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老年「小腦萎縮」的方子!淤血沒了,腦子就好使了,出其不意

2020-12-04 盧主任健康說

今天這篇文字,我給您聊聊,小腦萎縮這個事兒。

我想給你講的,是一個中醫界真實發生過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林慶祥。他是我國福建地區的名老中醫,1920年生人,是南國的中醫老前輩。

話說在1991年6月份,林師所在的醫院來了一個患者,年50歲,女性。

來的時候,臉色發白,腦袋迷糊、舌頭說話不好使,步履蹣跚,幾乎無法走路。

怎麼回事呢?原來,這個人從前是一個會計。大概在1989年5月份,她忽然發現,自己書寫出現了困難,伴隨頭暈眼花,說話的時候說不清,似乎是舌頭不好使。從前她拿手的針線活,也做不了了。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中風了?

家人帶她去醫院查,結果發現是小腦萎縮。才五十歲啊,就小腦萎縮了,這讓患者和家人備受打擊。

為了治這個病,患者用了不少中藥,但是效果不好。

這次來到醫院,專門就是請林師來診治的。

一開始,林師給她用的是左歸飲加減。左歸飲,我以前介紹過,是張仲景的滋補腎陰、填補腎精的方子。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小腦萎縮,以補腎添精之法調治,是很有道理的。

但結果卻是,無效。

這倒引起了林師的重視。林師仔細查看,發現患者已經發病兩年了,時間挺長。同時,再查看舌脈,發現患者脈象沉細而澀,舌下靜脈青紫明顯而曲張。林師當即意識到,這可能是久病入絡了。

什麼是久病入絡?說白了,就是病的時間太長了,入了血分,形成了淤血。淤血內阻,新血難以濡養清陽之地,所以損傷神智。上面所說的舌脈特點,是淤血證的典型表現。

既然如此,那就通過益氣、活血、化瘀的辦法來應對吧。淤血沒了,說不定患者神智就清楚了。

於是,林師用了下面這個配伍。但見——

小茴香4.5克,沒藥5克,川芎、防風各6克,當歸、赤芍、桃仁、蒲黃、五靈脂、延胡索各9克,生地黃15克,黃芪20克。每日一劑,連服2個月。

結果,兩個月之後,患者眩暈感消失,走路穩健,語言清晰,生活可以自理。雖然和年輕的時候相比。還是差了一些。但是能取得這樣的效果,也著實出乎患者和家屬的預料了。

其實,林師用的這個配伍,不複雜。它其實就是少腹逐瘀湯、黃芪赤風湯的加減組合。歸納起來說,就是黃芪益氣,當歸、桃仁、赤芍、蒲黃、川芎、五靈脂活血,生地黃養陰血,延胡索、小茴香、防風行氣理氣。

據說,事後,林師對自己第一次開方時候的不謹慎,做了深刻反省。他覺得,如果能早一點想到久病入絡這個事兒,早一點對其舌脈做認真細緻地分析,應該會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

林師的這個醫案,早在1993年的《新中醫》上就刊發過,在當時是很有影響的。即便是現在,我覺得,也有現實意義。

它的意義是什麼呢?就是說,在小腦萎縮這個病久治不愈,患者發病時間較長的背景下,在利用滋補肝腎等方法治療效果不好的時候,我們要考慮活血化瘀之法。因為在中醫理論看來,很多病,日子久了,都會傷血。血受傷,有了淤血,會讓病情特別頑固。這時候,益氣化瘀就成了很好的選擇。這和常規的益腎填精、柔肝熄風的辦法有很大不同,代表著一種臨床思路。

我把這個詳細寫出來,供讀者朋友參考。文中配伍,非專業讀者,必須在中醫師辯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家中有老人的讀者,尤其是有高齡老人的讀者,更應該了解、掌握這方面的道理。

相關焦點

  • 小腦萎縮的症狀 小腦萎縮患者吃什麼好
    小腦是我們身體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小腦萎縮的症狀有哪些呢?患上小腦萎縮的人還有辦法康復嗎?那麼小腦萎縮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在日常的生活中,怎樣預防腦萎縮?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小腦萎縮的症狀1.共濟失調共濟失調是小腦萎縮的首要臨床表現。患者不能獨自站立,會出現搖晃、站不穩的現象。
  • 行走重心不穩、喝水嗆咳,當心是小腦萎縮
    通過查體,醫生診斷杜阿姨患了小腦萎縮。隨後給予杜阿姨方氏頭針配合體針治療。經過10次針灸治療,杜阿姨臨床症狀均有所好轉,走路也輕鬆了。 據了解,人體小腦主要管理肌肉運動協調性,當小腦發生病變時,人體各肌肉及運動不協調,出現協調功能障礙,謂之共濟失調,如走路步基增寬、軀體搖晃不穩、說話含糊不清等。
  • 「吟詩樣言語」——典型小腦萎縮語言障礙_滋腎榮腦湯
    「吟詩樣言語」——典型小腦萎縮語言障礙 語言產生包括繼發階段和執行階段,語言障礙多由語音產生過程中出現障礙而引起 小腦萎縮患者的語言障礙即為構音障礙。小腦萎縮最主要的表現是共濟失調,又稱為小腦性共濟失調。 人類語音語速的控制靠肌肉活動的協調能力,如果共濟發生紊亂,就不能保證正常的語速語調,失去正常的節奏感。 典型的小腦萎縮語言障礙,表現為言語緩慢,發音衝撞、單調、鼻音。
  • 日本最新發現一種蛋白質基因 為治療小腦萎縮帶來希望
    原標題:日本最新發現一種蛋白質基因 為治療小腦萎縮帶來希望   日本治療小腦萎縮 取得進展   據新華社東京電 (記者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最新發現,向患有小腦萎縮(SCA)實驗鼠的小腦導入一種能夠編碼具有修復功能蛋白質的基因,可以延長小鼠壽命並改善其運動能力。這一發現為治療小腦萎縮帶來了希望。
  • 多系統萎縮發病原因不明,會引起帕金森症候群、小腦共濟失調
    導語:多系統萎縮(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種在成人中發生的散在神經退行性疾病。臨床表現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帕金森症候群、小腦共濟失調、錐體束症候群等。因為系統在發病時的累積次序不同,其臨床表現也不同。
  • 女子小腦萎縮20年還活著算是奇蹟 丈夫是她的「特效藥」
    20年前,陳玉患上了小腦萎縮,病情不斷地惡化,從失去行動能力到5年前完全癱瘓,他沒日沒夜地照顧。在鄰居和社區工作人員眼裡,陳彥是最長情、最負責的丈夫;在醫生的眼裡,他是愛人的「特效藥」。  臂膀摔斷,他強撐著照顧愛人  昨日上午9時許,鹽城晚報記者來到陳彥家,陳彥正推著陳玉到門前曬太陽,只見他兩手搭在輪椅把手上,身體前傾,明顯是一隻手和身體在用力推著輪椅。
  • 小腦共濟失調都有哪些表現
    小腦萎縮是現代生活中一種嚴重的疾病,其危害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健康,如何才能夠很好的預防小腦萎縮是人們當務之急需要掌握的,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控制病情,緩解症狀。 小腦萎縮的症狀有: 一、小腦萎縮患者靜止站立時,身體會前後搖晃,端水時容易濺出。
  • 中大研多肽抑制劑治小腦萎縮症
    圖:中大生命科學院教授陳浩然(左)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首個由胺基酸肽合成的「P3多肽抑制劑」  大公網2月24日訊(記者張琪)小腦萎縮症是至今仍未有藥物可治癒的神經系統疾病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科研團隊,成功研發首個由胺基酸肽合成的「P3多肽抑制劑」,有效抑制神經細胞退化,延遲六種類型的小腦萎縮症及亨廷頓症等罕見疾病的發病年齡。該抑制劑由蛋白質中13個胺基酸肽合成,較其他抑制劑毒性小,有望成為正式藥物。  小腦萎縮症屬於一種小腦細胞逐漸死亡的遺傳病,一般於20至40多歲發病,患者會逐漸步履不穩、說話不清、吞咽困難等,最終完全失去身體協調能力。
  • 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
    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是一種先天性疾病,可能與產傷有關。小腦扁桃體疝入枕大孔內而引起延髓、上頸髓受壓,顱內壓增高所表現的一組症候群。 臨床表現: (1)脊髓中央管損害:感覺分離、雙上肢肌肉萎縮; (2)神經根刺激症狀:頸、肩、背部疼痛; (3)後組腦神經及小腦症狀:球麻痺,共濟失調和步態不穩以及眼球震顫; (4)錐體束損害症狀:肌張力高、健反射亢進,病理反射
  • 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的臨床表現
    #醫生請回答#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起病緩慢,女性多於男性,年齡13~68歲,平均38歲,Ⅰ型多見於兒童及成人,Ⅱ型多見於嬰兒,Ⅲ型多見於新生兒期,Ⅳ型常於嬰兒期發病。Ⅱ型臨床上常有下肢運動、感覺障礙和小腦症狀。Ⅲ型多見於嬰兒和新生兒,臨床上常有下肢運動、感覺障礙及腦積水腦幹和脊髓受壓症狀、小腦症狀。常見的體徵有下肢反射亢進,上肢肌肉萎縮,多數患者有感覺障礙,上肢常有痛溫覺減退,而下肢則為本體感覺減退,眼球震顫常見,出現率43%,軟顎無力伴嗆咳常見,視盤水腫罕見,而有視盤水腫者多伴有小腦或腦橋腫瘤。
  • 暈車居然是因為「腦子不好」?
    暈車居然是因為「腦子不好」?聽說是因為「腦子不好」?!眾所周知,小腦有負責調節身體平衡的功能,但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正常情況下,小腦需要將從眼睛、肌肉或關節、內耳的前庭等接收到的信息整合起來,才能感知人體運動、維持身體平衡。
  • 一杯敬萎縮的海馬體,一杯敬減少的腦灰質:酒精對你的腦子做了什麼?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一杯敬萎縮的海馬體,一杯敬減少的腦灰質。先來看一組對比圖,感受一下酒精對我們的腦子都做了啥?所以,酒精到底對你的腦子做了什麼?1 你的灰質在減少《美國精神病學雜誌(AJP)》發表的一篇文章,對12-21歲青少年飲酒影響大腦生長發育情況進行了研究。兩年後,研究納入的483名參與者中,有62名酗酒,65名中度飲酒,其餘仍符合低酒精攝入標準。
  • 酒精如何燃燒腦子?頭顱MRI告訴你答案
    慢性期表現為胼胝體萎縮伴局灶性長T1、T2信號,可能反映了進行性脫髓鞘、局灶性壞死和囊變。MBD患者也可出現胼胝體外受累,以皮質下白質最為多見,其他部位包括小腦中腳、內囊、前聯合以及皮層。 小腦變性以小腦蚓部萎縮為主,環池、小腦上池、枕大池擴大,可合併大腦萎縮,主要的病理改變為小腦蚓部皮質變性。
  • 長期「自閉」在家,或使大腦萎縮兩成!
    你有沒有感覺到,躺在家「自閉」久了,不僅人會變得頹廢,做起事有氣無力,甚至腦子都有點沒以前好使了?這並非懶惰散漫造成的錯覺,而是有實實在在的科學理論——長時間的社會隔離,會使某些大腦結構萎縮。研究人員發現,與同性別同年齡未參加科考的隊員相比,這9名「與世隔絕」了14個月的隊員,大腦明顯發生了變化——有利於情節記憶功能的海馬區的齒狀回萎縮4%至10%,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水平平均降低45%。不僅如此,在科考結束後的一個半月裡,大腦的BDNF水平仍舊處於一個相對落後的水平。
  • 什麼是交叉性小腦神經機能聯繫不能?
    今天特別總結學習,同時分享給大家:先看幾張圖,有個直觀的印象:交叉性小腦神經機能聯繫不能(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CCD)是指一側大腦半球病變時,對側小腦半球出現的血流量減少、葡萄糖氧化代謝水平下降,甚至交叉性小腦萎縮(crossed cerebellar atrophy,CCA)。
  • 研究發現m6A修飾在小腦發育中的新功能
    解剖和病理切片檢測發現由Mettl3敲除引起的m6A甲基化修飾的缺失嚴重影響大腦皮層和小腦的發育,導致大腦皮層變薄和小腦萎縮。進一步研究發現,m6A甲基化修飾的缺失引起小腦內顆粒神經元分化和成熟過程中基因表達調控紊亂,最終導致顆粒神經元大量凋亡。該研究揭示了METTL3介導的m6A修飾調控在哺乳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中的重要作用。
  • 多系統萎縮幾大症狀
    多系統萎縮的症狀分三大類: 一、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常見的臨床表現有尿失禁、尿頻、尿急、尿瀦留、男性勃起功能障礙、體位性低血壓、吞咽困難、瞳孔大小不等和霍納症候群、哮喘、呼吸暫停和呼吸困難;斑紋和手涼是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所致;男性最早出現的症狀是勃起功能障礙,女性為尿失禁。
  • 抗Yo抗體陽性的副腫瘤性小腦變性研究進展
    後來證實此類抗體中有一種僅與小腦Purkinje細胞起反應,於是將這種特異性結合Purkinje細胞的抗體命名為抗Yo抗體。目前發現超過90%的小腦共濟失調且合併抗Yo抗體陽性患者最終被檢測出腫瘤,其絕大多數是乳腺癌和卵巢癌,偶有肺癌、霍奇金病等。而腫瘤患者並發抗Yo抗體陽性的PCD非常罕見。
  • 一個出乎意料的方子,卻治好了一個半身不遂的病人!
    葉醫生拿出他開處方的筆,在處方紙上寫下了一個方子:制首烏四兩、枸杞子二兩、當歸身二兩、懷牛膝二兩、明天麻二兩、三角胡麻二兩、黃甘菊三兩、川石斛四兩、小黑豆皮四兩,用黃甘菊、川石斛、小黑豆皮煎汁,然後用這三種藥汁膏加適量蜂蜜,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早上服用四錢,用燒開的水送服。錢先生服用了這個藥,效果明顯,調理了一段時間,疾病基本康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