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電擊急性心理應激對動物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

2020-12-03 動物神經科學與行為學

很多證據表明慢性心理應激能損害動物的空間記憶 , 並且這種損害涉及動物海馬結構的改變 。 而急性心理應激對於記憶的作用還存在爭議 , 大多數文獻認為急性心理應激能損害動物的空間記憶。 但也有一些文獻報導急性心理應激能提高動物的空間記憶力。而且目前的對於急性心理應激和記憶關的研究多集中於記憶的形成過程,而對於記憶的其它方面涉及較少。 為了解急性心理應激和動物空間記憶的關係 , 採用旁觀電擊應激小鼠模型 , 觀察小鼠在巴恩斯(Barnes)迷宮中的表現以探討急性心理應激和動物空間記憶的關係。

旁觀電擊實驗方案

實驗採用上海欣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獲得性無助系統(透明箱體版),被電擊的小鼠 ( 電 擊電流為設置為0.2-0.5m A 隨機, 每次電擊的時間1s-5s隨機 , 電擊間歇時長1min-5min隨機,隨機的目的在於不讓動物找到規律) ,電擊使動物產生驚叫、 驚跳甚至大小便失禁 ; 實驗應激組小鼠不受電擊 , 而是旁觀電擊小鼠遭受電擊的過程 , 通過視覺、聽覺等而產生心 理應激。 每次應激在9:00-11:00分 批進 行 , 每批 持續 l h , 每天 1 次 , 共進行2 d , 在應激期間同樣給予老 鼠一半的食物量 , 以保證在其後的行為學測試中老鼠保持飢餓狀態 。 對照組小鼠放置在同樣的箱中, 但不施加旁觀電刺激。

型號:XR-XB108

Barnes迷宮行為學測試

上海欣軟Barnes 迷宮實驗系統是利用齧齒動物喜暗避明的習性設計,通過強光照射與噪聲刺激迫使動物在規定時間內尋找指定位置孔洞下的暗箱。實驗分為訓練期和測試期,連續訓練幾天後測試,記錄動物進入暗箱的時間、總路程、速度等,以及進入錯誤洞口的次數以反映動物空間參考記憶能力,也可以通過記錄動物重複進入錯誤洞口次數來測量動物的工作記憶。注意事項: 每次訓練後要隨機轉動迷宮,保證連續兩天迷宮位置不同,但目標箱位置不改變。當動物在其他洞旁徘徊時,其頭部伸入洞內,眼睛低於平臺邊緣時,判斷為逃生錯誤。

①學習過程 : 每次訓練開始時將鼠放置在迷宮中央 , 自由選擇進入各個洞口尋找食物 , 每次訓練 6 m in或提前完成覓食 , 即結束一次訓練。 每隻老鼠做完以後都用酒精對迷宮進行擦拭, 並旋轉Barnes迷 宮 , 但不改變目標洞的相對空間位置 , 以防止老鼠運用氣味等信息來尋找食物。 每天上午訓練一次 , 共訓練8d。

②測試過程 : 做完心理應激後間隔 10 m in 後對小鼠進行Barnes迷宮行為學測試。測試方法和學習階段相同 , Barnes迷宮反映了動物的空間參考記憶。

相關焦點

  • 心理所發現促食慾激素系統影響創傷後應激障礙症狀
    近年來一些研究顯示,促食慾激素參與了應激過程的調節,並在應激相關心理疾患中發揮潛在作用。胃泌素和食慾素是兩種最為常見的促食慾激素。初步研究表明,這兩種激素均能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發揮作用,參與應激反應的調節,進而影響一些應激相關情緒障礙的發生。此外,有研究報導這兩種激素都可能參與了恐懼記憶加強和消退的調節過程。一些跨物種研究發現,這兩種激素系統通過相互作用,共同參與了複雜行為的調節。
  • 請不要忽視熱應激對幹奶牛的影響
    在熱應激期間,由於奶牛的乾物質採食量降低,且消耗過多能量用於散熱而非產奶,因此,其對奶牛的產奶量有巨大影響。雖然熱應激的急性效應已經很清楚,但奶牛在妊娠後期遭受熱應激也會對下一個泌乳期的產奶量和飼餵效率產生巨大影響。
  • 科學家發現記憶並不僅僅是儲存在大腦中的,而且記憶可以進行轉移
    但是最近一些科學家的研究顛覆了這種傳統的認知,科學家發現記憶並不僅僅存在於大腦之中,至少對於很多動物都是如此。那麼記憶除了能夠存儲於大腦之中,還能夠存儲在哪裡呢?相信大家都聽說過RNA吧,也就是核糖核酸,這種物質存在於生物細胞之中,其中記載著生物的遺傳信息。而此次的科學實驗發現RNA不僅能夠存儲遺傳信息,還能夠存儲記憶,並且這種存儲於RNA之中的記憶還可以進行傳遞。
  • 電擊療法可以消除痛苦的記憶
    現在科學家宣稱衝擊療法或可能成為消除不必要的記憶的實際應用,尤其是它作為一種修復創傷後遺症(PTSD)和抑鬱症所帶來的創傷的手段。  目前關於記憶形成的理論認為,人們實際上形成的記憶和稍後存儲供回憶用得記憶之間有一層薄薄時間的窗口。科學家認為,採用電休克療法(ECT)或衝擊療法,可以在這一時間的窗口內幹擾記憶的重新整合過程,例如植入一些新的記憶或完全消除原有的記憶。
  • 電擊大腦有助清除不良記憶
    《自然—神經科學》研究人員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中報告稱:有針對性的醫療幹預可以有助於減少悲觀患者的特定負面記憶該項技術被稱為電休克(ECT)或電擊療法,通過設置在頭皮的電極極板產生的電流誘發痙攣。儘管人們對該療法有時候會有負面評價,ECT是嚴重抑鬱症的一種有效療法,今天,人們通常將其與麻醉劑和肌肉鬆弛劑混合在一起使用。荷蘭內梅亨大學神經學家Marijn Kroes和他的同事發現:通過選擇ECT爆發的合適時機,他們可以鎖定和幹擾病人在令人不安的事件中的記憶。
  • 腸道微生物影響記憶?《自然》揭示菌群變化如何改變大腦
    不難想像,它們與其代謝產物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諸多影響。而近些年層出不窮的科學研究,揭示出人體微生物的影響之大,仍然時不時突破我們的想像。 頂尖學術期刊《自然》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再次刷新了我們對腸道菌群的認識。
  • 嗅覺記憶之秘:一塊蛋糕觸發追憶似水年華,杏仁味回想起電擊
    而對於美國波士頓大學系統神經科學中心實驗室裡的一組小鼠而言,不可避免,杏仁的氣味總是讓它們想起被電擊的命運。當地時間3月17日,該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們在《科學與記憶》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驗證了嗅覺確實能強有力地觸發往事回想。正因如此,氣味可用作一種治療記憶相關情緒紊亂(如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工具。
  • |關於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可引起明顯的職業、心理和社會功能殘疾,對個體社會功能、家庭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長期的破壞性影響,早期識別和及時幹預可明顯降低其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創傷後應激障礙會導致延遲出現和長期持續的精神障礙,包含闖入、迴避和喚起三大核心症狀。
  • 含羞草擁有學習記憶能力
    大象常被認為有著驚人的記憶力,現在科學家又發現,雖然植物沒有大腦,也會學習和記憶。科學家表示,對觸摸作出反應、像蕨類一樣的植物知道水滴無害後,在接下來的幾周時間裡依然記得住這個發現,不再對水滴作出反應。
  • 揪心的是,倖存消防員出現急性應激反應...
    但令人揪心的事,還是發生了——來自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專家李曉景稱,評估發現,涼山火災倖存消防員存在一定程度的急性應激反應。「這是正常的。專家們初步制定了為期一年的規劃,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心理援助。」
  • 研究發現心理健康影響恐超大流行邊界
    在生病後階段,10.5%的患者產生情緒低落(35/332),12.1%的人發生失眠(34 /280),12 .3%患者出現焦慮症(21/171),煩躁(12.8%,28 /218),記憶障礙(18.9%, 44/233 ),疲勞(19.3%,61/316)在一項研究中有創傷性記憶(30.4%,55/181)和經常報告有睡眠障礙(14/14, 100%)。
  • 科學家發現記憶提取新機制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林帶領的學習記憶研究實驗室,與多家科研單位密切合作,發現了記憶「快速泛化」的新現象。
  • 青少年和成人心理健康:腸道細菌在壓力、焦慮和抑鬱中的作用
    急性壓力沒什麼問題 儘管壓力通常被認為是負面的,其實急性壓力可能是一件好事,動物世界裡,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鏡頭,羚羊被獅子追逐而亡命奔跑,比平時跑得更快,不跑可能立馬就死了,這是急性壓力,跑掉了,這個壓力就沒了。
  • 你的大腦會自動擦除記憶,畢竟垃圾太多不值得-虎嗅網
    遺忘並不一定意味著你的記憶不靠譜了。溫伯解釋說:「事實上,很多計算模型和動物研究的結果表明,高級智能的記憶系統需要主動遺忘的能力。」遺忘能讓大腦更好地預測未來與其說遺忘是一種「失敗」,不如說是大腦處理感官信息的重要策略。
  • 《追尋記憶的痕跡》:巴甫洛夫的狗,重新理解學習和記憶的技巧
    疫情期間,隔離在家,其實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然而,很多人都是列好了計劃,卻中途放棄。我們有一千個放棄的理由,比如:自己年齡大了,記憶力衰退了;雜亂事情太多,沒時間學習;我就不是學習那塊料。事實上,學習能力和記憶力,都是可以通過學習一些技巧來提高的。
  • 心理丨蘇彥捷《生物心理學》:心理活動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第一部分主要是生物心理學基礎知識與基本原理,包括生物心理學概論、心理與行為的種系發生和演化以及心理行為的遺傳機制。該部分具體論述了生物心理學的起源、現狀和前景,生物心理學研究方法,以及心理活動的神經生理學基礎知識。同時,通過比較心理學闡述了心理和行為的發生和演化過程。此外,還通過量化遺傳學、分子行為遺傳學研究成果揭示了心理、行為與遺傳的關係以及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對心理行為的影響。
  • 科學家想用機器學習+電擊實驗,幫你增強記憶力
    安妮編譯自NewScientist量子位出品|公眾號QbitAI被遺忘的鑰匙、一份重要的文件、怎麼也想不起來的密碼、迎面走來的熟人叫什麼名字……這些記憶都被大腦扔到哪了?你抓了抓腦殼,還是一無所獲。你也很容易遺忘嗎?
  • 內質網應激在大鼠煤工塵肺引發認知功能改變中的作用
    內質網應激一方面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使細胞蛋白質合成水平下降、內質網伴侶蛋白表達上調,提高細胞對各種刺激的抵抗能力,幫助細胞儘快恢復穩態;另一方面,當刺激因素持續存在或強度過大,內質網應激的保護性反應不足以恢復細胞常態時,將啟動程序性細胞凋亡途徑,導致細胞凋亡。煤工塵肺形成後導致的長期、慢性缺氧,是重要的內質網應激激發因素。
  • 芥末翻Summary|壓力下的學習和記憶:對課堂的啟示
    在這個心理活動中,我們會下意識的分出壓力度等級。兒茶酚胺與「反興奮劑」反應有關,但對注意力,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也有深遠的影響。接下來,下丘腦 - 垂體 - 腎上腺軸被激活,從下丘腦釋放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刺激垂體前葉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 ACTH反過來導致腎上腺皮質產生皮質醇並將其釋放到血流中。皮質醇在應激發作後20-30分鐘達到峰值濃度,並進入大腦以影響認知和行為。
  • 2018山東醫療衛生醫學心理學: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的關係
    2018山東醫療衛生醫學心理學: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的關係 2018-07-27 13:51:42| 醫學心理學當中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是醫療衛生招聘考試當中經常考查的一項內容,既然它經常會被考查,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精心梳理總結醫學心理學當中心理應激與心身疾病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