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很多朋友將錢學森和楊振寧放在一起比較,無疑這兩位都是中國人中出類拔萃的偉大科學家,不過要糾正一下的是錢學森和楊振寧都是在各自領域中頂尖優秀的領軍人物,也許這樣比較並不太合適!
錢學森主要是在應用科學領域,比如在飛彈與火箭技術、載人航天技術、以及兩彈事業上都做出了劃時代的傑出貢獻,甚至將中國的航天事業從零開始一步步建設起來,當然我們絕不能忘記鄧稼先、郭永懷、于敏……等一批偉大科學家的一起努力,每一個都將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必須銘記的民族英雄……
而楊振寧則主要從事基礎科學方面的研究,其與李政道一起獲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恆以及和米爾斯一起提出的楊米爾斯理論是現代規範場理論的基礎!另外還在統計力學、粒子物理學、和凝聚態物理等多個領域都有出類拔萃的貢獻!甚至有好事者將楊振寧列為影響全球千年的科學家之一,據稱楊振寧的成就在全球歷史上可以排入15-20位!
我暫時不屬於祖國,我屬於全人類-----楊振寧
兩人都是學成於中國,後來去往美國發展。並且雙雙學成,成為當時知名科學家。錢學森於1950年試圖回國,但被美國橫加阻撓,畢竟誰都不會允許一個敵對國家擁有一位重量級空氣動力學人才。後來,在周恩來的幹預下,錢學森終于于1955年回到中國,為我國的航天事業打下堅實基準,在當時,更重要的貢獻,還是對國防力量的提升。
但楊振寧不一樣,他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你要想讓他的科學知識立馬變成實物,帶給中國很大的現實意義,那就太難為他了。理論科學研究,需要是的寬鬆的學術環境、完整的科學理論和先進的科學儀器,得出的東西可能只有幾句話,或幾個公式,頂多一篇論文。在當時的中國,無論是學術環境還是實驗儀器,都不能具有讓楊振寧施展拳腳的空間。
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是在1957年,剛好比錢學森衝破阻力回到中國的時間晚一年,如果這時候楊振寧頭腦一熱,憤然回國,那之後許多重要理論,也許就不會有,就算有,也與他無關。
所以,楊振寧並不是不想回國,而是對自己和中國都非常了解的前提下,選擇了晚幾年回國,就是因為晚這幾年,楊振寧取得了更多的成就,將華人在自然科學領域的地位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錢學森和楊振寧,誰更偉大?
對於一部分人來說,答案顯而易見,他們說,數百年之後,大家不會記得誰是錢學森,但物理學會記得楊振寧,會記得楊——米爾斯方程,會記得宇稱不守恆定律。
但對於我們來說,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不管以後的人們會不會記得錢學森,但我們這代人知道,沒有錢學森,我們就沒有坐下來討論楊和錢誰更偉大的機會。
有人說,科學家不應該和政治軍事有關係,科學技術也不應當用於武器,科學是屬於全人類的。但我要說,對於國家、民族、種群來說,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求,如果科學家不造武器,誰來守護我們的生存?所以,物理學需要楊振寧,但中國需要錢學森。楊振寧確實是屬於全世界的,屬於物理學的,那個時代的中國,確實無法提供。
中科院周光召院長說:楊振寧為中國至少培養了10個以上的中科院院士和5個大學校長。
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說:楊振寧將清華三個物理研究領域提高到世界一流。沒有楊振寧,就沒有清華物理系的今天。
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為何這麼厲害?答案是教育。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教育家中,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是楊振寧的數學啟蒙老師,讓已經90多歲高齡的楊振寧至今念念不忘。他就是著名的民國教育家劉燻宇。
在中國教育史上,有一所神一般的中學,春暉中學。
語文老師:朱自清,朱光潛。
書法老師:于右任
音樂老師:李叔同
美術老師:豐子愷
在民國數學教育領域,劉燻宇是真正大師級的存在,他為人謙和,只教書育人,不參與政治,因而知名度不如其他人。劉燻宇畢生從事數學教育,培養了中國最早一批的數學人才,不僅如此,他還留下了三本兒童數學的入門經典。
第一本書,叫《馬先生談數學》,在這本書中,劉燻宇以馬先生的身份出現,以圖解法的方式講解一些基本的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書是《數學趣味》,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本書,在書中,劉燻宇通過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用數學的角度加以解析,通過世間萬物來學習數學,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本書名為《數學的園地》,這是針對小學五六年級孩子的數,頗有些難度,裡面有最基礎的函數,微積分和總集的知識,講解的方法很巧妙,孩子往往能看懂一些,將來學習的時候就更加輕鬆了。
這個書合適小學生以及初中生,可以作為他們的自學教材。讓他們能夠自我學習。
這套書價格也不貴,三冊只要69.9元,包郵到家。
點下面的連結,這套書能夠啟蒙楊振寧這樣偉大的物理學家,也一定能得到你孩子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