕見,魚類靠這些感官系統同樣幫助它們捕獵,躲避危機,尋找回家的路。
比如視覺,視覺是大多數魚類的重要感官系統。魚眼成像與鳥類或哺乳動物有點類似,甚至大多數魚類都有色覺。
魚類的眼睛也和陸地動物一樣,有些魚可以看到紫外線,有些魚可以看到偏振光,生活在海洋不同水層的魚的眼睛也適應著不同光線,比如在海洋深處的魚類,它們的眼睛適應了黑暗環境。
不過海洋生物和陸地生物是生活在不同的光照環境中的,因為水會吸收光,因此不同水層不同光照。不過不僅如此,因為水的光學特性還會導致不同波長的光被被不同程度地吸收,與短波長的光(藍色,紫色)相比,長波長的光(例如紅色,橙色)吸收的更快,所以它們的世界不像我們這麼豐富多彩,但是這不影響它們辨別方向。
聽覺也是大部分魚類的重要感官系統。在水下,聲速比陸地上要快,水下動物的聽覺是通過骨傳導實現的,聲音的定位取決於通過骨傳導檢測到的振幅差異。
相對於陸地,海洋動物的「聽覺設備」比陸地的更加專業,它們通過側線和耳石來感受最真實的聲音,從而做出反應,許多魚類都有一個這樣發達的聽覺系統。
關於嗅覺,魚類和我們也不太一樣,我們是通過鼻子呼吸空氣來分析氣味,或者說來感受化學物質。
它們不像我們這樣呼吸,但是它們也有強大的化學感受系統。許多海洋大型魚類整個身體都有化學感受器,這意味著它們會「品嘗」觸碰到的任何東西,並「聞到」水中的任何化學物質。
圖為:錘頭鯊的頭部形狀可以將鼻孔分開來增強嗅覺。
最後是一些「體感」,當我們接觸到物體時,我們會有一個觸覺,對這個物體做出判斷,比如冷熱等等。
這種感受其實是通過觸摸,然後轉化成電流,經過大腦分析得出結論的一種感官系統。
這種系統在魚類中也同樣存在,他們一樣擁有痛覺和恐懼等複雜的感受。
也像陸地上的物種一樣,根據不同的環境,進化出許許多多的感官系統。
圖為:魚類的電流感受(左)和鯊魚的磁感受頭部(右)
比如壓力檢測,許多海洋魚類都有這項技能,它們會感受到自己所處水層的水壓。再比如電接收和磁感受,這種能力在魚類中也十分普遍!
最後
如果你知道鮭魚的大型洄遊現象,我想你肯定會驚訝魚類的方向感。
到目前為止,我們都不知道鮭魚遷移數千公裡去繁殖是靠什麼「導航」的,只知道這或許和地球的磁場有關係。
永遠不要懷疑野生動物的生存能力,它們可不像我們這麼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