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寫不好怎麼辦?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談談讀寫結合

2021-01-09 水寒說語文1

俗話說:「中學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可見,「寫作文」和「周樹人」都是令廣大中學生非常頭疼的問題。

之所以怕,是因為覺得難,又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克服這個「難」。今天我要從這「三怕」中的「兩怕」出發,將「寫作文」和「周樹人」結合起來,談談作文寫不好該怎麼辦。

要想寫好作文,一個最常規的思路就是要讀寫結合。讀是輸入,寫是輸出,輸入是為了輸出,讀是為了寫。這個思路屬於常識,不但語文老師知道,很多學生也知道,但是在具體實踐上卻做得遠遠不夠,不能夠很好地把讀和寫結合起來,反而讀是讀,寫是寫,兩者割裂開來了,寫作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自然平地摳餅,對面拿賊的事兒做起來就難了。

讀寫結合,隨時隨地可以進行,不一定非要正八經兒地給個題目,抓耳撓腮兩節課時間,為了完成一次作文而完成一次作文,我主張將寫作的訓練分散開來,先從微寫作開始,微寫作又可以從又可以嘗試著從仿寫訓練開始練習。

小學階段,就經常做類似下面這樣的仿句練習,甚至直到初中高中也有類似的考題。

沒有一本書的家,是沒有一朵花的花園;沒有一本書的家,是沒有一隻鳥的樹林; 沒有一本書的家,是沒有一顆星的天空。

但比較遺憾的是很多人只是把這個當成一個題型來訓練,而不是把它當成一個寫作的基本技能的訓練。

寫作是從模仿開始的,所以不妨找到最經典的文章,仔細琢磨學習並模仿其中的寫作技巧,從中汲取營養,不一定只是仿句,還可以仿段,甚至是仿篇,逐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下面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談幾個可以用來做仿寫練習的段落。

【例一】

原文: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裡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仿寫點:

1.學習模仿關聯詞的巧妙使用。以「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作為主幹,來圍繞一個主題寫一段話,描寫一個場景。「不必說……也不必說……」看似是否定,但實際上卻是自然而然地把某一些想說的內容帶出來。「單是……」輕巧一轉,將所描述的對象範圍縮小聚焦起來。這樣一段話中既有寬泛的描寫,又有細節的突出,就真正做到了點面結合。

2.學習模仿句式的整散結合。「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鳴蟬在樹葉裡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這兩個句式整齊一致中又有變化,前者都是偏正短語,後者都是主謂短語。「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這幾句用兩句句式完全一致的主謂短語開頭,然後一變而為散句。整段文字整散結合,充分發揮了漢語的整齊與參差之美的特質。

3.學習模仿描寫的順序。這段文字在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上有明確的思考和安排。比如,「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就是典型的觀察順序中的由低到高。整段文字在邏輯順序上體現出從整體到局部的明顯特徵。

【例二】

原文:

長的草裡是不去的,因為相傳這園裡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長媽媽曾經講給我一個故事聽: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裡用功,晚間,在院子裡納涼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答應著,四面看時,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牆頭上,向他一笑,隱去了。他很高興;但竟給那走來和他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說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夜間便要來吃這人的肉的。他自然嚇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卻道無妨,給他一個小盒子,說只要放在枕邊,便可高枕而臥。 他雖然照樣辦,卻總是睡不著,——當然睡不著的。到半夜,果然來了,沙沙沙!門外像是風雨聲。他正抖作一團時,卻聽得豁的一聲,一道金光從枕邊飛出,外面便什麼聲音也沒有了,那金光也就飛回來,斂在盒子裡。後來呢? 後來,老和尚說,這是飛蜈蚣,它能吸蛇的腦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結末的教訓是:所以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萬不可答應他。

仿寫點:

1.學習調整語句先後順序,激發讀者閱讀興趣。比如:「長的草裡是不去的,因為相傳這園裡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這句話,如果調換成「因為相傳這園裡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所以長的草裡是不去的」,看似意思沒有變化,但是表達效果卻已經相去甚遠。前者慢慢讀,能激發興趣,會有為什麼「長的草裡是不去」的問號出現,而變成後者之後,這個效果就完全消失了。

2.學習把應該省略的詞語省略掉,使得語句更簡練。比如:「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裡用功,晚間,(讀書人)在院子裡納涼的時候,(讀書人)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讀書人)答應著,(讀書人)四面看時,(讀書人)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牆頭上,(美女)向他一笑,(美女)隱去了。」寫作時,要想著如何儘量把括號中應該省略的部分都省略掉,然後語言才能看起來更簡潔。

3.學習設置懸念,不要只是會平鋪直敘。比如:「後來,老和尚說,這是飛蜈蚣,它能吸蛇的腦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如果這個故事末尾的補充交代放在前面去,老和尚在給讀書人小盒子的時候,就說這裡面是飛蜈蚣,它能吸蛇的腦髓,可以高枕而臥,那這個故事的懸念就沒有了。

【例三】

原文:

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鑑賞,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

仿寫點:

1.學習將一個帶有系列動作的事件按照先後順序表達清楚。這一段將捕鳥這個過程先後順序說得清清楚楚。這個看似不難,但真正寫起來並不容易。除了先後順序不能紊亂之外,還要注意不要濫用「先」「然後」「接著」「後來」等詞語,該省略的要省略。

2.學習如何使用最普通的詞語表達最準確的意思。在描述捕鳥這個過程中使用的「掃」「支」「撒」「系」「牽」「看」「拉」「罩」等,都是非常普通的動詞,但卻極為準確。雖然在語言中有很多近義詞,看似可以隨意替換,但是,在特定的語境中,一定有一個最為恰切的詞,這個詞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不可替代的,寫作中要努力找到這個詞。

【例四】

原文:

於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有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的,有念「上九潛龍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書。後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裡,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仿寫點:

1.學習「概括+具體」或「抽象+具體」這種總分結合的表達方式。比如,「於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這一句就是概括的,接下來用「有念……有念……有念……」,將這個「人聲鼎沸」具體化。只有概括而無具體文章會顯得枯燥無味,只有具體而無概括文章則可能顯得凌亂缺乏綱目,只有概括與具體結合起來,文章才看起來結構清楚,疏密分明。

2.學習點面結合描述一個場景。寫學生讀書的部分是一個大的面,而寫老師讀書的部分是一個小的點,先寫大的面,再寫小的點,仿佛是電影中鏡頭的使用,先是長鏡頭,展示全景,然後慢慢一點點拉近,然後展示特寫。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極為經典的文章,我們能夠從中汲取的營養有很多,即使單純從仿寫角度而言,就絕對不止於我所列舉的這幾個段落。即使是我所用來舉例的段落,能仿寫的也不止是我所談到的那幾個仿寫點。怎麼能發現這些經典文章在學習寫作上的價值,我個人的經驗是要反覆讀,甚至要嘗試著背誦下來。

我正是在嘗試著背誦《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過程中,逐步發現這樣一些仿寫點。因為初步了解和把握文章具體的內容,做簡要複述不難,但要把這些內容詳細複述甚至背誦出來,就難免在很多記不住原文的地方不斷地用自己的話來說,而把自己的習慣性表達和作者的原文對比一下,自然就能夠看出高下,就能夠發現問題了。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是要把每一個段落都掰開揉碎了來講,目無全牛也是不行的。這樣的仿寫練習可以選擇一兩個點去做。而且,建立這樣一種仿寫的意識之後,其實,很多經典的文章都可以隨時隨地地抽出若干語段來作為仿寫的素材,由此訓練各種各樣的基本寫作技法。

當各種各樣的基本寫作技法學會之後,再整合起來,寫作的難度就小得多了。就仿佛是踢足球一樣,最初可能要學習諸如停球,帶球,射門等基本動作,當這些基本動作都比較熟練之後,才慢慢串聯起來,而不是在基本動作都沒學會之前,就要上場比賽,那只能是亂踢一氣,對真正提高水平沒有任何幫助。

相關焦點

  • 2014年教師招聘《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
    第一課時一、引入童年,是一個多麼令人嚮往的快樂歲月,可是,每個人都必須告別童年,成長為一個大人,當一個成人回顧童年時,他的心裡會想些什麼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是一篇此類題材的名篇。介紹魯迅生平簡歷。介紹本文。選自《朝花夕拾》,這是一篇回憶童年的散文,寫於1926年,當時作者45歲。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閱讀練習
    請寫下來。2、(3分)選詞填空。A.高大 碧綠 紫紅 光滑B.紫紅 碧綠 光滑 高大C.碧綠 光滑 高大 紫紅D. 碧綠 高大 光滑 紫紅3、(3分)「樂園」的「樂」表現在哪幾個方面?概括出來。4、(5分)第2段中,作者描寫在百草園中有哪些遊戲?
  •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學習內容全解
    【文章分析】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於1926年9月18日,當時魯迅先生正在廈門大學任教。這篇文章最早發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題下面寫了一個副標題為《舊事重提之六》。後來魯迅先生把它和《舊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編入《朝花夕拾》這個散文集子中。
  • 2014年教師招聘《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先生已經40多歲了,這本散文集題名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優美散文。課題用「從……到……」兩個介詞點明了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地點範圍。三、查預習。1、給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後釋詞。
  • 造訪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也許你可以去百草園聽蟋蟀們唱歌,看看何首烏的藤有多壯實;或者你可以到三味書屋去拜拜孔子,看看八仙桌上的戒尺;鹹亨酒店裡還有溫熱的清酒,你可以摸出幾枚硬幣喝上一碗;一條小河流經魯迅故居門口,河上飄著一艘艘烏篷船,它們可以載著你去看社戲。魯迅故裡保留了許多魯迅時代的生活場景,讓你猶如走進了三維世界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裡是解讀魯迅的最好場所,現在成了浙江的「鎮城之寶」。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紹興還有哪些景點值得去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紹興還有哪些景點值得去看?初中的時候,我們學了魯迅的一篇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用優美平實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其幼年時期趣事,同時也勾起了我們對童年的回憶。百草園顧名思義就是長滿雜草的園子,雖然荒涼,但卻是兒時魯迅的樂園。
  • 繪本《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再現舊日情懷
    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吧,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下來吧……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德語,再見的意思,可讀作adei),我的蟋蟀們! 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華語  秋日的午後,陽光暖暖的,很舒服。走在多倫路文化街上,再一次來到魯迅先生的塑像前。
  • 2019中考語文名著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B、寫景角度:動植物、聲色形味、動靜結合、高低、遠近、虛實、總分。C、寫法:排比、擬人、對偶、比喻。D、作用:流露喜愛讚美之情,突出樂園。   3、美女蛇故事的作用:故事雖虛構但增添了神秘色彩,豐富了樂園的情趣。   4、捕鳥的細節描寫:交代了時間、條件、方法、收穫、經驗。一連串動作描寫寫出了捕鳥的樂趣,抒發了興奮喜悅之情。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作者:魯迅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並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裡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
  • 閱讀悅青春 | 陳瑤:《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為充分展現我縣年輕幹部綜合素養,讓年輕幹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持「兩個維護」,同時豐富閱讀載體,共青團寧海縣委開設「誦讀自習室」,縣級青年悅讀會讀書團成員通過「線上+線下」雙向閱讀模式開展配樂朗讀活動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尋找孩童世界的童心、童真和童趣
    其實,我更喜歡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短短的文字卻寫出了孩童世界的美好和純真,進入了成人世界後,我們感受到了太多的世態炎涼,太多的勾心鬥角,令我們失去了曾經最純真的笑容。可是在讀了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們找到了久違的快樂,尋覓到了一份難得的童心、童真、童趣。
  • 同為回憶百草園的文章,魯迅只寫2000字,周作人竟寫了7萬字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收錄在魯迅《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大多數人並不陌生,是因為它曾作為課文,長期出現在我們的語文教科書裡。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魯迅的胞弟周作人先生,寫了更多關於百草園的文字。
  • 王羲之的墨池,魯迅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紹興傳承的是文人情懷
    今天我們來到的這裡,是與京城迥然不同的風格,它在水鄉中,精緻而又秀美,兩千五百年的歷史為這座城市塗抹上一層又一層的筆墨痕跡,這就是紹興。除了味道濃厚的黃酒,文化的味道同樣深厚,是許多文人大家的故鄉。紹興的書聖故裡被劃分為主要的歷史街區,背靠蕺山,在山南的古民居中顯得很是獨特,總面積大概有0.8平方公裡左右。這個街區前臨街後臨河,十分有水鄉寧靜柔和的特色。
  • 怎樣寫好一篇寫景作文?名家名篇給你答案
    不好的文章各有各的毛病,好的文章卻有許多的共同點。談到寫景文章,腦海裡立刻跳出了這麼幾篇美文:朱自清《春》、《荷塘月色》,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老舍《濟南的冬天》,茅盾《白楊禮讚》,葉聖陶《蘇州園林》。
  • "百草園"現身魯迅公園 可近距離了解多種中藥植物
    何首烏  東方網4月19日消息:還記得魯迅先生寫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嗎?虹口區有了一個專門種植中藥的基地,昨天,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藥種植基地「百草園」在魯迅公園落成揭幕。  今年初,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為了在市民中推廣傳統中草藥的認知,更直觀地了解其生長習性,普及中醫知識,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與魯迅公園共同建設了這座百草園。
  • 初中語文,作文寫得有趣些,分數解決了,能力自然也會提升
    各位初中同學,學語文,作文是不小的事情。單看分數如此,其實除了分數,還有更重要的: 把作文寫得有趣,不僅僅是多得分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使語文學得不再那麼枯燥。 先得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很多同學的作文總是沒趣兒。
  • 想寫好一篇作文,要先學會寫好一段話,從兩個方面入手
    字詞組成句子,句子構成段落,段落又形成一篇作文。之前我們講過了句子的重要,今天我們來講一下段落的重要。寫好一段話有多重要我們先從寫作文的角度講。作文由一個個段落組成,段落之間又存在一定的聯繫,通過聯繫構成一篇作文,形成整體性。
  • 孩子寫不好作文怎麼辦,小學生如何寫好一篇作文
    小學作文是大家最頭痛的,提筆難,畏懼寫作文,一寫作文就頭痛,有時候就連個開頭都寫不好,或者寫出的文章就像流水帳似的,讓人不忍直視。有一位大教育家曾經說過,寫作文無非是把所見所想、所聞所感想一想,想清楚了,構成個有條有理的形式,用書面語言給固定下來。那麼,如何才能輕輕鬆鬆寫出一篇好作文呢?
  • 動作描寫不會寫?放個慢鏡頭試試!教你三步,讓動作行雲流水!
    高爾基說:「寫人物要多行動,少說話。」可見「動起來」是讓文章裡的人物「活起來」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行文中,當我們需要進行動作描寫的時候,很多孩子又犯了難。家長也跟著煩惱!今天,大貓就跟大家聊聊怎樣把動作寫好。寫動作之前我們要學會觀察動作,而且要仔細觀察,觀察的重點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