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葉癲癇如何治療效果最好

2021-01-10 騰訊網

額葉癲癇是一種表現症狀明顯的腦部疾病,病變部位為額葉,表現症狀通常為不定時的癲癇,給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困擾。而治療額葉癲癇最好的方法是進行手術治療,但前提是做好相關的諮詢看是否符合治療條件以及選擇正規的醫院。

額葉癲癇是腦部的一項疾病,一旦發作起來對腦部會造成傷害,並且表現出的症狀也比較危險,一般患者都會表現為癲癇的症狀。正是因為額葉癲癇給患者帶來的巨大巨大影響,所以我們要及時治療。

首先我們要了解額葉癲癇這種疾病。一般分為簡單部分性發作和複雜部分性發作,還有全身發作,如果是混合性的發作那麼就稱為額葉癲癇了。額葉癲癇出現持續狀態的時候,就是這種病症常見的併發症了。額葉癲癇的特點就是簡單部分、複雜部分、繼發性全身發作或這些發作的混合發作。

我們要承認的是,面對額葉癲癇這種疾病,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常用方式是腦皮質致癇灶及病灶切除術,具體的切除方法為切除致癇灶及病灶,限於一側的部分額葉。如果是在非優勢半球的話,大塊額葉切除的範圍應限於中央前溝以前的部分(中央前溝是位於大腦半球表面,大概位於中間的一條凹溝)。切除的步驟為從上往下切,分別是額上回,額下回,但是要記住保留眶後皮質,而且優勢半球額下回下面2.5釐米的腦組織一定要保留,可以避免語言發生障礙。

但是這種公認的最好的治療方法也不是每一位額葉癲癇的患者都可以做的,下列情況的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可以獲得更好的療效。1、MRI影像顯示病變的邊界較為清楚的。2、腦電圖的放電穩定的。3、癲癇發作的時候可以確定起源是額葉的。4、進行手術的時候可以直接看到病灶。5、沒有其它的導致癲癇的引源。

但是任何的治療方法都是有風險和副作用的,目前也沒有一種治療是完美的。治療額葉癲癇的手術治療方法,也存在著缺點,比如說手術過程中對癲癇的手術定位不能夠精確定位,可能會造成切除部分過多或者是切除不夠,所以患者在治療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和醫師。

對額葉癲癇最好治療方法的介紹了,而且手術治療也是大眾和醫學界現在比較認可的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在採用手術治療之前,一定要做好諮詢以及相應的檢查,做好手術的定位,看是否符合手術的條件。最後祝患者都能夠早日康復。

相關焦點

  • 小兒額葉癲癇是繼續吃藥還是手術比較好?
    問:小兒額葉癲癇是繼續吃藥還是手術比較好?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功能神經科主任徐紀文主任醫師回答:這個問題確實也是我們今天的一個主題。我們的主題是癲癇的外科治療,當然並不是說所有的癲癇都是需要外科手術的。剛才咱們也提到,我們外科手術還是在吃藥無效的情況下,或者吃藥效果不好的情況下,再來使用外科手術的方法來解決。關於小兒的額葉癲癇,這裡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小孩的癲癇跟成人癲癇是有很大的區別。我們知道成人的癲癇如果要進行到手術,會有一個時間上的限制。
  • 如何判斷影像無異常的癲癇起源區的呢?
    那麼癲癇外科醫生是如何判斷影像無異常的癲癇起源區的呢?尤其是顳葉,額葉腦功能不全; (3)情緒穩定性:額葉癲癇患者易激惹,且有功擊性;顳葉癲癇患者敏感多疑; (4)運動能力:手的發育好,代表額葉運動區發育好,行走好,尿便控制早,說明額葉內側發育良好;言語能力好,說明顳葉,額葉,頂葉的言語中樞發育好。
  • 額葉切除手術 額葉切除手術的後果有哪些
    並且此手術被廣泛用於治療不聽從管理的精神病患者。在《飛越瘋人院》一書問世以後,美國和歐洲掀起了一系列反對濫用電擊治療及虐待精神病人的運動,通過了限制精神病院權力的法律條文,精神病人的生存狀況才得到很大改善。一般認為,Moniz和Freeman在20世紀30年代發明額葉切除術,但實際上他們的研究是基於眾多19世紀中期的研究成果。
  • 額葉是什麼 額葉切除手術
    額葉是身體重要的一部分,是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額葉出現問題就會有很多不同的症狀表現,危害還是很大的,所以額葉是不能出現問題的。那麼具體額葉是什麼呢?額葉切除手術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手術呢?額葉是什麼額葉:是大腦發育中最高級的部分,它包括初級運動區、前運動區和前額葉。位於中央溝以前。
  • 功能神外| 北京豐臺醫院鄭重:ANT-DBS治療藥物難治性癲癇 如何做到...
    所有癲癇患者中大約有20-30%的患者(我國120萬-180萬)為藥物難治性癲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但約有1/3患者不適合常規切除性手術,對這部分患者,神經調控療法是一個有益的補充。丘腦前核經由乳頭丘腦束接受乳頭體纖維投射,再投射至扣帶回、眶額回和內側前額葉皮質,是Papez邊緣環路上的重要節點。
  • 上海德濟醫院龔德山:機器人輔助DBS手術治療難治性癲癇的經驗
    近日,就機器人輔助DBS手術治療難治性癲癇等相關話題,上海德濟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龔德山接受了神外前沿新媒體專訪,分享了用STN和ANT-DBS手術治療難治性癲癇的案例,而對有些特色患者先期做SEEG電極,後期做ANT-DBS獲得良好治療效果。
  • 癲癇:尖叫、面色青紫、口吐白沫,難以判斷的癲癇怎麼辨別?
    目前多主張用一種藥物,確認單藥治療失敗後,方可加用第2種藥物。常用藥物有地西泮、卡馬西平、丙戊酸鈉、乙琥胺、苯巴比妥、氯硝西泮、託吡酯、加巴噴丁、苯妥英鈉。癲癇的症狀患者突然意識喪失,繼之先強直後陣攣性痙攣,常伴尖叫、面色青紫、舌咬傷、口吐白沫或血沫、瞳孔散大,持續數十秒或數分鐘後痙攣發作自然停止,進入昏睡狀態。
  • 腦科學日報|浙大陳忠教授新研究為精準治療癲癇提供了新思路
    2,【Biol Psychiatry】浙大陳忠教授團隊揭示膽鹼能環路參與癲癇發作的神經機制來源:和元上海海馬GABA能神經元介導MS膽鹼能環路的抗癲癇作用癲癇最常見的形式之一是顳葉癲癇(temporal lobe epilepsy
  • 出國看病科普:兒童癲癇的治療
    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經諮詢後了解到,兒童癲癇可選擇藥物和外科手術、神經調控等方式來治療。無明確病因的癲癇首選藥物治療,對於有明確病因引起的癲癇,如局灶皮質發不良,腦顏面血管瘤病,建議早期手術治療,此類繼發性癲癇,自愈可能性極低,早期手術治療後腦功能可進一步代償發育。
  • 導致癲癇發病的因素有哪些?
    中央溝前是運動控制中心,中央溝後是感覺的控制中心。 為什麼會出現癲癇症狀? 孩出生後各種腦炎、腦膜炎雖然在急性期治療痊癒後,過了一段時間,也有可能出現癲癇發作;腦部寄生蟲病如腦囊蟲病,腦型肺吸蟲病,腦型血吸蟲病都可以引起兒童繼發性癲癇;由於食用了沒有充分煮熟的受絛蟲卵汙染的豬肉,蔬菜或食物,囊尾蚴寄生在腦內,產生兒童繼發性癲癇。
  • 癲癇診療中兩大秘密武器:神經影像學和腦電圖|腦電圖|影像學|肌...
    會議特別邀請了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病學研究所的Matthias Koepp教授,他主要從三個方面對「神經影像學和腦電圖在癲癇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進行了系統的介紹。隨後,各位專家就癲癇的診斷、治療以及影像學和腦電圖(EEG)的發展進行了探討和展望。
  • 案例報導 | 生酮飲食治療嬰兒癲癇
    本病尚無特異的治療方案,而近年來生酮飲食作為藥物難治性癲癇的一種高效安全的非藥物療法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最近,發表在國際期刊《Epileptic Disorder》上的一項研究報導了生酮飲食治療3例嬰兒癲癇伴遊走性局灶性發作的情況,可望為這種疾病的治療帶來新的希望。
  • 莫扎特效應:聽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治療癲癇?
    現在,比薩大學的兩名義大利研究人員Gianluca Sesso博士和Federico Sicca博士系統地分析了與莫扎特音樂對癲癇的影響有關的論文。 他們按照公認的標準方法來分析臨床療效,研究了147 篇已發表的研究文章,然後根據相關性和研究質量對這些文章進行了評估。
  • 「腦電波同步」治療或誘發癲癇
    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腦科醫院癲癇內科副主任李花博士表示,這種讓「腦電波同步」的治療沒有科學依據,有的病人進行之後感覺「有效」只不過是心理作用,是受到暗示的結果。她解釋說,正常的人腦電活動是左右兩側半球同步的,有的人曾經遭遇出生缺氧、腦外傷,或者得過腦炎等,之後就可能兩側腦電波不同步,但只要智力和行為正常,又沒有出現症狀,一般不需要治療,況且這種情況也很難通過體外刺激誘導腦電波同步。一些癲癇患者的一側大腦半球出現異常放電,若異常的腦電波擴展到兩側半球,實現兩側同步化,反而是癲癇惡化的表現。
  • 記憶之根:額葉切除術之後的故事
    當時我在和懷爾德·潘菲爾德博士一起工作,他是蒙特婁神經病學研究所的創始人。當時,我們沒有核磁共振儀。我們沒有辦法窺探大腦內部,因此,外科醫生在給病人開顱之前,完全不知道自己會看到什麼。我們實施的實驗方案,是在治療癲癇病人時,有計劃地切除不同大腦區域。
  • 這些癇樣發作並不是癲癇!
    ▌ 鑑別診斷(1)癲癇:患者發作符合癲癇發作性、刻板的表現,但腦電圖檢查不支持,且服用丙戊酸鈉未見效果,不支持癲癇這一診斷。(2)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患者血管檢查不支持TIA的診斷,因此TIA被排除。(3)癔症:癔症症狀多變,容易受情緒影響,有暗示性,但該患者的表現不符合該特點。
  • 迷走神經刺激術(VNS)在癲癇治療領域的應用
    神經調控技術,主要包括腦深部核團電刺激(DBS)、迷走神經刺激(VNS)、經顱磁刺激(rTMS)等,在難治性癲癇治療中主要應用的是迷走神經刺激術。迷走神經刺激術(VNS)是近幾十年逐漸完善和臨床應用的新技術,屬非藥物性神經控制輔助治療系統。該系統主要由脈衝發生器、迷走神經螺旋狀電極和可控性程序調節器等所組成。
  • 莫扎特的音樂能治病,每天聽莫扎特音樂,能減少癲癇發病頻率
    https://doi.org/10.1016/j.clinph.2020.03.039癲癇影響了全世界大約0.64%的人,癲癇發作和抗癲癇藥物的不良反應造成了嚴重神經、認知、心理和社會後果,所有這些都嚴重損害患者生活質量,並消耗巨大社會成本。儘管最近治療取得一定進展,但事實上,抗癲癇藥物和替代療法(類固醇、伽馬球蛋白、生酮飲食、手術)仍然對大約30%的人無效。
  • 抗癲癇藥物怎麼選?看這篇就夠了
    加巴噴丁和普瑞巴林都是屬於窄譜AEDs ,經常被用於治療神經痛等非癲癇疾病,被調侃為「兼職抗癲癇」, 臨床工作中用這兩個藥進行抗癲癇治療的案例很少見。 如何選擇AEDS 臨床上隨便找一個非癲癇專科的醫生問一下,十有八九會得到一個所謂的「 標準答案」:全面性發作用丙戊酸鈉,部分性發作用卡馬西平,分不清什麼發作用左乙拉西坦。
  • 關於癲癇的最新研究進展
    這些研究人員在燒瓶中利用細胞表達人突觸GABAA受體並加以純化,並將電生理學實驗和利用cryo-EM技術獲得的結構信息結合在一起來測試地西泮(一種苯二氮卓類藥物)和氟馬西尼對這種GABAA受體的影響,其中氟馬西尼用於逆轉麻醉和治療苯二氮平類藥物過量Hibbs博士說,「我們能夠確定GABA如何選擇性地與這種受體結合,並解釋諸如苯二氮卓類藥物和氟馬西尼---它競爭性地作用於相同的位點上來逆轉苯二氮卓類藥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