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發現地球板塊沉降致溫泉含有海水

2020-11-26 環球網

日本溫泉眾多,其中一些溫泉噴出的是鹹水。日本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位於神戶市的有馬溫泉等噴鹹水,是地球表面的板塊沉降到地下深處時,將海水搬運到地幔中並最終噴出地表造成的。

日本京都大學、鹿兒島大學和福岡大學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在5月27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採集了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1991年噴發時噴出的地幔碎片,將碎片切割成約0.1毫米厚的薄片,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他們發現切片內含有很多顆粒狀液體。經分析液體的凝固點,確認是鹽水,其濃度與海水大致相同。

研究小組認為,板塊在海溝附近吸收海水後,沉降到地球內部,在深入地下的過程中,溫度和壓力升高,海水就被釋放到地幔中。

溫泉一般都是地表附近的地下水由於火山活動被加熱形成的,不過有馬溫泉等溫泉附近並沒有火山。研究人員認為,菲律賓海板塊向日本列島下方沉降,海水在板塊經過地幔的途中被加熱,噴出地表後形成溫泉,因此泉水中含有很多鹽分。

京都大學助教川本龍彥指出:「此前很多科研人員認為只有淡水才會被板塊搬運到地幔中,鹽水的性質與淡水不同,因此這一發現有助於了解地球內部的構造和化學變化過程。」

相關焦點

  • 研究:海洋地殼板塊碰撞致超預期海水湧入地球內部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9日報導,日前,美國華盛頓大學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伴隨著海底地殼運動,數量驚人的海水正湧入地球內部。科學家通過布置在馬裡亞納海溝的海底地震儀發現,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間俯衝帶被灌入的海水量是預計的3倍。
  • 研究證實:鑽石含有遠古海水鹽類沉積物質
    之所以這樣認為或許是因為鑽石是具有10億多年歷史的突變體巖石,它們在地球深層地幔經受了多次擠壓壓力和灼熱溫度的考驗,但事實上鑽石並不是人們所想像的那樣神奇。不管怎樣,一大塊碳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結晶形成一顆閃閃發光的鑽石,事實上鑽石形成時間太長了,以至於科學家對其如何形成的並不確定。一種流行理論認為,當海床板塊層(海洋板塊的一部分)在大陸板塊之下研磨,期間會形成鑽石。
  • 科學家研究繪製全球地面沉降分布圖,可預測局部地區的沉降風險
    近日,一項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面沉降工作組組織的研究警告說,到2040年,地面沉降將威脅全球近1/5的人口。該研究在線發表於《科學》。「本次研究繪製了全球地面沉降分布圖,並創建了一個模型,可預測局部地區的沉降風險。研究發現,地面沉降風險最大的國家、地區集中在亞洲。」該論文的作者之一、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葉淑君說。
  • 科學家發現大量海水湧入地球內部
    ,伴隨著海底地殼運動,數量驚人的海水正湧入地球內部。科學家通過布置在馬裡亞納海溝的海底地震儀發現,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間俯衝帶被灌入的海水量是預計的3倍。據《生活科學》雜誌報導,最新測算顯示,每100萬年就會有30億Tg海水灌入地殼,單單1Tg就相當於10億千克。
  • 地球概況《大陸漂移說和板塊構造說》
    大陸漂移說和板塊構造說「大陸漂移說」是由德國天文學家兼氣象學家魏格納於1912年提出的。他通過研究發現南美大西洋海岸與非洲大西洋海岸十分吻合,兩岸的地質構造和古生物也非常相似,於是他認為在2億~3億年前,地球是一個聯合的大陸。
  • 馬裡亞納海溝出現吸水形象,經過研究發現,其和陸地板塊運動有關
    其最深的地方,可達到11929米,說起它的形成原因,很多專家都曾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說是陸地板塊分離,而有的則說是板塊俯衝形成,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這兩者的區別,所謂的陸地板塊分離,就像非洲大陸一樣,曾經也是和歐亞大陸相連的,後來在板塊的分離運動中,逐步脫離。
  • 研究發現32億年前地球板塊運動的證據
    大部分學者認為地球板塊的運動最早開始於28億年前,一份新研究找到了一個板塊在32億年前活動的證據,比科學家之前所知的又早了4億年。「這是把地球上最早的地殼板塊活動又往前推的一項證據。根據我們的發現,看起來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就有地殼板塊的活動了,也說明即使是早期的地球,和今天的地球也有很多相似之處,超乎很多人的想像。」研究者之一哈佛大學的布倫納(Alec Brenner)說。研究者發現的證據是位於西澳的皮爾巴拉克拉通(Pilbara Craton)板塊。這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地殼板塊之一,上面存有地球上最早的一些生物的化石。
  • 日本即將消失!因地殼板塊運動日本將沉入茫茫大海之中!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在中國邊上虎視眈眈實在是讓人不悅,但是日本小動作頻繁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日本即將要消失了,我們所存在的地球上的一切都是地質活動的結果
  • 地球內部的海水循環?這些海水都到哪裡去了?
    地球內部的海水循環?這些海水都到哪裡去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地震多發的俯衝帶,也就是構造板塊相互俯衝的地方,大量海水被拖入了地球內部。現在研究人員認為,當地球的構造板塊相互俯衝時,它們向地球內部附帶的水量是之前認為的三倍。
  • 地球每年吞噬數億噸海水,為何海平面沒有下降,反而上升?
    實際上,地球不僅僅地表附近有豐富的水源,地球的內部其實也是含有豐富的水資源的,而且這個含量要比地球表面附近的水要多得多。 科學家就曾發現在距離地球表面200km深處,存在著一種石頭,我們如今稱為尖晶橄欖石,也被叫做林伍德石。這類礦石中富含水,據估算,林伍德石的水分子達到了每100萬個晶體分子就大概含有2000個水分子。
  • 研究人員稱海洋地殼含有地球最大的生態系統
    存在於地球海洋地殼微小裂縫中的是一種複雜的微生物生態系統,它完全是由巖石與海水的化學反應提供能量,而不是依靠陽光或者像陸地和水生生態系統一樣的光合作用。這種生活方式學術上被稱作化能合成作用,它並非史無前例的,它也存在於礦井深處和海底熱液噴口,但是之前從未發現具備這種規模的。從純地理學領域講,這些海洋地殼系統或許含有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 西班牙研究報告:2040年地球沉降最大危險發生在中國
    (Reuters)據韓國媒體《韓民族日報》2021年1月4日引述上述報告稱,到2040年,地球表面8%的地面或將沉降,沉降面積將是韓國目前國土面積的120倍,也相當於美國和墨西哥國土面積的總和,全球6.35億人口的居住和生活將受到影響。西班牙地質礦業研究所報告指出,導致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過度開採地下水、礦產和燃燒化石燃料。
  • 研究發現:地球最早的大陸並非通過板塊俯衝形成
    參考消息網7月9日報導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7月8日報導,澳大利亞柯廷大學牽頭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新證據表明,地球上最初的幾塊大陸並非像以前認為的那樣是在類似現代板塊構造環境中俯衝形成的,而可能是由完全不同的過程創造出來的。
  • 地球形成早期板塊運動就開始了,新研究發現地球生命或許因此繁榮
    隨著科學技術手段,越來越先進,科學家終於能夠逐漸了解地球的內部機制,但是科學家發現,我們對於地球的了解,還是知之甚少。可以說地球的科學研究成果,要比科學家研究宇宙成果少得多。要知道地球研究,對於我們發現系外行星有非常大的幫助,因為研究地球越是徹底,那麼我們對於研究其他類地行星,才會有更多的基礎理論,對於生命的產生,才會有比較科學的檢驗方法。所以了解地球科學知識,對於人類來說十分重要。
  • 日本大災難要來了,海地板塊下沉50米,或將面臨超級地震!
    我們都知道地球有六大板塊,板塊移動會發生碰撞,從而引發地震,在板塊的交界處是最容易發生地震的地方,我們稱之為地震帶。日本就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全球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一區域。由於處在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日本常常是小震不斷,大震不亂。
  • 日本專家詳解智利大地震成因
    新華網東京2月28日電 (記者藍建中)智利當地時間27日發生芮氏8.8級大地震後,新華社記者聯繫了日本知名地震研究機構——名古屋大學研究生院地震、火山和防災研究中心的數名研究人員,就此次大地震發生的原因進行了採訪。
  • 下沉的地平線:城市沉降危機
    其實,不只是美國,日本、墨西哥、印度尼西亞、泰國、義大利、中國……許多國家都不同程度地面臨著類似的困擾。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裡的一家教堂,因地面沉降而發生傾斜。如果是濱海城市,還可能會造成海水倒灌現象,甚至使整個城市下沉到海平面以下。2019年4月,印度尼西亞包括首都雅加達在內的多個城市遭受洪水災害,這裡的洪水幾乎成了每年的慣例,給當地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困擾。印度尼西亞萬隆理工學院的一位學者研究發現,雅加達目前正在以每年1~15釐米的速度下降,部分地區的下降速度達到了每年25釐米。
  • 日本板塊還在偏移,沉入太平洋或成必然,日本還能堅持多長時間?
    我們所在的地球本就是一顆巨大的「水球」,地表被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海水所包裹著,但其實分布在南北極的冰川也儲存著大量的水分,而隨著全球氣溫的日益飆升,融化的冰川也造成了海平面上升,並對一些國家的沿海城市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 馬裡亞納海溝海底10000米深處,傳來板塊摩擦聲響,日本感到不安
    在馬裡亞納海溝拍攝到的獅子魚在馬裡亞納海溝拍攝到的獅子魚在馬裡亞納海溝拍攝到的獅子魚第二個奇怪現象是科學家發現馬裡亞納海溝的溝底竟然在「漏水」,也就是說地球在不斷的吞噬著海洋的海水,由此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儲存的水總量比地表的水總量還要多幾倍
  • 科學家發現每年有數億噸海水倒灌地球內部,這些水都去哪了?
    水作為生命之源,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無論是地理學、地質學、生物學,還是天文學、氣象學等諸多領域,都將水作為重點研究課題。在2018年底,有研究機構在《自然》雜誌上發了一篇文章,指出在馬裡亞納海溝底部,存在著大量海水倒灌進入地球內部的情況,這個數量達到了每年數億噸之巨,這篇文章在世人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有些人甚至擔心如果長此下去,地球海洋中的水會不會全部倒灌那個「無底洞」中,地球也因此會變為一個「乾涸」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