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中微調的問題,宇宙會給我們提供線索,忽略的結果請自負

2021-01-09 天文在線

如果我們忽略宇宙提供給我們的線索,後果自負

當您以科學的方式對待世界時,您會通過詢問有關它自身的問題來獲得有關其運作方式的知識。您可以觀察它的行為,對它進行實驗;也可以測量您感興趣的一些特殊數據。如果以正確的方式問出正確的問題,您就可以開始獲取有關那些物理現象支配行為的信息,這些行為的意義在每一個調查中都會被揭示出來。

在大多數情況下,您的調查結果會教授您有關宇宙的一些特殊知識。但是有時,您也會發現有些事情太過於真實。您將用以下兩種方式之一來測量讓您感到迷惑的事物:要麼兩個看起來不相關的事物完全(或近乎完美地)相同,要麼兩個看起來不相關的事物極其不同。這就稱之為微調,這確實是物理學中存在的一個問題。

(弦線景觀可能是一個充滿理論潛力的迷人想法,但它不能解釋為什麼像宇宙常數這樣的微調參數的值(或暗能量的值)具有它所具有的價值。儘管如此,了解這種價值為何具有特定意義的原因仍然是一個微調的問題。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個問題有一個具有目的動機的答案。)

您甚至不需要通過物理學來理解為什麼會這樣。想像一下,您正在查看世界上一些最富有的人的淨資產,正如福布斯億萬富翁名單顯示的那樣。如果您可以隨機選擇其中的兩個,那麼您會希望找到什麼?當然,你會期望每一個都至少價值10億美元,但是您也會期望這兩個價值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如果第一個億萬富翁價值為A,第二個億萬富翁價值為B,那麼他們之間的差值就是C,其中A-B=C。換句話說,如果A和B都價值數十億美元,那麼C很可能也是(或接近)數十億美元。

(一般來說,如果你有兩個大額數字,並且要取它們之間的差額,那麼這個差額的數量級將與原來的數字相同。)

例如,A可能是Pat Stryker(排名第703位),身價3,592,327,960美元。B可能是David Geffen(第190名),身價8,467,103,235美元。他們之間的差額,或者說A-B,是-4,874,775,275美元。C正負的概率各佔50%,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A和B的數量級都是一樣的。

但並不總是如此。例如,世界上超過2200個億萬富翁中的大多數身價都不到20億美元,其中有數百人身價在10億到12億美元之間。如果你碰巧從他們中隨機挑選了兩個人,並且如果他們的淨資產只有幾千萬美元的差距,你也不會感到十分驚訝。

(2017年12月11日,企業家Tyler Winklevoss和Cameron Winklevoss在FOX工作室與Maria Bartiromo討論比特幣。他們是全球首批「比特幣億萬富翁」,他們的淨資產幾乎相同,但背後有一個潛在的原因。)

然而,如果它們之間的差別只有幾千美元,或者為零的話,您可能會感到驚訝,會想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但這種可能性並非完全不存在。

畢竟,您不知道有哪些億萬富翁在你的名單上。如果您得知文克爾沃斯兄弟(首位比特幣億萬富翁卡梅倫和泰勒)擁有完全相同的淨資產,你會感到震驚嗎?或者如果說,克裡森兄弟(Collisonbrothers)——派屈克(Patrick)和約翰(John)(Stripe的聯合創始人)——的價值僅相差幾百美元的話,您會震驚嗎?

不,這並不特別令人驚訝。一般來說,如果A和B都很大,那麼A-B也會很大,除非有某種原因使得A和B非常接近。億萬富翁的分布並不是完全隨機的,因為兩個看起來毫不相關的價值觀之間可能存在潛在的聯繫。(對於網絡世界的溫克萊沃斯夫婦或者科林森夫婦來說,他們之間確實存在著血緣關係!)

(宇宙的預期命運(前三幅插圖)都對應著一個物質和能量聯合起來對抗初始膨脹率的宇宙。在我們觀測到的宇宙中,宇宙加速是由某種迄今尚未解釋的暗能量引起的。所有這些宇宙都由弗裡德曼方程控制,它將宇宙的膨脹與其中存在的各種類型的物質和能量聯繫起來。這裡有一個明顯的微調問題,但也可能有一個潛在的物理原因。)(e.SIEGEL/BEYONDTHEGALAXY)

在宇宙中,有許多事物是經過微調的。膨脹的宇宙本身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在熾熱的大爆炸最早的時刻,空間結構本身正以一個特定的速度(哈勃膨脹速度)膨脹,而這個速度恰好是巨大的。與此同時,宇宙以粒子、反粒子和輻射的形式充滿了巨大的能量。

膨脹的宇宙基本上是這兩種相互競爭的力量之間的競賽:

最初的膨脹速度,可以把所有東西分開,所有不同形式的能量的引力也可以把所有東西拉回到一起,大爆炸就是發令槍。有趣的是,為了最終得到我們今天所擁有的宇宙,這兩個看起來毫不相關的數字,必須經過大量的微調。

(如果宇宙密度稍微提高一點(紅線),它就已經重新坍縮了;如果它只是稍微低一點密度,它就會膨脹得更快,並且變得更大。)(NEDWRIGHT的宇宙學教程)

這個謎題被稱為平坦性問題宇宙,在這個宇宙中,能量和膨脹率如此完美地平衡,在空間上也是完全平坦的。今天,我們也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方法來測量宇宙的曲率,例如通過檢查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起伏模式。

(不同角度大小的起伏的出現導致了不同的空間曲率情景。目前,宇宙看起來是平的,但是我們只測量到了0.4%的水平。在更精確的層次上,我們可能會發現某種程度的內在曲率。)

通過將我們的觀測結果與理論預測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確定,即使在今天,宇宙在空間上也是極其平坦的。如果我們根據我們現代的觀測來推斷熱大爆炸的早期階段,我們就會知道初始膨脹率和初始能量密度必須平衡到大約50有效數字。

八大行星的軌道在偏心率和近日點(最近距離)與遠日點(最遠距離)之間的差值上有所不同。沒有什麼根本的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行星的軌道比另一個行星有或多或少的差距。這只是太陽系形成所需的初始條件造成的結果。)

當我們面對這樣的難題時,我們有兩種選擇方式。首先要指出的是,這種微調僅僅是由於初始條件的結果,而這些條件是我們今天取得結果所必需的。畢竟,我們今天觀察到的許多巧合中,有兩件事似乎密切相關,因為它們是在很久以前建立起來的,在適當的條件下,使它們在今天看起來是相關的。

例如,金星圍繞太陽的軌道是橢圓形的,類似於所有行星的軌道。但是金星距離太陽最近處(近日點)和距離太陽最遠處(遠日點)之間的差值最小。

為什麼金星比其他行星更圓,而不是橢圓?這僅僅是太陽系形成所需的初始條件造成的。海王星是第二圓的,其次是地球。最小的圓形行星是水星,接著是火星,然後是土星。沒有一種機制能導致這些古怪的事情的發生;它之所以是我們今天觀察到的結果,是由於太陽系誕生的(看似隨機)初始條件。

(這塊巖層,在拱門國家公園被稱為平衡巖層,似乎處於不穩定的平衡狀態,就好像很久以前有人把它堆在那裡並完美地平衡了它。然而,這不僅僅是一個巧合,而是潛在的地質和侵蝕過程的結果,這些過程導致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結構。)

但這既不吸引人,也沒有啟發性,因為它假設沒有潛在的原因導致我們觀察到的結果。另一種選擇是假設存在某種機制,導致我們今天看到的明顯的微調。

例如,如果你看到一塊巨大的巖石搖搖欲墜地平衡在一個棲木上,你會認為是某種東西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這可能是因為有人小心地把它放在那裡並使它保持平衡,也可能是因為侵蝕和風化使得這個結構自然演化。微調並不一定意味著要有一個微調器,而是需要某種物理機制來解釋為什麼某些事物會進行微調。這種結果可能看起來不一定是巧合,但是如果我們看到的結果是由某種原因造成的,情況就不一定是這樣了。

(膨脹導致空間以指數方式擴張,這會迅速地導致任何預先存在的彎曲或非光滑空間看起來將是平坦的。如果宇宙是彎曲的,那麼它的曲率半徑至少要比我們能觀測到的大幾百倍。)(E.SIEGEL(L);NEDWRIGHT的宇宙學教程(R))

回到平坦性問題的例子,回到平坦性問題的例子,我們很容易推理出一些潛在的理論來解釋為什麼今天的宇宙看起來是平的。宇宙的初始膨脹率和初始能量密度可能來自相同的預先存在狀態,導致這兩個值相互關聯和平衡。

另一種可能是宇宙的某個階段在大爆炸之前就已經存在,它迅速膨脹並拉伸了宇宙,使得它與完全平坦的宇宙難以區分。宇宙有可能真的是彎曲的,但是它的彎曲程度比我們的可觀測宇宙觀測站允許的要大得多,就像你不能僅僅通過檢查你自己的後院來測量地球的曲率一樣。

微調論證的全部意義不是宣稱我們有一個奇怪的巧合,因此任何解釋這個巧合的東西都可能是正確的。相反,它指出了我們思考原本無法解釋的謎題的各種方式,試圖為一個沒有明顯原因的現象提供物理解釋。

(膨脹期間發生的量子漲落在整個宇宙中被拉伸,當膨脹結束時,它們變成了密度漲落。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導致了今天宇宙中的大尺度結構,以及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觀測到的溫度波動。這樣的新預測對於證明我們提議的微調機制的有效性至關重要。)

在科學中,我們的目標是僅僅通過自然的、物理的解釋來描述我們在宇宙中觀察或測量的一切。當我們看到一個似乎是宇宙巧合的事件時,我們有責任檢查這個巧合的每一個可能的物理原因,因為其中一個可能會導致下一個重大突破。這並不意味著在沒有進一步證據的情況下,你就應該相信(或指責)某個特定的理論或想法,但是我們目前可以推理出的解決方案也確實告訴了我們去哪裡找答案是明智的。

一如既往,我們對這樣的理論是否可以接受都有嚴格的要求,其中包括複製前一個領先理論的所有成功,解釋這些新的難題,還有對那些我們可測試的、可觀測的及可測量的數量做出新的預測。除非一個新想法在所有三個方面都獲得成功,否則這只是猜測。但這種推測仍然具有難以置信的價值。如果我們不參與其中,我們已經放棄了發現關於我們現實的新的基本真理。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FY: 諸葛痒痒

作者: Ethan Siegel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微調」確實是物理學中很重要的一個問題
    如果你以正確的方式提出正確的問題,你就能開始獲得關於在你的每一項調查中所揭示的行為受何種物理現象支配的信息。大多數時候,你的研究結果會告訴你一些關於宇宙的具體信息。但每隔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一些好得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你會用兩種方式中的一種來衡量一些會讓你感到困惑的東西:要麼看起來不相關的兩件事完全(或幾乎完全)相同,要麼看起來相關的兩件事截然不同。
  • 理論物理學中的五大問題
    粒子和力的統一:確定各種粒子和力是否可以在將它們全部解釋為單個基本實體的表現的理論中統一。微調問題:解釋自然界中如何選擇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中的自由常數。宇宙奧秘的問題:解釋暗物質和暗能量。物理問題1:量子引力問題量子引力是理論物理學的努力,旨在創建一個包括廣義相對論和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理論。當前,這兩種理論描述了不同的自然尺度,並試圖探索它們重疊的尺度,這些結果並不十分有意義,例如引力(或時空曲率)變得無限大。(畢竟,物理學家從來沒有看到自然界中真正的無限,也不想!)
  • 由希格斯玻色子引發的討論,微調與自然性,孰是孰非
    這個觀測結果成為了困擾著當今量子物理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的一大典型問題:微調與自然性的問題。要理解被觀測到的希格斯質量如此之低為何可疑,首先你必須知道這一觀測結果實際上匯總了兩個部分:裸希格斯質量(我們所不知道的)加上所有其他標準模型粒子的質量,這些來自標準模型粒子的質量統稱為「量子修正」。
  • 理論物理學中尚有疑問的五個大問題
    在2006年出版的頗具爭議性的著作《物理學的麻煩:弦理論的興起、科學的衰落以及下一步的發展》中,理論物理學家李·斯莫林指出了「理論物理學中的五個大問題」。問題1:量子引力問題量子引力理論是理論物理研究的成果,既包括廣義相對論又包括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的理論。
  • 《自然》:扭曲的光的暗示為暗能量的本性提供了線索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刊登了一篇重要文章,題為:「扭曲的光的暗示為暗能量的本性提供了線索」。宇宙學家認為,一種被稱為「第五元素」的奇特物質可能會加速宇宙的擴張,物理學家說我們的宇宙可能充滿了這種神秘物質。
  • 宇宙學最大的難題!是爭論抑或是線索?
    如果一種測量手段或技術不起作用,其它的會將你指向正確的方向。但當我們嘗試在不斷膨脹的宇宙中運用這些技術,就出現了一件令人困惑的事:我們得到了一到兩個解答,而他們互不匹配。這是宇宙學中最大的悖論,而且它可能正是那條揭開有關我們存在的最大謎團的那條線索。
  • 反物質的發現揭示了宇宙起源的線索
    來自中微子的新證據指向了關於為什麼宇宙是由物質而不是反物質構成的幾種理論之一。一開始有物質和反物質,然後只有物質。這個問題是定義物理學的奧秘之一。上周,科學家們宣布了一項誘人的發現,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會告訴我們更多,而不僅僅是我們為什麼生活在一個物質的宇宙中——它可能會揭露宇宙最早時代的秘密,甚至會把我們所不知道的看不見的暗物質聯繫起來。
  • 反物質的發現揭示了宇宙起源的線索
    來自中微子的新證據指向了關於為什麼宇宙是由物質而不是反物質構成的幾種理論之一。一開始有物質和反物質,然後只有物質。這個問題是定義物理學的奧秘之一。上周,科學家們宣布了一項誘人的發現,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會告訴我們更多,而不僅僅是我們為什麼生活在一個物質的宇宙中——它可能會揭露宇宙最早時代的秘密,甚至會把我們所不知道的看不見的暗物質聯繫起來。
  • 探測器拼湊出早期宇宙線索,宇宙中的大部分金元素來自哪裡?
    當周期表向下移動,一段時間內的電子數量會增加;當原子能級增加,則每個能級的能級子級數也會增加。不管年少時的你是否選擇的理工科類,對於元素周期表這個名詞一定不會感到陌生,我們每個人的區別大概只是對它的熟悉程度和使用深度的區別。即使誕生的時間已經超過了150年之久,但其中有很多宇宙的重元素來由,我們仍然並不是太了解。
  • 宇宙開始變得有點怪異 科學家認為大家忽略了宇宙的基本成分
    對此科學家提出一個重要線索,認為大家忽略了宇宙的基本成分,或者忽略了這些基本成分是如何混合在一起。目前,科學家提出第二個重要線索——「宇宙可能形成的標準模型」,今年7月底,科學家宣稱,現代宇宙看起來出乎意料地薄,星系、氣體和其他物質並未按照預期那樣聚集在一起。早先的一項研究也給出了類似的提示,但目前科學家基於7年觀測數據的最新分析,是迄今最為清晰地指向異常現象的獨立證據。
  • 世界天才的自負與孤獨:愛因斯坦晚年犯的錯
    當然,再偉大的科學天才也會犯錯,而且,偉大的人物還常犯偉大的錯誤!博達尼斯的這本《愛因斯坦也犯錯:天才的一生》想告訴你的就是這一點。相比於其他科普讀物,這本書植根於歷史脈絡,不但生動地講述了愛因斯坦創建廣義相對論的艱苦歷程,也尖銳地指出了他後來與主流物理學界的脫節,他的自負與孤獨,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愛因斯坦——雖有缺點,但仍不失為世紀天才。
  • 大型強子對撞機瞥見了新物理學的線索
    這些數據支持了物理學家的猜測,即存在比他們的理論所暗示的更多的基本粒子,甚至可能為最近發現的希格斯玻色子所構成的一個重大謎團提供了線索。描述自然界基本組成部分的理論被稱為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它建於20世紀70年代,在大型強子對撞機等實驗中被證明是驚人的精確。然而,物理學家知道在自然界中有一些東西是標準模型無法解釋的。
  • 138億年前宇宙的一道光,或將迫使我們建立新的物理學法則
    大爆炸,創造了今天宇宙中的物質。而如今,科學家們在宇宙尺度下發現了宇稱可能不守恆的現象,就更加令人震驚了。這一次可能轟動物理學界的發現,來自於兩名日本物理學家——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的Yuto Minami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和日本卡夫利宇宙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的Eiichiro Komatsu相信,通過CMB的偏振角,他們發現了宇稱不守恆的線索。
  • 物理學-宇宙的粒子深度
    按照近代物理學的觀點,真空不是虛空,而是量子場系統的基態,具有複雜的結構。處於基態的量子場在不斷地振動,具有零點振動能,且具有相互作用(包括自作用),真空中各種量子場不斷地有各種虛粒子在產生、消失和轉化。在某種意義上真空像是介質,類似於電磁學中電場對電介質的極化、真空與外電磁場的相互作用產生真空極化。真空極化反過來會影響粒子的性質,導致可觀測的後果。
  • 物理學中的時間悖論
    (來源:Wikimedia Commons)「危機出現了,」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數學家John Baez說,「一旦危機得以解決,物理學將走向一個新的方向。」這裡說的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在我們生活著的低能量地球環境中,秒表、擺鐘,還有氫原子鐘都將繼續精準地記錄自然流逝的軌跡。但當物理學家們想要將宏觀宇宙和亞原子微觀世界合併在一起時,危機出現了。
  • 宇稱不守恆,是因為忽略了鏡像宇宙?
    而利婭·布魯薩爾(Leah Broussard)認為,一個一切都翻轉過來的平行宇宙很有可能存在。她與其他田納西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同事們一起,努力尋找與我們的宇宙呈鏡像翻轉的宇宙。那裡有鏡像的原子、鏡像的分子、鏡像的恆星與行星,甚至鏡像的生命。在過去幾十年中,不斷有誘人的線索提示著這樣一個世界的存在。
  • 追根溯源,粒子物理學中那些偉大的科學成果,到底是如何被發現的
    2015年底,大型強子對撞機進行的兩項通用實驗的數據中出現了一些線索-----科學家們偶然發現了一個質量為質子750倍的粒子。這個線索的出現促使500多篇科學論文發表,每一篇都試圖講述數據起伏背後的故事。
  • 什麼會加速宇宙的膨脹?
    宇宙加速膨脹指宇宙的膨脹速度越來越快的現象。宇宙加速膨脹這個問題是當代理論物理學中最「熱門」的主題之一,它激起了世界各地的眾多研究人員的興趣。關鍵問題在於,天文學家所觀察到的宇宙加速擴展與理論學家所認為的擴展速度之間的差異,是宇宙學中一直存在的重大難題。宇宙學家對大爆炸後不久發出的輻射的測量結果是基於對膨脹率(稱為哈勃常數)的期望。
  • 「負質量」流體宇宙?新理論能解釋宇宙中95%的缺失?
    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或許已經解決了現代物理學中最大的問題之一,他們發表了一篇新論文,將暗物質和暗能量統一為一種現象:一種具有「負質量」的流體。如果你推一個負質量,它會向你加速。這個驚人的新理論也可能證明愛因斯坦100年前的預言是正確的。
  • 《信條》背後的真實科學問題:我們能否逆時間而行?
    拋去影片觀賞性不談,這部電影將一個被物理學家探討了一個多世紀的科學問題帶到了我們面前:物理學的觀點認為,一切基本定則都應該是對稱的,描述宇宙種種變化過程的微觀物理法則並不區分過去與未來。但現實世界中,我們感覺到的時間只向著未來這一個方向前進。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