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草好強,卵石上紮根,湍流中生長

2020-12-03 中國科普博覽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吳雙、陳曉明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是清朝詩人袁枚讚美苔蘚的一首詩。不過,苔蘚是孢子系列後代,只有孢蒴,並不會開花。事實上,如果這首詩借來詠頌川苔草科植物,可能會更加貼切。

△圖1飛瀑草


川苔草科植物長什麼樣?

川苔草科(Podostemaceae)是植物界裡一個很特別的存在。這個科的物種都生長在河溪急流中的石頭或木樁上,形態有的像苔蘚,有的像地衣。但苔蘚和地衣都是不會開花的低等植物,川苔草科卻是地地道道既開花又結果的種子植物。由於它們的植株身材矮小,常年生長在溪流中,僅在秋冬旱季水位下降才露出水面,因此很難被人們發現。

△圖2川苔草科的生境

川苔草科有49屬280多種,大多數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少數在北溫帶。這個科是日本學者於1930年代最先宣布在日本和東南亞發現的,我國植物分類前輩胡先驌根據植物物種分布區域連續性的規律,推測中國東南沿海的省份也會有川苔草科植物。1945年前後,廈門大學的趙修謙在福建省長汀縣採到了3種川苔草科植物的標本,驗證了胡先驌的預見。此後幾十年,川苔草科一直是我國植物學家和植物愛好者在野外「熱搜」的目標。

至今,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海南等省都發現了川苔草科物種,目前記錄的3屬6種分別是:川苔草(Cladopus chinensis)、飛瀑草(Cladopus nymanii)、鸚哥嶺飛瀑草(Cladopus yinggelingensis)、川藻(Dalzellia sessilis)、道銀川藻(Dalzellia daoyinensis)和水石衣(Hydrobryum griffithii)。


川苔草科植物為什麼能在湍急的水流中生長?

大多數人認為,無論是紮根於土壤,還是寄生於樹幹,植物健康生長一般都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而生活在急流中的川苔草科植物卻是一個例外。那麼,這種植物到底是如何在湍急的水流中生長的呢?

△圖3飛瀑草生長在溪流中有落差的石頭上

在春、夏、秋三個季節,川苔草科植株的根、莖、葉處於營養生長期,會從水中吸收養分,進行光合作用。冬天水位下降,植株進入繁殖期,開出的花小如芝麻,只有1-2毫米大。花的結構能簡就簡,原本起到保護花蕊、引誘昆蟲作用的花瓣和花萼均已退化,致使雄蕊和雌蕊完全赤裸,以最簡約的結構完成繁衍後代的使命。

△圖4飛瀑草的營養枝正在轉化為繁殖

對於川苔草科植物來說,有四條共通的「成長法則」:一是生長在水質乾淨的河溪裡;二是有陽光照射能進行光合作用;三是常年需要急流衝刷;四是在秋冬旱季能露出水面開花結果。

飛瀑草為例,飛瀑草的名稱會讓人顧名思義地以為它生長在瀑布下,其實在溪流中的石頭上更容易找到它。這種植物的根扁平狹長,綠色帶紅,寬0.5-3毫米,通常會分枝交織成網狀,借吸器緊貼在水中的石頭上。

△圖5飛瀑草的結構

夏天,飛瀑草根部的結節上有極短的營養枝,上面長著一簇線形的葉子。秋冬季節,飛瀑草逐漸露出水面,結節上長出繁殖枝,高約2-3毫米,基部有幾枚指狀分裂的葉片,託舉著枝頂上單生的花。飛瀑草的花從佛焰苞中長出,花瓣和花萼退化為兩枚1毫米長的花被片,位於花絲的兩側。子房圓球狀,直徑約1毫米,柱頭開叉;唯一的雄蕊從子房基部長出,花葯彎向柱頭。授粉後子房發育為圓形的蒴果,每個果實有數十顆微小的種子。

△圖6飛瀑草的果實

△圖7川藻屬的結構

△圖8川藻屬的莖葉在水中搖曳

△圖9川藻屬的花蕾長出來後莖葉脫落

與之相似的還有川藻屬植物,它們都是依靠根毛狀的吸器貼在石頭上進行生長的,它有明顯的莖,莖上長有很多細小的葉片,排成三列。花著生於莖的基部第一片葉腋處,花蕾長成時,莖葉會脫落。

△圖10水石衣的結構

另一種特別的川苔草科植物是水石衣。水石衣的根整體呈綠色,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它呈片狀緊貼在溪流中的石頭上,寬度可達幾釐米,形狀像地衣,因而得名。

在夏天的營養生長期,水石衣的根上長出一簇簇線狀的葉,長約5毫米。秋天到來的時候,水石衣的根會冒出許多疣狀的花蕾,當水位下降,花蕾露出了水面就會開花,先是從佛焰苞伸出兩枚雄蕊,然後橢圓形的子房迅速伸長,頂上的柱頭叉開,完成授粉。子房授粉後發育成表面突起有多條縱脈的朔果,每個朔果裡面有眾多的種子。

簡單來說,通過根部的「抓力」在石頭上站穩腳跟,吸收流水中的營養物質和進行光合作用來提供生長所需的養分,最後在退水期露出水面繁衍後代,這就是川苔草科植物在急流中生長的奧秘。

△圖11水石衣的群落


川苔草科植物如何在流水中繁衍後代、生根發芽?

前面已經簡單提到過,川苔草科植物經過雨季的營養生長,植株積累了充足有機物質,會在秋天長出繁殖枝孕育花蕾。隨著秋末旱季的到來,溪流的水位逐漸下降,石頭從上往下逐漸露出水面的花蕾就會次第開花。那麼,這些盛開的花兒又是怎樣進行傳粉的呢?

△圖12水石衣的生境

事實上,為了異花傳粉,川苔草科植物花朵的雌蕊和雄蕊不是同時發育成熟,有的雄蕊先成熟,有的雌蕊先成熟。它們的理想狀態是在空氣中靠風和小昆蟲幫助傳粉。但那些長在石頭最低處,露不出水面的花蕾,最終只能在水中開花,如果有花粉落到柱頭上也能萌發授精,結成果實。

△圖13水石衣隨著水位下降依次開花

經過授粉後,川苔草科植物結出小小的蒴果,其種子更是小到肉眼難以看到。蒴果成熟後,果皮會像豆莢一樣爆裂,瞬間把幾十顆種子向四周彈射出去。有的掉進水中隨波逐浪另尋歸宿,有的落在附近的石頭上。

△圖14飛瀑草的種子能在石頭上發芽

這些卵石看起來很光滑,但對於川苔草科的微小種子來說,卵石的表面堪稱坎坷崎嶇,上面的坑窪正好是種子安身立命的處所。在春天條件合適的時候,種子發芽,它的根會鑲進石頭表面的細小溝壑,吸盤與石頭緊密相貼,因此雨季山洪暴發的時候,植株也不會被急流衝走。

△圖15吸盤會鑲嵌進石頭表面的空隙

隨著植物學家和植物愛好者的不斷探索,還有更多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川苔草科物種會被發現。儘管川苔草科植物的花比芝麻還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們也有自己花開燦爛的輝煌時刻。

△圖16更多的川苔草科物種等待發現

(本文圖片均由製作者拍攝)

相關焦點

  • 碎石和卵石
    在相同水膠比的條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強度確實要優於卵石混凝土,特別是混凝土的抗折強度試驗中,二者強度差距更加明顯。所以,許多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往往不願冒強度不夠的風險,從而放棄使用卵石混凝土,這就直接導致在一些河道、海灘、山谷和戈壁等地區豐富的卵石資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 卵石與碎石的應用
    卵石是在河水的作用下,多年衝刷、碰撞形成的表面光滑,多為圓形或橢圓形顆粒與水泥粘結性能較差。在使用卵石和碎石配製混凝土的過程中,很多人誇大了碎石與水泥漿的粘結性能,忽視了卵石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有利方面,統一使用相同水膠比配製混凝土造成碎石混凝土強度高於卵石混凝土的結論。
  • 鄭金夥:超強三軸攪拌樁在卵石中的應用
    歷來是個比較棘手的難題,做基坑的人都知道很多項目出問題其實都是出在水上面,那怎麼樣解決這個水的上面,現在福州這邊基本上地下水裡面目前沿江邊和問江邊大部分開挖到的都在沙塵裡面,這一塊的話目前根據這麼幾年來的經驗基本上有一套比較好的止水方案,基本上都比較認同三軸攪拌樁在沙塵裡面的止水措施,在裸基層裡面目前在福州這邊還沒挖到深基坑的技術比較多的可能還不是很多,目前,泉州、莆田、寧德這片的話在挖兩三層地下室的時候遇到這個卵石層的問題了
  • 在逆境中生長的白花蛇舌草
    是在路邊拍到的白花蛇舌草,可以治療蛇蟲咬傷,在臨床上經常被用於抗ca的處方中,還能治療各種皮膚病所以別看草藥小,但用處卻大著呢我就是我,不一樣的花火,我就是白花蛇舌草只不過長在逆境,但我也要努力生長!
  • 湍流研究中的困難與誤區
    如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量子物理學家R·費曼(1918-1988年)稱,湍流為「經典物理學尚未解決的最重要的難題」。科學家們對它望而生畏,於是,湍流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雷諾係數僅具有實驗指導意義,卻不能深層地揭示出湍流形成的物理本質,也更不能一味地糾纏於N-S方程上,因為N-S方程是缺失了場與旋轉要素的方程,就像量子力學中的薛丁格方程、廣義相對論中的引力場方程一樣,都因為缺失了場或旋轉等要素,而在實際運用中都存在明顯的缺陷性。
  • 多少人沒有熬過這三釐米!深紮根才能快成長!
    無獨有偶,非洲大草原上的「尖茅草」,在最初生長的前半年裡只有一寸高,也只有三釐米,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可根部居然長得超過了28米(接近10層樓的高度),正是這28米的長長的根,悄無聲息地為未來莖的瘋長積累了能量,雨季到來前則以每天0.5米的速度向上瘋長,僅用3-5天的時間,就長到2米多高,從而成為真正的「草地之王」。所以不要擔心你的付出得不到回報,任何事情都需儲備。
  • 用超級計算機,解決了「湍流」難題中的一個!
    湍流很難研究,但對許多工程領域都很重要,比如通過風力渦輪機或噴氣發動機的氣流。例如,更好地理解湍流將使工程師們能夠設計出更高效的渦輪葉片,或者為f1賽車設計出更符合空氣動力學的外形。然而,目前湍流工程模型往往依賴於基於以往湍流觀測的「經驗」關係來預測將會發生什麼,而不是對基礎物理的全面理解。這是因為基礎物理極其複雜,留下了許多看似簡單卻無法解決的問題。
  • 玫瑰草——擁有玫瑰氣息的柔韌之草
    其實,歷史上玫瑰草也是一款經常用來冒名頂替的無辜精油。因其價格比玫瑰精油便宜許多,在過去幾百年的香料貿易中玫瑰草常被不法商人混摻在昂貴的大馬士革玫瑰精油裡,謀取高額利潤。而又因其高含量的牻牛兒醇使它能媲美玫瑰,故而獲得「窮人玫瑰」的讚譽。
  • 豫聯園區名貴花木一香樟樹是如何在北方紮根生長的……
    南方的香樟樹在北緯34.77°紮根生長香樟樹,別名:樟樹、香樟、樟木、瑤人柴、栳樟、臭樟、烏樟;拉丁文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氣勢雄偉,是優良的綠化樹、行道樹及庭蔭樹。
  • 馬鞭草的生長環境和功能
    馬鞭草別名鐵馬鞭,蜻蜓草,順律草,粘身藍被,是多年生草本,高度在30-80釐米,莖四柱形,近基部為圓形,上有硬毛,葉對生,近於無柄,葉片圖形或倒卵形,不規則的羽狀分裂或具鋸齒狀,兩面均披短硬毛,6-8月開兩性花,花呈紫色或藍色,排成穗狀花序,生於枝頂,萼片5齒裂,花冠2唇狀5裂,雄蕊4枚,不外露
  • 揭秘湍流:流體如何從有序變為無序的新見解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漩渦大炮在75加侖的水族館中射擊以產生漩渦。每個渦流都染有不同的顏色,因此研究人員可以觀察它們如何相互作用。「我們預測天氣的能力,理解為什麼一架波音747在尾流湍流的情況下仍能飛行,以及確定海洋中的全球流動,取決於我們對湍流建模的好壞,」海洋應用物理學副教授、論文通訊作者施米爾魯賓斯坦表示。
  • 湍流與渦流的區別
    湍流是空間上不規則和時間上無秩序的一種非線性的流體運動,這種運動表現出一種高度複雜的三維非穩態在20世紀的60年代,湍流研究有三大突出進展:第一,切變湍流中的大尺度擬序結構的發現,Brown 和Roshko 在湍流混合層中觀察到擬序的展向渦結構。在充分發展的湍流中,這種擬序結構是產生湍流脈動的關鍵機制。第二,在確定性非線性微分方程中可以獲得漸近的不規則解,即混沌現象。
  • 例如大木星,數學家在扁平流體中徵服湍流
    這些流動就像吸血鬼一樣,通過從湍流中吸取能量來供給自身。木星上的水平雲帶與二維流體類似。在過去的幾年裡,研究人員分析了地球和其他行星上的風,發現了能量流向更大尺度的現象,這是二維亂流的標誌。他們已經開始映射能量流向更大尺度這一行為停止或開始的條件。對於一個小型但專注的研究團體來說,利用二維流體這一奇特簡單現象,從而深入被證明是難以理解的混亂過程是很有希望的。布朗大學物理學家布拉德·馬斯頓說:實際上可以在兩個維度上取得進展,這比在多數湍流研究中所能了解更多。
  • 【計鵬原創】簡析微觀選址中的尾流與湍流影響
    一、風力發電機組的湍流  湍流是流體的一種流動狀態。對於風電場來說,湍流表示瞬時風速偏離均值的程度,是評價氣流穩定程度的指標。風電場內的障礙物不僅會降低風速,還會在障礙物附近形成大量湍流。如下圖所示,障礙物附近產生了湍流區,而且下風向的湍流更劇烈,因此,在微觀選址時,要特別注意避開障礙物,尤其是障礙物在主導風向的上風向時。
  • 民航氣象--晴空湍流
    航空業中晴空湍流常發生在雲層密集的環境以外(即晴空),對流層的中層和上層,有時也發生在平流層的下層。有必要提醒一下:「晴空」指的並不是萬裡無雲,因為晴空湍流發生時,天空中常有雲量密度較低的捲雲存在。因此捲雲也可以作為一個警示,提醒機組人員注意晴空湍流。
  • 【紮根理論】孫曉娥:紮根理論在深度訪談研究中的實例探析
    在這兩本書中,他們用獨立的篇章對深度訪談研究和紮根理論進行了比較詳細的介紹,在闡釋紮根理論產生的理論背景和意義的同時,講述了紮根理論的三種編碼和抽樣方法。這兩本書的不足之處在於只有綜合介紹,卻沒有具體運用的研究實例。陳向明在2000年出版的《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書中,是國內第一本系統介紹質性研究的專著。
  • 教程 | 湍流邊界條件設置
    在流場的入口、出口和遠場邊界上,用戶需要定義流場的湍流參數。在FLUENT 中可以使用的湍流模型有很多種。
  • 湍流邊界條件設置詳講
    在流場的入口、出口和遠場邊界上,用戶需要定義流場的湍流參數。在FLUENT 中可以使用的湍流模型有很多種。
  • 水旱兩棲的空心蓮子草來了你怕不怕
    陸上瘋長的空心蓮子草。圖片:bugwoodcloud.org空心蓮子草能夠水陸通吃,與它善變的生理特性是分不開的。在水體中,空心蓮子草呈現半直立加匍匐生長,根部能夠附著在岸邊淤泥中,而莖內則具有較大的空腔,以此產生較大浮力來漂浮在水面上,「空心」二字由此而來。而在旱地生活時,空心蓮子草則呈現匍匐狀生長狀態,依靠節處長出的不定根來不斷蔓延,同時還會特化出近1釐米粗、一米多長的儲存根,以應對乾旱等不良環境。
  • 世界上最另類有趣的植物,受傷後會流出一種血色的液體的樹
    臺灣東部的阿美族及蘭嶼島上的達悟族人都會取食麵包樹的果實,阿美族人在果實快要成熟時,摘下來去皮水煮食用,此外還會將白色乳汁拿給小孩子當成像口香糖一樣咀嚼。(2)石頭上長花-生石花在非洲南部的一些地區,氣溫高,雨量少,而且降雨集中,旱季較長,一般植物很難生存。然而,這裡卻生長著一種偽裝的草——擬態生物生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