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全:學生們的喜愛和尊重就是我的追求

2020-11-27 騰訊網

周國全,湖北漢川人,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會員,198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3年獲武漢大學工學碩士學位,2008年獲武漢大學理學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物理系理論物理教研室碩士生導師,兼任湖北省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領隊、教練,《物理通報》雜誌第十屆常務編委,茶港詩社社長。

以下是周國全校友對自己的求學經歷和教學體會的回顧。

求學:受教於師,不懈刻苦,文理兼備,特長突出

我在文革前夜的1965年,出身於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小學和初中就讀於湖北省漢川市分水鎮播義鄉的一個村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農村,有一批安心鄉村教學、文化水平較高的公辦、民辦教師。

我就讀的小學的幾位老師各有特長。他們之中有文學素養深厚,而且是書法高手的語文老師,如萬惠金老師和萬海生老師,都能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周文貴老師和周文金老師寫得一筆瀟灑飄逸的粉筆字,小學校長孫光興老師是有名的美術畫師,傳說他創作過毛澤東畫像,要知道在那個政治掛帥的年代,沒有一定的繪畫功底的人,是不敢隨便為主席畫像的。

我的初中任課老師也是一個完美的師資組合。班主任周金華老師有著高度的責任心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數學老師萬臘祥、化學老師張江漢、物理老師周孫海三位先生是自少年時代就相互砥礪、共同進步的青年老師,知識紮實、充滿激情,對少年的我們,盡心盡力、亦師亦友。在這些優秀教師的引導下,我養成了愛學習、愛思考、愛鑽研的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小學階段,語文和數學的學習最為重要,前者培養語言表達與寫作能力,後者訓練基本運算技能與邏輯推理能力。

我在小學階段,嫻熟地掌握算盤手算技術,丈量和測算各種實物模型的體積與面積,學會利息與增長率的計算問題;學會數學中的運動學追擊問題與相遇問題等等。

我在小學階段的語言表達和讀寫能力比較突出,逐漸產生了文學愛好,培養了閱讀與思考的習慣。我從小學五年級到初中階段,除了閱讀一些小說和《少年文藝》之類的期刊,還愛上了古典文學,課餘時間和假期,偷空閱讀了《水滸傳》、 繁體字版本《紅樓夢》、《三國志平話》、《西遊記》、《唐詩三百首》等等。

左:劉萌會長,右:周國全校友

數學方面,我從初中開始迷戀上了平面幾何和代數,除了正常的聽課學習,我還提前自學了高中數學。雖然由於農村中學沒有英語教師,我的中考英語幾乎零分,但我在中考時仍以全地區唯一的數學滿分和語文最高分,被孝感高中破格錄取。

高中時代,我也榮幸地遇到最佳教師陣容:有循循善誘、教藝高超且熱心快腸、認真 負責的班主任劉宇峰先生,有國學深厚、文史俱佳的葉渠梁先生,有博學多才、精通數學、忍辱負重的摘帽「右派」楊福田先生……

我在沐浴師恩、領受教誨的課餘時間,依然醉心於數學和文學,特別是詩歌。

我自學了一些課外數學小冊子和數學期刊,通過課堂內外的學習,有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與創造性思維能力, 曾經是孝感高中數學競賽的第一名。高考前半年,我在《中學數學》雜誌發表了第一篇數學論文,證明了一類代數恆不等式。

大學:廣泛涉獵,以書為友,不忘文學,詩詞為伴

在人才濟濟、高手如雲的北京大學物理系,我的學業成績僅屬中遊,但我充分利用北大的圖書資料,廣泛涉獵數理書籍,如《吉米多維奇數學習題集》,陳景潤的《初等數論》,《費曼物理講義》,波姆的《量子理論》,費米的《原子在我家》,《愛因斯坦文集》等等。

同時我也借閱了大量的文學書籍,參加了北大文學社團如詩社的活動,選修了一些典型的文學課程,《中國古典文學》、《當代詩歌》、《臺灣文學》等等,業餘時間撰寫了大量的現代體新詩。

後來我出版了一本詩集《行吟者一周國全自選集》,並主編了一部詩集《茶港吟圃》,現在是武漢市茶港詩社的社長。

198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並獲得理學學士學位以後,分配到武漢大學工學部物理教研室任教,師從老浙大和湖南大學畢業的別晉臣教授,在電磁場與光電子技術方向獲得工學碩士學位。

四校合併成立新武漢大學以後,我又師從北大畢業並從德國留學歸來的劉覺平教授,在場論方向獲得理學博士學位。

求學期間,我參與了劉覺平先生主持的量子力學與電動力學專題討論課,跟隨他學習了群論與代數、非阿貝爾規範場論與QCD理論。

同時,我也師從黃念寧先生學習了非線性可積方程及孤子理論,在國內外發表了電磁場理論與孤子理論方面的一系列學術論文。

教學:深入研究,觸類旁通,充滿激情,毫無保留

我的教餘之一大愛好是教學研究,常常喜歡針對某個專門的教學內容深入研究下去,挖掘新的寶藏。

比如:我對光的幹涉理論與現象深入探討,廣泛研究,先後提出了矩形腔與等腰劈的多光束等傾幹涉結構及其幹涉理論,牛頓環幹涉技術的若干變異結構,柱面透鏡的牛頓型直紋幹涉結構;正交柱面透鏡的橢圓/雙曲線等厚幹涉條紋,正三角結構雙光束等傾幹涉理論,並在國內外發表了一系列研究論文。

在電磁場理論領域,通過提出轉動帶電體的一個電矩張量及磁矩橢球的概念,我研究了轉動帶電體的磁矩及其在外磁場中的轉動動力學理論的一種張量矩陣形式,並推導了變速轉動帶電體的電四極矩輻射,磁偶極輻射的輻射功率與輻射阻尼力矩公式,也在國內外發表了一系列的文章;

在剛體轉動理論方向,我將平面剛體的轉動慣量的正交軸定理加以推廣,發表了有厚度的柱狀剛體的推廣的正交軸定理;先後推導並發表了任意平板三角形,任意邊框三角形,任意平板四邊形勻質剛體繞質心軸的轉動慣量公式;

在研究轉動帶電體的磁矩的計算規律時,發表了其磁矩計算的推廣的平行軸定理;研究克卜勒二體運動系統的初等教案,發展了Runge-lenz矢量的一種張量積形式;研究狹義相對論的張量理論,發現並發表了若干標量形式的勾股定理,等等……

我從事教學研究的體會,就是對感興趣的問題要鍥而不捨,追根究底,並觸類旁通,歸納推廣,常常會有意外的發現。真正深愛物理科學,就不會抱著功利目的去學它和研究它。

教學研究沒有紿我帶來職稱或金錢上的利益,但它給我帶來發現和創造性研究的快樂,我發表的近七十餘篇教研與學術論文,帶給我一種純粹的精神上的滿足和生命的充實感。

有所得必有所失,對於教學的熱愛,使我放棄了許多。作為物理學院的教師, 我願意做一個充滿激情、認真負責物理教師;作為物理奧賽的領隊和教練,我願意做一個嘔心瀝血、亳無保留的奉獻者。學生們的喜愛和尊重就是我的追求。

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好老師?我認為除了必備的業務能力,還要對教學:1,充滿熱情;2,忘我投入;3,滿懷責任感。這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是一個教師是否優秀的重要品質因素。

相關焦點

  • 尊重動物的生存和境遇,就是尊重人自身
    我老婆不謹慎地拿了幾顆狗糧放在手裡給它。它大概是餓狠了,一口下去就把她的手給咬破了,嚇得我趕緊帶她去打狂犬疫苗。 我對它有些懷恨在心,所以儘管之後的一個月時間,它一直在我家的窗口遊蕩,雖然也給它吃的,但是我並不打算收養它。哪怕有時候颳風下雨,它躲在空調機上避雨,看著可憐,我也狠著心不讓它進門。
  • 我也追求時尚,但我就是不想跟你一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學生族開始流行起改褲腳了,在我高中的時候,看到身邊的同學越來越多人改了褲腳,這種行為被認為是一種時尚。很多學生不喜歡闊腿寬鬆的校服褲,覺得老土。回憶曾經的自己,我並沒有這麼做。我一直是學生中比較個類的那個人,我依然每天穿著闊腿的校服褲上下課,沒覺得丟臉。
  • 施一公:我想讓學生們覺得做科研很酷
    實驗室裡,施一公團隊的兩位「85後」女孩杭婧和萬蕊雪相視而笑,異口同聲說道。  學術造詣高,知識面廣;平易近人,富有激情……這就是學生眼中的施一公。他會給學生信心,使他們在最疲憊的時候獲得動力、燃起希望。「施老師對整個課題的把握和控制無人能及。只要他在,所有團隊成員都不知不覺變得振奮。」  他會隨時來指導學生實驗,詢問進度。
  • 教師在教學過程安排上,注意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
    那麼,初中歷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我想通過多年的教學來分析以下幾個方面。1 營造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形成的教學氛圍民主,寬容和理解是學生創造性發展的先決條件。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曾說:「民主像一座搭在師生心靈之間的橋。民主的程度越高,這座連通心靈的橋就越堅固、越寬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營造民主與和諧的氛圍,尊重學生的主觀地位,讓學生自由地發展。
  • 雙重身份的她到底為什麼讓學生們如此喜愛?
    在剛開始上課的那段時間裡,因為和朋友們的休息日不一致,她不愛出門,到了休息日就宅在家。故事的轉折點發生在她的課堂上。那天,她的學生們提到了商圈新開的一家網紅餐廳,面對學生們的極力推薦,還是「宅神」的張煜塬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好像已經和年輕人有了一些「脫軌」——學生們對周圍的各家美食店侃侃而談,而她自己卻一片茫然。
  • 走訪了貴陽的文具店以後,我發現了學生們的小秘密
    文具店一直都是我們學生時代最喜歡逛的地方,每支筆、每塊橡皮擦、每個本子都靜靜地等著它的小主人把它帶走,收集精緻的文具、和同桌分享心愛的文具是我們共同的回憶。
  • 重視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尊重和熱愛生命
    取「5·25」之「我愛我」諧音的這一高校學生活動,每年都會在5月25日通過心理學知識宣傳、心理學講座、放映心理影片等形式,推動全社會共同關心青年學生心理健康。     關心學生心理健康是全體教師的職責     「那天,我在校園裡遇到了她。我感到她的情緒有些不對,好像要跟我說什麼。但當時我忙著去辦事,就匆匆走了。
  • 用「心」做一名有追求的思想政治課教師
    用仁愛之心面對學生「您是我這17年生命中對我影響最大的老師。或許幾十年後,我不再記得那些政治知識,但我永遠會記得您在講臺上的神情、記得您給予我的鼓勵、記得您教我的做人態度。」「很慶幸能在高中三年遇見您,因為您,政治成了我最喜愛、最擅長的科目,全憑您的個人魅力勾起我對政治學科的喜愛。」
  • 刪除「張衡地動儀」是對科學和歷史的尊重
    原標題:刪除「張衡地動儀」是對科學和歷史的尊重 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那個被印在教材上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由王振鐸復原、以「直立杆」為理論基礎製作的地動儀模型,開始淡出當代青少年的視野。
  • 尊重動物就是尊重生命
    (9月18日《法制晚報》)  「不能做傷害動物的事情」,對我們來說,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理念的更新換代。首先,我們不能認為人的利益都比動物更重要,不能一切隨著人的利益而轉移,一切隨著人的情緒而改變。  其次,要跳出誤區,不以人的權利為坐標來衡量動物的權利。尊重生命、善待動物、不虐待動物的理念直接源於一百多年來人類在道德、倫理方面的思考和進步。
  • 師者黃大年:有學生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今天正逢平安夜,這是我從英國劍橋回到長春的日子。在平安夜和聖誕節到來之際,大家一定要玩得開心,讓周圍關心你的人高興,讓他們和你們永遠地在一起……」學生周文月接到黃大年發在群裡的祝福語音,明顯感覺到老師的聲音不如印象中飽滿有力。平安夜對於黃大年有著特殊的意義,他7年前回到祖國就是在這一天。
  • 自我實現=學習動機,家長的愛和尊重,是孩子實現自我的永動機
    文|C位老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馬斯洛心理學說明,人們進行學習的出發點就是為了追求自我實現,實際上自我實現就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動機;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學生之所以缺乏學習動機往往是因為某種缺失性需要沒有得到滿足,這些因素會成為學生學習和自我實現的主要障礙。
  • 看學生們的真實回答,很有意義
    前段時間上班會課,隨機搞了個調查,現場問學生:「你最喜歡什麼樣的老師?」當提出這個問題時,下面的同學們像炸了鍋的螞蟻,就七嘴八舌地議論了起來。於是我就叫了一些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同學們的回答太過真實,直擊人心。
  • 你必須學會尊重別人尊重不同意見欣賞事物的多樣性
    你必須學會尊重別人,尊重不同意見  開學典禮,港大校長徐立之作了8分鐘的發言,我們選取部分內容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想向全體新生致以最熱烈誠摯的祝賀,因為你們在香港最優秀的大學為自己贏得了一席之地。為此,你們應該感到非常自豪。  因為很多原因,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今天不僅僅是你們來港大的第一天,也是我們學校歷史性的一天。
  • 電影《蒙娜麗莎的微笑》,去追求女性獨立和解放的故事
    影片講述了一位畢業於加州伯克利大學的藝術史女教師凱薩琳和女學生們,在衛斯理女子學院如何通過擺脫男性強加在她們身上的身份「天使和魔鬼」, 去追求女性獨立和解放的故事。在傳統男權社會中, 男性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可以對女性直接批評和辱罵,他們希望女性成為他們心目中美好的形象以供他們欣賞和為他們服務。在影片中,凱薩琳教師就扮演著男性心目中「魔鬼」的形象。
  • 都怪「互加計劃」的課程,讓學生們開始了「不務正業」
    正如彩虹花晨讀助學王老師所說:「學生剛開始只是對彩虹花晨讀感到新奇,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我發現學生們的視野開闊了,想法增多了,也會把詩歌和生活聯繫起來。慢慢地發現學生讀課文的水平也提高了不少。後來,學生們的面前不只是本子、筆,還有了畫筆,他們開始嘗試把腦子裡的畫面用筆畫出來,雖然現在現在畫的還不好,但我相信只要堅持,以後肯定會更好」。
  •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凡事追求簡單
    還聽過一個故事,老闆發現一個員工很愛追求完美,裁員時第一個炒他。為什麼呢?因為他為了完美,浪費了太多處理瑣碎的時間,工作效率很差。我也是完美主義者,但我的完美主義是有選擇性的,對於工作內容我要求高,但對於其他細項工作,便不強求。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校長餘敏明寄語學子:獨立思考、尊重科學、篤行致遠
    因此,在學生正式開啟這段嶄新旅程之前,作為校長和師友,餘敏明向新生們分享了三個觀點:學會獨立思考;尊重科學規律;堅守篤行致遠。他希望同學們能傳承「成於大氣,信達天下」的校訓精神,審慎科學,直面困難和挑戰,練就過硬的本領,扛起肩上的責任,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度過充實而愉快的大學時光。
  • 把生物課開到樓頂「百草園」,體驗式教育深受學生喜愛
    種子植物和非種子植物有哪些區別?今天,武漢市天門墩中學七年楚天都市報9月30日訊 (記者郭會橋 通訊員宋驥)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如何區分?種子植物和非種子植物有哪些區別?今天,武漢市天門墩中學七年級學生的生物課開到了屋頂「百草園」,學校把課堂學習延伸到了戶外,一些在課本裡得不到答案的問題在這裡一一被解開。「以前只在書本上見過三角梅,真實的植物還是第一見到。
  • 濮陽排爆英雄李權卿入選「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
    人物寄語作為一名排爆民警,能夠入選第五屆「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候選名單,我深感光榮與驕傲。榮譽不僅屬於我個人,更屬於和我並肩戰鬥、共歷生死的戰友,屬於全體排爆民警。排爆工作性質特殊、危險性極高,每一次執行排爆除險任務,都要面對生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