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導向、現代化企業管理,這家豬場憑超前觀念在非瘟席捲下存活

2020-12-06 騰訊網

--- 精彩即將開播 · 鎖定農牧前沿直播間 ---

「前瞻性、硬體好、觀念超前」,這是行業人對天地和的評價。天地和玉林豬場為何得以「倖存」?其管理、養殖、營養有何過人之處?

文/圖 農牧前沿 朱敬強

2019年,疫情席捲之後各地所剩豬場屈指可數,廣西天地和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地和」)的玉林天地和豬場便是碩果僅存豬場之一。「前瞻性、硬體好、觀念超前」,這是行業人對天地和的評價。天地和玉林豬場為何得以「倖存」?其管理、養殖、營養有何過人之處?

日前,農牧前沿採訪到廣西天地和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地和」)總經理盧志傑。

廣西天地和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盧志傑

作為一位8後,盧志傑已從事養豬業18年。18年來,盧志傑常到國內外優秀養殖企業考察學習,從潛心養豬技術到關注硬體和數據,再到融入現代化企業管理,盧志傑始終保持行業的前瞻性與敏銳性。

「如今,在中國拔地而起的每一個豬場硬體設施和生物安全防控都接近歐洲水平。」盧志傑說道,「未來的養豬業競爭會更為激烈。」 盧志傑透露,天地和的首要目標是把母豬規模擴大,成為真正大型規模養殖企業。

「倖存」原因:生物安全投入巨大

作為為數不多在疫情席捲中存活下來的規模場,盧志傑認為,天地和能「倖存」至今,生物安全防控,特別是生物檢測上投入巨大是主要原因。「生物安全管理成本分攤到每頭仔豬的成本超過30元。」 盧志傑坦言。

據悉,天地和豬場在建設之初就考慮周全,堡壘式設計、外圍圍牆、單向流通,連通風口也在水簾前裝有紗網。全國暴發非瘟之後,在已有的生物防控條件下,天地和便及時調整了管理方式和對原有設備設施進行改造。比如:員工管理方面,為了防止人員流動帶入病毒,公司規定員工每季度可請假一次,期限8天,返回後需在酒店隔離1天、豬場生活區隔離3天。以隔離作為防控的主要手段。

投入品方面:天地和在場外建有兩個倉庫,包括動保產品、設備用具等其他物品先放置於場外倉庫,經燻蒸消毒、臭氧消毒以及霧化消毒才能入場。飼料採用正大康地核心料,並通過飼料企業代加工,入場前散裝車需經三次消毒,司機入場與員工要求一樣。因場地限制,天地和豬場未場外中轉料塔,但新建的豬場均設有場外中轉料塔,場內料線輸送。

檢測方面:非瘟嚴重時,天地和每周對所有母豬進行2次檢測(10頭混樣),即便目前非瘟得到有效控制,仍堅持不定期檢測。「母豬檢測成本分攤到每頭仔豬約20元。」盧志傑說。除對母豬檢測外,天地和每兩周對豬舍、飼料車、出豬臺等環境以及員工檢測一次。食品定期抽檢。

以數據為導向、融入現代化企業管理

2016年被盧志傑認為是轉折的一年,數據化統計與企業化管理讓盧志傑的豬場實現飛躍發展。

「2012年以前我們一直潛心於養殖技術,2012之後,我們相繼拜訪了美國、丹麥以及國內大型生豬養殖集團企業,發現我們的成本控制能力與大集團依然相差甚遠。」盧志傑說,「當時我們思維依然比較狹隘,只是一心想著怎樣把豬養好。但時代變了,養豬要結合資本運作、企業化管理、數據化統計等手段,才會讓豬場未來的方向與定位更清晰。」為此,盧志傑在自己學習企業管理兩年之後引進了第三方諮詢機構,構建了天地和企業管理制度,員工晉升、生產數據、績效考核、休假管理,制度完備。

2019年,天地和斷奶成本做到低於280元/頭(25日齡斷奶,8公斤),生產成績與集團企業非常接近。取得如此好的成績,盧志傑及其股東們都認為與天地和企業管理制度將財務數據和生產數據結合統計作為導向改良養殖技術、細化員工管理密切相關。

據介紹,天地和豬場管理制度的核心是細化考核。每一個豬場由一位場長、三位主管(配種、產房、保育)以及員工構成。員工工資包括基礎工資、績效工資、超標工資、年終獎。超標工資指產仔豬、斷奶體重、分娩率等指標超過標準的額外獎勵。

如此豬場的生產效率與物資浪費、豬場的盈虧就與收入息息相關,主管會主動考慮如何降低負責板塊的成本、如何對下屬員工做出要求。

盧志傑也提到,由於豬場封閉管理,員工難留住是每個企業都難以解決的問題,天地和也不例外。盧志傑認為,想要留住人才,最重要的就要讓他們看到晉升空間,為達到更高的層次而不斷學習。

把母豬營養做好,發揮全部繁殖潛能

把營養交給專業的飼料企業來做,盧志傑對此非常認同。「我們以前也自己配飼料,但坦言之,養殖企業提出要求讓專業的飼料企業來做配方是更合理的。

非瘟發生前夕,盧志傑與正大康地開展合作。合作之初,盧志傑向正大康地提出了分攤到仔豬的成本不高於120元/頭、PSY不能低於23的指標要求。「用到今天為止,以『營養免疫』為口號的正大康地的飼料的確超出預期。」 2019年天地和豬場在少配兩批的情況下PSY做到25.6,25日齡8公斤仔豬飼料成本120元/頭。

盧志傑對母豬營養十分重視,因此從原料選擇、配方組成到核心料都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在當下特殊環境下,一定要把母豬的繁殖潛能發揮出來。」

養豬業未來競爭激烈,不重視環保將難以生存

「天地和新建豬場對環保很重視,環保投入佔到豬場建設總投入比重非常大。」盧志傑認為,環保必須要引起重視,否則未來很難生存,並且很多豬場的生豬容量完全超標,這也對環保設備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天地和採用了「乾濕分離、沼氣池、兩級AO」處理糞汙,處理後排出水清澈見底。除糞汙處理外,盧志傑認為場內空氣過濾設備和除臭設備也值得投入配置。

盧志傑認為,今天的豬價已經到了頂峰,但市場未來走勢實是企業無法控制之事,如今,集團企業成倍擴大規模,散戶比重越來越小,未來與精準核算成本的集團企業競爭,想必是更為激烈,唯一能努力的就是提高生產成績、降低採購成本,最終降低生產成本。「若能生產成本比國內平均水平低10%,依然有競爭優勢」。

丨往期文章推薦

轉載聲明

本文為農牧前沿獨家稿件如需轉載須於發布24小時後取得授權並於文首註明來源:農牧前沿(ID:AgricultureFrontier),否則按侵權追究

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非瘟病毒在各種環境的存活時間隨環境變化,短則數分鐘長則數年
    非瘟病毒非瘟病毒為囊膜病毒,能夠抵抗蛋白酶的作用,對環境的抵抗力很強,在不同環境中存在時間短則十天半月,長則達到上千個時日,那我們來看看非瘟病毒在各種環境的存活時間是多久!  非瘟病毒在各種環境的存活時間水中:目前已經證實飼料和水可以經口攝入傳播非瘟病毒,不過病毒在水中的存活時間和感染力研究依舊匱乏;飼料原料中:非瘟病毒在飼料原料中可存活30天,30天後的存活能力未知,當前還未有足夠數據來準確估計;
  • 二元母豬漲至2400元/頭,非瘟下做好這兩方面賺錢的就是你
    非瘟導致行業產能嚴重下降,是災難,但又何嘗不是一次機遇?非瘟的侵襲,其實也是對行業進行一次優勝劣汰的選擇。外防非瘟,內抓成績!防控非瘟的同時有效管理後備母豬、提高母豬產能,在產能下降的情況下,能正常出欄的豬場,賺得盆滿缽滿只是時間問題。
  • 豬場非瘟後復產反覆失敗?歸咎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不良表現!
    從2018年8月份非瘟感染首例在東北報導以來,非洲豬瘟以風轉殘雲之勢席捲全國,很快很多大型的規模化豬場、農牧公司被洗劫一空。 通過一年多的與非瘟抗爭歷程,大家對非瘟防控有了初步的認識與了解,很多豬場開始走復產模式,很不幸有很多豬場被非瘟感染,導致復產失敗。
  • 非瘟下,如何完善豬場缺失的功能?豬價和疫苗可期待但不能等待!
    前言2018年8月初,非洲豬瘟從北到南席捲我國養豬業,生豬產能急劇下降,生豬行業動蕩不已,防非抗瘟儼然成為了養豬關鍵點,以豬場生物安全為重點升級的豬場數見不鮮,但我們要用實踐說話,這一點揚翔頗有發言權。非瘟之下,養豬人應有借他人之法鑑己身的思想觀念,學習先進經驗,拓寬防控思路。
  • 東營區:建設高水平現代化強區之——以系統觀念推動規劃落地
    規劃編制要注重系統,精心編制「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各專項規劃,圍繞新舊動能轉換、溼地城市建設、全面深化改革、民生保障等重大事項,明確「我們有什麼」「最先幹什麼」,把優勢條件研究透、把風險挑戰分析透,認真研究事關高水平現代化強區建設的全局性、前瞻性、關鍵性重大問題。
  • Teradata Vantage重新定義數據分析的「現代化」_硬體動態_信息化...
    在大數據和數據分析領域,技術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尤其是,隨著企業加大數據驅動業務轉型的步伐,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掌握最新技術發展趨勢對於確保企業實現數據分析戰略至關重要。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些企業便迫不及待地開展其數據分析架構的「現代化」,認為已經發展了幾十年的數據倉庫技術太過「傳統」,而那些初創企業提出的一些新概念或者雲原生的數據分析才是其拋棄「過時」架構的最佳途徑。 但是,這是完全正確的嗎?現在,是時候釐清什麼是真正的「現代化」,以及「傳統」是不是真的過時了!
  • 非瘟疫苗研發麵臨三大難題,當前除了生物安全防控別無他法
    記者注意到,武漢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到下遊非瘟疫情的影響,導致產品需求有所降低,淨利潤下滑近20%,部分子公司2018年處於虧損狀態,公司近日遞交了創業板招股說明書,擬在創業板上市。以生產獸用疫苗為主的瑞普生物近日發布企業2019年一季度報告稱,受非瘟影響,公司豬用疫苗銷售受到較大影響,家畜業務收入同比下滑近40%,影響了公司整體業績。
  • 聚焦:建設高水平現代化強區之——以系統觀念推動規劃落地
    系統觀念是根本性、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東營區委八屆八次會議上,東營區委書記成秋林同志指出,要以系統觀念推動規劃落地。進入新發展階段,採取單一思路難有出路,運用單一對策容易束手無策,必須用聯繫的觀點謀劃和推動工作,充分發揮系統力量、體系力量、整體力量,做到協同高效、事半功倍。
  • 非瘟時期,豬場拔牙,拔的是什麼?
    首先,大家應該相信非瘟是可防可控的,這也是行業內專家一致的觀點,但是,非瘟是有腿的病毒,它可不是老老實實在原地待著的,如果條件允許,它可以隨波逐流,不斷地攻城略地,所以,現階段非瘟疫情仍有零星散發,值得注意的是:不是非瘟病毒減弱了,而是生豬整體存貨少了,豬群密度低了,讓外人看上去疫情形勢基本穩定,但是處於行業內的朋友知道,這只是所謂的掩眼法,各地區的生豬存欄、豬價就是各種問題的體現
  • 石油石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優秀成果獲獎名單出爐!有沒有你身邊的...
    為進一步推動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相結合, 形成強大的生產力,中國石油企業開展了一年一度的全國石油石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評審工作。10月17日,中國石油企業協會在廣西南寧發布2019年度石油石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優秀成果、優秀論文、優秀著作。創始於我國石油工業部時期的全國石油石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評審工作歷經30餘年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石油企業協會「老字號」優質品牌。
  • 發生非瘟的豬場還能繼續養豬嗎?復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目前防控非瘟有很大難度,但並不是不可以,很多人面對非瘟束手無策,認為非瘟來臨只能束手就擒,這完全是被以前的非瘟嚇到了。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何以前防非很難?為何豬場「拔牙」大多數以失敗告終?
  • AFS2019中外專家話"非瘟"科學大會在京召開
    AFS2019中外專家話"非瘟"科學大會在京召開 畜牧大集網2019-08-07 10:51:16 閱讀(2501)
  • 62個國家感染非瘟,只有13個根除,如何做到非洲豬瘟不再發生?
    看似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現在存在一種聲音「非洲豬瘟防控在滿足一定條件的基礎下,可以做到可防可控」。短時間內還不能確保此病不再發生,可能未來十幾年我們都要適應這種情況。因為,目前全球只有個別國家做到根除非洲豬瘟,而且還是執行的嚴格撲殺,幾乎撲殺了全國大部分生豬。
  • 有非瘟的豬圈,可不可以恢復養豬,你覺得呢
    對於一些發生過非瘟的地區,消毒幾十天之後就會被部門驗收,在未來的幾周如果沒有發生,其他的情況下就可以解封,而且這並不能代表病毒就完全消除了,而且解封之後一定要空欄半年,病毒是非常小的,而且有很多病毒都是要通過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的,人的肉眼是看不到這些病毒的,而且也摸不到,我們給豬圈消毒並進行大掃除的時候。
  • 非瘟後死剩下的肥豬留作種用,非洲豬瘟是否可以在中國實現淨化?
    成功防控新冠病毒的措施主要有:樹立風險意識;建立統一的指揮和防控體系;加強組織管理和宣傳教育;聯防聯控;外防輸入內防輸出;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實行風險分級管理,這些防控措施都可以被我們豬場借鑑,用以防控豬群傳染病,特別是像非洲豬瘟這樣的烈性傳染病。
  • 非瘟早期監測事關重大!什麼檢測方法能更早發現病毒?
    檢測背景:今年6月,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了第二批非洲豬瘟現場快速檢測試劑名單,包括26個企業的34個產品。但是實驗室測評和篩選產品時,檢測樣品類型僅限於樣品盤的類型,包括豬血液和豬組織樣品。所以目前市面上的非瘟檢測試劑盒,對於血液樣本的檢出率和檢測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 豬料全線上漲,非瘟還沒完,一大批養豬人下崗了!產能如何恢復?
    全國豬價批量下跌、飼料企業批量漲價、非洲豬瘟疫情批量發生,豬概念股批量漲停,養豬人批量下崗……飼料企業放出漲價風聲,豬料開漲!我們了解到,受到疫情影響豆粕、玉米、維生素等飼料原料價格高漲,飼料企業承壓。
  • 連花清瘟不含馬兜鈴酸
    國家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藥非臨床評價研究中心 楊威最近,網上出現了一篇文章,談到治感冒、抗流感、治療新冠肺炎的連花清瘟藥物中的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成分。這是不正確的,魚腥草中含有的是馬兜鈴內醯胺Ⅱ,它與馬兜鈴酸不是一個物質。
  • 扛過非瘟的豬有抵抗力嗎?
    問題5:請問黃老師,非瘟病毒在豬體外的生存時間是多久?譬如小養殖場的玉米,隔離多久或者分批引進是不是更好?小規模豬場沒有像大公司那樣的設備和經濟支持,譬如料塔和烘乾設備,該如何做呢? 答:放置一定時間後再使用玉米,這個思路是正確的。據我了解,非洲豬瘟病毒在脫離豬及其他有機載體的情況下,在環境中存活時間不超過21天。
  • 養豬的農戶為何那麼害怕非瘟?有特效藥嗎?怎樣加快生豬出欄?
    還是在2018年的時候,「非瘟」就是一個高頻率出現的名詞。這是一種豬類疫病,具有很高的傳播性,並且當時生豬得了非瘟以後的死亡率是100%,這樣的情況下各地大力的捕殺和銷毀病豬。非瘟直接導致了生豬存欄量大幅度降低,給豬肉市場造成了相當大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