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糖基化研究獲進展

2021-01-10 科學網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haracterization of ppGalNAc-T18, a member of the vertebrate-specific Y subfamily of UDP-N-acetyl-α-d-galactosamine: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s」的文章,首次提出了內質網中可能存在新的蛋白質O-GalNAc糖基化調控機制,這一成果公布在國際糖生物學研究領域權威雜誌Glycobiology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學張延研究員,第一作者是2011級博士生李星同學和2008級碩士生王靜同學。張延課題組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蛋白質O-糖基化研究團隊。他們之前曾發表文章(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0, 402(4): 680-686.),圍繞蛋白質O-糖基化調控關鍵酶家族ppGalNAc-T成員進行了系統的概括。

 

糖鏈是繼核酸,蛋白質後的第三類重要生命大分子。糖鏈的結構和功能研究,作為新型研究方向,越來越受到科學家們的關注。蛋白質的糖基化修飾是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之一。生物體中超過50%的蛋白質存在糖基化修飾,糖基化蛋白和糖鏈參與了免疫應答、生殖、病原感染、癌症等眾多重要生命過程。

 

在現代人類重大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傳染性疾病以及腫瘤的發生發展中均伴隨有蛋白質糖基化異常的發生。因此,揭示蛋白質的糖基化調控機制對理解生命奧秘具有重要意義。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挑戰了教科書上關於蛋白質的O-GalNAc糖基化過程只發生在高爾基體中這一傳統觀念,首次提出了內質網中可能存在新的蛋白質O-GalNAc糖基化調控機制。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定位於內質網的蛋白質O-糖基化調控關鍵酶多肽N-乙醯氨基半乳糖基轉移酶(ppGalNAc-T18),這種酶只存在於脊椎動物,雖不具有經典的糖基化活性,但是可以選擇性地促進同家族其他酶的糖基化活性,影響細胞表面蛋白的糖基化及細胞生長。

 

這一研究成果對進一步理解蛋白質糖基化在疾病發生發展中的調控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來源:生物通 萬紋)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人血清N-連結糖基化蛋白質組學研究獲進展
    國際蛋白質組學期刊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在線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福全團隊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付巖團隊在人血清N-連結糖基化蛋白質組學研究中所取得的進展「Large-scale Identification
  • 【科技前沿】MCP報導人血清N-連結糖基化蛋白質組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科技前沿】MCP報導人血清N-連結糖基化蛋白質組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20-04-0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微生物所在PD-1糖基化修飾與抗體藥物作用機制研究中獲進展
    近年來,學界在以PD-1/PD-L1為靶點的單克隆抗體治療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獲進展。PD-1是一個高度糖基化的免疫分子,腫瘤的發生發展常伴隨糖基化修飾的異常,且PD-1的N-糖基化位點在人群中存在一定多態性。
  • 知名專家在線 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與方法進展網絡會議即將召開
    為幫助從事相關研究的用戶學習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及方法,儀器信息網將於2020年6月18日舉辦「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與方法進展」主題網絡研討會,會議將邀請多位業內專家做精彩報告,為廣大用戶搭建一個即時、高效的交流和學習的平臺。點下以下圖片即可報名參會!
  • Cell子刊|蛋白質糖基化修飾表徵高級別漿液性卵巢癌進程
    儘管卵巢癌研究領域近些年取得了諸多重磅級成果,卻未阻止科學家們繼續探索其他蛋白質修飾與卵巢癌之間的潛在聯繫。根據糖肽鍵的不同,糖基化修飾可分為:N-連結糖基化、O-連結糖基化、C-連結糖基化、以及磷脂醯肌醇錨定糖基化四大類型,其中功能研究最多的是N-連結糖基化。
  • ...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張延課題組揭示細胞胞內蛋白質的新型糖基化...
    該研究突破教課書上的普遍認知,以腫瘤抑制因子p53為例,首次證明高等生物細胞的胞內核蛋白質上存在O-GalNAc糖基化修飾。糖基化修飾是蛋白質常見的翻譯後修飾,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O-連接N-乙醯氨基半乳糖(O-GalNAc)糖基化修飾被普遍認為只發生在細胞膜蛋白或分泌蛋白質上。
  • 蛋白質修飾研究的最新篇章
    (蛋白修飾3d示意圖) 蛋白質修飾研究進展基於翻譯後修飾蛋白質的不均一性及相對豐度低的特性,翻譯後修飾蛋白質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現有的蛋白質組學技術體系包括電泳蛋白質修飾檢測技術進展近年來,基於液相色譜與生物質譜聯用技術( LC-MS) 的蛋白質組學策略發展迅速,為系統水平上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研究工具。且基於質譜的蛋白質組學大大擴展了人們對蛋白質翻譯後修飾(PTM)的發生和動態的了解。
  • 鞭毛膜蛋白N-糖基化修飾調控鞭毛粘附能力研究取得進展
    美國科學家Bloodgood.R.A等人的前期研究表明,與鞭毛滑動有關的主要蛋白(FMG-1B)是糖基化修飾的鞭毛膜蛋白,但是N-糖基化修飾如何參與調控滑行運動以及與分子馬達互作的機理仍不清楚。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類細胞生物學課題組與德國明斯特大學教授Michael Hippler團隊合作利用蛋白質組學結合糖組學的方法鑑定出鞭毛膜蛋白發生糖基化的位點以及N-糖基鏈的組成。
  • 綜述:基於質譜技術的糖蛋白質組學與糖組學研究進展
    糖蛋白質普遍存在於生物體內,在很多生命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如蛋白質的摺疊、細胞之間的相互識別、炎症反應等。同時,糖基化修飾在疾病中,特別是腫瘤的發生、發展和轉移過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許多疾病診斷標誌物及治療的靶標都是糖蛋白質。糖蛋白質組學和糖組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 小分子-膜蛋白質互作界面和結構調控分析研究獲進展
    小分子-膜蛋白質互作界面和結構調控分析研究獲進展 2019-04-17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在此工作的基礎上,王方軍等人進一步實現了基於定量賴氨酸反應性變化的蛋白受體結構調節機制質譜分析,對小分子配體託卡朋和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COMT),以及Ro25-6981,Gavestinel,UBP710和膜蛋白受體NMDARs的相互作用分子機制進行了系統研究,證明了該方法不僅可以發現小分子與蛋白質的直接作用區域,還可以監測蛋白質產生了構象變化的其它區域。
  • 蛋白質組學研究進展與趨勢
    90年代初期,各種技術已比較成熟,在這樣的背景下,經過各國科學家的討論,才提出蛋白質組這一概念。        國際上蛋白質組研究進展十分迅速,不論基礎理論還是技術方法,都在不斷進步和完善。相當多種細胞的蛋白質組資料庫已經建立,相應的國際網際網路站也層出不窮。
  • 國科大博士生導師郎明林課題組在Nature子刊發表蛋白質糖基化與...
    蛋白質糖基化是目前在高等真核生物中發現的最普遍最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方式之一。該類修飾涉及聚糖與蛋白質分子的連接,是蛋白質分子正確摺疊、維持穩定、參與互作和細胞黏附等活動所必需的,異常的糖基化修飾會導致多種人類重大疾病發生,例如白血病(leukemia)、胰腺功能障礙(pancreatic dysfunction)、阿爾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等。由於糖基化的複雜性,研究難度大,相關領域研究起步較晚,研究結果還不盡完善。
  • 認清糖基化--備戰精緻初老少女
    揪出皮膚的初老的元兇,糖基化是要被判無期徒刑的。這世上定不只一個原因促使你衰老,從生化分子水平上來說,自由基氧化和糖基化衰老學說佔據著領導地位[1]。自由基之前有講過哦複習直達連結(抗氧化:以1敵1000的奧秘)那麼今天我們來認清楚令我們邁入初老的真兇--糖基化。簡單來說糖基化就是糖類分子粘到蛋白質上了,改變了蛋白質的性質。
  • 糖基化分析
    一、糖基化簡介生物製藥領域主要的研究對象是蛋白,蛋白的翻譯後修飾(PTM,post 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有很多種,例如磷酸化、糖基化、甲基化、乙醯化等。糖基化修飾是蛋白質中最廣泛和功能最多樣的翻譯後修飾,真核生物體內約50%的蛋白質發生糖基化修飾。
  • 武漢物數所在蛋白質動態學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方面獲進展
    武漢物數所在蛋白質動態學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方面獲進展 2016-12-27 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動態學研究組在蛋白質動態學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發展方面取得新進展
  • 研究揭示FN3K參與NRF2去糖基化
    研究揭示FN3K參與NRF2去糖基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9 14:45:04 美國紀念斯隆-凱薩琳癌症研究中心Hans-Guido Wendel研究組的一項最新工作發現
  • 研究揭示O-糖基化修飾調控生物鐘周期的分子機制
    O-糖基化修飾是一類新發現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類型,其是否參與植物生物鐘精細調控及其相關機制還不清楚。進一步通過免疫共沉澱結合質譜分析、酵母雙雜交以及雙分子螢光互補等篩選SPY蛋白的互作蛋白組,發現SPY蛋白的TPR結構域可以與生物鐘核心組分PRR5蛋白的C-端在細胞核內互作,並將其O-巖藻糖基化。細胞學觀察和生化分析結果表明O-巖藻糖基化修飾不改變PRR5亞細胞定位,但會促進PRR5蛋白的降解,這也是首次發現O-巖藻糖基化可以調控蛋白穩定性。
  • SAFC 推出新的蛋白質補充劑來增加 N-連接糖基化
    (西格瑪奧德裡奇公司)(NASDAQ: SIAL) 今天宣布,該公司的定製生產服務業務部門 SAFC® Commercial (www.safcglobal.com) 已經推出一種新的蛋白質補充劑 EX-CELL® Glycosylation Adjust (Gal+)。
  • 中國科大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超快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大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超快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2019-03-1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小】 語音播報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教授羅毅團隊研究員葉樹集小組在生物膜界面蛋白質錯誤摺疊及振動能量轉移超快動力學研究兩方面取得新進展
  • 遺傳發育所在選擇性剪切對擬南芥蛋白質多樣性貢獻研究中獲進展
    遺傳發育所在選擇性剪切對擬南芥蛋白質多樣性貢獻研究中獲進展 2016-05-12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該研究發現有35%的選擇性剪切事件能夠被翻譯,並且其中大部分(81%)會導致蛋白質編碼能力的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