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歲》上演另類「九九乘法表」 孫楊韓東君變算數黑洞

2020-12-01 浙江衛視

視頻:私塾考試難倒少年 巴西首都是? 我們十七歲170211

上周六浙江衛視王老吉《我們十七歲》來到「名士之鄉」紹興,兄弟們一圓重返校園的夢想,不過也因「學習不好」飽嘗被打戒尺之痛。不但搞不清楚花季雨季是幾歲,一提到考驗數學能力,更是眼冒金星。在錯誤的乘法表遊戲中,「小牛排」韓東君卻變身數學「黑洞之王」,兄弟團在郭富城魔性港普的助攻下才勉強遊戲過關。

進入藍莓視頻觀看《我們十七歲》最新一期完整視頻>>

兄弟團集體變身數學黑洞

導演組給十七歲少年的題目向來刁鑽,就連「華百科」都敗倒在「後裔射了幾個太陽」這樣看似簡單的問題上。等到導演組宣布要考數學能力的時候,所有人眼前都出現一個大寫的懵,「大白楊」連連喊著「完蛋了」!然而為了能吃上一頓像樣的晚飯,兄弟們硬著頭皮也得上。

「錯誤的乘法表」遊戲規則為由導演組出題,兄弟團依次答題,答案必須是十位數正確,個位數錯誤,共有5次機會,全員正確即為成功。沒想到簡單的乘法運算,兄弟們卻集體變身數學黑洞。第一輪一開始,排在首位的韓東君就因沒有適應好遊戲節湊而停頓卡殼遭遇失敗。第二輪孫楊同樣未能倖免,上來就將3乘6回答成4,「4」成了一首歌,卻沒有「4」出來。好不容易抓到「大白楊」的「把柄」韓東君立馬調侃,「你直接跳到40多也是可以的」,結果轉眼就遭到「報應」,把4乘8回答成27!前三輪僅韓東君自己就浪費了兩次機會,成功變身「黑洞之王」,被兄弟們嫌棄得把位置換到了最後一位。

郭富城魔性港普助攻兄弟團過關

第四輪,範老自告奮勇換下韓東君的第一位置,然而到了第二位的郭富城又再次失誤,兄弟團一時語塞,而「大白楊」一語道破天機——第二個位置有毒!最後一輪,孫楊為了證明自己,勇敢挑起「有毒」的第二位置,這一次終於回答成功,然而好景不長,輪到第四位的郭富城,則又將6乘8答成了19。這樣下去兄弟團的晚餐眼看就要泡湯,機智的韓東君趕忙解釋「他說的是49」,兄弟團開啟集體忽悠模式。

然而郭富城卻沒有領會到兄弟們的意圖,不打自招得承認自己回答的是19,原來是「郭三歲」港普鬧笑話,將導演的提問聽成了3乘6。華少也只得在一旁感嘆「真的是好耿直的大哥。」不過好在善良的導演組主動「背鍋」,兄弟團才得以僥倖過關,抱得晚飯歸。

王老吉《我們十七歲》一路走來,導演組設計的各類遊戲既簡單又刁鑽,卻往往能把兄弟們帶回十七歲時無憂無慮的時光。而在這一場重返課本的旅行中,奧運冠軍孫楊完成了自己回到課堂的夢想,也暫時結束了自己十七歲的旅程。想知道接下來,將由哪位神秘嘉賓來接檔孫楊的旅行,敬請關注浙江衛視每周六晚20:30的大型明星逆時光旅行真人秀王老吉《我們十七歲》!

相關焦點

  • 英國引進中國「九九乘法表」,英國人:原來中國人是這樣算數的
    在教育這一塊,古人一向嚴謹,他們從無到有創造了許多澤被後世的算數定理,九九乘法表就是其中之一。眾所周知,中國古代一向重文輕理,就算是科舉考試,也是以文採決勝負的。於是,這就導致數學不怎麼受待見,只能在小圈子裡流行,而精通此道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 「九九乘法表」被英國引進,英國老師驚嘆:原來中國孩子是這樣算數的
    在中國有一個好東西,基本是每一個小學生都必須熟記於心的,那就是「九九乘法表」,英國現如今也引進了乘法表,看了英國人對此的評價後,讓人不禁捧腹大笑!而為了能更好的記住數字之間的關係,春秋時期我們就編制了「九九歌」,也就是現如今九九乘法表的前身,只不過那時候的九九歌,是以九九八十一開始,以二二如四結束。
  • 沒有中國的九九乘法表,外國人竟是這樣算乘法的
    沒有中國的九九乘法表,外國人是怎麼算乘法的?
  • 「九九乘法表」被英國引進,迅速走紅,老外:難怪中國人數學好
    相信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對於「九九乘法表」都並不陌生。從開始學習乘除法運算的小學開始,九九乘法表就一直作為一種數學運算的基礎口訣貫穿於我們整個數學學習生涯當中,甚至還能夠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九九乘法表除了作為一種運算工具之外,早已演變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產物之一,自問世到現在已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可謂是「老古董」般的存在。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自然吸引了不少國家的注意。其中英國早在幾年前便將我國的九九乘法表引進到國內,一時間走紅英國,這讓不少英國人表示,中國人這樣算數實在太聰明了。
  • 沒有中國的九九乘法表 老外竟然這樣算-中國,九九乘法表,外國,數學...
    沒有中國的九九乘法表,外國人是怎麼算乘法的?最近,@人人視頻分享了一段外國人計算乘法的視頻,驚呆了中國網友。這樣的算法你看懂了嗎?簡而言之,外國人採用的是畫線的方法計算乘法。例如12X11,先畫一條豎線,代表10,再畫兩條豎線,代表2,「12」就是這樣表示。
  • 沒有中國的九九乘法表,外國人竟是這樣算乘法的...
    加工技術、3D列印、自動化、機器人、生產工藝、軸承、模具、工具機、鈑金等行業前沿在這裡等你點擊閱讀👉摩託車越野賽,我真的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沒有中國的九九乘法表  再想像一下999X999,畫面太美……  這個時候發現九九乘法表的厲害了吧?  乘法口訣是中國古代籌算中的基本計算規則,春秋戰國時代發明了九九表。後來東傳入高麗、日本,經過絲綢之路西傳印度、波斯,繼而流行全世界。
  • 沒有九九乘法表,外國人這樣算乘法!中國學霸:呵呵
    這個時候發現九九乘法表的厲害了吧?西方文明古國希臘和巴比倫,也有發明乘法表,不過複雜些。巴比倫發明的希臘乘法表有一千七百多項,而且不夠完全。表格這麼長,算數當然辛苦了,所以在13世紀之前,一個能夠除大數的人,就會被視為數學家。
  • 中國人獨有的「九九乘法表」到底厲害在哪裡?
    古時的「乘法口訣」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至「一一如一」止,與現在使用的順序恰恰相反,因此,古人用「乘法口訣」開始的兩個字「九九」作為此口訣的名稱,稱為「九九表」「九九歌」「九因歌」「九九乘法表」。2002年湘西出土的3.7萬枚裡耶秦簡中,就有3枚保存十分完整清晰的「九九乘法表」,據考古專家稱,它是目前全世界發現最早的「乘法口訣表」實物,足可改寫世界數學歷史。
  • 英國眼饞中國數學能力,引進九九乘法表後,水土不服難接受!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這耳熟能詳的九九乘法口訣表是否喚起了你小學那段痛苦不堪的記憶呢?但現在回望過去,我們更多的是慶幸當時老師父母的耳提面命。因為熟背九九乘法表一直是我們學習數學的第一塊敲門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陪伴我們這麼多年的九九乘法表以及它近年遠渡英國的故事吧!
  • 九九乘法表與畢達哥拉斯三元數
    其實啊,很多人不知道的,我們非常熟悉的九九乘法表中就可以尋找出這樣的三元數。例如:在九九乘法表的紅色對角線上選兩個數(這條對角線上的數都是平方數),然後再選擇兩個數構成一個正方形。
  • 說外國人數學不好之前,應該先了解一下他們的「九九乘法表」
    中國古代,在數學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在某種程度上普及了「九九乘法表」。一一得一,二二得四,張口就來。在此基礎上,腦子好用點的,百位以內加減乘除,比用計算器算得還快。而且,還傳流下來一件神器——算盤!啪啪啪一打,看得洋人目瞪口呆!這也給了當代中國人diss外國人數學不好的勇氣:「美國小學生,五年級了,8+8還得掰指頭!」
  • 美國人數學差,連九九乘法表都不會背,為何卻出了不少數學家?
    我們經常喜歡開玩笑說國外的學生拿到九九乘法表時會表示不知所措,也經常會在手機頁面上刷到某某奧數競賽,冠軍又是咱中國的孩子。於是,久而久之我們會下意識地脫口而出咱中國孩子的數學比美國學生好。九九乘法表都搞不定?我想,這應該可以算是咱們自己的一種自欺欺人。從眾多優秀數學家來看,我們應該要好好反思反思。其實,美國教育和我國教育相比,最大一個優勢就是因材施教。雖然我國一直在倡導「因材施教」,但由於升學壓力的爆發式增長,使得很多老師和家長不得已放棄了它。
  • 從手指到AI 人類如何算數
    計數是算數的基礎,人的10個手指成為最簡單方便的技術工具,這大概也是十進位計算的根本原因。在古代世界,「手指計數法」被發揮到了極致。現在的人們可能想像不到,歐洲中世紀的手指計數方法,甚至可以用兩隻手來表示多達9999的數字。直至今日,手指計數仍然在口語、手語和手勢交流中廣泛使用。
  • 中國九九乘法表又來折磨英國人了!英國將普及乘法口訣表
    中國九九乘法表又來折磨英國人了!從3月起,英國將會對290所小學的7250名4年級學生進行乘法表測試。不僅如此,這項測試將於2020年在全英國普及。此次推行的乘法表,在中國九九乘法表的基礎上改成更適合英國學生的12*12乘法表。
  • 「九九乘法表」是外國傳入?湖南出土秦朝竹簡,實力打臉「磚家」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這朗朗上口的九九乘法口訣恐怕是小學生最熟悉的「歌謠」了。可誰知這麼簡易上口的九九乘法口訣早在古代就已被發明,但跟如今有所不同的是順序顛倒,從「九九八十一」開始。古人的聰明才智真的是難以想像的,很多考古學家對九九乘法口訣的起源說法不一,有的專家說是由阿拉伯半島傳入我國,有的甚至還猜測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被發明,直至在被發掘的裡耶古城遺址裡找到的竹簡才有實物證實最早起源於秦朝!打破了九九乘法口訣是由阿拉伯傳入的說法。
  • 二年級數學九九乘法口訣表+熟背技巧,附乘法口訣練習題10套,勤練期末考100分!
    中國使用「九九口訣」的時間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九九乘法歌訣》就已經開始流行了。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不但發明了十進位制,還發明九九表。後來東傳入高麗、日本,經過絲綢之路西傳印度、波斯,繼而流行全世界。
  • 潘攻愚:歐美小孩到底學過乘法表和乘法口訣嗎?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潘攻愚 視頻/杜津】 近日,觀察者網花邊欄目一則「沒有中國的九九乘法表,外國人是怎麼算乘法的?」一文引起了不少讀者的興趣。 大約在兩年前,筆者在國內某視頻網站上第一次瀏覽到這則視頻時,看了六七秒鐘就直接拉到屏幕下方看讀者評論,果不其然,吐槽者甚眾,無非是抨擊歪果仁喜歡「化簡為繁」,這些奇技淫巧的展示不但不能證明西方人的聰明,反而帶有呆傻愚笨氣;相比之下, 「九九乘法表」琅琅上口,形成了條件反射式的記憶,計算速率方面遠勝「畫線乘法」術。
  • 「99乘法表」被英國引入,老外學習後感嘆:中國人是這麼算數的!
    「99乘法表」被英國引入,老外學習後感嘆:中國人是這麼算數的!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古中國在數學方面的造詣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歷經2000多年的發展,我們更是研究出了一套專屬於自己的99乘法表,順口溜式的讀音,使它簡單易記。
  •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變華人數學大賽,為何諾貝爾獎鮮有中國人?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變世界華人數學大賽,為何諾貝爾獎鮮少有中國人身影?2019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在英國舉行了開幕儀式,各國隨後將參賽隊員名單公布,在名單中我們發現加拿大、美國、紐西蘭隊伍中有多名華人。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慘變」國際華人數學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