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性戀緣何不敢見光 性取向研討會記者遭驅逐
同性戀無疑是這次研討會的主要話題之一。同性戀,這種未能被絕大多數人接受的社會現象,在社會走向多元化、人們越來越包容的今天,本不應再成為禁忌的話題。但會務組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你們進去了,他們可能就走了。他們對人們有戒備心理。」
-
同性戀研究綜述:基於進化心理學視角
一、同性戀研究與發展概述(一)同性戀的定義與研究歷程國際學術界以《生命倫理學百科全書》為代表對同性戀的描述為:同性戀者是一個有著顯著的、持久的、唯一的受同性性吸引,對同性有性渴望和性反應,尋求同性性活動並從中得到性滿足的人,同性別人之間的性愛或情愛關係。
-
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為什麼我國騙婚的男同性戀那麼多?該不該結婚
2016年一名叫西西的大學生,發現在自己的教科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書中,將同性戀列入「心理障礙」中的一項,和窺陰癖成了並列關係,甚至有汙名化的病態定義表述。同性戀在教材中被定義為病態行為,那就意味著同性戀要治,而且能治好、甚至要及時挽救。
-
國際不再恐同日 同性戀形成的原因
一直以來,楊丞琳對同性問題都很關注,她曾公開支持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此次臨近「世界不再恐同日」,她又畫彩虹愛心表示支持,粉絲們也紛紛贊同。「We are one,讓世界充滿愛。」另外粉絲也不忘表白照片中美美的丞琳:「真的超級無敵美,仙女下凡嘛。」
-
標準 |「千克」將重新定義
國際度量衡委員會(CIPM)計劃在2018 年 11 月召開大會,對質量單位「千克」 進行重新定義,改用普朗克常數測量值為基準。
-
教材定義同性戀是病,大學生起訴失敗:不一樣就是罪孽?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人們總是會排擠自己不一樣的人或事,表現為對於與大部分人不相同的事物,他們總會將其歸結為不合理。就像教材《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將同性歸結為性心理障礙中,遭到了一名大學生的起訴,事件的最終結果是大學生敗訴,但是,不管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從本質上來說他們是沒有對錯優劣之分的。
-
「千克」將被重新定義——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 題:「千克」將被重新定義——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 「千克」將被重新定義——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新華社發 沈伯韓 邊紀紅 製圖 「千剋死了,千克永存。」
-
——「千克」被重新定義
但如今,「千克」這一單位要被重新定義了。為什麼要重新定義「千克」?在2018年11月16日舉行的第二十六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經包括我國在內的53個成員國集體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決議。未來,千克將以符號為h的普朗克常數定義,質量基本單位將會更加穩定,量值傳遞更加可靠。不用再擔心國際千克原器「大K」的質量發生變化,更不必擔心它如果丟失、損壞,可能給全球質量量值統一帶來災難。
-
不是疾病,卻遭遇野蠻「矯正」:同性戀「治療」黑歷史
這項「治療」實驗由美國精神病學家羅伯特•希斯(Robert Heath)進行,它的目標只有一個:讓B-19從同性戀轉變為異性戀。同性戀不是病,但在20世紀初至70年代,很多人都曾堅信它應該被「治療」。類似的「療法」,甚至更加駭人的「同性戀矯正」手段,在歷史上並不少見,有些手段直到近幾年才被法律禁止。
-
社會是多元的,差異是永存的---同性戀的性與愛(圖)
採訪人:鳳凰衛視主持人許戈輝 採訪對象::社會學家李銀河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崔子恩 許戈輝:在數千年的文明史中,性與愛是誰也迴避不了,卻又諱莫如深的問題,前不久頒布的《中國精神障礙與診斷標準》中同性戀不再必然地被劃為心理異常,這是我國第一次對於同性戀在醫學角度上的修正。
-
「千克」將被重新定義 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屆時,「千克」不再依賴實物來體現,計量將會更加方便精準,其誤差將可以「忽略不計」。一個多世紀以來,國際基準質量單位都是由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鉑銥合金圓柱體來定義。這個圓柱體學名「國際千克原器」,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大K」,是1889年第一屆國際計量大會賦予它的原器地位。
-
聲稱能治好同性戀的心理學家,是個深櫃
當貝森把整件事發到網絡上後,NBC新聞發去郵件詢問戈德瓦瑟本人對「同性戀轉化療法」以及他在同性戀交友平臺活躍這條新聞的看法。隨後,他回復了一封電子郵件: 「這件事以及相關的內容已被公之於眾,我很痛苦,但它將成為催化劑,促使我為自己尋求正確幫助。」
-
普朗克常數重新定義「一公斤」原器標準
國際單位制以七個基本單位為基礎,並由此推導出各種可相互換算的測量單位。多年來,測量的定義——安培(ampere)、燭光(candela)、開爾文(kelvin)、公斤(kilogram)、米(meter)、摩爾(mole)以及秒(second)——都已經過重新定義,因而都是以自然發生的現象為為基礎,例如普朗克常數(Planck’s Constant)等。
-
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 間歇性精神病有哪些表現
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間歇性精神病是一個法律概念,而非精神醫學概念。醫學上的精神病,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緩解期。完全緩解,精神症狀已完全消失的,才可以認為精神正常,評定為完全責任能力;雖處於緩解期,仍有殘留症狀或者性格改變的,精神狀態不完全正常,出現危害行為時,其辨認或者控制能力可以明顯減弱,應評定為限制責任能力。
-
國際計量標準開啟新紀元 「千克」等4項基本單位被重新定義
130年來,這個閃閃發光的鉑銥合金圓柱體一直是世界質量標準。 眾所周知的「1千克」這一質量單位由一個直徑和高度同約為39毫米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定義,即「國際千克原器」,外號為「大K」。「大K」原器保存在巴黎西郊一間地下儲藏室內。
-
前沿熱點之重新定義「千克」
1875年,在法國大革命的啟發下,17個國家在巴黎籤署了《米制公約》,也稱《米制條約》,該條約確定了米和千克的國際標準,後者被設定為等同於4 ℃時1 L水的質量。其目的是創造一個「面向所有時間,面向所有人」都行之有效的衡量體系——這一理念由法國數學家和哲學家Marquis de Condorcet所提出。
-
從今天開始 千克被重新定義 千克不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千克
最初由法國科學院制定,原計劃是用克作為主單位並為之製作標準原器,然而當時技術能力有限,所以製作了克的1000倍的標準器,也就是千克標準原器,這也是國際單位制中質量單位是千克而不是克的原因。2018年11月16日,在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上通過了一份《修訂國際單位制》的決議,正式修改了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四個國際單位的定義。千克被重新定義為「對應普朗克常數為6.62607015×10^-34J·s時的質量單位」。
-
為啥重新定義基本單位
「秒」「米」「千克」「安培」「開爾文」「摩爾」「坎德拉」將全部以常數定義,全新的測量體系正式啟用。基本單位不再與實物關聯,計量精準度的躍遷更將開啟無限可能,帶來新的認知和機遇、催生新的技術和產業。 5月20日,全球將採用新的國際單位制,「千克」「秒」「米」等7個基本單位全部從實物原器改為常數定義,這是國際單位制自1963年創立以來最重大的變革。
-
應對國際單位制變革,教科書裡的「千克」將被重新定義
原標題:應對國際單位制變革,我國將加強計量量子化研究並修改教科書 根據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的決議,千克等計量單位將不再與實物關聯,全部通過量子等常數來定義,並於2019年5月20日生效。如何應對國際單位制改革?
-
重新「丈量」世界 ——千克等單位將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迎來...
起初,測量單位是基於實物或物質的特性來定義的。以千克為例,其定義來自於一塊保存在國際計量局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即「國際千克原器」(IPK)的質量,這個圓柱體就是世界上千克這個單位的基準實物。 但是,以實物作為基準,會遇到一個問題:這些實物會隨時間推移或環境改變而變化,不能滿足當今科學研究與技術應用對測量準確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