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藥物所通過活細胞表面糖鏈編輯技術實現藥物受體糖基化功能

2021-01-10 中國生物技術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黃蔚課題組在Nature子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發表了題為Selective N-glycan editing on living cell surfaces to probe glycoconjugate function 的文章,報導了一種選擇性編輯活細胞表面糖鏈結構的策略與方法,用於GPCR類藥物受體糖基化調控和功能研究,為發展靶向藥物受體糖基化的幹預手段提供了新的技術工具。

細胞表面膜蛋白具有各種糖基化修飾,參與了蛋白的摺疊、轉運、跨膜、蛋白相互作用、細胞通訊等多種功能。然而,複雜多樣的糖鏈結構制約著精確的功能解析,尤其在藥物受體糖基化研究領域缺乏有效工具,限制了基於受體糖基化的藥物幹預手段的發展。

針對這一科學問題,黃蔚課題組建立和發展了細胞表面受體糖鏈編輯方法與技術,利用各類Endo糖苷酶及其突變體的底物選擇性,分別對細胞表面糖鏈進行亞型選擇性「刪除」和「插入」操作,實現對膜蛋白糖基化的結構編輯。同時,結合N-糖鏈限制性的Lec4 CHO細胞系,該技術可獲得均一結構糖型的膜受體,用於研究精確的糖鏈結構對GPCR受體二聚化、內吞、配體結合、信號通路等功能的影響,為基於受體糖基化的幹預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手段。

上海藥物所黃蔚課題組長期從事蛋白糖基化調控、細胞表面糖鏈編輯、糖結構藥物等方向研究。該課題組博士後唐峰和高級工程師周芒為該研究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黃蔚和周芒為共同通訊作者。上海藥物所研究員黃銳敏、周虎和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陽懷宇分別在細胞成像、質譜分析和GPCR功能研究中給予了技術支持,為論文合作作者。該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博新計劃」等資助。

圖1:細胞表面糖鏈編輯技術精確調控蛋白糖基化結構

圖2:運用細胞表面糖鏈編輯技術研究藥物受體糖基化功能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9-020-0551-8

相關焦點

  • 通過活細胞表面糖鏈編輯技術實現藥物受體糖基化功能研究
    上發表了題為Selective N-glycan editing on living cell surfaces to probe glycoconjugate function 的文章,報導了一種選擇性編輯活細胞表面糖鏈結構的策略與方法,用於GPCR類藥物受體糖基化調控和功能研究,為發展靶向藥物受體糖基化的幹預手段提供了新的技術工具。
  • 上海藥物所發現點擊化學操控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黃蔚課、楊偉波課題組在Angew. Chem. Int. Ed.而在銀催化下,DBCO重排,相應醯基選擇性地修飾Fc區域的K249,高效實現了抗體的定點偶聯,為定點抗體藥物偶聯物的設計提供了新的方法與思路。
  • 上海藥物所發現點擊化學操控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黃蔚課、楊偉波課題組在Angew. Chem. Int.Ed.上發表了題為Manipulating the click reactivity of dibenzoazacyclooctynes: from an azide cliker to a caged acylation reagent.的文章,報導了點擊化學試劑二苯並氮雜環辛炔(DBCO)的銀催化重排和轉醯胺反應,通過其「籠縛」醯化反應性,實現蛋白/糖蛋白修飾和抗體定點偶聯。
  • 會議通知: 蛋白藥物結構表徵及質量設計前沿技術研討會
    但在蛋白藥物產品結構表徵和質量監控中,樣品前處理(如胺基酸序列分析,糖基化分析)和數據挖掘都是非常耗時的工作,如何提高蛋白質藥物生產過程中質量監控效率至關重要。,將通過IgG1, EPO 和FSH 等生物藥物的臨床案例分析來詮釋如何用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提高生物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化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新的藥物發現策略,用於「不可藥物」的藥物靶點
    背景 細胞膜蛋白在細胞表面發揮著無數的生物功能,對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存至關重要。不出所料,許多人類疾病都與異常的膜蛋白功能有關。事實上,膜蛋白佔所有FDA批准的小分子藥物目標的60%以上.G蛋白偶聯受體(GPCR)超家族作為最大的細胞表面受體,是所有臨床藥物中~34%的靶點.然而,儘管具有重要意義,抗膜蛋白藥物的發現卻受到了極大的挑戰,這主要是由於其自然棲息地的特殊特性:細胞膜。此外,膜蛋白也很難以一種孤立的形式進行研究,因為它們往往會失去基本的細胞特徵,並且可能被失活。
  • 糖基化分析
    一、糖基化簡介生物製藥領域主要的研究對象是蛋白,蛋白的翻譯後修飾(PTM,post 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有很多種,例如磷酸化、糖基化、甲基化、乙醯化等。糖基化修飾是蛋白質中最廣泛和功能最多樣的翻譯後修飾,真核生物體內約50%的蛋白質發生糖基化修飾。
  • 上海藥物所等在螢光分子探針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藥物所李佳課題組與華東理工大學副研究員賀曉鵬課題組合作,共同開發了一種可用於同時檢測並交聯蛋白質的新型半乳糖基摺疊型探針。Sci. 2016, 7, 6325)報導了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在螢光分子探針構建與應用方面的研究進展,這是繼今年七月以來(Chem. Sci. 2016, 7, 4004)《化學科學》第二次以封面形式報導上海藥物所李佳課題組在分子探針與診斷方面的前沿交叉科研工作。
  • 微生物所揭示PD-1靶向性腫瘤治療抗體藥物nivolumab作用機制
    微生物所揭示PD-1靶向性腫瘤治療抗體藥物nivolumab作用機制 來源:微生物研究所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2-09   今日/總瀏覽
  • 科學家有望開發出針對「無成藥性」藥物靶點的新型藥物發現策略
    膜蛋白在生物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很多膜蛋白都是醫藥行業正在深入挖掘探索的高價值藥物靶點,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Li等人開發的新方法就能提供一種有效的途徑來發現新的膜蛋白配體和抑制劑,然而傳統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無法解決這些問題。細胞表面的膜蛋白擁有多種生物學功能,其抵禦細胞和有機體的存活至關重要。
  • G蛋白偶聯受體:生命科學和藥物研發的「寶藏」
    —arrestin相互作用機制的科學難題;2017年,利用熱門的冷凍電鏡技術,科研人員解析了B類GPCR——降鈣素受體和胰高血糖樣肽-1受體(GLP-1R與Gs)效應蛋白複合物的三維結構,以及上海藥物所科研人員測定了全長胰高血糖素受體(GCGR)高解析度晶體結構。
  • 上海藥物所研究員吳蓓麗獲得第三屆「樹蘭醫學青年獎」
    上海藥物所研究員吳蓓麗獲得第三屆「樹蘭醫學青年獎」 2017-01-17 上海藥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上海藥物所等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領銜的交叉團隊,聯合攻關,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視紫紅質(Rhodopsin)與抑制型G蛋白(Gi)複合物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攻克了細胞信號轉導領域的重大科學難題。該項突破性成果於北京時間6月14日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
  • 重症COVID-9中的特異抗體異常糖基化助力疾病防治機制等
    【1】,發現重症患者抗體的核心巖藻糖的缺失增加,而這一異常糖基化的結構修飾的抗體具有很強的促炎功能。異常糖基化的結構修飾的抗體和單核細胞表面 FcRIIIa受體有極高的親和力,並促進單核細胞分泌IL6,IL1b,TNFa。
  • 技術:去糖基化方法
    糖蛋白中的寡糖鏈經由共轉譯修飾或後轉譯修飾過程中的糖基化作用而連結在蛋白質上,結構龐大而複雜,因此,常以切除糖鏈的方式來研究糖蛋白的結構和功能。那麼,去糖基化的方法有哪些呢?常用的去糖基化方法:1. 三氟乙酸法三氟乙酸法(TFA)通過轉氨基作用斷裂肽鏈,且N-三氟乙酸基取代氨基糖中N-乙醯基,此外,糖鏈的自由羥基發生O-三氟乙醯化,此法適合於中性O-連接糖蛋白,但絲氨酸和蘇氨酸與N-乙醯半乳糖胺鍵的O-糖苷鍵會發生斷裂,半乳糖胺殘基會發生部分裂解,反應釋放的寡糖不能定量回收,糖鏈還原末端會部分降解,存在去唾液酸現象。
  • 生物物理所發表鐵蛋白藥物載體藥物裝載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閻錫蘊團隊在Nano Today上,在線發表關於鐵蛋白藥物載體(Ferritin Drug Carrier)藥物裝載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揭示鐵蛋白藥物載體表面存在藥物通道,為鐵蛋白藥物臨床轉化奠定了理論基礎
  • 2018年上海藥物所吳蓓麗連發3篇高水平文章(總影響因子90多)為靶向...
    並且首次,確定其N端與受體相互作用。對Y1R的這些基於結構的見解,可以實現靶向NPY受體的藥物發現的又一重磅研究成果。配體競爭結合、計算機模擬和雙電子共振等多種技術手段開展了一系列功能性研究,闡明了GCGR在不同功能狀態下構象的動態變化,並對受體活化的調控機制進行了深入的探究。這項研究得到上海藥物研究所、復旦大學和上海科技大學等多個研究組的大力支持。
  • CDE文章 | 抗體藥物偶聯物抗藥抗體中和活性分析研究進展
    宮新江,滿素勤,邵雪,趙小平,李華,朱晰,王海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國家上海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上海益諾思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抗體藥物偶聯物( ADCs) 是由單克隆抗體、連接子和小分子細胞毒素構成的多結構域分子。
  • 新一代抗體藥物大盤點
    抗體藥物已成為整個製藥行業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目前,基於新一代技術平臺,有70隻產品正在進行臨床開發。本文盤點了新一代抗體藥物,包括ADC、工程抗體、多特異性抗體、非免疫球蛋白配體等。抗體-藥物共軛物抗體-藥物共軛物(ADC)是最為耀眼的新抗體技術平臺。ADC通過化學連結器把細胞毒劑連接到單克隆抗體。通過靶向遞送化學治療劑直接作用於癌組織,ADC可增加單克隆抗體的臨床療效,並降低全身給藥的細胞毒性作用。
  • 蛋白質糖基化研究獲進展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haracterization of ppGalNAc-T18, a member of the
  • 上海藥物所等解析糖皮質激素與GPR97和Go蛋白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團隊與山東大學教授孫金鵬團隊、浙江大學教授張巖團隊等首次解析了糖皮質激素與其膜受體GPR97和Go蛋白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這也是國際上首次解析的黏附類GPCR與配體和G蛋白複合物的高解析度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