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查調查中客觀性證據優先原則的適用

2020-12-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監察法規定,監察機關在收集、固定、審查、運用證據時,應當與刑事審判關於證據的要求和標準相一致。理論以及實踐中,根據不同標準對刑事證據進行了不同劃分。其中,根據證據內容的穩定性與可靠性程度不同,可分為主觀性證據和客觀性證據。主觀性證據是指以人為證據內容載體的證據,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等均屬於主觀性證據;客觀性證據是指以人以外之物為證據內容載體的證據,比如物證、書證、鑑定意見和勘驗筆錄等。

  主客觀性證據的分類方法對於考量證據的作用、解決證據之間的矛盾以及構建主客觀相一致的證據體系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審查調查中可予以借鑑,從而指導審查調查實踐。

  主觀性證據和客觀性證據的特點與作用

  在證明待證事實方面,主觀性證據的優點是具有生動性、直觀性,如被審查調查人對案件事實的供述往往是連續的、完整的、情節豐富的,缺點是具有不穩定性、不確切性,不同的主體對同一事實的描述會因為看問題角度、知識水平、記憶差異以及自身利益問題而呈現不同的結果。比如被審查調查人與舉報人對於同一事實的描述可能存在較大差別。

  就作用而言,主觀性證據在證明過程中往往可以單獨構建事實全貌,經過證實的主觀性證據通常成為待證事實的主線或骨架。與主觀性證據所不同的是,客觀性證據具有不連續性(孤立性)、穩定性。比如物證,一般而言它既不會隨時間、空間的變遷而改變,也不會隨著持有人的改變而改變自身的物理屬性。客觀性證據在證明過程中往往局部和片面地發揮作用,但有時也會起到引導取證方向的作用,如果客觀性證據具有較強的關聯性,也能幫助審查調查人推導出較為完整的事實。

  客觀性證據優先原則適用時需注意的問題

  所謂客觀性證據優先原則,主要是指在證據效力的認定中,應優先認定客觀性證據,進而指導取證工作。具體適用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客觀性證據的認定要經歷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筆者近期辦理的一起濫用職權案件中,有證據顯示被調查人某縣公安局長通過召開辦案人、有關局領導會議,錯誤地決定了一起刑事案件的定性而導致案發,多名參會人員證實了這一情況,並各自提供了工作日誌予以佐證。但被調查人在訊問中否認召開過上述會議,且不承認自己對前述案件的定性負有責任。為解決以上言詞證據間的矛盾,我們後續又開展深入調查,了解到在監察機關對該公安局長立案前幾天,前述幾名參會人進行了一次串供,並分別根據串供內容各自偽造了工作日誌。在此情況下,所謂的工作日誌已失去原有的客觀屬性,不應作為客觀性證據進行認定。因此,在適用客觀性證據優先原則時應秉持懷疑態度,認真辨別證據真偽。

  第二,通過主客觀性證據之間的相互印證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審查調查過程中有時我們先取得主觀性證據,再圍繞主觀性證據所確立的事件脈絡來收集客觀性證據。有時先取得客觀性證據,當客觀性證據累積到一定程度或者客觀性證據之間出現矛盾時,再調取主觀性證據。以上過程往往會交替出現,逐漸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比如,在辦理市直一部門某副調研員涉嫌職務犯罪案件過程中,在主觀性證據匱乏的情況下,為實現「中心開花」的辦案效果,辦案人員收集了大量的客觀性證據,通過對這些客觀性證據的整理、分析、研判並運用辦案策略,在較短時間內獲取了被審查調查人的供述,進而在主觀性證據和客觀性證據的對比分析中釐清了案件事實,最終突破了案件。

  第三,運用客觀性證據優先原則及時解決證據之間的矛盾。當主觀性證據之間出現矛盾時,應認定與客觀性證據相一致的主觀性證據;當主觀性證據與客觀性證據出現矛盾時,則應在保證客觀性證據真實性的基礎上,優先認定客觀性證據;當客觀性證據之間存在矛盾時,則應排除不真實的證據或對矛盾予以合理解釋,並輔以主觀性證據進行認定。

  第四,構建主客觀性證據相一致的證據體系,達到審查調查所需的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明標準。在辦理職務犯罪案件中,無論是主觀性證據還是客觀性證據都應圍繞待證事實,以排除合理懷疑為證明標準。在堅持客觀性證據優先原則的同時必須關注全局性問題,比如怎樣剔除那些無關痛癢的、矛盾的證據,怎樣圍繞法定構成要件收集和組織證據體系,怎樣將主觀性與客觀性證據按照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證據需要構建成統一的證據體系。凡此種種,需要我們在審查調查中努力思考、認真探索並逐漸完善。

  (李大鵬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紀委監委)

相關焦點

  • 錢善義:論刑事強制措施適用中的相當性原則
    一、刑事強制措施適用中堅持相當性原則的必要性  所謂刑事強制措施適用中的相當性原則,又稱比例性原則,即適用何種強制措施,要與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程度和犯罪的輕重程度相適應。就是要求在刑事訴訟活動中,法定機關要基於控制犯罪、保證刑事訴訟活動順利進行與保障人權的客觀需要,充分考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嚴重危害性和其人身危險性等因素,儘可能地限制、減少和避免強制措施的適用,特別是要儘可能地減少和避免羈押性強制措施和對其他公民合法權益直接造成不利影響的強制措施的適用,同時要規範強制措施的適用程序和執行方式,達到適度適用的要求,防止濫用強制措施。
  • 證據證明力的審查評斷
    審查評斷證據的證明力是適用證據的關鍵環節,也是充分展示司法證明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特殊活動。 當代各國普遍賦予法官等司法人員以自由裁量權,但這並不意味著對證據證明力的評斷可以無拘無束。 實際上,證據裁判原則、心 證公開原則邏輯法則以及少量特殊證明力規則等,均是司法人員等必須遵守的。
  • 吳光升:論普通人意見證據的審查與運用規則
    另外,上述兩個司法解釋還均規定,對被害人陳述的審查與認定,參照適用有關證人的規定。根據這兩個規定,我國刑事訴訟中的普通人意見一般情況下不具有證據能力,但根據一般生活經驗判斷符合事實的,具有證據能力。  應當說,上述刑事訴訟司法解釋具有合理性,特定情況下普通人意見的證據能力應予肯定。這是因為,案件事實發生後,必須通過證人、被害人等的感知、記憶與表達等三個環節,才能進入審理者的認知範圍。
  • 證監會發布《證券投資基金銷售適用性指導意見》
    中新網10月19日電 中國證監會網站18日發布《證券投資基金銷售適用性指導意見》,要求規範基金銷售機構的銷售行為,確保基金和相關產品銷售的適用性,提示投資風險,促進證券投資基金市場健康發展。  第五條 基金銷售機構使用的基金銷售業務信息管理平臺應當支持基金銷售適用性在基金銷售中的運用。  第二章 基金銷售適用性的指導原則和管理制度  第六條 基金銷售機構在實施基金銷售適用性的過程中應當遵循以下指導原則:  (一)投資人利益優先原則。當基金銷售機構或基金銷售人員的利益與基金投資人的利益發生衝突時,應當優先保障基金投資人的合法利益。
  • 河北:國家重點發展產業等專利申請優先審查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馬彥銘)為縮短專利審查授權周期,充分發揮「專利快保護」作用,給市場主體提供高效、便捷、優質專利法律服務,近日,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印發《河北省辦理推薦專利優先審查工作規程(試行)》。
  • 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的思辯
    ②在法律適用中,對事實的認定是小前提,這個事實如果是「客觀事實」,很多案件就沒有辦法解決,無法獲者知客觀事實,卻可以獲的法律事實,實現整體的正義。我們只能認定通過正義的程序最終確定的法律事實也是正義的,在英美法系國家裡,當客觀事實的真實性無法確定時,則通過審查程序的正當性來作出判斷,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的判決的審查,不以查明事實真相為內容,而是看遵循正當程序,正確適用法律為準則,衡量其法律審是否濫用自由裁量權。他們對上訴審僅僅進行的是法律審,而不進行事實審。
  • 科學證據審查範式:教條的科學主義與懷疑的理性主義
    每篇文章雖各自獨立,卻有緊密的邏輯聯繫,深刻闡述了法律界對於科學理論的理性思考與態度轉變,呈現了科學證據審查範式的破與立。科學證據一般是指通過科學知識、科學方法或者科學技術取得的,以專家證言或鑑定意見為表現形式的證據。對科學證據可採性與證明力的審查,法官所面臨的是該類證據背後包羅萬象的科學理論。1923年的Frye v.
  • 科學證據審查範式:教條的科學主義與懷疑的理性主義
    每篇文章雖各自獨立,卻有緊密的邏輯聯繫,深刻闡述了法律界對於科學理論的理性思考與態度轉變,呈現了科學證據審查範式的破與立。科學證據一般是指通過科學知識、科學方法或者科學技術取得的,以專家證言或鑑定意見為表現形式的證據。對科學證據可採性與證明力的審查,法官所面臨的是該類證據背後包羅萬象的科學理論。1923年的Frye v.
  • 【業務研討】新民事證據規定中證明責任制度之適用
    《民事證據規定》在強調當事人承擔證明責任的基礎上對當事人舉證和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分工進行了重新調適。因此,本文對《民事證據規定》中證明責任及相關制度進行梳理,以期為廣大法官提供參考。 一、雙重含義下的證明責任是行為規範,也是裁判規範 由於《民訴法解釋》對證明責任的含義和分配原則作出了規定,因此《民事證據規定》未再重複,訴訟中證明責任的分配適用《民訴法解釋》的規定。
  • 誘惑偵查的正當性及其適用限制
    從共性方面來看,任何偵查措施都是偵查部門為獲取證據、查明案件事實而依法運用各種偵查措施的專門調查活動,偵查具有主體、職權行使的法定性以及目的的明確性。誘惑偵查屬於偵查手段的一種,同樣應具備偵查行為的基本特點。
  • 全國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證據法學真題
    ,達到最高程度證明標準,才可視為履行完證明責任12.有關法律真實和客觀真實有以下觀點:(1)實體公正是訴訟程序追求的唯一、最終的目標;(2)訴訟中證明的任務是確定案件的客觀真實,裁判中認定的事實必須也能夠達到客觀真實的程度;(3)進入訴訟程序的證據不能夠確保完全絕對與案件客觀真相相符合;(4)法院處理案件有實體公正、程序公正、效率性和經濟性多重訴訟價值的考量。
  • 離婚糾紛類案件五大審查要點詳解!
    作者:俞硒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審監庭法官內容概要離婚案件管轄適用地域管轄一般原則,例外適用「被告就原告」原則。屬無效婚姻的,法院應不準原告撤訴,亦不得按撤訴處理。審理時,應注意對特殊主體的審查,如是否系限制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軍人等。
  • 證據審查 evidence review
    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近日聯合發布《辦理死刑案件證據規定》和《非法證據排除規定》,要求各級政法機關要確保辦理的每一起案件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死刑案件人命關天,質量問題尤為重要,在認定事實和採信證據上絕對不容許出任何差錯。規定明確,刑訊逼供等非法手段獲取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 不喪失新穎性寬限期的理解與適用原則
    然而專利法對新穎性寬限期的適用有相對嚴格的規定。如何正確理解該法條,並做到合理利用寬限期,本文擬從該法條的法律效力以及適用方式做深入探討,結合實際案例,提出合理利用寬限期的建議,加深專利申請人對寬限期的理解,以期使專利申請人的合法利益能得到充分保護。
  • 離婚糾紛類案件5大審查要點詳解
    對於不能發生性行為的情形,審查是否存在證據證明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他原因不能發生性行為,且難以治癒。如存在證據足以證明,雙方感情確已破裂,可準許離婚。對於一方否認子女的婚生性,法院應要求其提供必要的證據。如該方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親子鑑定報告排除生物學上的親子關係,法院可直接否定親子關係。如無法提供親子鑑定報告,但已提供其他必要的證據否認親子關係,另一方無相反證據又拒絕親子鑑定的,可推定親子關係不成立。
  • 【解讀】法官熱點解讀新《民事證據規定》
    對於民訴法解釋已經吸收的相關規定,新規原則上不再重複規定。民事案件應適用證據的規定,還應包括民訴法、民訴法解釋,以及民間借貸、建設工程等專項司法解釋中的規定。此外,還應注意實體法中關於證據的規定仍應適用。
  • FDA授予輝瑞抗癌藥Xalkori治療ROS1陽性肺癌的優先審查資格
    近日,美國FDA也已受理Xalkori治療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補充新藥申請(sNDA),並且還授予了優先審查資格,這也意味著Xalkori在監管周期方面將由常規的10個月縮短至6個月。此前,FDA已於今年4月授予Xalkori治療ROS1陽性NSCLC的突破性藥物資格。FDA將在2016年4月作出最終審查決定。
  • 宗婷婷:論美國行政法上說明理由即時性原則 |《行政法學研究》2019年第3期
    美國行政法上的說明理由即時性原則奠定了說明理由制度在行政法上的基礎地位,在制約行政裁量濫用的同時極大地促進了形式法治,但同時對規則制定造成了些許負面影響。有條件地接受「事後說理」,將即時性原則視為司法審查的一般指導性規則,統一「發回不撤銷」判決方式的適用情形,將促進行政法治與實現行政管理目標並重,是修正即時性原則的基本方向。深入探究即時性原則的分析框架和發展方向對完善我國說明理由制度極具借鑑意義。
  • 宗婷婷:論美國行政法上說明理由即時性原則
    起初,法院允許行政機構事後補充說理,但自聯邦法院對規則制定進行「實施前審查」(Pre-enforcement Review)成為常態之後,理由說明逐漸成為立法的必要條件。法院認為,如果不適用即時性原則,那麼行政機構就無須在一般性簡潔聲明中進行解釋說明,如此法院可能成為不適當的理由說明主體侵入行政領域。
  • 環境侵權歸責原則客觀化探討
    在此新的立法參數之下,民事責任立法採取了兩個最重要的步驟,這就是歸責原則的客觀化與損失承擔的社會化。   三、歸責原則的客觀化過程  按照新的立法參數,民事責任規範在歸責原則上必須大幅度提高原告的求償成功率,使被告的賠償責任能夠比較容易地證明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