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2020-12-05 七色堇育兒

收到一位家長私信說:看了你前面的文章我覺得自己很有耐心了,平時親子關係良好也給予了容錯環境,孩子犯錯也很少批評,平常也有仔細傾聽他並給予反應尊重他,但孩子為什麼學習時還是不能集中注意力,老走神?真是要被氣死了。

這個問題中我們要思考一下,孩子是否對學習這件事情真的沒有興趣,還有就是大人的教學方法是否正確?在遇到我們不喜歡做的事情時候我們大人的注意力有時候也很難集中,手機消息等等都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更何況注意力發展還不夠完全的孩子呢?

一、注意力的層次及任務

注意力和任務的類型有關,所以想要將集中注意力最大化,我們普遍的做法是構建注意力的層次

注意力層次包括:注意力缺失、消極注意力、部分注意力、積極的注意力。任務的種類包括:互動-構建-積極-消極,

了解了注意力層次與任務種類,那麼我們就需要改變任務的結構,從而改進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對學生學習來說,實驗表明,用傳統的紙和筆做筆記最好,應該減少孩子注意力分散的機會,增加互動機會。另外有時候學習動機也是很重要的,自己關心的感興趣就會集中注意力,自己不感興趣的就會分散注意力,所以改變教學方法,提高與孩子的互動機會,有利於孩子更好的學習。

二、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培養注意力,不能等孩子學習發現了不好集中才來著急,想著去各種培訓班速成,注意力是需要在生活中細水長流,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在生活中家長可以嘗試以下方法來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1.玩具:那些需要動手的符合孩子發展區的玩具是有助於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比如拼圖,可以培養孩子的抑制力,因為玩拼圖時不是隨便塞就能拼對的,要去嘗試,思考,這樣放下去對不對。這樣既鍛鍊了注意力也鍛鍊了手部精細動作。

2.假裝遊戲:假裝遊戲增加孩子延長注意力的內在的動機,自控力對注意力的發展是有幫助的。比如木頭人遊戲,看誰堅持最久,孩子為了贏可能就會控制自己不要動。這就可以鍛鍊大腦的抑制動能,是可以提高注意力的。

3.運動:拍球、跳舞等等都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運動還可以緩解學習的疲勞,親子運動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總之運動不僅強身健體,還好處多多。當孩子不願意學習、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時,可以和孩子約定好時間,適當的運動一會兒,運動過後,效率更高。

4.親子閱讀:可以和孩子輪流著讀,你讀一遍再輪到孩子來讀一半,或者通過語言的升降調,誇張的動作輔助來吸引孩子。這些輔助手段都可以幫助孩子回到繪本中來,提高他們注意力。這裡推薦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一些找不同或是尋找指定物品需要互動的繪本,也是很好鍛鍊注意力的方式。

5小暗號:用小提示或小工具當做暗號來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排除幹擾幹擾。如果你講話時,孩子沒注意到,你可以設置一些暗號,把手指放嘴巴跟前發出「噓」的聲音,嘴巴拉上拉鏈就是不能說話,拿到指定發言棒的人才可以說話等。如果孩子吃飯的時候不能好好坐在餐椅,就可以跟他約定,看到特定的手勢,就是要回餐桌坐下等方式。這個其實跟正面管教小工具中的《只做不說》非常類似,具體使用方法我前面的文章中也有分享,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找來看看,這裡我就不多說了。

生活中,你還有哪些培養注意力的好方法?歡迎留言一起分享~

相關焦點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頭痛?學會這5招,輕鬆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雖然以上2則故事都說明了過度集中注意力容易讓人陷入極端,但並不是說集中注意力就不好,就像硬幣有正反兩面,注意力也像一把雙刃劍,關鍵在於用劍之人把握的力度,用得好,也是非常有助於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那麼,注意力到底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利弊呢?它又是如何作用於我們的生活呢?
  • 孩子經常丟三落四?跟注意力有關,幾個小遊戲可集中注意力
    孩子愛丟三落四,和注意力有關有些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也會丟三落四,是不是記憶力不好?但其實,問題並非出在記憶力上,而是孩子自身注意力容易渙散,再加上周圍環境的渙散和父母沒有適時進行引導教育,而形成的一種不良生活習慣罷了!
  • 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注意力!6個方法提升孩子注意力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個基本因素之一,是記憶力、觀察力、想像力、思維力的準備狀態。所以注意力被人們稱為心靈的門戶,對於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 那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提高寶寶的注意力呢?
  • 1歲前孩子訓練延遲滿足,對培養注意力大有好處
    聽到這裡,你可能也會感慨,原來,通過一個小小的延遲滿足,就能培養這麼重要的能力啊!確實如此,不僅是自制力,延遲滿足對培養注意力、提高記憶力等也大有好處。說回開頭的棉花糖實驗,實驗者還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能忍住不去立刻吃棉花糖的孩子,並不是不愛吃棉花糖,而是因為這些孩子更擅長暫時「隔離」棉花糖的誘惑:他們有的唱歌、有的玩遊戲、有的裝睡覺,以此避免直面棉花糖,基本都是靠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讓自己和棉花糖暫時「隔離」了。
  • 孩子做事總是分心?家長試試「斯特魯普效應」,提高孩子注意力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注意力會逐漸分散,並且在學習上經常開小差,其實注意力也是可以提高的。但現實的情況卻是,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加,一些父母會發現,孩子常常會出現上課走神,好動,開小差的現象。這種現象往往帶來的「副產品」就是成績的一落千丈。
  • 電視「抓住」了孩子,孩子的注意力如何轉移,家長要知道
    每次叫孩子好幾遍要吃飯,這是個大問題。看來家長們使用的各種方法都不管用。孩子們在看動畫片的時候可能會很用心,但說到吃飯時間,孩子們應該專心吃飯,不能再看了。但是電視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以及孩子們不能離開實際上是電視。父母必須關心他們的孩子。不要低估這種能力,注意力和娛樂能力差的孩子上學後可能很難適應學校的節奏。
  • 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容錯的環境,父母的傾聽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上學後集中不了注意力。其實不是孩子主觀上不想去聽,而是沒有聽的能力,也就是我上一篇文章說的大腦發展的原因,孩子大腦不能很好去加工聽覺信息。這種情況出現的一個原因是,孩子從小說話,家長就很少去傾聽孩子,沒有給予回應;當孩子說的話不被傾聽的時候,他的這個傾聽的技能就發育不好,所以注意力也很難集中了。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孩子沒有處在容錯的環境中,他沒有安全感,時刻擔心犯錯就要被批評挨罵, 焦慮有壓力的孩子,是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的。
  • 家長要學會延遲滿足孩子,培養孩子的自控力,讓孩子受益終身!
    實驗結果表明,那些具備「延遲滿足」能力的孩子,更能夠有效地進行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可以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目標而主動放棄即時獲得滿足。這些孩子在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上有著明顯的較強的自我控制力,他們的注意力也就更為集中。
  • 專家觀點|楊志博士:從腦科學視角來看孩子的注意力
    然而未來的社會是一個充滿多種可能性的社會,誰能更好地適應新的社會形勢,誰就可能慘烈的競爭中取得優勢,當然我們的生活也不僅僅是競爭和比較,還有能不能感受到幸福,是不是一個健全和完整的人。,或者在手機上看動畫片的時候一樣刺激,這個時候自然而然的,他們大腦中的注意系統就不會被老師講課所激發,所以,這是造成上學之後注意力不集中的第一個原因。
  • 為什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會影響學習?——注意力與長期記憶的關係
    注意對三者的影響注意與情景記憶當我們置身於某一場景,我們的注意力並不會平均分配到場景中所有的事物上,而是有選擇地對一些新奇、強刺激的事物進行關注,而這些被注意力關注的相關信息就是情景記憶存儲的關鍵信息。
  • 孩子上課愛走神?這幾種訓練法,有效提升注意力!
    所以,孩子的專注力要考培養。坐得住,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專注力的標準。那麼,孩子的專注力該怎麼培養呢?當我們在說一個人「專注力」強的時候,其實是在說他能選擇性地對某件事集中較長時間的注意力。有的孩子對色彩更敏感,因此會在看繪本時更長時間地盯著圖畫看;有的孩子對動手格外積極,所以搭積木能搭上半個多小時……我們能做的就是保護這種微小的注意力停留,儘量不要去打斷他們▲孩子天生就對特定的事物更感興趣,可以用這些事來培養他們的專注力
  • 這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記憶力、思維能力也會遠超同齡人
    由於身心發展水平的限制,一般來說,6歲前的孩子還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表現出來就是注意力很難集中。這也是為什麼6歲以後才會讓孩子接受課堂學校教育,這跟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有關。事實上前額葉區發育比較遲緩,通常人到20歲之後才完全發育成熟。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老走神?多半是父母問題,用這個方法趕緊糾正
    說到這似乎引起了小傢伙的興趣,我便接著引導他回憶那種全神貫注做一件事的感覺,這種感覺能帶來能給他什麼,一系列問題下來,孩子好像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並且知道了自己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注意力的。緊接著我趁熱打鐵,跟孩子及媽媽一起探討了提高注意力的具體方法,接下來也和你一起分享:第一個方法、培養專注做事的好習慣。
  • 為何孩子玩遊戲很專注,寫作業就各種不集中?要從注意力類型入手
    有意注意是一個過程,比如先用好玩的外形聲音吸引孩子,當孩子熟練掌握了玩具的玩法,就會積累玩玩具的經驗,對動手操作玩具感興趣,這個動手能力的培養就是有意注意。孩子要調動學習力、意志力堅持去做,是花費了心思的。
  • 奇點大學|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
    【意義】讓孩子上課注意力集中,強迫孩子是沒用的,畢竟家長不能在課堂上提醒孩子「集中注意力」。A.要與孩子講明注意力集中的意義,認真聽講對他的好處。在假期中,孩子會非常自豪地跟親人朋友說「看,雖然今天才過了假期的一半, 可我已經寫完了全部假期作業」—成就感。慢慢地,這種成就感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變成他內化的成就感,逐步就形成了集中注意力的習慣。
  • 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科學證明:這4個方法最有效,家長要常用
    當然,孩子注意力強弱受到其他因素影響,比如性別、家長教育方式等。不過,孩子缺乏專注力對他以後學習、工作都會有影響,所以家長一定要儘早培養他的專注力,不妨試試以下這4種方法!多讓孩子做他感興趣的事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往往會表現得更專注,所以想要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可以多讓他們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 孩子做事懶散不專注,家長要巧用「閾限法」,讓孩子集中注意力
    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做事專注力不夠1、 被所在的生活環境幹擾孩子日常會受到各種手機電腦和遊戲的幹擾,這些都會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從而無法認真學習的,特別是部分家長還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和電腦,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家長要給予孩子好的學習環境。
  • 6歲前是孩子記憶力發展期,學會這幾招,輕鬆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記憶被稱為智力的寶庫,在智力發展的最重要時期,記憶處於意識的中心,也是位於心理活動中的主導地位。若是記憶力低下,那麼孩子就需要不斷地重複認識之前的東西,生活經驗與知識幾乎為零。若是想掌握有效的方法,以此來幫助他們增強記憶,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記憶的特點,影響記憶的因素,分析出更合適的方法。
  • 孩子總是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家長巧用「路徑依賴理論」來引導
    可以看到「路徑依賴理論」可以有效的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學習的節奏,進而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那麼在家庭生活中、學校學習中一定受困於學習成績不理想,找不到適合的學習方法。一、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已經成為普遍的現象了,尤其是在嬰兒時期,如果不能有效的進行引導,那麼就會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呢?1、孩子不感興趣、不願意集中精力。
  • 孩子習慣養成記: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每位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僅對他的學習,生活還是未來的成就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所以,家長要從一開始就幫助孩子一起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將會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