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FN3K參與NRF2去糖基化

2020-12-05 科學網

研究揭示FN3K參與NRF2去糖基化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9 14:45:04

美國紀念斯隆-凱薩琳癌症研究中心Hans-Guido Wendel研究組的一項最新工作發現,NRF2的致癌作用依賴於果糖胺-3激酶的去糖基化作用。相關論文於2019年8月9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上。

課題組發現NRF2的活性依賴於果糖胺-3-激酶(FN3K),一個能夠促使蛋白質去糖基化的激酶。 當FN3K不存在時,NRF2變得廣泛地糖基化、不穩定並且在與小MAF蛋白結合以及轉錄激活時出現缺陷。此外,體內由MYC和Keap1失活引發的肝細胞癌的發展依賴於FN3K。 N-乙醯半胱氨酸處理能夠部分地挽救FN3K缺失對NRF2驅動的腫瘤表型的影響,這表明NRF2介導的氧化還原平衡在其中的關鍵作用。質譜分析顯示其他蛋白也具有FN3K敏感的糖基化,包括翻譯因子、熱休克蛋白和組蛋白。糖基化如何影響這些功能仍有待定義。總之,這些研究揭示了細胞蛋白糖基化出人意料的作用,並提示FN3K是癌症中NRF2活性的可靶向調節者。

據悉,轉錄因子NRF2調控與癌症有關的細胞應激程序,並且人們對靶向NRF2的治療很感興趣。



附:英文原文

Title: The Oncogenic Action of NRF2 Depends on De-glycation by Fructosamine-3-Kinase

Author: Viraj R. Sanghvi, Josef Leibold, Marco Mina, Prathibha Mohan, Marjan Berishaj, Zhuoning Li, Matthew M. Miele, Nathalie Lailler, Chunying Zhao, Elisa de Stanchina, Agnes Viale, Leila Akkari, Scott W. Lowe, Giovanni Ciriello, Ronald C. Hendrickson, Hans-Guido Wendel

Issue&Volume: Volume 178 Issue 4

Abstract: The NRF2 transcription factor controls a cell stress program that is implicated in cancer and there is great interest in targeting NRF2 for therapy. We show that NRF2 activity depends on Fructosamine-3-kinase (FN3K)—a kinase that triggers protein de-glycation. In its absence, NRF2 is extensively glycated, unstable, and defective at binding to small MAF proteins and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Moreover, the develop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iggered by MYC and Keap1 inactivation depends on FN3K in vivo. N-acetyl cysteine treatment partially rescues the effects of FN3K loss on NRF2 driven tumor phenotypes indicating a key role for NRF2-mediated redox balance. Mass spectrometry reveals that other proteins undergo FN3K-sensitive glycation, including translation factors, heat shock proteins, and histones. How glycation affects their functions remains to be defined. In summary, our study reveals a surprising role for the glycation of cellular proteins and implicates FN3K as targetable modulator of NRF2 activity in cancer.

DOI: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19.07.031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9)30830-X

Cell:《細胞》,創刊於1974年。隸屬於細胞出版社,最新IF:36.216

相關焦點

  • 蛋白質糖基化研究獲進展
    vertebrate-specific Y subfamily of UDP-N-acetyl-α-d-galactosamine: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s」的文章,首次提出了內質網中可能存在新的蛋白質O-GalNAc糖基化調控機制,這一成果公布在國際糖生物學研究領域權威雜誌Glycobiology上。
  • 研究揭示O-糖基化修飾調控生物鐘周期的分子機制
    O-糖基化修飾是一類新發現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類型,其是否參與植物生物鐘精細調控及其相關機制還不清楚。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王雷研究組通過植物活體發光實驗結合生物鐘表型的計算分析發現,與動物中作為O-β-N-乙醯葡糖胺修飾轉移酶(O-GlcNAc)的SEC參與調控生物鐘周期不同,在植物中則主要是作為O-巖藻糖基化(O-Fucrose)修飾轉移酶的SPY特異調控生物鐘周期。
  • 研究揭示杆狀病毒O-糖基化蛋白GP41調控病毒粒子裝配的機制
    4月12日,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華林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題為The functional oligomeric state of tegument protein GP41 is essential
  • 植物所揭示植物中O-GlcNAc糖基化介導表觀遺傳修飾調控發育新機制
    >細胞內蛋白質翻譯後O-連N-乙醯氨基葡萄糖(O-GlcNAc)修飾,由O-GlcNAC糖基轉移酶催化完成,這種糖基化修飾參與調控細胞內多種重要的生物學過程  該研究揭示了植物體內一種新的蛋白O-GlcNAc糖基化介導表觀遺傳修飾調控開花的機制,並且建立了組蛋白甲基轉移酶的O-GlcNAc修飾參與植物發育過程的新功能。
  • Nat Comm 丨揭示O-GlcNAc糖基化調控基因毒應激反應作用機制
    ,參與多種生理和病理過程調控。研究表明,O-GlcNAc糖基化在調節應激反應和細胞穩態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其眾多底物中,轉錄因子的O-GlcNAc糖基化可能通過動態調控轉錄活性的「開關」以適應包括基因毒在內的多種的外界刺激,提高腫瘤細胞死亡閾值。
  • 北京基因組所等揭示O-GlcNAc糖基化修飾維持基因組穩定性的分子機制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郭彩霞研究組與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唐鐵山研究組合作,通過質譜技術發現跨損傷合成DNA聚合酶Polη第457位蘇氨酸能發生一種新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氧連糖基化修飾(O-GlcNAcylation)。
  • 技術:去糖基化方法
    隨著蛋白質組學和糖組學研究的迅速發展,糖蛋白成為眾多研究的熱點。糖蛋白中的寡糖鏈經由共轉譯修飾或後轉譯修飾過程中的糖基化作用而連結在蛋白質上,結構龐大而複雜,因此,常以切除糖鏈的方式來研究糖蛋白的結構和功能。那麼,去糖基化的方法有哪些呢?
  • ...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張延課題組揭示細胞胞內蛋白質的新型糖基化...
    該研究突破教課書上的普遍認知,以腫瘤抑制因子p53為例,首次證明高等生物細胞的胞內核蛋白質上存在O-GalNAc糖基化修飾。糖基化修飾是蛋白質常見的翻譯後修飾,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O-連接N-乙醯氨基半乳糖(O-GalNAc)糖基化修飾被普遍認為只發生在細胞膜蛋白或分泌蛋白質上。
  • ...學院張嘉寧教授團隊在O-GlcNAc糖基化生物學功能研究中取得重要...
    大工生命科學與藥學學院張嘉寧教授團隊在O-GlcNAc糖基化生物學功能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11-25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植物所揭示O-糖基化修飾調控生物鐘周期的分子機制
    O-糖基化修飾是一類新發現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類型,其是否參與植物生物鐘精細調控及其相關機制還不清楚。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王雷研究組通過植物活體發光實驗結合生物鐘表型的計算分析發現,與動物中作為O-β-N-乙醯葡糖胺修飾轉移酶(O-GlcNAc)的SEC參與調控生物鐘周期不同,在植物中則主要是作為O-巖藻糖基化(O-Fucrose)修飾轉移酶的SPY特異調控生物鐘周期。
  • 科學家揭示拉沙熱病毒囊膜糖蛋白N-糖基化修飾機制
    病毒學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 近期在線發表了生物安全大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肖庚富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題為Comprehensive Interactome Analysis Reveals that STT3B is Required for the N-Glycosylation
  • 【學術前沿】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五期WLLA學員關鋒團隊揭示糖基化...
    【學術前沿】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五期WLLA學員關鋒團隊揭示糖基化修飾抑制乳腺腫瘤細胞外囊泡的生物學… 2020-11-02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植物所揭示糖基化和磷酸化修飾介導小麥開花的新機制
    到目前為止,許多春化相關基因VRNs相繼被克隆和研究,但人們對春化時間的衡量以及春化感知機制並不十分清楚,影響了冬小麥分子育種的開展。氧-乙醯氨基葡萄糖(O-GlcNAc)修飾以及磷酸化修飾調控了植物體內許多重要的生理過程。
  • 研究揭示去泛素化酶OTUB1調控PD-L1穩定性和腫瘤免疫逃逸的機制
    該研究發現去泛素化酶OTUB1通過調控免疫檢查點蛋白PD-L1的泛素化修飾來抑制PD-L1在內質網的降解,揭示了OTUB1-PD-L1信號途徑在調節腫瘤細胞免疫逃逸中的關鍵作用,表明特異性抑制OTUB1的活性和功能可能成為腫瘤免疫治療的潛在靶標。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和受體分子PD-1是免疫檢查點阻斷治療中的重要靶點。
  • Cell子刊|蛋白質糖基化修飾表徵高級別漿液性卵巢癌進程
    後基因組時代,利用蛋白質組學及蛋白質修飾組學技術,全面分析包括卵巢癌在內的多種腫瘤組織、腫瘤細胞蛋白質組成成分、表達水平與蛋白質修飾狀態的動態變化,不僅幫助科學家尋找到了多種用於腫瘤早期篩查的特異腫瘤標誌物,而且還為研究腫瘤耐藥相關蛋白及機制、揭示腫瘤新型治療靶點帶來了嶄新的思路。
  • PNAS:蛋白糖基化改變促進癌細胞生長
    新加坡的科學家與哥本哈根大學的科學家聯合研究發現非成熟糖基化即短O-聚糖能夠促進癌細胞生長。相關研究發表在近期的PNAS雜誌上。該研究揭示了促進癌細胞生長的一個重要機制,為開發阻斷癌細胞生長的治療方法提供了理論依據。該文章的一位作者Catharina Steentoft博士稱,雖然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之間有一段距離,但是該研究為開發新的治療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 微生物所在PD-1糖基化修飾與抗體藥物作用機制研究中獲進展
    PD-1是一個高度糖基化的免疫分子,腫瘤的發生發展常伴隨糖基化修飾的異常,且PD-1的N-糖基化位點在人群中存在一定多態性。因此,研究PD-1的糖基化修飾及其對抗體藥物作用的影響,對於理解以PD-1為靶點的抗體藥物作用機制及指導藥物開發具有意義。camrelizumab是靶向PD-1的IgG4型人源化抗體,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及肝細胞癌等,展示出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 鞭毛膜蛋白N-糖基化修飾調控鞭毛粘附能力研究取得進展
    滑行運動可能參與原生生物的營養獲取以及趨利避害等生命活動。美國科學家Bloodgood.R.A等人的前期研究表明,與鞭毛滑動有關的主要蛋白(FMG-1B)是糖基化修飾的鞭毛膜蛋白,但是N-糖基化修飾如何參與調控滑行運動以及與分子馬達互作的機理仍不清楚。
  • ...生命科學與藥學學院張嘉寧教授團隊在O-GlcNAc糖基化生物學功能...
    ,報導了O連接N乙醯葡糖胺(O-GlcNAc)糖基化在腫瘤細胞的基因轉錄重編程中的重要生物學功能。該研究首次以多層次組學視角全景式解析腫瘤細胞中O-GlcNAc糖基化控制複雜基因表達網絡中的有序規律,為更全面認識腫瘤等重大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研究提供多組學數據,並將進一步有力指導新藥物靶點的發現。文章第一作者為劉宇博副教授和陳秋實博士,通訊作者為張嘉寧教授和任豔研究員。染色質複合物的表觀修飾參與調控複製、轉錄等以DNA為模板的生命過程,在細胞命運決定過程中不可或缺。
  • PNAS:揭示表觀遺傳學修飾背後的精確分子機制
    2020年6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表觀遺傳學修飾背後的分子機制,DNA製造RNA進而製造蛋白質是分子生物學中的一項基本原理,基因表達的過程會以多種方式被嚴格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