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位重量級藝術家紀錄片整理

2020-12-05 澎湃新聞

當代文化正在變成一種視覺文化,而不是一種印刷文化,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丹尼爾.貝爾

文章:田藝苗的田 | 圖:BAIDU

編輯 | 田藝苗的田

1.席勒

紀錄片《 死神和少女 》

2.原人繪譯·盧西安•弗洛伊德

全景式紀錄片《Painted Life.畫意人生》

這部紀錄片探索並記錄了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離世前最後的創作場景並系統地講述了其一生。在其去世前不久,他全力支持了這部由他的助手戴維·道森策劃並參與製作的紀錄片。這也是他在世時被記錄的最後一部紀錄片。

3.中字高清

紀錄片《格哈德·裡希特的繪畫》

作為德國戰後藝術家,裡希特的創作生涯超過六十年,成長在最動蕩最大轉變的時代,經歷過二戰及冷戰,社會主義及資本主義,傳統技術與科技爆發,涉獵過多個不同的風格及藝術時期,也遊走在自然主義與抽象主義之間。出名不喜歡鏡頭的他,鮮有接受紀錄片邀請,罕有地在鏡頭面前創作,與友人私密對話。紀錄片更加入了不少從未曝光的檔案資料。

4.原人繪譯·愛麗絲•尼爾

紀錄片《化身博士》

愛麗絲•尼爾(Alice Neel,1900-1984)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美國畫家之一。她也是女性藝術家中的先驅,是一位描繪人物、風景和靜物的畫家。尼爾並不緊跟時尚,也不對先鋒運動亦步亦趨。有感於北歐和斯堪地那維亞地區的表現主義氣質和西班牙繪畫中的黑暗藝術氣息,她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風和具有鮮明個性的視角。

5.原人繪譯·安東尼·葛姆雷

紀錄片《作為人類. Being Human》

在超過40年的藝術生涯中,安東尼•葛姆雷一直通過雕塑藝術研究人類的存在。本片,他詳述了兒童時期接受的嚴格天主教教育和之後在印度尋找頓悟的旅程,如何讓他決定成為一名雕塑家。「如果你在成長階段是一名天主教徒,即使脫離了天主教本身,天主教也會影響你的一生。為了取代天主教的信仰而建立起新的系統,會成為畢生的事業。」

6.基弗丨紀錄片

《 Over Your Cities Grass Will Grow.故城草木深 》

荷蘭女導演索菲婭的這部迷人的紀錄片提供了進入著名的藝術家安塞姆·基弗的創作過程和一個親密接觸觀察他的機會。

7.安東尼奧·洛佩茲

紀錄片《溫勃樹陽光》

紀錄片《溫勃樹陽光》(又名《光之夢》)是1992年西班牙導演Victor Erice的作品,影片於當年獲坎城獲評委會獎。影片超越了傳統意義的紀錄片,它專注於畫家安東尼奧·洛佩茲花費數月時間,在自家後院畫一顆樹的經歷。中間穿插了對他朋友、妻子、崇拜者的採訪,尤其是同時在他家施工的一些工人跟他的創作形成有趣的對比。一棵樹,一個人,一幅作品,整部影片就是在闡述這個關係,它們互相依存,但又有各自的生命,只是在這部片裡,它們結合到了一起。

8.阿歷克斯·卡茨

五小時幕後創作記錄《January III》

亞歷克斯•卡茨(Alex Katz)每創作一幅大型的、標誌性的繪畫,都是一次全神貫注的行動,一場吸收了他多年繪畫、草圖、寫生稿和完整作品經驗的表演,當他把形象的骨架置於畫布之上時,這還是一幅大的炭筆漫畫。

9.馬琳·杜馬斯

紀錄電影《Miss Interpreted, Marlene Dumas》(英字)

出生於南非開普敦的馬琳·杜馬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當代藝術家之一。在她的畫中,通常是真人大小的,她描繪了與情感搏鬥的人物。藝術與女性美、藝術與色情、女性模特與藝術模特的關係,一直是馬琳·大仲馬的永恆主題。紀錄片《演繹小姐》講述了藝術家在準備展覽期間的6個月時間裡的活動,讓我們深入了解她的作品和想法。

10.柯克西卡

紀錄片《風之新娘》

奧斯卡·柯克西卡(Oskar Kokoschka,1886-1980)作為畫家度過了極其漫長和波瀾壯闊的一生。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注重追求情感表現效果和心裡洞察刻畫,早期受到克裡姆特影響,是維也納分離派的一位代表人物。1886年出生於奧地利的波克廊,第一次世界大戰入伍參戰,曾多次受傷,並遭到拘禁。生活動蕩及自己情感上的挫折,都給他的人生和作品帶來了直接的影響。柯克西卡的作品用強烈而奔放的筆觸、跳躍的色彩以及誇張的造型來表現內心強烈情感,在創作中經常借用寓言古代神話等文學形象以隱喻和意象化的象徵風格表現對社會和歷史的批判和反思。

11.巴爾蒂斯

紀錄片《Balthus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

巴爾蒂斯(Balthus,1908年2月29日-2001年2月18日),波蘭裔法國具象派畫家。其作品既廣受推崇,又極富爭議,那些描繪青春期少年的作品尤為有名。在現代藝術激烈變革的時代,巴爾蒂斯卻是一位具有古典主義情結的畫家,鍾情於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構圖嚴謹,畫面寧靜而抒情。紀錄電影《Balthus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在瑞士,義大利,法國和英格蘭的摩爾拍攝時間超過16個月。影片突出了畫家的複雜的創作過程並塑造了一個秘密且有爭議的藝術家的心理肖像。影片中出現了畫家瑞士山村住處生活的珍貴鏡頭以及許多未發表的資料。

12.弗朗西斯 · 培根

紀錄片《 男人與競技場 》

13.安德魯 · 懷斯

紀錄片《 Michael Palin in Wyeth s World 》

14.大地藝術家 安迪 · 高茲沃斯

紀錄片《河流與潮汐 》

英國藝術家安迪.高茲沃斯(Andy Goldsworthy)的故事。安迪就直截了當的告訴我們,他想要處理的不僅是空間概念中存在的河流形象,同時也想把時間的意涵加入,讓河真正在流動,反應出「河流」的本質。實際上在他的藝術作品中,「時間」可以說是是橫貫一切作品的主軸,而反應自然表象下的本質則是一貫的主題,所以他處理的題材,不僅止於河流,也擴及到在時間河流(the river of time)影響下的一切。安迪習慣將自己對周遭事物,不論是人、土地或景觀的了解,轉化成藝術作品。從他取法自然,取材於自然,最後也回歸自然的整個創作過程,確實是相當「環境正確」的,是人與環境對話之後具體而美好的呈現。

原標題:《14位重量級藝術家紀錄片整理(附連接)》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馬德裡將舉辦移民畫展 8位中國藝術家作品入圍
    馬德裡將舉辦移民畫展 8位中國藝術家作品入圍 2013年05月17日15: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傑作| 20世紀最傑出的13位外國素人藝術家
    受到無邊想像力的啟發素人藝術家往往在困擾中尋求靈感在痴迷中驅使創作素人藝術(Outsider art)、民間藝術(Folk art)或是原生藝術(Art Brut)―不管你如何稱呼它,在過去一百年間,這些自學而成、風格迥異的藝術作品們吸引了大量真正的藝術家和策展人關注。
  • 喬治亞·奧基夫和其他5位女性視覺藝術家
    喬治亞·奧基夫與5位女性視覺藝術家的創作先驅,這些作品通過繪畫、雕塑、電影、照片和插圖為其他女性藝術家鋪平了道路。藝術歷史學家琳達·諾克林1971年的探索性文章「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縱觀歷史,制度阻礙了女性成為藝術家,以及藝術天才的本質。
  • 雲中家歌系列報導中篇——中生代藝術家在時代背景下解讀家的維度
    展覽同時邀請到11位當代藝術家,從繪畫、攝影、裝置、聲音、影像、多媒體等介質入手,從藝術家的角度勾勒出家的維度。  本文作為雲中家歌系列報導—— 「家的維度」展覽的中篇,介紹四位中生代藝術家秦思源、陸慶屹、戴丹丹、田曉磊及其藝術代表作品,展現中生代藝術家們在時代變遷的社會背景下如何解讀家的維度。
  • 15部提升孩子英語水平的電影紀錄片
    為大家整理了15部電影紀錄片,在享受小假期的同時還可以選擇空餘時間與孩子觀看紀錄片,邊學英文邊享受親子時光,一舉兩得!1. 頭腦特工隊Inside Out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讓孩子上認識情緒,了解自我。
  • 聽大藝術家細述《中國美》,Discovery讓世界看見中國美學魅力
    6月23日起,紀錄片《中國美》在優酷獨家播出,聚焦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固定於每周二0:00與中國觀眾見面。未來,該節目將在Discovery全球電視網絡播出,覆蓋全球超過30多個國家的觀眾。14位在世界藝術舞臺上享有盛譽的中國藝術家齊聚片中,將中國美學齊奉於全球觀眾的眼前。
  • 殘疾人題材電影《夢想森林》即將開機拍攝 多位藝術家參演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7月14日從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獲悉,聚焦殘疾人題材的電影《夢想森林》即將開機拍攝。在這部影片中,多位藝術家將參演,呼籲全社會都來理解和關愛殘疾人。據影片導演樊超介紹,電影《夢想森林》講述了一個孤獨症家庭,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為夢想不懈努力、執著奮鬥的故事。
  • 深圳灣公共藝術季開幕,國際知名藝術家帶你認識「智識城市」
    11月21日,「2020深圳灣公共藝術季——智識城市」展覽在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開展,51位國際知名藝術家透過作品帶領觀展者認識「智識城市」。展覽邀請了51位國內外代表性的藝術家,其中包括多位享譽全球、國際重量級的當紅藝術家,如達明安-赫斯特、卡普爾等。展覽的舉辦時間從即日起持續至明年2月底,分為「交疊歷史」和「重構未來」兩部分。「交疊歷史」在時間的角度,呈現出傳統和歷史的概念;在空間的角度,體現物理空間中藝術作品的在地化呈現以及觀眾的他者特徵。
  • 40位大師走進紀錄片《百年巨匠》
    據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 記者從中國藝術研究院獲悉,記述20世紀畫壇巨匠、藝苑大師、文壇泰鬥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將推出第二部——《潘天壽》《李可染》《傅抱石》《林風眠》,並於今年下半年播出。
  • 豆瓣9.3,周迅、姜文獻聲,這部14分鐘紀錄片太震撼:大自然不需要...
    豆瓣9.3,周迅、姜文獻聲,這部14分鐘紀錄片太震撼: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 2020-03-09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6部適合孩子看的BBC經典藝術紀錄片,為你精選!
    這種孩子可以鮮活又貼切的走近藝術家真實的感覺,實在奇妙得不可言說。細細品味,內化的力量不可小覷。「生活處處皆藝術」,而當你和孩子一起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後,你們也一定會由衷地發出這樣的感慨。這部紀錄片共4集,全集分別詳細介紹了20世紀4位重要的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馬蒂斯(Henri Matisse)、畢卡索(Pablo Picasso)和達利(Salvador Dali)的工作與生活,以及他們真實的成長之路。深入淺出,觀看體驗十分親切。
  • 想要了解藝術、解剖藝術,你必看的影視作品及紀錄片
    我們都知道想要了解藝術除了書籍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更為直觀的方法就是影視作品亦或是紀錄片。而這種途徑的藝術真實性也是準確的,製作者除了要掌握許多準確的、科學的資料還要對信息的真實性進行研究,從而將最好的作品呈現給大家並且使大家能夠更深層次的認識每一位畫家或每幅作品背後的故事。接下來由小編來給大家盤點一些關於藝術家、藝術作品的影視劇或紀錄片吧。
  • 來看BBC紀錄片呀!
    天文地理系列:《太陽系的奇蹟》精彩易懂的科普紀錄片,主持人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高能物理學的教授。主要通過遊歷地球上一些最令人驚奇的地點,向我們展示和剖析,自然法則所造就的太陽系的偉大自然奇觀。 地理動物系列:《地球脈動》第一、二季此乃B站紀錄片區,鎮區之寶。豆瓣評分9.7和9.9。
  • 藝術領域中被世界所聞名,真正具有影響力的14位著名女性藝術家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思想的解放,大眾也漸漸開始思考男性藝術家眼中的女性是否反映了真實的女性形象,那些著名女藝術家的作品開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14歲時即開始學習繪畫。現代美術史上最早以作品反映無產階級生活和鬥爭的版畫家之一,一生旗幟鮮明地支持革命事業。1889年和在貧民區服務的醫生卡爾·珂勒惠支結婚,1898年開始在柏林女子藝術學院任教,並且已經成為一個社會主義者。
  • 14部最值得看的自然地理紀錄片
    今天為大家精選了這14部最值得看的自然地理紀錄片,內容涵蓋世界七大洲。每一部都介紹了各大洲的自然環境,展現出豐富多元的人文景觀。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讓孩子從緊鑼密鼓的書本知識中,走出來,跟著精美製作的紀錄片來一場有營養的「旅行」!
  • 紀錄片的未來:數字現實、虛擬實境、人工智慧
    即使所有新的流動資金都流入影視環境中,紀錄片製片人謀生也並不容易。2016年,媒體與社會影響中心發布的有關於紀錄片行業的結論——在紀錄片行業,謀生還是最讓人困擾的問題,在現在看來是證據確鑿的。萊斯特弗朗索瓦的《羅恩》是關於一個澳大利亞街頭藝術家的作品——精雕細琢的女性肖像畫繪製在一兩層樓高的、腐爛的、即將拆毀的建築上,這個作品和遊戲軟體Unity合作,為之創造契合主題的環境。
  • 去廣圖看紀錄片 線上線下都免費
    ■新快報記者 黃聞禹/文 夏世焱/圖 窗口 全國首家紀錄片研究展示中心落戶廣圖 漫步廣州圖書館的時光隧道展區,領略中外紀錄片界星光璀璨的大師風採,見證中外紀錄片百年發展歷程,感受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與語言的風採……紀錄片節開幕當天,全國首家紀錄片研究展示中心——廣州紀錄片研究展示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廣州圖書館亮相,
  • 厲振羽:世界重量級拳壇勒石記
    他以49戰全勝的不敗金身完美地在重量級拳擊舞臺上向觀眾謝了幕。他的謝幕距今已整整50年了,但迄今為止,只有三位拳王曾在他們第40戰時仍保持著不敗紀錄,他們是尼古拉·瓦魯耶夫、喬治·福爾曼和拉裡·霍姆斯。 WBA世界重量級拳王瓦羅夫的戰績達到了46戰全勝,不久前他的傳奇紀錄被終止。
  • 豆瓣高分BBC紀錄片帶你遊遍全球!
    小旅特地整理了以下BBC旅遊紀錄片,帶你足不出戶遊遍世界~跟著這些紀錄片探索世界的各個神奇之地吧!1非洲Africa豆瓣評分:9.7《Africa》是一部大型原生態紀錄片。這裡有佛拉明戈舞和各種重要食物、飲料,但是不要再認為西班牙只是愛享樂的國家了,它可是戈雅、畢卡索、高迪、達利、米羅等藝術家的故鄉。
  • Artprice市場報告:紐約當代藝術拍賣重量級拍品
    蘇富比拍賣行也將推出其重量級作品,有些作品可拍到幾千萬美元。其中一件是巴斯奎特1983年的宏大作品,其估價並未公開;以及一套沃霍爾的六幅自畫像組成,但估計應在2,500萬至3,500萬美元。Artprice在精品中列出了那些可能實現最大增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