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一種海洋動物,雖然很多人並沒有真正看到過這種動物,但是關於它的名字那可謂是家喻戶曉,因為這種動物是到現在為止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哺乳動物,而且更特別的是它生活在水中,並不像大部分的哺乳動物生活在陸地。不過它們雖然生活在水中,可是它們要時不時的浮上海面才能夠呼吸到空氣。當然關於藍鯨這種龐然大物在水中的呼吸和心跳,就成為了很多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方面,而且科學家發現這種海洋動物在深海之中捕食食物的時候心跳最慢,達到30秒鐘一次,也就是一分鐘只需要跳兩次,是不是讓人感覺非常不可思議呢?
科學家發現這種最大的哺乳動物在水中捕獵的過程中,在水面上跟潛入到深海之中,它的心跳次數並不是一致的,反而會有著很大的差異性。科學家發現在浮出水面的時候,它的心跳速度會瘋狂的提速,每分鐘達到了30多次,但是當它深入到深海之中,捕食獵物的過程中心跳會下降到甚至每分鐘只需要跳動兩次。
要知道藍鯨是現在為止所發現的地球上最大的一種動物,它的成年長度甚至能夠超過30米,而且之前科學家曾經發現過,一頭藍鯨的心臟重量達到了180公斤,僅僅只是一顆心臟就這麼重,相比較於別的自然界之中的動物來說,確實是龐然大物。
那麼它的心臟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關於藍鯨的脈搏在不同的深度上所出現的調節問題,科學家非常好奇。要知道這種海洋之中的哺乳動物,在深入到水下之後,它的身體是會發生著變化的,需要重新來分泌氧氣,才能夠更好地讓自己在深海之中適應這樣的環境。在深入深海之中,心臟和大腦會吸收得更多一些,但是反之皮膚和肌肉這些器官吸收的氧氣會變得很少。
正是由於這樣的變化會讓動物在呼吸一次之後,停留在水下的時間會比較長一些,那在停留水下的過程中,它的心率明顯的也要比在水上的時候更低一點,而不光是藍鯨是這種情況,即便是我們人類在潛水的過程中也會呈現出這種現象,這是很正常的。不過藍鯨潛入水底可不像是我們人類,成年的藍鯨熟練潛入水裡可以達到300米深度,這樣的深度遠遠超出了之前科學家所預測的心臟承受的極限。
為了能夠更好的研究藍鯨心率在潛水的過程中究竟會有怎樣的變化,科學家在加利福尼亞州發現的鯨魚身上安裝了特殊的傳感器。通過這一傳感器,科學家發現在8.5小時之內,藍鯨總共有數十次浮出水面,不過大部分的時間依舊是在水下,最長的潛水時間達到了16. 5分鐘,而潛入的深度是184米。不過令科學家感覺驚訝的是,藍鯨在浮出水面補充氧氣的時間非常短,基本上不會超過4分鐘。
當它潛到深水位置的時候,心臟的平均跳動次數會降到每分鐘只有4次到8次左右,極端的甚至只有兩次,當然正是由於心臟的跳動非常的緩慢,而它的舒張主動脈也會非常緩慢的收縮,這樣含氧的血液流過整個身體的速度也會變緩。
當藍鯨浮出水面之後,它的心率會迅速的加速,提升到每分鐘25到38次之間,這樣就能夠迅速的為身體裡面的血液注入氧氣,從而就能夠讓其再次潛入深海之中,每次藍鯨浮上水面,就像是快速加油一般,而它的心臟在這種交替過程中承受著生理極限運行,甚至可能超出了科學家所預測的極限。
所以鯨魚所擁有的心臟是非常強大而又勤奮的,科學家對這種動物的心臟研究,能夠更好地揭示自然界之中不同形體的物種,它們的生物學極限究竟是在哪裡?也解釋了為什麼再沒有更大的動物存在,因為更大的生物想要存在需要更多的氧氣來維持在深層和淺層海洋之中的呼吸,而心跳要比藍鯨更快一些才能夠支持生命,這顯然是很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