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膠質細胞負反饋控制神經元活動

2021-01-09 科學網

小膠質細胞負反饋控制神經元活動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 23:35:22

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Anne Schaefer團隊發現小膠質細胞對神經元活動的負反饋控制。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9月30日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

他們顯示小膠質細胞是小鼠神經元活動和相關行為反應的關鍵調節劑。小膠質細胞通過抑制神經元的活動來響應神經元的活動,而小膠質細胞的敲除會放大並同步神經元的活動,從而導致癲癇發作。小膠質細胞對神經元活動的抑制具有高度區域特異性,並且取決於小膠質細胞感知和分解代謝細胞外ATP的能力,後者在神經元和星形膠質細胞激活神經元後釋放。

ATP觸發小膠質細胞突起的募集,並由小膠質細胞ATP / ADP水解胞外酶CD39轉化為AMP。然後,AMP通過CD73轉化為腺苷,在小膠質細胞以及其他腦細胞上表達。ATP的小膠質細胞感應,隨之而來的小膠質細胞依賴性腺苷生成,以及通過腺苷受體A1R進行腺苷介導的神經元反應抑制,對調節神經元活動和動物行為至關重要。

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種由小膠質細胞驅動的負反饋機制的運作方式與抑制性神經元相似,對於保護大腦免受健康和疾病的過度激活至關重要。

據了解,小膠質細胞是大腦中的常駐巨噬細胞,它通過去除垂死的神經元,修剪無功能的突觸並產生支持神經元存活的配體來幫助調節大腦功能。

附:英文原文

Title: Negative feedback control of neuronal activity by microglia

Author: Ana Badimon, Hayley J. Strasburger, Pinar Ayata, Xinhong Chen, Aditya Nair, Ako Ikegami, Philip Hwang, Andrew T. Chan, Steven M. Graves, Joseph O. Uweru, Carola Ledderose, Munir Gunes Kutlu, Michael A. Wheeler, Anat Kahan, Masago Ishikawa, Ying-Chih Wang, Yong-Hwee E. Loh, Jean X. Jiang, D. James Surmeier, Simon C. Robson, Wolfgang G. Junger, Robert Sebra, Erin S. Calipari, Paul J. Kenny, Ukpong B. Eyo, Marco Colonna, Francisco J. Quintana, Hiroaki Wake, Viviana Gradinaru, Anne Schaefer

Issue&Volume: 2020-09-30

Abstract: Microglia, the brain’s resident macrophages, help to regulate brain function by removing dying neurons, pruning non-functional synapses, and producing ligands that support neuronal survival1. Here we show that microglia are also critical modulators of neuronal activity and associated behavioural responses in mice. Microglia respond to neuronal activation by suppressing neuronal activity, and ablation of microglia amplifies and synchronizes the activity of neurons, leading to seizures. Suppression of neuronal activation by microglia occurs in a highly region-specific fashion and depends on the ability of microglia to sense and catabolize extracellular ATP, which is released upon neuronal activation by neurons and astrocytes. ATP triggers the recruitment of microglial protrusions and is converted by the microglial ATP/ADP hydrolysing ectoenzyme CD39 into AMP; AMP is then converted into adenosine by CD73, which is expressed on microglia as well as other brain cells. Microglial sensing of ATP, the ensuing microglia-dependent production of adenosine, and the adenosine-mediated suppression of neuronal responses via the adenosine receptor A1R are essential for the regulation of neuronal activity and animal behaviour.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is microglia-driven negative feedback mechanism operates similarly to inhibitory neurons and is essential for protecting the brain from excessive activa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 Microglia, the brain’s immune cells, suppress neuronal activity in response to synaptic ATP release and alter behavioural responses in mice.

DOI: 10.1038/s41586-020-2777-8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777-8

相關焦點

  • 小膠質細胞或能有效調節大腦中神經元的功能和行為!
    ,但大腦同時還能控制大量的非神經性細胞,包括小膠質細胞等,本文研究就發現了一個新亮點,即小膠質細胞或能作為神經細胞調節大腦神經活性和行為的「夥伴」,這些小膠質細胞能夠感知並對神經激活產生反應,同時還能對過度的神經活性產生一種負反饋機制,這種新型的小膠質細胞介導的神經調節機制在保護大腦免於疾病侵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Stem Cells:星形膠質細胞控制神經幹細胞產生的新神經元
    2012年8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 --瑞典哥德堡大學薩爾格學院(Sahlgrenska Academy)研究員Milos Pekny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Stem Cells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控制大腦中新神經元產生的分子機制方面的研究論文。
  • 小膠質細胞在大腦中一直在移動,竟可阻止神經元...
    起初,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被凍結」的小膠質細胞顯得很正常。直到有一天,論文共同第一作者、Akassoglou 實驗室前博士後學者Victoria Rafalski博士意外地觀察到一隻小鼠的大腦出現了過度興奮性。Rafalski博士說,「這時我們才意識到,在小膠質細胞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小鼠出現了自發的癲癇發作。這是我們第一次表明,這些細胞的監視可能會抑制癲癇活動。
  • 「Nature子刊」大腦中的「糾察員」——小膠質細胞通過「觸手」阻止神經元過度興奮,預防神經系統疾病
    體內研究發現,小膠質細胞為了監測周圍環境,會不斷地伸出並收回它們的突起,以每小時一次的頻率與神經元突觸發生直接接觸。這種連續和快速的監測是大腦中小膠質細胞的獨特功能。他們結合了這些方法,在小鼠跑步時,同時觀察它們大腦中小膠質細胞與活動神經元之間的相互作用。科學家們發現,小膠質細胞並不會隨機擴展分支,而是主要與活動神經元一個接一個地接觸,而對非活動神經元的關注較少。重要的是,他們注意到,當小膠質細胞接觸活動神經元時,該神經元的活動不會再加劇。
  • 《自然》:小膠質細胞或能有效調節大腦中神經元的功能和行為!
    ,但大腦同時還能控制大量的非神經性細胞,包括小膠質細胞等,本文研究就發現了一個新亮點,即小膠質細胞或能作為神經細胞調節大腦神經活性和行為的「夥伴」。 這些小膠質細胞能夠感知並對神經激活產生反應,同時還能對過度的神經活性產生一種負反饋機制,這種新型的小膠質細胞介導的神經調節機制在保護大腦免於疾病侵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陳根:小膠質細胞與老年痴呆,治療之路在何方?
    小膠質細胞可以在神經元迴路以及可塑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也可以促進神經突觸的保護和修復。在某種程度上,小膠質細胞可以釋放一系列神經營養因子,促進神經元突觸保護和重塑作用,其中神經營養因子有助於記憶的形成及神經功能的恢復。
  • NG2膠質細胞可生成少突膠質細胞,但不生成神經元
    在哺乳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中,除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外,NG2膠質細胞也被認為是第四種神經膠質細胞。研究人員已使用Cre/loxP策略在幾種轉基因小鼠模型中仔細研究了NG2膠質體內的命運。現已有明確的共識,即NG2膠質細胞主要充當腹側前腦少突膠質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亞群的祖細胞,而NG2膠質細胞的神經源性潛力仍受到質疑。
  • Cell: 星形膠質細胞保護神經元免受毒素累積
    2019年6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2019年5月23日,研究人員在《Cell》雜誌上報導了腦細胞收集過度活躍神經元分泌的受損脂質,然後將這些有毒分子回收利用的現象,它是保護神經元免受過度活動的破壞的機制。當神經元快速而激烈地活動時,細胞中的脂質分子會受到損害並且會變得有毒。
  • Neuron:揭秘小膠質細胞在大腦中塑造神經迴路的分子機制
    2020年9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eur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冷泉港實驗室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免疫細胞在微調大腦神經迴路方面或許扮演著意想不到的角色,稱之為小膠質細胞的免疫細胞不僅能夠保護大腦免於感染和炎症,而且還能幫助塑造發育中的大腦迴路,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小膠質細胞還能指導神經元對感覺線索產生反應從而修飾自身的連接性
  • 神經膠質細胞在確保大腦活動合理優化中的作用
    今天,賽業小編為您推薦「神經膠質細胞在確保大腦活動合理優化中的作用」,詳情如下:密西根州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Erin Purcell和他實驗室的研究生Joseph W. Salatin、Mayo診所技術副主任Kip A.
  • 星形膠質細胞如何幫助神經元形成突觸
    索爾克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稱為星形膠質細胞的腦細胞通過在成對的神經元中誘導特定的變化,從而在成對的神經元之間開始交流。該研究成果於2017年10月11日發表在Neuron上,對自閉症,ADHD和精神分裂症等神經發育障礙具有重要意義,據認為這至少部分是由於神經元之間的交流障礙所致。
  • 什麼是神經膠質細胞?膠質細胞有什麼功能和特點?
    神經膠質細胞是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膠質細胞與神經元一樣也具有細胞突起,但其胞質突起不分樹突和軸突。它與神經元不同,可終身具有分裂增殖的能力。神經膠質細胞,一般可分為三類,即星狀、少突和小膠質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神經膠質細胞的數量遠遠超過神經元。
  • 小膠質細胞通過專門的體嘌呤能神經連接監測和保護神經元功能
    小膠質細胞通過專門的體嘌呤能神經連接監測和保護神經元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0 11:38:33 匈牙利實驗醫學研究所Ádám Dénes研究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星形膠質細胞首次轉為功能性神經元
    科技日報北京6月28日電 英國《自然》雜誌日前發表一項再生醫學領域的突破:研究人員首次在分離的人類細胞和小鼠中,利用一種單步方法將大腦的非神經元細胞成功轉化成了功能性神經元。這項技術被證實可以逆轉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症狀,為人類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帶來巨大希望。
  • 三、神經膠質細胞
    三、神經膠質細胞   神經膠質細胞或簡稱膠質細胞(glial cell),廣泛分布於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其數量比神經元的數量大得多,膠質細胞與神經元數目之比約10:1~50:1。膠質細胞與神經元一樣具有突起,但其胞突不分樹突和軸突,亦沒有傳導神經衝動的功能。
  • 小膠質細胞吞噬髓鞘以改變發育性髓鞘形成
    小膠質細胞吞噬髓鞘以改變發育性髓鞘形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8 8:59:45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Bruce Appel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陳功教授:體內重新編碼活性星形膠質細胞為大腦修復的功能性神經元
    哺乳動物出生後大腦產生新神經元的能力弱,這也是為什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很難恢復的原因。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再生的外源性細胞移植在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方面有一定優勢,但也存在免疫排斥、腫瘤發生等諸多問題。操縱成體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其他內源細胞以再生新神經元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再生醫學研究熱點。
  • 一種新型的小膠質細胞研究工具,為探索小膠質細胞開闢新途徑
    為了建立一種新的小膠質細胞基因靶向模型,作者首先應用大規模平行單細胞分析比較了小膠質細胞和CAM在穩態和疾病過程中的特徵,並發現己糖胺半乳糖苷酶亞基β(Hexb)可作為穩定表達的小膠質細胞核心基因,而其他小膠質細胞核心基因水平在病理過程中則表現出顯著下調。
  • 最新綜述:小膠質細胞如何影響Tau病理?
    在包括阿爾茨海默病(AD)在內的所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病程進展中,大腦中失去控制的免疫反應不容忽視。最近的研究已證明tau蛋白具有prion樣特徵,並且小膠質細胞變化與tau病理有關。儘管尚不清楚當中的先後次序,但tau本身的種子擴散特性小膠質細胞對tau傳播的促進作用很可能共同起作用,並且對退行性病變的發生和發展至關重要。據現有證據,靶向tau種子並控制複雜炎症過程中的某些信號傳導途徑可能作為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一種新的治療策略。
  • 科學家揭示小膠質細胞在視神經脊髓炎中的作用
    梅奧醫學中心神經內科系和神經科學系伍龍軍教授課題組主要研究小膠質細胞在神經系統功能中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小膠質細胞在神經系統疾病,如疼痛、癲癇、中風和自身免疫性神經病學中的病理作用。小膠質細胞是目前神經免疫研究的熱點,已經知道小膠質細胞在各種疾病過程中高度活化,然而,這種活化反應的功能在不同疾病中可能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