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公安機關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相關活動安排,以及公安機關加強和改進老年人服務管理工作,公安交管部門應對冰雪嚴寒確保交通安全暢通、鐵路公安機關做好疫情防控和保障運輸安全等工作情況。
經黨中央批准,自2021年起,將每年的1月10日設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
在地方公安機關層面組織舉辦的慶祝活動有5項「規定動作」和若干「自選內容」。「規定動作」包括:一是1月10日全國公安機關、公安院校舉行升(掛)警旗儀式;二是舉辦「110警營開放日」活動;三是開展愛民實踐活動;四是開展走訪慰問幫扶救助;五是推動落實惠警措施。
地方公安機關層面組織舉辦的慶祝活動中包括開展愛民實踐活動。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全國公安機關自2020年12月起至2021年2月底,將集中開展以「五進五民」為主要內容的愛民實踐活動。「五進五民」即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聽民聲、訪民意、察民情、排民憂、解民難。
發布會還通報了公安機關加強和改進老年人服務管理工作。公安部於日前制定下發《關於切實加強和改進老年人公安服務管理工作的意見》,提出要正確處理傳統與創新的關係,統籌兼顧老年人群體特殊需求,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頻公安事項,加強和改進老年人公安服務管理工作。
《意見》包括六方面16項具體措施:包括加強公安機關窗口人工服務兜底保障,為老年人提供面對面貼心服務,包括建立老年人優先辦理「綠色通道」,研究建立針對居住在偏遠地區和行動不便老年人委託親屬代辦模式,為老年人提供多種支付方式選擇;方便老年人獲取智能化服務,包括進一步研究針對老年人使用的定製式、差別化線上服務,優化網上辦理流程、簡化自填數據項,增設大字體、大按鈕頁面展示,研究推出授權代理、親友代辦等功能;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拓展服務老年人廣度深度,包括整合公安自助服務終端類型,優化操作界面,在自助服務區加強人工引導,推動公安政務服務向社區延伸等。
還有就是,嚴密防範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保障老年人安全享受智能化服務等。文/本報記者 高語陽
警察故事
反詐民警 專治各種「上當」
「您好,我是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民警蘇興博……」蘇興博可能是北京市民熟悉的名字之一,每次打網約車都能聽到他的溫馨提醒。
但他和他的同事們也可能是被市民懷疑過是「假警察」最多次的真警察。
一個工作日的上午,在位於陶然亭開陽橋西側的刑總大院裡,蘇興博正不停地撥打電話。「您好,這裡是北京市反詐中心,我是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反詐民警蘇興博,我們發現您可能接到了電信網絡詐騙電話,請您千萬不要相信……」但大多時候,對方的回覆是:「詐騙?我看,你就是假警察吧!」
對此,蘇興博和同事們也覺得委屈:「讓你小心詐騙你不上心,勸你不要給騙子打錢你還反過來責備、質疑我們。打電話時總要強調,我們不是假警察。」無論當事人的反應如何,反詐民警必須把勸阻工作堅持下去,簡訊提醒不行就打電話,電話勸阻不行就讓屬地派出所上門,總之就是一定不能讓群眾受騙上當。
走到哪裡,蘇興博就把反電詐宣傳到哪裡,在他私家車的後備箱裡,裝著一摞摞的形式各異的反電詐宣傳材料,這些都是他自己編寫的。接受媒體採訪,跟朋友吃飯,甚至參加親友的婚禮,他都會藉機把宣傳材料發放出去。
作為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十支隊(北京市反詐中心)三大隊隊長,蘇興博認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最關鍵的一步不是案件的偵破,而是減少案件的發生,而這一點就要想辦法提高群眾的防範意識,前期的宣傳必須要讓群眾入腦入心,「不能僅僅把宣傳當作任務,打個電話就完事兒了。」他和北京青年報記者說道。這件事情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蘇興博能做到的,就是以身作則將反電詐作為一種生活狀態,作為一種理想信念去堅持。文/本報記者 張子淵 實習生 閆書瑜
退休不離崗 神筆警探畫平安
在山東省公安廳物證鑑定中心視聽室高級工程師、首席模擬畫像專家林宇輝的畫案前,貼了整整一排的模擬畫像,而梅姨(涉嫌拐賣兒童)的畫像處在最顯著的位置上。每天,林宇輝就是在這些畫像前,為退休後自己制訂的「雙百計劃」而竭盡全力。
林宇輝被網友們稱為「神筆警探」。畫100個被拐兒童的想法,來自於2017年,這是林宇輝第一次為被拐兒童作畫。那時,河南周口人申軍良找到了林宇輝。申軍良拿著被拐賣12年的兒子申聰周歲的照片,嘗試著讓林宇輝幫助他繪製出兒子如今的相貌。
被申軍良尋子12年的經歷所感動,林宇輝根據申聰周歲的照片、申軍良夫婦的相貌特徵,繪製出了申聰的模擬畫像。儘管申軍良沒有見過兒子十二三歲時的樣子,但當林宇輝把畫像拿給他的時候,他有一種直覺:這就是兒子。
2018年,申聰被拐案件的人販子被法院宣判死刑,申軍良拿到了判決書,卻仍然沒有找到兒子。但是判決書中記錄了人販子通過一個叫「梅姨」的婦女轉手將申聰賣掉的事實。為了找到這個線索,申軍良拿著很久以前公安機關繪製的「梅姨」模擬畫像,苦尋「梅姨」。他多次走訪「梅姨」的住處,接觸其身邊人,通過他們的口述和描繪得知了「梅姨」的相貌與模擬畫像中相差較大。為了尋找線索,申軍良又找到林宇輝,請求林宇輝根據此前公安機關繪製的「梅姨」畫像和後期他搜尋的線索,重畫「梅姨」。
林宇輝重新繪製的「梅姨」畫像,後來被申軍良在各個媒體轉發,一度在網絡刷屏。這也為申軍良後來找到申聰提供了巨大的社會幫助。
2020年年初,廣東警方找到了申聰,結束了申軍良15年的尋子路。據與林宇輝和申軍良相熟的記者轉述,林宇輝的模擬畫像非常接近申聰本人。正是因為這件事情,有更多的尋親家庭登門拜訪林宇輝,希望得到他「神筆」的幫助,繪製出親人的模擬畫像。
「我看到這些求助者的無助,這些期盼的眼神,就考慮退休之後,可以多幫助這些尋親家庭。」從此,林宇輝開始了他的第一個「百人計劃」——一年內為100個尋親家庭繪製模擬畫像。
而給烈士畫像的緣由則來自於林宇輝在2016年參加央視《挑戰不可能》節目,在《等著我》欄目中,一位90歲高齡的烈士妻子極度思念犧牲已久的丈夫,希望林宇輝幫她丈夫作畫。但由於沒有烈士的照片,林宇輝只能通過烈士妻子和戰友的描述繪製畫像,最終的畫像也得到了烈士妻子的認可。
節目播出後,就有很多烈士家屬陸陸續續找到林宇輝,希望林宇輝能夠幫忙,畫出自己已經犧牲的兄弟或者父輩的畫像。這也就成了他為「100個烈士畫像」計劃的緣起。
「100個被拐兒童的畫像已經完成,其中找回了八九個;100個烈士的畫像因為疫情影響還差30個沒畫完。」這是林宇輝退休後為自己制訂的「2020年雙百計劃」的進度表,由於心臟不好,林宇輝一邊服藥一邊趕進度,他希望儘快完成最後30幅烈士畫像,完成他的一個心願。
文/本報記者 張子淵 實習生 王佳
統籌/趙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