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秦小尋,老家在赫章,2014年3月,掛職任納雍縣左鳩戛鄉黨委副書記、市政協派駐興文村第一書記。
我剛到興文村,第一件事就是拿著貧困戶名冊,挨家挨戶走訪,了解其致貧原因、家庭成員組成、生產生活情況,歸類存檔,有針對性地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一次,去興文村向家寨走訪的路上,剛剛下過雨,泥濘的土路剛剛走完,又是古老到不知何時修建的石板路,邊上就是懸崖,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還是不小心摔倒,趕緊抓住旁邊的紅刺樹,手掌裡全是刺,但還是忍著疼繼續前行。等到了向家寨的村民家,她說:「秦書記,我還以為你不來了。」我說:「說好要來,就一定要來。」
秦小尋走訪貧困戶
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是關鍵。如何選準產業、如何發動群眾、如何產銷對接、如何落實利益聯結等等一系列問題擺在前面。興文村土地貧瘠,石漠化嚴重,經多方研判,我們種植了刺梨550畝;建成了綠殼蛋雞養殖場,綠殼雞蛋已上市銷售;種植茶葉2000餘畝,茶葉育苗基地也陸續建成投入使用;依託左鳩戛鄉拖歪村特有的馬血泥資源,大力發展種植原生態無汙染的拖歪貢米,目前已初具規模並對外銷售。
秦小尋和群眾清掃道路沿岸的垃圾
興文村陳朝英老人,雙目失明,無兒無女,生活全靠侄兒照顧,我從畢節回去總要帶點東西去看望老人;先鋒村困境兒童李煥明三兄妹,父親去世,母親失蹤,我會同鄉領導先後五次走訪看望,動員鼓勵孩子們堅持讀書;納雍縣醫院結對幫扶的四個村實施貧困戶全免費就醫幫扶政策,有兩個村未納入,我積極協調縣醫院,最終爭取將全鄉貧困戶納入縣醫院全免費就醫範圍,極大減輕了貧困群眾的醫療負擔……
通訊員 龍箋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恩宇 整理
編輯 顧航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