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海軍最強條約重巡,曾終結納粹王牌襲擊艦

2020-12-06 騰訊網

金秋九月,《戰艦世界》英系重巡洋艦科技線隨著0.9.2.2版本的到來正式上線。作為英系巡洋艦的支線,這條科技線從五級起始,包括6艘戰艦,其中只有2艘是歷史上真正建成服役的戰艦,即五級"霍金斯"號和六級"德文郡"號。"霍金斯"號是英國海軍在一戰期間設計建造的大型巡洋艦,並且引領了條約型巡洋艦的潮流。"德文郡"號則是英國海軍最具代表性的條約型重巡洋艦倫敦級的一艘,在二戰時期表現十分活躍,航跡縱橫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久經沙場。"德文郡"號最突出的戰績是在1941年11月攔截並擊沉了德國海軍最著名的偽裝襲擊艦之一"亞特蘭蒂斯"號。

■歷史上真實的"德文郡"號重巡洋艦,攝於1936年。

英國海軍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總共建造了15艘重巡洋艦,它們又大致分為兩種類型,即排水量10000噸、裝備8門203毫米艦炮的13艘標準型重巡(郡級)和2艘排水量8000噸、裝備6門203毫米艦炮的減配型重巡(約克級)。郡級又細分為肯特級(7艘)、倫敦級(4艘)和諾福克級(2艘),各級延續了相同的基本設計,只是在細節方面有所差異。倫敦級作為郡級的第二批次,主要在肯特級基礎上進行修改設計,解決肯特級內部空間不足、航速偏低的問題。倫敦級沿用了肯特級的高幹舷平甲板船型和雙桅三煙囪造型,取消了肯特級的舷側防雷凸出部,略微延長了艦體,從而改善了艦體線形,在動力配置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將航速提高了0.75節。此外,艦橋建築略微後移,以減輕B炮塔向後方射擊時炮口爆風的影響。

■"德文郡"號重巡洋艦的側視及俯視線圖,塗裝為1941年到1942年的形式。

倫敦級艦長192.8米,艦寬20米,吃水6.3米,標準排水量9850噸,滿載排水量13529噸,艦員平時編制700人,戰時編制852人。倫敦級的動力配置與肯特級一致,安裝8座海軍部三脹鍋爐和4臺帕森斯式蒸汽輪機,四軸四槳推進,輸出功率80000馬力,最大航速32.25節。由於需要在全球範圍內保護航運線,英國海軍對巡洋艦的續航能力非常重視,倫敦級最多可以搭載3480噸重油,續航力為13300海裡/12節,這項指標在各國的條約型巡洋艦中非常出眾。

■《戰艦世界》中的"德文郡"號,對細節的還原十分到位。

倫敦級的武器配置也沿襲了肯特級的設計,主炮為8門Mk VIII型203毫米艦炮,安裝在4座雙聯裝炮塔內,按照英國海軍慣用的前二後二布局沿艦體中線布置。Mk VIII型203毫米艦炮是一種綜合性能優良的重型艦炮,發射116公斤的穿甲彈時炮口初速達855米/秒,最大射程可達28000米,射速3~5發/分。倫敦級建成初期安裝4門102毫米艦炮作為副炮,後期改裝換為4座雙聯裝102毫米炮,防空武器包括4門2磅炮和2座四聯裝12.7毫米高射機槍,在戰時得到大幅強化,加裝了八聯裝2磅炮以及20毫米機關炮。此外,倫敦級還安裝了2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1部彈射器和1架水上飛機。倫敦級的裝甲防護也照搬了肯特級的模式,主炮塔和舷側裝甲帶僅為25毫米,彈藥庫裝甲得到重點強化,受到50~111毫米的裝甲盒保護,裝甲甲板為32~38毫米,為了補償防雷凸出部取消後損失的水下防禦力,在艦體內部增設一道防雷隔壁。

■《戰艦世界》中"德文郡"號的裝甲布局圖,與實際情況不符。

■"德文郡"號的前主炮群,該艦總共裝備8門203毫米艦炮。

■"德文郡"號艦體中部的雙聯裝102毫米副炮和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德文郡"號為倫敦級二號艦,也是英國海軍第五艘以德文郡命名的戰艦,於1926年3月16日在德文波特船廠開工,1927年10月22日下水,1929年3月18日建成,與三艘姊妹艦(倫敦、蘇塞克斯、什羅普郡)共同編成第1巡洋艦中隊,配屬地中海艦隊,後在1932年到1933年間短暫部署到中國海岸,曾參與幹涉西班牙內戰的海上行動。1939年二戰爆發後,"德文郡"號被調回英國,編入本土艦隊,加強北海海域對德國海軍的監視,並參與了1940年春季的挪威戰役,協助撤退英法盟軍部隊,尤其在6月間承擔了將包括挪威國王哈康七世、奧拉夫王儲在內的挪威王室和政府要員撤往英國的重任。

■二戰時期停泊在西非弗裡敦港的"德文郡"號重巡洋艦。

1940年9月,"德文郡"號被編入一支以"皇家方舟"號航母為核心的遠徵艦隊,支援自由法國軍隊佔領處於維希法國控制下的西非達喀爾港,這次代號"威嚇"的行動最後以失敗告終。1941年初,"德文郡"號被調往南大西洋搜捕德國襲擊艦"鸕鷀"號,遺憾地錯過了目標,之後前往利物浦接受改裝,加強防空武備並加裝了雷達,之後參與了對北極航線的掩護行動。

■德國海軍"亞特蘭蒂斯"號偽裝襲擊艦,於1941年11月22日被"德文郡"號擊沉。

1941年11月,英國情報部門通過破譯電文掌握了德軍潛艇在南大西洋與補給艦會合的情報,"德文郡"號奉命前往尋敵。11月22日上午,"德文郡"號派出的水上飛機在西非外海發現了德軍襲擊艦"亞特蘭蒂斯"號和正在接受補給的U-126潛艇,"德文郡"號加速至26節將目標納入視野範圍。U-126緊急下潛規避,但它的行蹤已經被飛機通報給"德文郡"號。"亞特蘭蒂斯"號仍心存僥倖,偽裝成希臘貨船,玩起賊喊捉賊的把戲,希望為U-126伏擊"德文郡"號創造機會,已經知曉危險的巡洋艦高度戒備,頻繁變向變速,防備潛艇偷襲,同時追問目標身份。經過一個小時的周旋,德國人的偽裝終被識破,"德文郡"號以主炮發起攻擊。"亞特蘭蒂斯"號釋放煙霧但並未還擊,試圖扮成無武裝的補給船,吸引對手靠近,但"德文郡"號沒有上當,保持距離在飛機引導下持續開火,至少取得了9次命中,黔驢技窮的德軍艦長只好下令棄艦。"亞特蘭蒂斯"號在被擊沉前已在海上作戰長達602天,航程16萬公裡,擊沉或俘獲22艘商船計14.4萬噸,這艘王牌襲擊艦最終葬身在"德文郡"號手中。

■1942年"德文郡"號在印度洋海域作戰時的留影。

在1942年到1943年間,"德文郡"號主要在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執行巡邏和護航任務,期間參與了盟軍登陸馬達加斯加島的行動。1943年5月到1944年3月,"德文郡"號接受了大規模改裝,拆除X炮塔和航空設施,加裝了大量防空武器和新型雷達。1944年4月,"德文郡"號回歸本土艦隊,在挪威海域為航母編隊護航直至戰爭結束。戰後,"德文郡"號在挪威接受德軍投降,並押解"歐根親王"和"紐倫堡"號兩艘德軍降艦前往英國,之後運送駐澳大利亞的英軍回國。1947年,"德文郡"號改為訓練艦發揮餘熱,並出席了伊莉莎白二世的加冕閱艦式。1954年6月,"德文郡"號退役出售,同年12月解體。

■遊戲中"德文郡"號的完全體安裝了八聯裝2磅炮,這是二戰時期英國海軍最具標誌性的防空武器。

■1944年完成改裝後的"德文郡"號,拆除了一座主炮塔,加裝防空武器。

最後談談"德文郡"號的遊戲體驗。作為一艘六級巡洋艦,"德文郡"號的可玩性相當好。完全體34000多的血量,配合最多4個大保健和10公裡的隱蔽值,只要走位謹慎,不被爆出核心,"德文郡"號的生存性十分不錯,可以持續輸出。8門203毫米艦炮的火力在同級艦中也是相當給力,雖然射程只有14公裡,但彈道低伸,散布又小,手感相當贊,在近距離一輪打出兩三個核心也是很有可能的。當然,"德文郡"號採用高幹舷船型,側影面積較大,裝甲防護也不算給力,所以一定要避免露腰,否則也會瞬間血皮。

■在遊戲中,"德文郡"號是一艘相當給力的六級巡洋艦,值得擁有。

相關焦點

  • 戰列艦、高速戰列艦、重巡、戰巡有啥區別?它們是如何發展的?
    進入蒸汽裝甲時代後,主力艦曾被稱作:鐵甲艦、裝甲艦。1905年英國無畏級戰艦問世後,又回到戰列艦稱呼上來。前無畏艦、無畏艦、超無畏艦都是代表其某一時期技術的分類。戰列艦擁有最強的火力、最厚的裝甲和適當的速度,追求火力、裝甲、速度三者的平衡。
  • 納爾遜級戰列艦:世界最大號的「淺水重炮艦」
    納爾遜級戰列艦(HMS Nelson)是英國建造的一型戰列艦。同級艦兩艘,首艦以英國海軍上將,特拉法爾加海戰的英雄霍雷肖·納爾遜(1758~1805)命名。第二艘為羅德尼號(HMS Rodney),以英國海軍上將喬治·布裡奇斯·羅德尼(1719~1792)命名。
  • 二戰義大利曾用潛艇重創英軍2艘戰列艦
    這是合理的,因為它們在襲擊珍珠港事件中發揮了作用。但納粹德國和義大利在二戰期間也部署過小型潛艇。這些潛艇不像一般潛艇那樣殺敵無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潛艇速度不快。德國一種最成功的迷你潛艇可以達到最高7節的水面航速。它們的續航力也十分有限。雖說如此,小型潛艇也有很多優點:它們很難被發現,較難消滅,成本低廉,不需要太多材料、人員或燃料。
  • 納粹德國潛伏於大洋之下的狼群,U型潛艇部隊是如何建立的?
    畢竟這個命運多艱的「船舶建設工程局」一度曾因為運作不善而差點倒閉,如果不是國家海軍及時提供了一百萬馬克的話,或許這個公司就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這個時候單艦獵殺運輸船的德國潛艇就倒了大黴,比如說未來的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創始人,卡爾·鄧尼茨。 鄧尼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是個潛艇艇長,在1918年10月4日對協約國運輸船隊的襲擊中,鄧尼茨不幸遇到了護航船隻的攻擊。
  • 這艘戰艦曾攪得南大西洋不得安寧,卻在面對強敵圍攻時選擇自沉
    斯佩伯爵號裝甲艦然而德意志號和舍爾海軍上將號的實際使用效果讓德國人非常失望,這種戰艦噸位遠大於重巡洋艦,火力卻比主力艦要弱得多,欺負一下巡洋艦還可以,真和敵方主力艦硬碰硬的話必死無疑。該艦裝有2座單管150毫米副炮,還有3座88毫米高射炮。另外,該艦舷側還裝有2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在執行破交襲擊任務時,魚雷武裝可以大大提高擊沉敵船的效率。
  • 德國海軍的驕傲,俾斯麥號誕生之日最強?就憑它380的小管子嗎
    不過這兩撥人幾乎很少認為俾斯麥號是當時最強的戰列艦,不過最近刷視頻的時候總能刷到「俾斯麥是二戰最強戰列艦」的歷史解說視頻,那麼俾斯麥在建成的時候真的是最強的戰列艦嗎?其實認為俾斯麥號戰列艦在建成的時候是世界最強戰列艦的這個說法並不是網絡上才有,就連以前央視在做二戰海軍歷史節目的時候,我就在電視上聽到這個說法。
  • 瀛寰新譚|撫今追昔:中國海軍初創時用不起冰艙,僱黑人操艦
    近日,關於中國海軍,不斷有令人興奮的消息傳出:先是中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將在香港回歸20周年、人民解放軍成立90周年之際,前往香港參與相關活動,並向公眾開放參觀;接著又是我國完全自主研製的新型萬噸級驅逐艦首艦下水。
  • 美軍中竟有一艘日本重巡洋艦的姊妹艦?還是建在沙漠中,用途詭異
    重巡洋艦是當時僅次於戰列艦的大型水上艦船,標準排水量1萬噸以下(實際上經常超過這個限制)、裝備口徑203毫米以下的主炮。舊日本海軍的4艘高雄級重巡洋艦均於1932年服役,在太平洋戰爭中參與了多場重要海戰。到了戰爭末期的1944年10月下旬,雷伊泰灣海戰爆發。
  • 1936年以後日本海軍的戰列艦造艦速度為啥這麼慢?
    條約廢止後,英國1936——1941年建造了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5艘,美國1936——1942年建造了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2艘和南達科他級戰列艦 4艘,日本1936——1941年只建造了大和級2艘。▲大和級戰列艦飛翔的紅燒肉:沒錢沒鋼。
  • 星際爭霸2最強戰巡艦等比還原!現實戰艦在它面前渣都不是
    星際爭霸2最強戰巡艦等比還原!現實戰艦在它面前渣都不是 說起戰巡艦,你會怎麼形容它呢?答案當然是非常大!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上一期講到了一戰結束之後的1922年美國、英國、日本、義大利、法國在華盛頓籤署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條約中不僅規定在1922年到1936年間各國擁有的海軍艦艇總噸位,也將戰列艦的噸位限制在了3.5萬噸,主炮口徑406毫米之內。
  • 德意志海軍無畏艦的鼻祖——淺談「拿騷」級戰列艦
    1906年2月10日,英國樸斯茅斯海軍造船廠,一個巨大的船體下水,它就是英國在吸取了對馬海戰與美國提出的「全裝重型火炮」的經驗後,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劃時代設計的戰列艦——「無畏」號。「無畏」號的出現,受到影響最大的是以追趕英國海軍為目標的德國。這意味著德國在過去的努力和心血幾乎全部付之一炬。
  • 舊日本海軍高雄號重巡洋艦被英國袖珍潛艇擊沉記
    1945年7月,在新加坡北部的柔佛海峽日海軍基地內,躺著受傷後剛修復的日本重巡洋艦高雄號。曾經被稱為「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率領的日軍趕出新加坡的英國人,此時發現報仇時機已到… 為了襲擊高雄號,英海軍派出冥河號潛艇及袖珍潛艇Xe-3號。
  • 出鞘:我軍西安艦是怎麼讓英國軍艦「變瞎」的?
    中國海軍052C西安艦目前正對歐洲多國展開訪問之旅,繼7月1日抵達法國土倫港進行軍事交流之後,15日又轉往荷蘭鹿特丹港進行休整補給。據「中國軍網」官方微信號消息,就在抵達鹿特丹前的14日,西安艦在英吉利海峽曾遭到英國護衛艦「聖奧爾本斯」號的跟蹤監視。但期間「聖奧爾本斯」號護衛艦的雷達卻失靈,並遭到反向鎖定,最後不得不放棄了跟蹤監視。
  • 名字可愛的企鵝號襲擊艦,為何會被稱為「扮豬吃老虎」的典範
    二戰英國海軍向對手開火中歐的環境讓他們四面受敵,統一時間較晚讓他們錯過最佳殖民時間。海洋、殖民地,這是德國最需要的方式。如果無法用大海戰的方式擊敗對手,希特勒自然不會選擇在英國人的旗幟下苟且偷生。他們選擇用低劣的手段滿足自己的海軍夢——破交戰。他們派遣巨量的艦船前往大西洋,用襲擊商船的形式噁心英國。
  • 戰列艦三國志-「金剛」號(3)徵戰兩洋
    當然英艦配備了先進的雷達系統,並不懼怕夜戰,如果不計空中力量和日本重巡,純粹主力艦單挑的話贏面還要大一些。 當時距離Z艦隊最近的是位於它北方的南遣艦隊,只有120海裡。小澤手中最大的軍艦是旗艦「鳥海」號,加上慄田健男的第7戰隊共5艘重巡、1艘輕巡和4艘驅逐艦,在Z艦隊2艘主力艦面前可謂不堪一擊。
  • 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
    「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是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和它的名字一樣,充滿了傳奇,夾雜著爭議更讓英國人懷念和尊敬。雖然這級戰列艦一開始建造就有落伍之嫌,但在它的服役過程中也為英國海軍做出不小的貢獻。英國倫敦的特拉法爾加廣場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歐洲局勢日益不穩,英國即將加入反法同盟,海軍委派納爾遜指揮擁有64門炮的阿伽門農號在地中海服役,由於他出色地指揮,使英國海軍在輸掉土倫戰役時仍不受大的損失,避開了法國海軍的多次襲擊
  • 《第二銀河》銀河前哨站 戰巡艦全面平衡
    今天將主要為大家介紹戰巡艦體系的調整方案。我們希望達到的結果是:擁有相同標籤的戰巡艦需要擁有相近的戰鬥預期,及迥異的戰鬥風格;使用同種武器的戰巡艦能在玩法風格上拉出距離,同時在功能定位上達成互補;確保使用同種武器的2艘戰巡艦中,必定會有1艘攜帶對應的超級武器。
  • 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和德國俾斯麥級戰列艦的對空性能比較
    俾斯麥級戰列艦一、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是20世紀30年代末期英國建造的一級戰列艦,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建造的最後一級戰列艦 ,是典型的條約型戰列艦,共建造艦5艘:喬治五世國王號、威爾斯親王號
  • 日本海軍第4艦隊事件——艦隊慘遭颱風襲擊,數艘戰艦被風浪重創
    自《華盛頓海軍條約》籤訂以來,各國海軍正式進入了"海軍假日",大型軍艦的建造規格受到了限制,建造數量也被大幅度縮減。此舉本是為了儘可能減少因海軍軍備競賽而爆發國家衝突,奈何日本方面有自己的打算。日本通過對船隻進行減重,來儘可能的堆砌足夠的火力。日本方面希望能夠用這些強化過火力的小型軍艦在未來可能的衝突中以小博大,卻不料他們的舉動給自身帶來了多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