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臨床思維養成:哪些疾病可致雙側丘腦損傷?

2020-12-01 丁香園論壇

丘腦是運動、感覺及小腦信息的整合中心,也是認知及邊緣葉信息的傳入中樞,那麼臨床上哪些原因會導致丘腦損傷?其損傷後又會有哪些表現呢?近日,Neurology雜誌報導了一則病例,通過該病例我們可以輕鬆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

患者男性,52歲,因認知功能下降8個月來診。既往體健,近8月出現意識模糊、易疲勞、抑鬱、嗜睡、頭痛,隨後出現尿失禁、步態不穩。患者由於認知功能下降而被公司解僱,且發生一次車禍。來診前曾在當地(摩洛哥)醫院診治。

神經系統查體:反應遲鈍,計算能力障礙,其他認知功能未見異常。寬基底步態,下肢辨距不良,運動、感覺、腱反射未見異常。當地醫院實驗室檢查僅見C反應蛋白增高。患者來診前2月在當地醫院行頭顱MRI示:雙側丘腦T2高信號,右側顳葉內側、中腦、基底節可見斑片狀強化,行右側丘腦活檢可見炎症細胞,無惡性腫瘤浸潤依據。

Question:

1.丘腦損傷如何引起腦病?

2.MRI雙側丘腦異常信號需考慮哪些疾病?

丘腦是運動、感覺及小腦信息的整合中心,也是認知及邊緣葉信息傳入中樞,認知及覺醒信息在丘腦腹後內側核、正中核及板內核進行整合,後兩者也是網狀激活系統的一部分,參與意識及覺醒的維持。以上結構受損可引起意識模糊、覺醒水平下降甚至昏迷。雖然基底節、顳葉內側病變也會引起以上症狀,但患者來診後複查頭顱MRI僅見雙側丘腦異常信號。

雙側丘腦MRI異常信號可見於腫瘤(膠質瘤或淋巴瘤)、遺傳、代謝和中毒(Wernicke腦病、滲透性髓鞘溶解症、泛酸激酶缺乏、Wilson病、肝臟疾病、缺血缺氧性腦病、一氧化碳中毒)、感染(西尼羅河病毒或其他病毒、克雅氏病、弓形體病)、炎症(白塞氏病)、血管性(基底動脈尖閉塞、Percheron動脈閉塞、靜脈竇血栓形成)。

複查MRI可見顱內微出血,FLAIR像見雙側丘腦異常信號,斑片狀增強。結合患者在當地接受強的松治療後未見好轉,首先考慮血管病變,尤其是直竇靜脈血栓形成,不考慮血管炎、腦膜腦炎、腫瘤等病因。完善MRA未見異常,MRV示左枕葉附近可見豐富的側支循環,Galen靜脈遠端、直竇未顯影。

Question

1.靜脈竇血栓形成的鑑別診斷有哪些?

2.確診需要的下一步檢查?

先天性或獲得性高凝狀態、高雌激素血症為靜脈竇血栓形成(CVST)的常見病因,此外,頭頸部感染也可引起CVST。此患者影像學檢查結果提示直竇未顯影、豐富的側枝循環及丘腦缺血,提示硬腦膜動靜脈瘻(DAVF)。血管造影證實患者直竇血栓形成,此外發現由左側腦膜中動脈的細小分支及左側大腦後動脈腦膜支的小分支供血引起的靜脈早期灌注,這與DAVF一致。

Question

幹預措施?


圖.栓塞術期及術後影像學:A.FLAIR示雙側丘腦異常信號,右側信號高於左側,增強後可見斑片狀強化(未顯示)。B.箭頭示閉塞的Galen靜脈和直竇。C.DSA中箭頭示經左頸總動脈注射造影劑後早期充盈的靜脈(左側環池),主要由左側腦膜中動脈小分支供應,與硬腦膜動靜脈瘻(DAVF)一致。D.栓塞後DSA圖像顯示術後無殘餘血管充盈。

患者確診後給予DAVF栓塞治療及靜脈血栓抗凝治療,複查血管造影示DAVF完全閉塞。1個月後複查MRI仍可見丘腦T2異常高信,但信號較前明顯降低,神經系統檢查無變化。此外,CVST仍存在,可惜的是患者隨後失去隨訪。


相關焦點

  • 累及雙側丘腦的 15 種疾病,你遇到過幾個?
    雙側丘腦病變可能提示為 血管性、遺傳代謝和中毒、感染、炎症和腫瘤等疾病[1],在頭顱 MRI 上很難進行區分定性,今天我們就雙側丘腦病變的相關內容進行討論,希望對大家臨床工作有所幫助。1.Percheron 動脈是丘腦穿通動脈不常見的變異血管,供給雙側的丘腦旁中央區域(丘腦旁中央部和中腦上部),其閉塞可導致雙側丘腦梗塞。Percheron 動脈血栓時,臨床特徵性表現為嗜睡,意識水平下降,神經心理改變和垂直凝視麻痺 [4]。DSA 可發現 Percheron 動脈及其完整性改變。
  • 患者出現快速進行性丘腦痴呆,雙側丘腦T2高信號,你的診斷是?丨臨床...
    DSA顯示右枕動脈擴張和曲折(箭頭),竇匯可見瘻管(箭頭),直竇、Galen靜脈和腦內靜脈早期充盈(H)。  問題思考:1. 雙側丘腦T2高信號的鑑別診斷有哪些?2.下一步該進行哪些檢查?影像提示雙側丘腦T2高信號,進一步的檢查有哪些?
  • 丘腦的功能是什麼?
    ,丘腦結節動脈,枕下內層動脈,脈絡膜動脈,常見類型:丘腦結節動脈供血區梗死:神經心理障礙:患者常表現為意識缺失,冷漠,邋遢,就像大腦額葉急性損傷患者,遺忘,雙側梗死患者的意志缺損和遺忘症非常嚴重,不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減輕,2外側丘腦腦梗死,丘腦膝狀體動脈閉塞所致的外側丘腦梗死可導致三種常見的臨床綜合症:純感覺性腦卒中,感覺運動性腦卒中,擴延性外側丘腦症候群:3.丘腦旁正中動脈供血梗死:典型的三聯徵:
  • 一文盤點:糖皮質激素與神經科的恩怨情仇丨臨床「藥」點
    導讀 糖皮質激素是神經科與抗生素和維生素鼎足的「三大神藥」之一,藥得當處,有起死回生之效。但凡藥者,有功必有過,稍拿捏不準便成了兇器,因此,學會「把控」才是制勝之道。那麼,這個神藥究竟為何能夠笑傲神經科的大片江山,又該如何出招,如何避免敵軍潛伏襲擊?本文將帶你一覽究竟。
  • 神經科思維養成:反覆發作性肌痛疾病都有哪些?
    對於這樣的患者,應該如何進行臨床診斷?且看以下詳細講解。第一部分:45 歲男性患者,在肩袖手術後出現了疲勞和廣泛性肌痛。4 周后患者症狀加重,出現嚴重的肌痛以及雙側腿部肌肉無力。患者既往有慢性疼痛症候群病史以及多次整形手術史。目前服用的藥物包括曲唑酮、羥考酮、和奧美拉唑。
  • 丘腦的解刨結構
    丘腦在喚醒和意識水平方面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丘腦不同供血血管的病變會導致不同的丘腦梗死症候群, 常見部位:1.丘腦前部區域由丘腦結節動脈供血,該動脈起源於後交通動脈的中部1/3處,這與主要表現為嚴重和廣泛的神經心理缺陷,早期出現不同程度的意思水平改變和沉默寡言,持續的人格改變見於疾病的後期,包括時間和空間定位障礙、冷漠。
  • 高滲鹽水在神經科疾病中的應用進展
    高滲鹽水的應用濃度 近幾年,高滲鹽水逐步被臨床接納。研究顯示高滲鹽水比甘露醇降低ICP更持久。目前,國內臨床較多使用3%、5%、7.2%、7.5%、10%的高滲鹽水。顱腦損傷早期應用高滲鹽水效果較好。同時,Harutjunyan等發現7.2%的高滲鹽水在降低ICP同時,可提高平均動脈壓,提高腦細胞供氧量。目前,7.5%的高滲鹽水在國內使用較多,不僅是良好的脫水劑,也可減輕顱腦損傷病人胰島素抵抗,降低應激性高血糖,縮短住院時間。國外研究報導10%的高滲鹽水不僅降低ICP,還可通過調節水通道蛋白或相關離子通道轉運蛋白緩解腦水腫。
  • ...和影像學特徵_丘腦_缺血性腦卒中_神經解剖_Percheron動脈_醫脈通
    該部位的梗死臨床特徵很明顯,主要表現為嚴重和廣泛的神經心理缺陷。該部位梗死早期可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意識水平改變和沉默寡言,持續的人格變化則見於疾病的後期,包括時間和空間定位障礙、冷漠、缺乏自知力等,情感方面的障礙可能很明顯。丘腦前部梗死的其他常見症狀是順行記憶障礙,以及伴有低頻發音和構音障礙的失語症。
  • 神經科的那些病例:突發右側肢體舞動 1 例
    男性,71 歲,以「突發左側肢體不自主舞動 3 天」就診,患者於 2016 年 8 月 30 日凌晨 3 點突發右側肢體不自主運動,表現為大幅度不自主的舞動,自己不能控制,因反覆磕碰床欄致右側肢體軟組織損傷,入睡後不自主舞動消失,
  • 護理指南|血液系統疾病之出血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 出血主要是由血小板數目減少及其功能異常,毛細血管脆性增加或通透性增加,血漿中凝血因子缺乏以及循環血液中抗凝血物質增加引起。
  • 南寧市第三人民醫院成功舉辦神經系統疾病臨床診治思維與實踐...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近年來神經系統疾病診治技術有了強有力的發展,疾病診治指南與共識不斷更新,為進一步規範醫務人員對神經系統疾病的診療行為,提高神經系統疾病臨床思維及實踐能力,由南寧市醫學會主辦、南寧市第三人民醫院承辦的「神經系統疾病臨床診治思維與實踐學習班」於11月14日在南寧市邕江賓館三樓中心會議室舉辦
  • 神經科基本功——卒中症狀定位,你們要的彩色圖譜來了
    《哈裡森內科學》對缺血性腦血管病對應的腦動脈供血區域的臨床表現(圖10-6至圖10-10)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卒中的症狀可分為:(1)前循環大動脈卒中;(2)後循環大動脈卒中;(3)任意血管床病變所致的小動脈疾病。本文主要對前循環卒中和後循環卒中進行介紹。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併焦慮抑鬱,哪些藥物可選用?│臨床「藥」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持續氣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狀為主要特徵的常見慢性病,多數COPD者有1個及以上合併症,其中焦慮抑鬱是臨床常見的合併症之一,COPD穩定期中合併抑鬱的發生率為10-42%,急性加重期為10-86%,焦慮在COPD穩定期者的發生率為13-46%,急性加重期住院者為10-55%。
  • 神經科常見疾病科普及居家治療康復
    原創 唐曄 曄問仁醫編·者·按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罹患神經科常見疾病的患者如何在家進行治療和康復呢?瑞金醫院神經內科專家為您解答神經科常見疾病,如腦血管病、痴呆、帕金森病、癲癇、睡眠障礙、多發性硬化、自身免疫性腦炎等疾病的居家治療和康復小知識及注意事項。
  •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致內分泌腺體損傷,如何識別與處理?
    ICIs所致的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常規處理 ICIs致內分泌腺體損傷 ICIs致內分泌損傷可累及垂體、甲狀腺、腎上腺、胰腺等內分泌腺體,導致垂體功能減退、甲狀腺毒症及甲狀腺功能減退、腎上腺功能減退、糖尿病,或還可誘發TRAb進而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
  • 當黃頭髮遇上了鼠尿味,竟是神經科這種病?你清楚嗎?
    今天的神經病例時間,我們來看看神經科的一種常見遺傳代謝疾病,患者可表現為智力低下、癲癇發作、行為異常等症狀,還能表現為溼疹、鼠尿味、皮膚白皙、毛髮淺黃乾燥等症狀,下次遇到這些症狀的患者,我們就能得心應手處理起來啦!一起來看看吧~患者男,30歲,因智能低下20餘年,雙手震顫8年入院。
  • 【從解剖到臨床】認識脈絡膜前動脈
    圖2:頭部DWI內囊是大腦皮質與其他神經束的唯一有效通道,為大腦的傳入和傳出神經匯聚處,錐體束、丘腦皮質束、視輻射及聽輻射均於此處匯聚通過。內囊後支前2/3為皮質脊髓束通過,後1/3為丘腦皮質束、視輻射及聽輻射的纖維通過。內囊缺血損傷後出現典型的對側肢體偏癱、偏身感覺缺失、同向偏盲,即所謂的「AChA症候群」。
  • 馬尾神經損傷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那我們今天在說說馬尾神經損傷的臨床症狀有哪些呢,在說之前還是要給大家講一下馬尾神經損傷是怎麼導致的,因為很多患者還不知道馬尾神經損傷是怎麼導致的,也沒有一點概念,直到身體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才意識到,便開始去網上搜一些有關自己病情的症狀,還有很多患者找到我說:「我是看到了你的文章,你文章裡所出現的症狀跟我的症狀一樣」這樣的患者就及時的制止了病情的嚴重性。
  • 這5類常見的眼病與神經科密切相關,你都掌握了嗎?
    在臨床診治中,神經科醫生可能會遇到一些有特殊神經性眼病的患者。雖然這些情況可能需要眼科醫生或兩科醫生共同治療,但神經科醫生也應能辨別和認識這些常見的神經性眼科疾病,包括視乳頭水腫和特發性顱內高壓(IIH)、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AION)、視神經炎、眼部運動性顱神經病變、霍納 (Horner)症候群。早期診斷和治療這些疾病可能會延長患者的生命或挽救視力。
  • 生動形象的「米老鼠耳朵」——雙側大腦腳梗死
    [圖片來自《Duus神經系統疾病定位診斷學:解剖、生理、臨床(第八版)》]影像學表現有日本學者把雙側大腦腳梗死的頭顱MR表現稱之為「米老鼠耳朵徵」,倒真的是挺形象的除了雙側大腦腳,其他梗死部位還有丘腦、腦橋、延髓、小腦,其中腦橋(85.7%)和小腦(42.9%)受累最多,在腦橋受累的患者中,9/12(75%)腦橋梗死是雙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