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發現恐龍化石,個頭和雞差不多,亞洲最小,性情兇猛只愛吃肉

2021-01-08 騰訊網

每一個看過侏羅紀公園的人都會對恐龍產生濃厚的興趣,許多學校的教科書中也將恐龍這一個早已經滅絕的物種,作為了一個讓學生們了解的動物,雖然從來沒有人類見過恐龍長什麼樣子,但是通過高科技手段進行對恐龍化石的研究與探測,最終還原出它們曾經的意識形態,也讓更多人了解了這個曾經在地球上的霸主是如何生存,又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地球已經擁有上億萬年悠長也是,在這期間它見證了太多自然景觀的變遷,不管是風雨雷電還是地球上沒有任何生命跡象的荒蕪階段,它都靜靜的看著地球上的一切發展,到了後來生命開始出現了大爆發,單細胞生物不斷繁衍,衍生出更多的動物植物,不同種類的生命在這個地球上產生,而稱霸地球一時的恐龍出現了。

恐龍作為地球上體積龐大的一種動物,它擁有極強的破壞性,曾經在地球上它們活得十分快樂,因為沒有什麼動物是它們的天敵,它們可以隨意地進行活動。如果恐龍生活在現代,恐怕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擋它們的摧毀,可是最終走向滅亡的恐龍,卻因為一些無法抵抗的因素,以及這個世界不斷進化的必然性,從這個世界的舞臺上悄然落幕。

我們在一些博物館中能夠看到關於恐龍的記載,那些遠古時代留下來的化石,也成為我們了解恐龍的一種方式,在大家印象中恐龍十分兇猛巨大,擁有極強的破壞能力,可是恐龍也有許多種類,不同品種的它們擁有不同的習性和外形。

在河北地區就曾經出土過一種與我們常規認識中有所不同的恐龍,它甚至可以被稱為是亞洲最小的恐龍物種。

一個由中國人和外國人組建的團隊,在北京一個發布會上,宣稱他們找到了亞洲最小的恐龍物種,在河北地區發現的恐龍化石,驗證了恐龍可以很小,這個雞一樣大小的恐龍也因此得了一個全新的名字,由於這是中外合作得出的結論,所以它的名字也有一個非常洋氣的組合:英良迅猛龍。

這種恐龍雖然體積很小,可是卻異常兇猛,只吃肉的它們長著漂亮的羽毛,也是鳥類的祖先,它擁有很強的戰鬥能力,雖然身形不大,具有極強爆發力,所以也是很危險的一個品種。

這個發現成功地吸引了各界媒體和人士的關注,因為它推翻了從前的一些理念,更是打破了世界紀錄,這個新的發現也為人類對於研究恐龍方面增加了更加多的訊息,也讓我們更進一步的了解了恐龍的發展。原來在恐龍的世界裡有一個體積雖小,卻依然強悍的小生物。

這種恐龍身長大約60釐米,不過它的頭部和尾巴就佔了身體絕大部分的長度,所以看上去根本就沒有60釐米那麼長。它的體重就像一隻普通的公雞,身形細長,大約生活在1.2 億萬年前。如果不是這一次驚人的發現我們不會知道在河北地區還有這樣一個物種的存在。

其實在很多動物的種群中都會有不同類型,比如說哺乳動物,同樣一個物種,就有不同的大小生物姿態的存在,比如說鯨魚不僅擁有體積龐大的巨鯨,但是也有長得很小的抹香鯨,以及其它種類的鯨魚,而魚類,也是擁有許多形態的一種。

所以我們在看待任何一個物種的時候,都應該發散思維而不拘泥於自己眼睛所看到的,因為過早的下結論只會限制住我們的想像,生命遠比我們看到的偉大得多,我們人類在地球上扮演著一個小學生的角色,還有許多未知的世界等著我們去探尋,有許多未知的生物等著我們去發現。

相關焦點

  • 亞洲最小的恐龍被發現,如同一隻雞大小,性格卻殘暴酷愛吃肉
    19世紀中葉,英國科學家歐文在野外勘探的時候,偶然發現了幾塊很大的動物骨頭,研究發現很像是蜥蜴的骨頭化石,不過年代非常久遠了,應該是屬於某一種未知的史前動物。此後,伴隨著研究的深入,以及越來越多的化石被找到,歐文正式將這種動物命名為「恐龍」,從字面的意思來看,是「恐怖的蜥蜴」。
  • 河北發現恐龍新物種:公雞大小 性情兇猛
    河北發現恐龍新物種:公雞大小 性情兇猛 2019-11-28 11:23:21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李祺瑤 | 字號:A+ | A- ,體長只有30釐米,體型近似一隻公雞,不僅是亞洲美頜龍類中最早出現的,也是該類群中最小的物種。
  • 河北發現小恐龍新物種 體型如雞
    恐龍復原圖 劉毅/繪11月26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布,在河北豐寧地區發現一個美頜龍類新物種——英良迅猛龍,它是生活在距今大約1.2億年前的小型肉食恐龍,體型近似一隻公雞,不僅是亞洲美頜龍類中最早出現的,也是該類群中最小的物種。
  • 重大發現!中國境內又發現了一種新恐龍 大小和一隻雞差不多
    今天上午,中國境內又發現了一種新恐龍。有中國地質大學的網紅教授邢立達領銜的中外科學家團隊在河北豐寧地區發現了美頜龍類新物種。美頜龍是一種很小的恐龍,忽略骨骼形態只看大小,和一隻雞差不多。這種恐龍發現最多的地方在德國索爾恩霍芬群島和中國遼西。
  • 重慶歌樂山發現大片恐龍腳印,為當時中國最兇猛肉食性恐龍
    攀巖愛好者在歌樂山峭壁上發現大片恐龍腳印,為1.9億年前中國最兇猛肉食性恐龍所留,填補亞洲卡巖塔足跡空白。重慶歌樂山地區發現的恐龍足跡群 | 邢立達供圖作者 | 劉森 遼寧古生物博物館 展覽部主任責編 | 高佩雯清晨的陽光灑滿湖面,一隻恐龍開始了一天的覓食之旅。
  • 亞洲首例梁龍化石現身寧夏 新疆發現亞洲最長恐龍
    據新華社電昨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恐龍溝和寧夏靈武市兩處恐龍發掘點開始發掘。初步研究表明,寧夏靈武發現的恐龍化石為梁龍化石,這在亞洲地區為首次發現。同時記者從新疆奇臺縣恐龍化石發掘現場獲悉,科學家們確認26日發掘的一具恐龍化石為馬門溪龍,體長達35米,是亞洲最長恐龍。
  • 琥珀中發現史上最小的恐龍化石
    來自緬甸的一個壯觀的新琥珀化石擁有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史前恐龍的頭骨:一種生活在9900萬年前的類鳥生物,並不比今天活著的最小的鳥大。今天在《自然》雜誌上描述的這具化石,從後腦勺到鼻尖只有1.5釐米長,大約是指甲的寬度。
  • 河北博物院裡漫遊恐龍的世界
    四川自貢是我國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自1915年首次發現恐龍化石以來,已發現200多個脊椎動物化石產出地點,其中恐龍化石點140餘處。產出的化石不僅數量多、門類齊、而且保存好,完整率高,並且有幾個規模宏大的恐龍化石埋藏群,使自貢成為世界上探索侏羅紀恐龍及其相關生物最理想的地區。
  • 8米長永川龍1:1復原 系侏羅紀中國最兇猛肉食恐龍
    8米長永川龍1:1復原 系侏羅紀中國最兇猛肉食恐龍 2016-02-19 09:18:02  恐龍畫曾登上《自然》雜誌  此次展覽中,最值得關注的是1:1永川龍科學復原雕像。作為全球同比例復原的該物種中精確度最高的作品之一,這隻侏羅紀中國最兇猛的肉食恐龍——永川龍,長8米、高4米,回頭張望的它,仿佛正行走在荒漠中,傲視群雄。  展覽中,隨著一批珍貴影像記錄公布,趙闖創作永川龍雕像的過程解密。
  • 明明是恐龍,憑啥卻被叫做雞?
    長得漂亮的動物通常招人喜歡,但有種顏值不錯的恐龍,卻被賦予了死亡的氣息,還被起了一個和雞有關的名字,這是怎麼回事呢?綽號「地獄雞」這種恐龍名叫「安祖維利龍」,化石出土於美國北達科他和南達科他州的「地獄溪組」地層。
  • 河南恐龍的九個第一 有世界上最大最小最兇猛恐龍
    時隔6年,我省恐龍化石的發掘及研究,再次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新成果。2009年以來,除了在南陽內鄉發掘、命名的河南寶天曼龍,我省再次發掘並命名了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巨型汝陽龍和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迷你豫龍。  此外,6年來我省恐龍研究學者還發掘並命名了河南西峽龍、河南秋扒龍、史家溝峴山龍、劉店洛陽龍、汝陽雲夢龍和張氏西峽爪龍。
  • 熱河生物群已發現30多種恐龍化石
    今年4月末,他在田頭發現了一塊又像石頭又像骨頭的東西,由此引出一處大型恐龍化石出露點。目前,化石發掘工作還在進行中。遼寧省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恐龍化石專家周長付說,恐龍化石的發現地應屬義縣陸家屯層,距今約1.26億年,屬蜥腳類恐龍。這隻恐龍存活時,體長約15米,高約2米,肋骨約1.5米長,是目前為止遼寧省發現的最為完整的立體保存的大型蜥腳類恐龍化石。
  • 歙縣雞母山又發現兩處恐龍化石
    【字號 大 中 小
  • 研究恐龍的食譜!科學家是如何知道恐龍吃肉還是吃素的呢?
    霸王龍張開血盆大口裡有非常巨大而尖銳的牙齒,一看就不是什麼善茬兒,所以霸王龍是恐龍世界裡的「暴君」。芝加哥博物館裡保存的標本「霸王蘇」我們對霸王龍是又怕又愛,在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就保存著一個名叫霸王蘇的霸王龍標本,它推特上的粉絲有4萬多,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吃肉還是吃素我的工作主要關注古動物吃什麼,特別是恐龍吃什麼。
  • 河南發現最小恐龍化石 這個黑鍋背的冤
    你見過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嗎?發掘於洛陽欒川縣的它,全身骨架長只有60釐米,因為「袖珍」,所以才收穫了「迷你豫龍」的美名,並得到世界的公認。那麼,這個萌萌噠的「小傢伙」到底是如何被發現的呢?關於竊蛋龍又有哪些好玩兒的故事?
  • 河南發現全球最小恐龍化石 僅長60釐米
    幾天前,在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恐龍展廳,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古生物研究室主任賈松海指著一塊「沉睡」在展櫃裡,異常完整的恐龍化石激動地說:「這就是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在洛陽欒川秋扒鄉蒿坪村發掘,幾乎是一塊都沒缺少。」  身為這個恐龍化石的發現者,2007年3月24日,是賈松海終生難忘的日子。
  • 美國研究員研究化石,發現一個驚天秘密,雞的祖先很可能是霸王龍
    六千多萬年前的時候,地球上生存了上億年的霸主恐龍突然間從這個地球上人間蒸發了,再也看不到它們的蹤影。對此,科學家有著各種不同的說法。但是流傳最廣的,也是最被人所接受的是這群大型動物,死於外太空的小行星手上。
  • 江西贛州發現亞洲首例暴龍類足跡 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
    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學專家學者宣布,他們在江西贛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恐龍足跡,這是中國乃至亞洲首次發現暴龍類的足跡,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霸王龍足跡的發現,能否有助於探尋白堊紀世界恐龍種群密碼?在著名電影《侏羅紀公園》中,霸王龍因為體型碩大、行動敏捷、生性兇猛,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它們是恐龍中的「絕對王者」!盤點個頭最大的暴龍Top 5
    暴龍,作為恐龍中的王者,一直是人氣最高的恐龍。因為各個時期,有不同種的暴龍出現,它們的「戰鬥力」無從比較,但身材卻是有數據可查的。咱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個頭最大的5種暴龍,看看你認識幾隻!
  • 侏羅紀已過去億萬年,恐龍樣貌如何被還原?
    比如最簡單的,恐龍的身體骨架,就是以地層中的化石拼合後得以復原的。只有在部分信息缺失的情況下,科學家才會依據其所在生物類別,或找其近親的相貌信息做參照,暫時復原其古代樣貌。地層中出土的阿爾貝塔龍恐龍化石 圖/視覺中國  當然,只看復原的骨架,還遠遠看不出恐龍的樣子。還要還原它的肌肉及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