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聯合廣場,巴塞隆納哥倫布紀念碑,巴黎旺多姆銅柱接著我們便來到了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根據我查的攻略,這應該是舊金山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了。可建築外觀有些稀鬆平常,並不是單獨的一座宮殿,而是和街上其他建築緊緊連接在一起。我因為沒看過什麼博物館,其中幾個如故宮、羅浮宮都是世界聞名,其建築本身就已值得觀賞,所以可能口味給養刁了。可話說回來,就連馬德裡提森博物館這樣的私人博物館,也是單獨一座宮殿的。不過MOMA有七層之高,我因此也仍很期待。
進到一層,空蕩蕩的,只有禮品店,所以我們直接上了二層,是售票處,給他們看了Citypass,拿了份中文的導覽圖,四下望望,似乎也什麼都沒有。如今我再看導覽圖,一二樓是有兩個小的常設展覽的,據網上說其中展出著畢卡索、馬蒂斯、杜尚、達利等人的作品,但大概藏品數量不多,入口又很不起眼,我們當時竟錯過了。
我們徑直到了三樓,有一扇門直接通向戶外,那一小片露天區域是一面綠化牆,據說上面有幾百種植物。我事實上一直不能理解綠化牆的美感,我覺得植物就應該按其本來的樣子長在地上,至於什麼樣的植物會生活在一起,完全應該由自然來決定,而不是人為將它們聚集在一塊兒又盡力模擬自然之美來仔細排布。以至於我一看見「綠化牆」腦海中就浮現「刻意」二字。牆前面是幾個銅塑,站在一塊路標下低聲商議著什麼,我也湊上前去偷聽了一下。
離開綠化牆繼續走,是8號展廳The Train: RFK’s Last Journey. 甘迺迪被刺殺後,屍體被一列火車運回首都華盛頓,好多人自發來到鐵軌旁目送,整個展覽就是火車這一路所經過這些人的照片。我的第一感受是不解,我不理解為什麼這算作藝術。牆上的照片,全都是無名的普通人望向列車,大人、孩子、男人、女人我有些迷茫了。前面有一個暗房,裡面傳出聲音,走進去,一個老式電影放映機正在運轉,暗房很小,沒有座位,好多人席地而坐。
沒有人交談,影片也很靜,只有火車的「咣當」聲和所路過的樹聲風聲,我站在後面,和屋子裡其他人一樣,就這樣靜靜地看火車駛過一個小山丘,一對父子站在那裡,一片小樹林,一個女人穿著粉色的比基尼,一個小池塘,沒有人,只有蟬鳴和風聲……我就那樣靜靜地看著,心也變得很沉靜,我感覺這火車會一直駛下去,不過影片終是結束了。我想了很多,想到死亡,想到安寧,想不通為什麼會有人只穿個胸罩來目送死者,又似乎什麼都沒有想,就看著這沿途的一切。我想到顧隨先生的詩,「禪機說到無言處,空裡遊絲百尺長。」
智恩說她問了男友Matt,甘迺迪家族是最後一個大的美國家族,所以這件事對人們震撼很大。我想,這類似於英國那些皇室吧,涉及所謂血統。可我從這個展覽中,看到的不是震撼,而是平靜。死亡後,一切歸於平靜,人們平靜地目送死者,他們心情如何是我不得而知的。我想到陳丹青講布法馬可《死亡的勝利》,人們在屍堆旁宴飲狂歡。西方習慣討論死亡,而中國可以討論鬼神,卻從不討論死亡。《死亡的勝利》是激情的表達方式,而這裡,展示的是平靜。
我感覺,從這個展覽開始,我對現代藝術終於有了一些理解。我原以為藝術是創造出新的東西,但現在我終於看到藝術來源於生活,它讓我們意識到已有的東西,哪些是你個人的情感,身邊的環境,它將那些情緒挑出放大給你感受。我原期望那些作品以外力傳達給我一種情緒,但現在我似乎發現了新大陸,從內挖掘同樣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