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結節一旦發現,最好及時切除,一拖再拖會變成惡性腫瘤

2020-11-25 尋醫問藥

三種結節一旦發現,最好及時切除,一拖再拖會變成惡性腫瘤

在我們的身體裡,有三個部位最容易出現結節,它們分別是甲狀腺結節,肺部結節和乳腺結節,為了及時發現它們,醫生建議,這三個部位最好每年體檢一次。

但問題來了,發現了結節,我們究竟要怎麼辦?有人說,結節都是良性的,完全不需要擔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療,也有人說,結節是惡性的,如果不管它,它會越來越大,等到發展到一定程度,很容易發生轉移。

醫生說,這兩種說法其實都不是太準確,比如第一種,結節都是良性的,完全不需要擔心,但是醫學上,有些結節,卻可能是惡性的,一旦忽視,病情將很快發生變化,但是第二種說法,又有點危言聳聽,並非所有的結節都會惡變,但是如果你碰到以下三種結節,就一定要重視了,因為它們惡變的風險特別高。

第一,直徑超過1.5釐米以上的孤立結節,無論是哪個部位,都應該高度重視,有時候多發的結節反而不要怕,怕就怕直徑大的孤立結節,因為越大的孤立結節,發生惡變的風險越高,碰到這樣的結節,最好及時治療。

第二,結節的周圍不規則,邊緣粗糙,有典型的衛星徵,碰到這樣一種結節,也應該重視,因為良性的結節,邊緣都比較光滑,周圍也很規則,如果這些特徵都沒有,那麼要高度警惕惡變的可能,最好及時治療。

第三,在動態觀察的過程中,發現結節不斷增大,很多人發現結節的時候,結節還特別小,醫生也沒有辦法進行穿刺活檢或手術幹預,這個時候只能動態觀察,但是在觀察過程中,發現結節不斷增大,這個時候,也要高度警惕惡變,最好及時治療。

如果醫生告訴你,你身體裡的結節很可能惡變的時候,你還不重視,那麼癌症很可能會找上你,事實上,很多癌症都是拖出來的。

相關焦點

  • 四種腸道息肉一旦發現,最好及時切除,一拖再拖會變成惡性腫瘤
    第一,病檢提示為腺瘤性息肉,建議及時切除,因為腺瘤性息肉轉化成癌症的風險最高,所以如果發現了大腸息肉,而且病檢提示為腺瘤性息肉,就應該及時切除,避免惡變。
  • 遇到乳腺結節怎麼辦?選擇穿刺活檢還是切除活檢?(下)
    此次判斷為良性的結節,可能在一段時間後會發生惡變。剛剛惡變的結節可能尚無法被現有的檢查所發現,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比較。定期檢查通過對影像學表現的分析比較,可以讓醫生獲得更多信息,甚至修正診斷。如果結節出現短時間內明顯增大,伴有疼痛、發熱及其他一些容易被忽略的表現時,雖然還沒到定期檢查的時間,也需要儘快就診,明確原因。
  • 醫生提醒:常見的3個結節種類,若出現3種情況,小心會變惡性腫瘤
    體檢是檢查身體健康的主要手段,這能儘早幫助人體發現隱匿性疾病,並將疾病發展扼殺在搖籃中,所以大家對體檢也越來越重視。 有部分朋友在體檢時,發現了存在於器官內的結節,由於對醫療知識的了解並不全面,所以發現結節後,大家都容易將其和腫瘤聯繫在一起。
  • 四種小病不及時治療,得了癌症都不知道,遺憾的是,你卻一拖再拖
    小病不治,一拖再拖就會變成大病,事實上,這一點都不是危言聳聽。 在癌症發生之前,我們的身體會有一種小病,我們稱之為癌前病變,癌前病變轉為癌症的風險會更高,那麼,我們的身體究竟有哪些癌前病變呢?
  • 結節是腫瘤嗎?腫瘤和癌症有什麼區別?醫生今天給您科普下
    對於結節,通常都是在體檢或住院檢查時,很多人才會偶爾在某個身體器官內發現結節,如肺結節、甲狀腺結節或乳腺結節,大多數人不知道它是什麼,於是有人懷疑是腫瘤或者是癌症的早期徵兆。其實結節是醫學術語,經常出現的有肺結節、乳腺結節、皮下結節這幾種,體積稍微大的被稱為包塊。
  • 肺部有多發小結節怎麼辦?別慌,有些可能不用特別處理
    很多人對肺部多發小結節不太了解,早期因為症狀不是很明顯,所以有些患者並沒有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偶然發現肺部的結節時通常已經對身體有了很大的影響。大多數患者就會恐懼肺部的結節會發展為肺癌,其實早期做好預防的工作,根據誘發的原因去預防,對病情的發展是可以有效抑制的。
  • 結節是否會「癌前病變」?有這3個特點,你的結節可能還安全!
    不會形成癌前病變的結節:通常很多的結節是屬於良性的,而良性的結節也有一定的特性,如果平時你身體上發現了這樣的結節 1、移動性良好的結節 一般情況下如果結節具有很好的活動性,那麼這種節就不會有很大的威脅,通常人們害怕的惡性腫瘤具有偽足結構,就像樹根一樣排橫交錯的深植於正常組織內,因此惡性腫瘤移動性是非常差的。
  • 一個肺癌案例告訴你:肺部長了毛刺結節,最好直接處理
    ,由於肺部結節體積較小而不適宜做穿刺活檢和支氣管鏡的檢查,唯一可以進行的胸腔鏡檢查也被老錢拒絕了,主治醫師發現老錢肺部的結節有毛刺,因此建議老錢定期隨訪。 出院後的老錢似乎將醫生的話當成了耳邊風,因為沒有不適感所以沒有放在心上,但是一年後老錢卻出現咳嗽咳血等不適症狀,通過進一步檢查發現右肺部的結節已經發展成了雞蛋大的肺部腫瘤—肺癌。
  • 結節≠腫瘤,莫讓體檢成為新型「負擔」
    在談「瘤」色變的背景環境下,因體檢發現的腫瘤相關指標的異常已悄然影響著絕大部分人的正常生活,給人們帶來不小的心理包袱。南京市第二醫院腫瘤二科副主任醫師徐瀚峰介紹,胸部CT檢查在發現肺癌的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肺小結節得以早期發現,那查出肺結節是不是就預示著得了肺癌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 體檢查出結節,真的會癌變嗎?別慌,這樣處理就對了!
    體檢報告上有一個常客——結節,比如肺結節、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聽說,結節是介於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之間的疾病,有癌變的可能,因此很多人都談結節色變。那麼,體檢查出結節,真的會癌變嗎?要注意什麼呢?結節是什麼?結節從形態上講是一種球狀或者近球狀的突起物,從觸覺上說就是一個小腫塊,可見於體內多個器官,如肺、甲狀腺、肝臟、乳腺等。
  • 體檢發現5mm的肺結節,半年後結節竟然變成了這樣
    在新冠疫情期間,胸部CT在篩查肺炎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許多病人肺炎沒有發現,卻發現了肺上有許多結節。最近我遇到了兩個肺結節的女病人,半年前體檢發現了肺結節,5mm的磨玻璃樣結節,十分緊張,聽別人說肺結節就是腫瘤,感覺就是腫瘤晚期了,很悲觀了。
  • 肺磨玻璃結節可怕嗎?磨玻璃結節長多大可能變成肺癌?
    隨著現在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以及影像學手段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在體檢的時候都會選擇用CT替代傳統的胸片,這樣不僅能更好的掌握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一旦出現問題,也能儘早的發現並解決。磨玻璃結節惡變的概率有多大?判斷一個磨玻璃樣結節會不會癌變,要結合其大小、密度,以及在磨玻璃樣結節的中央有無高密度影像、有無空炮徵象及血管徵象等等。如果結節伴有明顯分葉、空泡、胸膜凹陷徵或明顯實性成分的GGN則提示可能是惡性病變;隨訪過程中,如GGN增大,病灶密度變實,或兼有腫瘤微血管CT成像徵時,提示惡性病變。
  • 腸鏡查出息肉,要不要立刻切除?這三種息肉最好別拖,有病變風險
    大腸癌在我國高發的惡性腫瘤中,病發率排在第五的位置,且有逐年的上升趨勢。而且,由於大腸癌早期症狀不夠典型,患者往往在早期難以發現腸道病變。即便是有輕微不適,在聽到需要腸鏡檢查時,部分人還會產生退縮心理!殊不知,腸鏡就是篩查大腸癌的最佳方式,它能直接觀測腸道環境,並及時發現微小病灶。有科學研究表明,腸鏡篩查大腸癌的準確率,能達到99%以上。
  • 發現肺部有結節,難道是肺癌「登門造訪」?帶你走出肺癌誤區
    肺結節會不會就是肺癌?7、8mm大小的肺結節算大還是算小?這個肺結節是長什麼樣的?如果是磨玻璃結節會不會惡性程度高?若是實性結節,會是肺癌嗎?如果此時換做是你肺中有一個肺結節,你可能會急的每晚睡不著覺,因為你不知道它是良是惡,有沒有變化,每天過著提心弔膽的生活。像是身體裡藏了一枚「定時炸彈」,不知道何時就會「爆炸」。
  • CT檢查發現肺部結節應該怎麼辦?
    其實,隨著CT檢查的普及,結節的檢出率也大幅上升。有報導稱,體檢查出肺部小結節比例高達20%-30%。查出肺結節,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我會不會得了肺癌」?肺結節只是一個名稱診斷,不涉及性質,它包含了肺部所有在CT上以結節為特徵的良惡性疾病,所以兩者不能劃上等號。肺結節可能為良性病變,也可能為惡性病變,少數結節性質也可能變化,即癌前病變轉化為癌。
  • 科學流言榜|結節不立即切除會癌變?得了類風溼性關節炎不能運動?這些你上當了嗎?
    流言:發現結節後一定要立即切除,不能等,否則日後肯定會癌變。真相:結節,通俗來講是指體積相對較小的無感覺或有疼痛感的腫塊。頸部、腋下、乳腺,以及身體各處的皮下,都有可能看到、摸到結節。但也有一些結節長在「隱秘的角落」,不容易被發現,如長在肺部、肝臟、腎臟、心臟等臟器上的結節,需要藉助影像學檢查才能發現。對於結節不必過度緊張,90%以上的結節都是良性的。良性結節一般不需要處理,而且有的結節終生都是良性的,比如瘢痕性結節(一種人體受到創傷後修復過程中形成的結節,伴隨一生也不會有變化)。
  • 結節、息肉、囊腫是不是腫瘤先兆? 轉移徵象?要不要切除?
    結節、囊腫和息肉等似乎已經成為檢查結果中的「常客」,人們常為了它們惴惴不安,擔心發生癌變。對於腫瘤患者來說,也擔心結節等會不會是腫瘤出現了轉移。那麼到底它們是否會癌變,遇到了要怎樣處理呢?
  • 肝結節是什麼病 這些偏方治肝結節
    當B肝患者出現嚴重肝損傷時,很可能就會有肝結節的症狀出現,患者的身體一旦出現了結節,就說明肝臟已經開始纖維化了。肝結節狀病灶分為肝結節狀再生性增生、肝局灶性結節狀增生、肝部分結節樣變、肝硬化、肝腺瘤。肝結節不能吃什麼忌酒精,戒菸,戒辛辣刺激、油膩食物,對肝結節患者來說這些容易導致病情加重。
  • 昆明中研甲狀腺醫院:得了甲狀腺結節,這5點別忽視!
    甲狀腺結節要做好這5點: 1、辨別良惡性 甲狀腺結節有一定的惡性機率,有些是一經發現就已經是惡性,有些則是由良性發展為惡性的。當結節確診為惡性時,應儘早手術切除惡性組織,如果是良性,也不能放任不管,應定期檢查,針對性的治療,避免埋下惡化隱患。
  • 甲狀腺結節:開還是不開?
    發現甲狀腺結節後應該怎麼辦? 除了遺傳、環境等因素以外,首先是因為檢查的手段豐富了, 儀器精度提高了,以前發現不了的結節也會在B超下原形畢露, 檢出率較以前有所提高。發現結節不用恐慌,永川惠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楊強介紹,大多數結節為良性, 如果體積不大,沒有壓迫症狀,一般無需太過擔心,只要根據醫囑,每3到6個月定期B超檢查,門診隨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