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署意味深長,四大關鍵詞看懂下半年宏觀經濟政策!

2020-11-27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關鍵詞:跨周期

&nbsp&nbsp&nbsp&nbsp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nbsp&nbsp&nbsp&nbsp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是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協調和生產力布局優化,減緩經濟周期波動影響,防範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穩定市場預期,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踐證明,我國的宏觀調控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是對「逆周期調節」的完善和升級。「逆周期調節」在對衝周期性因素的衝擊、平抑各種短期經濟波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則是順應經濟形勢的變化,進一步豐富並深化宏觀調控的內涵,意味著我國宏觀調控的理念更加成熟,手段和工具也更加豐富。

&nbsp&nbsp&nbsp&nbsp之所以強調「跨周期」,是因為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這主要體現在三個「仍然」上: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同時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

&nbsp&nbsp&nbsp&nbsp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戰略思維的勝利。面對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我們必須堅持持久戰思維,對黨領導下的中國經濟長遠發展有堅定信心,對將面臨的各種風險考驗有戰略定力,善於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要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從而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nbsp&nbsp&nbsp&nbsp關鍵詞:集成效應

&nbsp&nbsp&nbsp&nbsp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宏觀經濟政策要加強協調配合,促進財政、貨幣政策同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應。

&nbsp&nbsp&nbsp&nbsp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值得關注的是,財政、貨幣等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配合取得明顯成效。

&nbsp&nbsp&nbsp&nbsp比如,強化疫情防控物資保障重點企業資金支持,人民銀行通過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提供優惠利率信貸支持,中央財政按企業實際獲得貸款利率的50%給予貼息。通過財政、貨幣政策的協同發力,優惠資金精準用於疫情防控,6600多家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受益,企業實際平均融資成本為1.23%,有效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nbsp&nbsp&nbsp&nbsp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需要進一步加大宏觀政策力度。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等宏觀政策直接作用領域有所不同,但這些政策又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關聯和影響,關係十分密切。做好「六穩」「六保」、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各方面宏觀經濟政策必須健全協調機制,加強協調配合,提高政策有效性,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形成合力,充分發揮出集成效應。

&nbsp&nbsp&nbsp&nbsp比如,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落實好「保居民就業」任務,不僅要落實好就業政策,還需要財政、貨幣等其他宏觀政策協同發力。特別是要加大對促進就業的投入力度,統籌用好就業補助資金、失業保險基金等,支持企業穩定現有就業崗位,加強失業人員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服務,擴大失業保險保障範圍。同時,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推動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明顯下降,推動穩企業保就業。

&nbsp&nbsp&nbsp&nbsp攥指成拳聚合力。宏觀經濟政策要進一步協調配合、落地見效,助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

&nbsp&nbsp&nbsp&nbsp關鍵詞: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nbsp&nbsp&nbsp&nbsp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推動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一段時期以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現象凸顯,尤其是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大量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受到影響,急需資金支持。要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綜合施策、久久為功。要改革完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監管政策和稅收政策,完善針對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政策環境和激勵約束機制。從大的層面來說,需要引導和鼓勵商業銀行開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的提升工程,完善內部的資源配置、績效考評、風險評估、盡職免責、金融科技等政策支持。金融管理部門要會同地方政府完善信用信息、風險分擔等機制建設。同時,嚴格查處小微企業融資中的不合理收費問題。

&nbsp&nbsp&nbsp&nbsp商業銀行作為企業融資的主力軍,在推動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上要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要根據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形成機制合理確定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要發揮低利率融資的「頭雁作用」,另外,使用了支小再貸款和政策性銀行轉貸款低成本資金的中小銀行也要降低貸款利率。各金融機構要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提升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質效,進一步豐富信息數據,改進小微企業授信的審批和風控模式,提高信貸的響應、審批、發放效率,多方式降低小微企業的申貸成本。

&nbsp&nbsp&nbsp&nbsp關鍵詞:宏觀政策落地見效

&nbsp&nbsp&nbsp&nbsp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確保宏觀政策落地見效。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注重實效;要保障重大項目建設資金,注重質量和效益。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要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推動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要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製造業、中小微企業。

&nbsp&nbsp&nbsp&nbsp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注重實效,就要確保各項減稅降費政策落到實處,使企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近期,財政部會同稅務總局專門向地方財稅部門部署,進一步抓好已出臺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工作。下一步,財政部將與有關部門加強協調配合,加大指導和督促力度,繼續密切關注各行業稅負變化,跟蹤做好效果監測和分析研判,幫助企業用足用好政策,更好地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同時,持續抓好直達資金管理,盯牢直達資金使用,加強直達資金監控,強化問題整改落實,及時跟蹤完善政策,確保有關資金規範高效使用。

&nbsp&nbsp&nbsp&nbsp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就要切實抓好已出臺穩企業保就業各項政策落實見效。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同時注意把握好節奏,優化結構,促進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大幅增長。重點落實好1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和兩項直達工具,應延盡延,儘可能多地將受疫情衝擊的小微企業納入支持範圍。同時,堅持市場化原則,尊重商業銀行自主經營權,支持政策不附加硬性要求,消除小微企業顧慮和擔憂。抓好階段性督查和評估驗收,推動企業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切實推動金融系統向企業讓利。

&nbsp&nbsp&nbsp&nbsp

相關焦點

  • 中央最新定調經濟形勢!注意,宏觀政策有細微變化,附解讀
    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 三部委勾劃2019宏觀經濟政策關鍵詞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記者孫韶華 張莫)《經濟參考報》1月16日刊發題為《三部委勾劃2019宏觀經濟政策重點》的報導。文章稱,在1月15日國新辦舉辦的發布會上,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央行的負責人介紹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具體舉措,對經濟熱點做出一一回應。
  • 政治局會議為下半年中國經濟把脈:首提「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
    在上半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交出超預期「成績單」的背景下,下半年中國經濟的「運行圖」和「進度表」又將如何繪就?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除了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以外,還分析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 2020下半年宏觀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昨天我們內容回顧了2020上半年的經濟形勢,這期內容我們談一下,2020下半年宏觀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我們認為,中國經濟繼續復甦是有條件、有基礎、有信心的。從政策目標來看,是保市場主體,保基本民生。從政策取向上看,是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以定向政策為主,達到精準滴灌的目標。下半年降息降準可能還會有,但不管是頻率還是幅度都將明顯小於上半年。國家持續擴大在金融方面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力度,有助於提振製造業投資。另外,在擴大內需戰略下,拉動經濟增長的並不是靠基建這『獨輪車』,而是消費和投資的協同發力。
  • 2018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不破不立
    但正所謂不破不立,中國經濟結構正在發生真實的變化,新舊動能切換可能正處於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期,新動能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正在加速提升,其規模已經可以與部分舊動能等量齊觀。與此同時,國內宏觀經濟政策在三大攻堅戰前提不變的情況下進行微調,定向降準將有利於小微企業。我們判斷,在去槓桿的大背景下,貨幣政策能夠調整的空間非常有限,財政政策才是下半年政策微調的重點。
  •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資本市場進入微觀治理階段
    陶川指出,「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暗示明年上半年加息的概率較低。政策緊縮預期降溫,長端利率短期見頂的概率進一步上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終發布的通稿雖然只有5000字左右,但確是對當年經濟形勢的分析總結,對下年經濟工作的部署。
  • 宏觀經濟政策也具有「J曲線效應」
    不過,將這一原理運用到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上,道理也一樣,即經濟政策的不斷推出對我國經濟所產生的影響也具有「J曲線效應」。  為避免全球經濟危機對我國經濟造成影響,我國從今年第三季度末就開始相繼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穩定較快發展的政策,最近4個月的時間內,出臺經濟政策之多、力度之大,史無前例。
  • 確保宏觀政策落地見效要統籌好幾個關係
    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準確把握當前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展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從政策調節時效、政策協調配合、政策靶向聚焦、政策落地實效等方面統籌好幾個關係,確保宏觀政策落地見效。  統籌好「立足當前」與「跨周期調節」的關係。宏觀政策落地見效首先要「立足當前」,解決階段性問題。
  • 國新辦就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等情況舉行發布會
    社會公眾對我們國家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和中央政府下一步的宏觀經濟政策非常關注,今天很高興請來了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先生、財政部副部長丁學東先生、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先生出席發布會,向大家介紹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有關情況。三個部門的領導對今天的發布會非常重視,他們都希望發布會能夠儘快主辦。朱之鑫主任今天上午剛出差回來,我們就把發布會安排在了今天下午,首先請朱之鑫先生介紹情況。
  • 預測2018年宏觀經濟關鍵詞:防風險、控槓桿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報 記者 杜濤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會對未來一年的政策指明方向。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因此,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尤其受到關注。
  • 專家:上半年經濟數據可喜 宏觀政策取向不宜改變
    專訪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副會長陳厚義   必須格外珍惜呵護當前發展形勢 不能因形勢稍有好轉就調整政策   上半年經濟數據可喜 但中央的決心是明確的,全國上下圍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來的「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指導方針做了許多系統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別是中央振興經濟一攬子計劃的實施,使上半年我國經濟發展出現了可喜的變化。   上半年,全國夏糧產量12335萬噸,連續6年增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6月份更是達到了10.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1321億元,同比增長33.5%。
  • 抗擊疫情的宏觀經濟政策要關注微觀層面的「獲得感」
    宏觀經濟政策亦持續發力。財稅和金融領域都有大動作。2月11日,財政部提前下達了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8480億元。加上之前提前下達的10000億元,2020年2月未過,財政政策中僅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一項就達18480億元。中央銀行也沒有鬆懈,稍早一些的2月3日和4日,中國人民銀行超預期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兩天累計投放流動性1.7萬億元。另外,國家還在央行還設立3000億的特別貸款基金。
  • 華泰證券年中策略:下半年宏觀經濟常態回歸
    華泰證券宏觀研究團隊認為,疫情在短期內打亂了國內經濟活動的正常節奏,但並沒有改變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呈現新特徵的中長趨勢。新冠疫情已進入第三階段,全球經濟漸進修復、常態回歸是下半年宏觀經濟的主旋律。當前寬財政成為新主角、寬信用繼續發力、寬貨幣力度微調。
  • 中金公司:預計下半年經濟延續復甦態勢 貨幣政策或逐步回歸常態
    來源:中證網【券商直播間】  探尋牛市基本面|長城證券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汪毅:本輪行情的成因及脈絡  探尋牛市基本面|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高瑞東:大國博弈和金融周期中進擊的牛市  【港股直播間】  浦銀安盛基金羅雯:把握港股資產配置機遇  國信香港夏曉東:港股牛市來了 如何尋牛
  • 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2020召開
    11月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與廣州市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2020」在廣州舉行。論壇主題為「邁向『十四五』的新發展格局與大灣區融合」。
  • 未來經濟工作應抓主要矛盾化危為機
    下半年經濟這樣幹(4)胡敏「上半年經濟運行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增多」,但「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必須增強憂患意識」。這是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所做的判斷。
  • 正確認識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
    7月3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一連用了六個「穩」字布局下半年經濟工作,其中就包括「穩預期」,就是要引導人們正確認識當前經濟形勢,打消市場的焦慮情緒,理性判斷我國經濟未來走向,推動人們對經濟形勢的主觀反映與經濟發展的客觀軌跡協調同步。宏觀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當前宏觀經濟形勢比較複雜。
  • 半月談 | 脫貧攻堅勝利後,扶貧政策何去何從? 三大關鍵詞讀懂中央...
    半月談 | 脫貧攻堅勝利後,扶貧政策何去何從? 三大關鍵詞讀懂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新華社  作者:  2021-01-05 脫貧攻堅勝利後,扶貧政策何去何從?
  • 全球宏觀政策重回寬鬆環境蘊育新風險 2019年下半年如何投資?
    8月13日,交通銀行發布第54期交銀中國財富景氣指數報告暨2019年下半年資產配置論壇。本期交銀中國財富景氣指數與上期持平,為135點。其中,小康家庭對未來經濟情況持觀望態度,經濟景氣指數和收入增長指數也與上期持平,分別為134點和150點,投資意願指數較上期小幅回落1個百分點,為121點。
  • 宏觀調控要有跨周期的考量
    7月30日,2020年年中政治局會議召開,作為下半年經濟工作的指引,在此次會議有關宏觀調控的表述中,首次出現了一個新的提法——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會議確認上半年「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且「二季度經濟增長明顯好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