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小病不及時治療,得了癌症都不知道,遺憾的是,你卻一拖再拖

2020-12-06 騰訊網

小病不治,一拖再拖就會變成大病,事實上,這一點都不是危言聳聽。

很多人認為癌症是突然出現的,其實不是,一個人,不可能一個月前檢查沒有肺癌,一個月之後檢查卻是肺癌晚期,癌症與急性闌尾炎等急性疾病不同,癌症的發生是一個長期的慢性的過程,所以很多人認為癌症是慢性病。

在癌症發生之前,我們的身體會有一種小病,我們稱之為癌前病變,癌前病變轉為癌症的風險會更高,那麼,我們的身體究竟有哪些癌前病變呢?

第一,大腸腺瘤性息肉,在我國,大腸腺瘤性息肉的發生率很高,95%以上的大腸癌,是由大腸腺瘤性息肉導致的,鑑於腺瘤性息肉惡變的風險很高,所以發現腺瘤性息肉,最好及時切除。

第二,胃潰瘍,胃潰瘍同樣是一種發病率很高的癌前病變,之所以出現胃潰瘍,是因為胃酸分泌增多,胃黏膜屏障功能降低,反覆發作的胃潰瘍,容易導致胃癌的形成,所以及時治療胃潰瘍很重要。

第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B肝病毒攜帶者和慢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兩碼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B肝病毒處於活躍期,有肝功能損害,這個時候不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轉化成肝癌的風險很高,而單純的B肝病毒攜帶者,則並不需要抗病毒治療。

第四,子宮頸上皮內瘤變,是公認的宮頸癌癌前病變,轉為宮頸癌的風險很高,發現了最好及時治療。

上述四種小病,都屬於癌前病變,如果不及時治療,得了癌症都不知道,遺憾的是,你卻一拖再拖,建議有以上四種小病的人,不僅要及時治療,還要定期檢查,建議一年一次。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忠告,四種小病最好及時治療
    很多癌症患者都有這樣的疑問,醫生,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為了及時發現癌症,就必須要提前檢查,最好在沒有任何不適的時候就檢查,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發現癌前病變的機率,而及時治療癌前病變,可以大大降低癌症的發生風險。
  • 四種腸道息肉一旦發現,最好及時切除,一拖再拖會變成惡性腫瘤
    是切除,還是不切除,人云亦云,今天,我們就聽聽消化科醫生的建議。 醫生說,大腸息肉是腸道裡一種很常見的病變,很多人都有大腸息肉,只是絕大多數時候,大腸息肉並不會引起特殊的不適,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息肉是可能轉化成大腸癌的,對於這樣的大腸息肉,我們稱之為癌前病變,由於轉化成腸癌的風險比較高,所以對於這種息肉,一定要及時切除。
  • 三種結節一旦發現,最好及時切除,一拖再拖會變成惡性腫瘤
    有人說,結節都是良性的,完全不需要擔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療,也有人說,結節是惡性的,如果不管它,它會越來越大,等到發展到一定程度,很容易發生轉移。 醫生說,這兩種說法其實都不是太準確,比如第一種,結節都是良性的,完全不需要擔心,但是醫學上,有些結節,卻可能是惡性的,一旦忽視,病情將很快發生變化,但是第二種說法,又有點危言聳聽,並非所有的結節都會惡變,但是如果你碰到以下三種結節,就一定要重視了,因為它們惡變的風險特別高。
  • 長期不發燒、不感冒的人,容易得癌症?醫生不隱瞞,告訴你真相
    對於有的人來說,覺得經常感冒發燒不是一件好事是自己體質太差了,免疫力比較弱,但也有的人會說,雖然經常感冒發燒,但都是小病,不是有句話說,小病不斷,大病不來。反而是那些長期不感冒也不發燒的人,其實更容易生病,容易得癌症,所以感冒發燒也不算是一件壞事。感冒、發燒很少的人,真的容易得癌症嗎?醫生不隱瞞,告訴你真相,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一下,看完後希望大家正確地看待。
  • 一查就是癌症晚期了?身體有這4個「不正常」,請你及時體檢
    很多人到醫院檢查身體的過程中會發現癌症已經到了晚期,這種現象存在有可能是忽略了身體檢查或者有信號產生卻置之不理引起,腫瘤的持續加重不僅會增加治療難度,患者的生命健康也會受損。因此,有疾病的信號存在不能夠一拖再拖,最合理的辦法就是及時救治,將疾病帶來的風險降低。那麼,哪些症狀的產生需要警惕癌症呢?
  • 許多「病」不是病,其實就是老了,這四種類型的病或不需過度治療
    這時,許多老年人和中年人會有一些負面反應,這使他們感覺到處都是病,因為他們什麼也做不了。 實際上,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壓力並不是很大。 北京醫院主任醫師王建業教授看來,這些似乎患有疾病的老年人似乎非常健康。人從什麼時候開始朽邁?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人們在中年以後變老。 實際上,人體早在生長發育階段就已經進入衰老過程,即男性16歲,女性14歲。
  • 原來這三種人不容易得癌症
    癌症一直都是醫學界的一大難題。癌症不好治,治癒率低,且治療費用昂貴。與其等患癌後再去治療,何如早早預防。預防是最好的治療。那麼,中醫是如何預防癌症的呢?如果能積極預防,是不是就不容易生癌症了呢?本文詳細分析不容易患病的幾種人群。生活中我們發現,有些人容易患癌,而有些人則不容易患癌。我們把不容易患癌的這類人稱為有「抗癌體質」。
  • 了解你不知道的帕金森病的秘密,關愛身邊的老人
    越聰明的人越容易得這種病。知名數學家陳景潤、著名作家巴金、一代偉人鄧小平、拳王阿里等都患有帕金森病,這也不全無道理,可能與用腦過度和工作壓力相關。帕金森病還有很多的秘密值得我們去探究。顫抖是帕金森病最為普遍的症狀,時常會感覺身體麻木、後背乏力、身體前傾,連想要直起腰都感覺很困難,走路時會常伴有小碎步,而且越走越快,甚至往前衝不能及時停下來。要注意,這並不是腰肌勞損和頸椎病的問題,而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狀。
  • 癌症晚期,治療花錢又受罪,和醫生商量放棄治療,為何子女不同意?
    查出來癌症晚期,到底要不要治療,並不是患者一個人就能決定的;也根本不存在患者與醫生約定好,不治療,想舒服的走這回事。每天的費用,估計很多人住一次醫院也花不了。雖然老人家癌症晚期,好轉的可能性不大,但閻老闆,採用了一切手段,包括從國外買藥等方法,為老人家治病。就這樣老人在高檔的病房度完了自己最後半年 的日子。 結帳的時候,估計普通百姓會嚇得住院,可對於有些人來說,這都不叫事。 病例4:盡心盡力,是我們大部分人唯一的選擇!
  • 癌症不喜這四種人,天生癌細胞「免疫體」,是你嗎?
    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癌症已經成為嚴重危害國民身心健康的惡性疾病之一,誰也不能確保自己不會患上癌症,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談「癌」色變,希望採取一切有可能的方式來預防癌症。然而大家知道嗎?自己患癌風險的高低早已被平時的生活習慣深深影響。哪些人作為癌細胞「免疫體」能夠讓癌症望而卻步呢?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四種。
  • 不容易得癌症的人,都有幾個共同的特點,你佔了其中幾個?
    癌症是大家都談之色變的疾病,通常癌症來勢兇猛,發病時對患者的機體傷害很大,對患者的心理也會造成嚴重的影響,而且治療癌症的手術費用很高,一旦手術不成功會加快癌細胞的擴散,還會引起其他併發症。癌症的發病原因多種多樣,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癌症和我們日常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癌症會發生在任何一個人身上,但有些人一輩子也沒得癌症。沒得癌症的人都有哪些共同點呢?一般得癌症的都是抵抗比較低的人,抵抗力強是身體好的一種標誌。身體處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下抵抗力會增強,抵抗力增強對抗外來細菌和病毒的能力就會增強,防止病毒和細菌威脅到身體健康。
  • 如果不及時治療,嚴重可致死
    淋巴瘤的初期症狀與一些小病的症狀相似,往往很容易使主人忽略。但淋巴瘤得不到及時治療,很可能會危及性命。淋巴瘤也是一種白細胞癌,佔所有犬類癌症的約7-14%。而犬淋巴瘤依發生的位置及好發率依序可為,多中心性型(84%)、胃腸道型(5-7%)、縱膈型(5%)和皮膚型。
  • 阿姨熬夜追劇患帶狀皰疹 未及時治療拖成「不死癌症」
    由於治療不及時,楊阿姨患上了帶狀皰疹愈後神經痛,被折磨得苦不堪言。近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疼痛科通過脊髓電刺激治療頑固性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為楊阿姨消除了痛苦。家住漢口的楊阿姨平時喜歡吃辣油炸的食物可謂無辣不歡,退休後又喜歡上網看電視劇。這段時間電視劇《三十而已》熱播,楊阿姨連續熬夜四天追劇,這期間還一邊看劇一邊吃香辣牛肉乾提神。
  • 這三個檢查不做,得了癌症都不知道,50歲以後,越早檢查越好
    生活質量提高了,人們對待健康和壽命的期望也就越來越高,所以很多人就會很害怕自己的病,最怕的就是一些癌症纏身,特別是一些肺癌,大腸癌,還有肝癌的發病率很高,而這些癌症通常在生活中不到嚴重期有自己感覺不到,所以就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 盤點關於癌症的十大謠言:用小蘇打可以治療等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你無須在意你吃什麼。一些食物確實比另一些要健康,偶爾來點兒藍莓和綠茶當然可以成為健康平衡膳食的一部分,多吃水果蔬菜是大有裨益的。但是指望吃特定某種蔬菜防癌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的身體是非常複雜的,癌症也是,所以號稱單一的某種食物就能影響癌症發病率實在是想得太簡單了。
  • 癌細胞不會「說來就來」,醫生:有5種小病,可能是癌症的前身
    千裡之堤,毀於蟻穴,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由於人們對於小型疾病的不重視,沒有及時就醫,一拖再拖,導致後期病情加重,甚至是發生更惡劣的病變,引發癌症。再微小的疾病,都會或多或少的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那麼哪些前期的小型病症是要我們注意的呢?又是哪些疾病會誘發癌症呢?
  • 他得了癌症,同學們都捐錢,他說了一段話令人深思
    他得了癌症,同學們都捐錢,他說了一段話令人深思初中同學大勇走了,昨天晚上在同學群裡聽到這個消息,感慨萬千。他今年才33歲。其實走到今天這一步,也是遲早的事。去年檢查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是腸癌晚期了,手術也做了,花盡了所有的積蓄,還欠了很多債,但還是走了。
  • 癌症≠死亡,「第四種」治療方法讓患者實現與癌共存
    化療的痛苦遠遠超出王女士母親的承受能力,她開始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噁心、嘔吐,吃不下任何東西。化療使王女士的母親身心受到很大的損耗,她渾身無力,像個孩子一樣,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有人照料。看著母親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樣,王女士內心悲痛不已卻絲毫不敢表露。能做的,就是在精神上支持母親,支持她與病魔抗爭到底。如果可以,王女士真希望自己能夠替母親承受所有。
  • 赴美治癌病人自述:我為什麼決定不在國內治療癌症
    有些事情,我覺得不需要論證,你說我盲目相信也好。我不懷疑,也沒法懷疑,要不然我還能去找誰。我也發現了,這種病很頑固,會是一條漫長的路。但我會陪著女兒,痛苦的時候,一家人總要在一起。她偶爾會去院子裡和小松鼠說說話,也常期待能聽到孫女打來的電話。2016年1月,老伴陰部發現小瘤子,去醫院做了病理,結論是皮膚肌底癌。我還記得專家說的八個字,惡性很小,切盡即可。術後,老伴開始進行皮膚癌治療。一年間,做過25次放療。對身體傷害太大,放療處紅腫潰爛,是我給老伴的下了死命令:扛!。我想癌症治療的三板斧:手術、放療加化療,兩樣都已經用了,也許扛過去,病就好了。
  • 得了癌症,有錢人能活得更久?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據悉,Boseman是在2016年確診癌症的。2017拍攝黑豹的時候就已經是帶病工作了,和病魔抗爭了4年,最終還是被病魔帶走。不少電影粉對此表達了惋惜之情,其中有一個人的評論讓我「眼前一亮」:腸癌是「富人癌」,有錢人就是大魚大肉吃多了,容易得這種病……癌症還有窮人癌和富人癌之分?那作為窮人,容易得哪些癌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