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錢學森回國時,楊振寧教授明知會背負罵名,為什麼依舊不回國?

2020-12-03 小剛視野

經常有很多朋友將錢學森和楊振寧放在一起比較,無疑這兩位都是中國人中出類拔萃的偉大科學家,不過要糾正一下的是錢學森和楊振寧都是在各自領域中頂尖優秀的領軍人物,也許這樣比較並不太合適!

錢學森主要是在應用科學領域,比如在飛彈與火箭技術、載人航天技術、以及兩彈事業上都做出了劃時代的傑出貢獻,甚至將中國的航天事業從零開始一步步建設起來,當然我們絕不能忘記鄧稼先、郭永懷、于敏……等一批偉大科學家的一起努力,每一個都將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必須銘記的民族英雄……

而楊振寧則主要從事基礎科學方面的研究,其與李政道一起獲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恆以及和米爾斯一起提出的楊米爾斯理論是現代規範場理論的基礎!另外還在統計力學、粒子物理學、和凝聚態物理等多個領域都有出類拔萃的貢獻!甚至有好事者將楊振寧列為影響全球千年的科學家之一,據稱楊振寧的成就在全球歷史上可以排入15-20位!

我暫時不屬於祖國,我屬於全人類-----楊振寧

兩人都是學成於中國,後來去往美國發展。並且雙雙學成,成為當時知名科學家。錢學森於1950年試圖回國,但被美國橫加阻撓,畢竟誰都不會允許一個敵對國家擁有一位重量級空氣動力學人才。後來,在周恩來的幹預下,錢學森終于于1955年回到中國,為我國的航天事業打下堅實基準,在當時,更重要的貢獻,還是對國防力量的提升。

但楊振寧不一樣,他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你要想讓他的科學知識立馬變成實物,帶給中國很大的現實意義,那就太難為他了。理論科學研究,需要是的寬鬆的學術環境、完整的科學理論和先進的科學儀器,得出的東西可能只有幾句話,或幾個公式,頂多一篇論文。在當時的中國,無論是學術環境還是實驗儀器,都不能具有讓楊振寧施展拳腳的空間。

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是在1957年,剛好比錢學森衝破阻力回到中國的時間晚一年,如果這時候楊振寧頭腦一熱,憤然回國,那之後許多重要理論,也許就不會有,就算有,也與他無關。

所以,楊振寧並不是不想回國,而是對自己和中國都非常了解的前提下,選擇了晚幾年回國,就是因為晚這幾年,楊振寧取得了更多的成就,將華人在自然科學領域的地位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錢學森和楊振寧,誰更偉大?

對於一部分人來說,答案顯而易見,他們說,數百年之後,大家不會記得誰是錢學森,但物理學會記得楊振寧,會記得楊——米爾斯方程,會記得宇稱不守恆定律。

但對於我們來說,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不管以後的人們會不會記得錢學森,但我們這代人知道,沒有錢學森,我們就沒有坐下來討論楊和錢誰更偉大的機會。

有人說,科學家不應該和政治軍事有關係,科學技術也不應當用於武器,科學是屬於全人類的。但我要說,對於國家、民族、種群來說,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求,如果科學家不造武器,誰來守護我們的生存?所以,物理學需要楊振寧,但中國需要錢學森。楊振寧確實是屬於全世界的,屬於物理學的,那個時代的中國,確實無法提供。

中科院周光召院長說:楊振寧為中國至少培養了10個以上的中科院院士和5個大學校長。

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說:楊振寧將清華三個物理研究領域提高到世界一流。沒有楊振寧,就沒有清華物理系的今天。

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為何這麼厲害?答案是教育。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教育家中,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是楊振寧的數學啟蒙老師,讓已經90多歲高齡的楊振寧至今念念不忘。他就是著名的民國教育家劉燻宇。

在中國教育史上,有一所神一般的中學,春暉中學。

語文老師:朱自清,朱光潛。

書法老師:于右任

音樂老師:李叔同

美術老師:豐子愷

在民國數學教育領域,劉燻宇是真正大師級的存在,他為人謙和,只教書育人,不參與政治,因而知名度不如其他人。劉燻宇畢生從事數學教育,培養了中國最早一批的數學人才,不僅如此,他還留下了三本兒童數學的入門經典。

第一本書,叫《馬先生談數學》,在這本書中,劉燻宇以馬先生的身份出現,以圖解法的方式講解一些基本的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書是《數學趣味》,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本書,在書中,劉燻宇通過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用數學的角度加以解析,通過世間萬物來學習數學,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本書名為《數學的園地》,這是針對小學五六年級孩子的數,頗有些難度,裡面有最基礎的函數,微積分和總集的知識,講解的方法很巧妙,孩子往往能看懂一些,將來學習的時候就更加輕鬆了。

這個書合適小學生以及初中生,可以作為他們的自學教材。讓他們能夠自我學習。

這套書價格也不貴,三冊只要69.9元,包郵到家。

點下面的連結,這套書能夠啟蒙楊振寧這樣偉大的物理學家,也一定能得到你孩子的喜歡。

相關焦點

  • 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寧可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建造千億項目
    建國初期,整個國家百廢待興,錢學森等科學家克服重重阻礙,回到了日思夜想的,他根本沒有回國的打算。後來,美國跟中國的關係,稍微好了一些,楊振寧迫不及待的回國,還帶來了一些重要的信息,給國家提供許多幫助。因為這次回國,楊振寧還遭到了美國情報部門的調查。
  • 98歲楊振寧拼盡全力,阻止了中國開發這個項目,卻背上了罵名
    說到楊振寧,不知道大家都有什麼印象,其實在早些年,國內有很多人對楊振東有著深深的誤解,認為他當年沒有和李政道、錢學森等科學家一起衝破阻攔投入祖國建設,就是一種貪圖榮華富貴的表現,後來楊振寧又娶了小他很多歲的翁帆這件事,
  • 楊振寧最後一戰,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花費千億建造對撞機
    楊振寧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他年輕時沒有回國,直到晚年才離開美國。很多人認為,楊振寧晚年回國,並不是想為國家做貢獻,只是想回到祖國安心養老。從回國到現在,楊振寧遭到了很多人的非議,但是他沒有特別的在意,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做貢獻。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千億工程!
    很多人對楊振寧都抱有質疑,一是他的國籍問題,二是他的感情生活,三便是他在97歲高齡時,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他在1964年,便加入了美籍,成為了美國公民,2003年楊振寧回國發展。在2017年,他又恢復了中國國籍。就算在美國的這些年,他也一直在為我國的科學發展做貢獻。
  • 兩人一起拒絕回國發展,李政道更早入美籍,為何國人只罵楊振寧?
    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人一起拒絕回國,而且都加入了美國國籍,李政道還更早地加入了美國國籍,那為什麼國人只「罵」楊振寧?楊振寧是否真的該被「罵」?
  • 他是楊振寧老師,回國比錢學森還難,美國連發三道攔截令阻止
    古代的中國技術在世界上雖然非常先進,但更多的是從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中國人更喜歡研究「怎麼做」,而不是「為什麼」。而西方人則喜歡探討世界的本質和奧秘,因此他們的理論可能一時沒有太大的用處,但為後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論基礎。所以到了近代,西方的科技發展如同爆炸一般迅速騰飛,遠遠的把中國甩在後面。
  • 又一位華人頂尖科學家回國前被捕,華人科學家回國引國內輿論爭議
    楊振寧學生張首晟,被普遍看好遲早會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在一場演講中說自己即將回國效力,五天後就突然跳樓自殺。美國警方給出的解釋是抑鬱症,可是此前並沒有任何徵兆,箇中貓膩大家細想便明。2008年,我國天才數學家任偉下定決心回國效力,希望能用自己所學為我國的軍事科技發展作出貢獻,於是開始著手安排回國。
  • 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寧可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
    從未忘記中國楊振寧有爭議,是因為他正當壯年而祖國急需發展是不回國,而是選擇了垂垂老矣祖國發展起來了才回來!一句話雪中送炭你不在,錦上添花你無力!不過人才的流動是世界發展的必然,不能因為人家年輕時沒有為國奉獻就說人家,只要心中有祖國回來到何時都不晚!
  • 錢學森夫婦的回國之路到底有多艱難?
    他兼任的美國海軍炮火研究所顧問的職務,也是被拖到1949年秋就任噴氣推進技術的「戈達德教授」職務時才辭去的。 錢學森對妻子蔣英說:「祖國已經解放,我們該回去了。你現在懷孕,行動不便,等孩子生下來,我這個學期的書剛好教完,那時我們就回祖國去。」但此時的美國,以麥卡錫為首對共產黨人實行全面追查,並在全美國掀起了一股驅使僱員效忠美國政府的狂熱。
  • 中國物理科學家楊振寧,成就不輸愛因斯坦,他的學術貢獻有多大?
    他們學有所成之後,有的選擇了回國,有的則繼續留在了國外。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個人叫做楊振寧,對於這個名字,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獎臺上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人的面孔,而這個人的名字就叫做楊振寧,而正是因為這個獎項才得以讓他聞名於世界。
  • 楊振寧81歲時選擇回國,為何子孫卻沒有回來,晚年真是回國養老?
    ▲楊振寧年輕時 81歲回國效力 眾所周知,楊振寧在他81歲的時候選擇了回到中國來生活,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個舉動,讓很多人認為他是因為年紀大了,中國這邊給予的條件要比美國好很多,所以在權衡之後楊振寧選擇回國。
  • 中國回國最艱難的科學家,美國發3條「死令」阻止,不是錢學森
    可那時候情況比較複雜,很多學成後想要回國的科學家都遭到國外阻擾,想要回來非常的難。眾所周知,我國的「飛彈之父」錢學森為祖國的兩彈一星做了很多貢獻。而且錢學森先生當初也是到國外學習,學成後想要回國就受到了多方阻擾,中國也是想了很多辦法才把錢學森先生給接回來。
  • 錢學森放棄美國高薪,回國時月薪335.8元,他當時的待遇有多高?
    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有這麼一位中國學者,他在美國擁有最高級別的安全通行證,出入五角大樓8年之久;他年僅35歲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榮譽;在他誕辰時,特斯拉公司創始人通過旗下的火箭公司SpaceX發出推特,祝這位NASA JPL的創始人生日快樂……想必一提到「美國」、「飛彈」、「火箭」,不少人便可以猜到這個被視作中國科學家的楷模的同志——
  • 又一清華學霸拒絕回國:替美研發飛彈,晚年想回國養老遭拒絕
    又一清華學霸拒絕回國:替美研發飛彈,晚年想回國養老遭拒絕。導語:在以前戰火連天的年代,不知多少高端人才流失海外。例如錢學森,但是錢學森前輩放棄了在美的高薪,就算受到威脅和折磨,都毅然決然回國,為國家效力。
  • 錢學森回國後,為何沒再去過美國?美國多次邀請,都被錢學森回絕
    那個時候,東方人在西方先進國家的留學生活是很艱難的,會備受歧視。但錢學森從來沒有在意過這些,他是來學習的,不是來交朋友的。由於本身對於物理就很有天賦,再加上又學習很刻苦,因此錢學森很快得到導師的認可,在他順利畢業後,更是引薦他到麻省理工成為最年輕的教授之一。對於錢學森而言,成為教授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接觸到更先進的實驗室環境,所以他欣然接受了這些條件。
  • 又一科學家回國,曾任美國名校教授,放言:不回國像欠了無數債
    提起我國的科技進步,相信大家都記得偉大的愛國科學家錢學森吧,當初錢學森先生回國,在中國和美國各界都掀起了軒然大波,而錢學森歸國後為我國的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今天,雖然錢學森先生已經去世,但是歷史和人民會永遠記住他為我國的現代化事業做出的貢獻,值得慶幸的是,今天的中國科技人才輩出,比如我們今天要認識的被人們稱為第二個錢學森的科學家——施一公先生。
  • 此人回國時 美軍為何連發三道命令攔截?看看他的學生們就明白了
    為了祖國的發展民族的昌盛,在歐美已然擁有了一片天地的中國科學家,紛紛拋下國外的優越生活,毅然選擇回國支援國家建設。由於這些科學家本身的重要性,在回國時受到了各種各樣的阻撓,例如錢學森就曾經被美國移民局拘留審問,行李都被扣留。而被美軍最高司令部連發三道攔截令的趙忠堯,回國之路就更加曲折和艱難。
  • 1957年總理與美談判成功,科學家有望回國,為啥楊振寧不回去
    直到有一天,愛德華·泰勒來到了阿里森的實驗室,奉勸楊振寧改變自己的方向。楊振寧考慮了一番,又看了看自己這兩年來的成就,認為他說得很客觀。他雖然不捨得自己研究了20多個月的實驗,但還是遵從了他不適合學習實驗物理的事實,轉而學習理論物理。
  • 楊振寧的子孫全部定居美國,他為什麼晚年回國?真是為了養老嗎?
    提起楊振寧,可能還會有人不認識,但提起中國首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那麼沒有人會不知道吧。楊振寧的一生始終與科研聯繫在一起。他是首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卻在早年加入美國國籍,又在晚年選擇回國。這時候其子孫都已經定居於美國,他回國真的只是因為「落葉歸根」,想要回國養老嗎?
  • 錢學森回國時接到神秘電報:不要下船!50年後才知發報人是誰
    當得知錢學森要回國時,這位美國將軍認為堅決不能讓其回國,甚至認為錢學森一個人可以頂上美國5個師的軍事力量。 博士畢業之後,錢學森加入到美國高校當中成為一名教授。 這封電報上寫著希望錢學森中途不要下船,收到這封電報之後,錢學森對電報的內容感到疑惑。他已經取得了美方的支持,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到中國,為什麼會有這樣一份神秘的電報,讓他在回國途中不要下船呢? 仔細思考之後,錢學森還是決定遵循電報當中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