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器 中化吊裝系統的「6400噸中華神盾艦「_工程機械行業動態...

2020-11-24 工程機械在線

大國重器 中化吊裝系統的「6400噸中華神盾艦「

2014-09-18 | 發布者:小編在線 | 來自網絡

  2014年8月15日,重達2260噸的內蒙古伊泰集團費託反應器由中化二建採用6400噸液壓複式起重機及其配套的先進吊裝工藝成功就位。

 

內蒙古伊泰集團費託反應器成功就位

 

  「6400噸!一艘中華神盾啊!」這是網友在得知我國成功製造出的「大國重器」——世界提升重量最大、高度最高的陸地起重設備「6400噸液壓複式起重機」後發出的讚嘆。這部能把重達6400噸的重物提起,達到120米高度,起重重量相當於一艘排水量6200噸的「中華神盾」驅逐艦,儼然是吊裝界「神盾艦」的6400噸液壓複式起重機。目前,該設備已經在中化二建集團大型機械施工有限公司的施工項目裡成功吊裝二臺費託反應器,出色的完成了目標任務。

 

6400噸液壓複式起重機

 

  三家合力打造行業利器

  液壓複式提升起重機近年來在我國發展迅速,在煤化工、石油化工大件吊裝建設中往往充當主力吊裝設備。在千噸級履帶式起重機普及之前,中石化四公司最早通過引進吸收英國技術,開發定型了2500噸級門式液壓提升起重機,該設備最大吊裝能力可達2500噸,有效吊裝高度120米,採用計算機集中管理,具有吊裝控制精確、安全可靠,可自裝卸和平移、靈活性高、可變幅等特點,能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等行業的超大型設備吊裝。目前該設備已完成了多次煤化工及石化大件吊裝,奠定了我國掌握液壓複式提升起重機設備的製造與使用技術的基礎。


  近年來,隨著我國石油化工、煤化工、化工裝置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煤制油、煤液化這一批新型煤化工項目中,每一條生產線都會有一套總重超過2000噸以上的費託合成反應器設備分段需要吊裝。現在,2500噸級門式液壓提升起重機在面對更多與更重的費託合成反應器時,無論在施工效率和提升能力上都已顯露疲態。同時國內的3000噸履帶式起重機技術已經趨於成熟,面對競爭與自身升級的發展需求,門式液壓提升起重機的改進與能力提升擁有了更清晰的意義。


  中化二建集團有限公司敏銳的察覺到了這個意義。於是,中化二建最早拿出了新型液壓複式起重機的設計構想,這便是6400噸液壓複式起重機的由來。在其不斷的斡旋下,最終在2011年7月24日,中化二建集團有限公司牽頭,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和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三方負責人齊聚首都北京。鼎力合一,6400噸液壓複式起重機研發項目啟動一錘定音。合同約定中化二建全資投入,太重負責結構製造,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形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各方力量通力合作下,僅一年時間 6400t液壓複式起重機便成功下線組裝,並在2012年11月21日順利進入了試驗階段,2013年7月12日三方宣布勝利完成了6400t液壓複式起重機的所有研發試驗。


  2013年8月20日,6400噸液壓複式起重機進入山西省長治市襄垣潞安高硫煤清潔利用油電熱一體化示範項目,中化二建集團大型機械施工有限公司的吊裝團隊使用6400t液壓複式起重機負責兩臺費託反應器的吊裝,標誌著該設備開始真正投入使用。2013年9月26日中化二建的吊裝團隊順利完成第一臺費託反應器的吊裝,2013年11月21日成功的完成第二臺費託反應器的吊裝,6400噸液壓複式起重機的能力通過實戰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6400噸液壓複式起重機研發項目啟動儀式

 

  移動與固定的組合

  在石油化工大件與煤化工大件的吊裝工藝上,近年來以2500噸門式液壓提升起重機為例,最為典型的吊裝工藝是採用固定的2500噸門式液壓提升起重機提升,使用移動的1600噸履帶吊配合抬送大件的尾部完成吊裝。整個過程只使用兩臺設備完成,可以充分保證設備聯調的簡單與優化。


  在這類抬吊式的吊裝工藝中,固定的門式吊裝設備往往充當主吊設備,移動的履帶式吊裝設備進行溜尾抬送。吊裝團隊在考慮吊裝方案時,固定設備的布局與進場組織是重中之重。


  6400噸液壓複式起重機的研發團隊充分汲取了以往門式吊裝設備的使用經驗,在6400噸的設計上作出了相應的優化。為了充分保證靈活性,最突出的改變是,6400噸被設計成為可拆分為兩個獨立的單式門架提升系統,每個單門架相當於原有的2500噸門式液壓提升起重機,然而它的起重量確大幅優化,一分為二最大可以達到3200噸,最大提升高度也可達120米,並且還可附著已有建築框架上的起重吊裝設備。


  另外,由於起重機的頂升門架、滑移、提升設備及採用的全液壓自動化控制系統已經實現100%的國產化,同時還有結構件的成熟,在後續的使用維護以及再升級的成本上6400噸將更加容易與高效。在巨型固定吊裝設備的移動與組裝方面,設計人員為6400噸獨創了複式組合結構,在拆分和組裝設備時,設備的300多根弦杆與1680多根腹杆均可任意組裝,大大方便了現場組裝,提高了施工效率。針對各類工況特點,施工團隊可以任意組成不同跨度、高度的組合,例如6400噸拆分3200噸後,一臺組成大高度的主吊設備,另一臺設置高度低矮型門吊進行抬送,這時候可以方便更靈活的小噸位履帶吊進出活動,更多的豐富了吊裝團隊的方案選擇與設計靈活性。


  整機可分為單雙門架兩大工況,每種工況又可以具有不同跨度、高度的組合。6400噸液壓複式提升起重機是對中國門式吊裝設備技術的一次突破,對於履帶吊佔據大件吊裝市場的今天,也並不是一次簡單的「復古」,它更像是一抹亮色,因為在傳統、成熟這一份意義上的突破亦是一種創新升華。未來,各類型的大件吊裝工地上,我們樂見通過成熟優化與創新的門式吊裝機械與移動的履帶吊並肩,用不斷創新與高效的組合不斷豐富著吊裝團隊們的吊裝方案。

 

吊裝現場

 

  6400t起重機的工作原理

  6400t液壓複式起重機與履帶吊的工作原理大不相同,6400t液壓複式起重機的工作原理主要依靠其巨大的液壓千斤頂的力量。液壓泵站為其提供充足的力量後,上下夾持器配合千斤頂與油缸保證吊裝大件的上下提升與下降動作。


  在提升工況狀態下,吊裝團隊通過液壓泵站向6400噸的提升千斤頂提供壓力油,推動千斤頂中的活塞做伸缸與縮缸運動。在伸缸狀態下,設置在活塞頂端的上夾持器卡緊鋼絞線帶動大件重物上升。而縮缸則是帶動重物下降,縮缸時與油缸底部的撐腳相連的下夾持器卡緊鋼絞線既能夠保證大件重物在高空中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同時能夠為上夾持器的活塞運動提供下一行程的提升準備。在整個下降工況狀態下,千斤頂活塞能夠在近乎完全伸缸的位置上通過上夾持器卡緊鋼絞線,然後下夾持器再放鬆鋼絞線,活塞縮缸帶動重物下降。


  通過縮缸與伸缸的原理,依次循環直至將吊裝的重物準確地吊裝到預定的高度位置。而為了防止這種上下循環對於斷電時發生失靈與脫鉤,設計人員在液壓千斤頂及泵站的液壓迴路上另外設置了液控單向閥和平衡閥,從而保障在遇到突然停電等突發事件是可對油路進行閉鎖,使提升重物安全的懸掛在固定位置,保證施工的安全與順利。

相關焦點

  • 它曾是中華神盾的替補,享有中華俄式神盾之稱,你知道它是誰嗎?
    051C級驅逐艦,北約代號旅洲級驅逐艦,是中國在建造052C中華神盾艦之後為了防止其可靠性不佳而研製的備用方案,由於中華神盾艦的勝利發展,051C的使命便自然結束,因此只建造2艘,現役於中國北海艦隊。051C的艦體改進自167深圳號驅逐艦(即051B,北約代號旅海級),而其武器裝備則是完全俄羅斯血統,裝備了6座8單元的裡夫M型(即大名鼎鼎的S-300F型防空飛彈)「左輪」垂髮裝置,總計48單元。
  • 4000噸的「大國重器」下線 為何畫了只萌熊貓?
    【環球網報導 前方記者 趙汗青】6月21日,首臺採用自主技術和多項國產核心零部件設計製造的複合地層超大直徑泥水盾構機「振興號」在中交天和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常熟基地順利下線。其將服務於一個「中國人自己建造的世界級水下隧道工程」。
  • 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十年磨一「艦」的印度神盾,標準的「萬國造」
    早在1977年設計建造「德裡」級驅逐艦時,就已經將此理念貫徹其中,參照蘇俄的「現代級」、「卡辛2級」和英國的「林仙級」三者設計元素建造的「德裡」級,以6800噸的排水量,強大的反艦、防空能力傲視第三世界國家,自稱為「第三世界第一艦」。
  • 蔡英文稱將推動「國艦國造」 臺軍欲造「神盾」艦、升級潛艇
    據稱民進黨規劃,未來20年投入8000億新臺幣(合240億美元),準備」國造」的艦艇包括,四艘6000噸「神盾」艦、多艘2500噸護衛艦、7-11艘「沱江」後續型輕型護衛艦、6艘掃雷艦、兩艘16000噸船塢登陸艦、6艘以上1500噸柴電潛艇,並改裝現役兩艘荷蘭「旗魚」級潛艇等,其中潛艇方面的投資約4000億新臺幣。
  • 濰柴:見證大國重器的力量!
    濰柴:見證大國重器的力量!責編:張文星 作者:濰柴資訊 11月24-27日工程機械行業盛會
  • 海軍唯一俄式神盾艦,我國設計最高水平,防空性能堪比基洛夫巡洋艦
    不過「最能代表我國驅逐艦設計水平」的還真不是上述兩位,而是服役了十多年的俄式神盾艦——051C型驅逐艦。 PS:最能體現設計水平並不等於性能是最先進,這一點要明確的。藉由成熟的蒸汽動力系統,051C的滿載排水量超過了7000噸,噸位超過了採用燃氣輪機的052C,是052D之前海軍噸位最大的國產艦艇。在艦艇外觀設計上,051C(051B)也是海軍第一型使用了部分雷達隱形設計的驅逐艦,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 印度也有神盾艦,包頭設計地道咖喱味,萬國製造本國組裝
    從此人類海軍正式進入「盾艦」時代,阿利伯克之後,各國紛紛開啟盾艦製造。日本的金剛級、韓國的世宗大王、中國的052及055系列驅逐艦,還有印度的加爾各答級飛彈驅逐艦。 和前面幾款盾艦不同,印度加爾各答級飛彈驅逐艦非常傳奇,研發和製造之路也比較坎坷。早在21世紀初葉,印度就提出國產新一代驅逐艦建造計劃。
  • 盤點| 藍鯨1號、海上風電、潮汐發電站……「大國重器」中那些不...
    一路上,這些「大國重器」不斷刷新著世界的認知↓↓↓重器:海上大力士——「振華30」輪自航式全迴轉起重船體長:超過297米身寬:58米排水量:近25萬噸旋轉角度:360度最牛實力:排水量超過了全世界所有現役航空母艦。臂力最多能吊起1.2萬噸重物,相當於60架波音747客機的重量。
  • 大國重器到底有多重?
    在古代,像這樣的「大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如今,人們對這個詞的理解早已發生了改變——中國天眼、國產航母、「復興號」列車以及C919大飛機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當今的大國重器。它們都擁有共同的特徵:科技含量高,研製難度大,對相關行業乃至國家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白鶴灘水電站全球首臺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轉子吊裝成功
    據中國水電四局公眾號「今日四局」消息,8月18日,由中國水電四局承擔安裝的「大國重器」——世界在建最大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1號機組轉子成功吊裝,提前原計劃工期73天勝利實現電站機電安裝工程又一重大節點目標,標誌著世界首臺最大單機容量100萬千瓦水輪機組安裝全面進入總裝攻堅階段。
  • 國之重器,湖南印記!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標誌著我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這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
  • 中華神盾遠航萬裡來到涅瓦河畔 俄羅斯眾艦艇卻性能不及西安艦
    然而,在這個為俄海軍慶生的節日,最引人注目,最強的艦艇並非俄羅斯海軍中的任何一員,也非到場的其他國家海軍艦艇,而是中國遠道而來行程萬裡的首代中華神艦"西安"號。那麼憑什麼,中國首代盾艦"西安"艦能稱的上是俄海軍節上最強艦艇?
  • 1號艦未服役,二號艦已試航,075型兩棲攻擊艦為何造的這麼快
    2015年開始我國海軍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對我軍主力驅護艦如數家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2019艦下水十艘中華神盾,不僅打破了世界紀錄,還讓無數軍迷對我軍究竟有多少052D趕到了迷茫。大量使用貨架技術的075型兩棲攻擊艦075型兩棲攻擊艦的動力系統為16PC2-6B柴油發動機,而16PC2-6B柴油發動機不僅被用在了075型兩棲攻擊艦,903型綜合補給艦也使用了16PC2系列的16PC2-6柴油發動機,071型船塢登陸艦應用了16PC2-6MPC型發動機。即便是075所使用的16PC2-6B最大功率為12000KW。是同型柴油機中公裡最大的一個。
  • 又一臺大國重器!重3000噸的漿態床鍛焊加氫反應器完工,它是個啥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製造業飛速發展,特別是近些年來,我國工業製造業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較大成就,製造了不少的「大國重器」,讓世界為之震驚。6月1日,《科技日報》報導我國3000噸級漿態床加氫反應器震撼問世,標誌著我國又一件大國重器製造下線,並且完工發運,已列裝起航。
  • 敢和單件1噸的純鐵配件「正面剛」 江鈴首創「神盾貨箱」真的牛!
    2019上海車展期間,江鈴皮卡重磅發布了一款名為SMC的皮卡貨箱(後正式命名為「神盾貨箱」),這款加強貨箱採用SMC複合材料,號稱更輕、更高、更強,相比普通皮卡貨箱更加耐磨、耐腐、抗撞擊,非常適用於五金建材、工程基建材料以及海鮮水產的運輸,在國內尚屬首創。不過,有道說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貨箱的材質如何,車輛的性能又如何,總要在實際使用後才能了解。
  • 俄羅斯大國重器再下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二個擁有核動力破冰船的
    大國重器,俄羅斯第三艘「烏拉爾」號核動力破冰船下水,新一輪北極爭奪戰拉開大幕,中國緊隨其後,將成為世界第二個核動力破冰船的國家,影響深遠,意義非凡據媒體5月25日消息,俄羅斯的大國重器「烏拉爾」號核動力破冰船25日在聖彼得堡下水
  • 中國化學榮獲2020年度政務傳播「大國重器獎」
    中國化學榮獲2020年度政務傳播「大國重器獎」 2021-01-13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國重器和小螺絲釘哪個重要,牛逼哄哄的韓國最後還不是被日本掐脖子了
    所謂的「大國重器」主要指的是一些大項目、大工程等,所謂的「小螺絲釘」主要指的是一些基礎元器件,比如一些核心原材料、傳感器、元器件等。很多人認為大國重器最厲害,小螺絲釘是可有可無的,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大國重器
  • 大國重器的硬核浪漫,你get到了嗎?
    歷經多年,中國的衛星導航系統終於修成「正果」。我國也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我國的全球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取名「鴻雁」,有「鴻雁傳信、永不失聯」之意。大國重器的命名深藏了中華數千年的文化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