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人舞劍行天涯
說說這次旅行
公元前2世紀晚期西漢張騫「鑿空」西域
舉世聞名的古代 絲綢之路 就此正式開通
成為世界文明間汲取文化營養的主動脈
青甘大環線,這條古 絲綢之路 於我而言
心心念念已久,像場不願醒來的夢一般
可能真的印證了「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年,在內心足夠豐盈時候,終圓夢
那種激動,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心中雀躍
不論前世還是今生,於我而言,這裡是
只去過一次,就會讓我有歸屬與親切感
歷經千年風霜的遺址,是「活」的說書人
千年真的不過一瞬間,沙鳴月響塵星繁
陽關故人早已東歸去,莫高飛仙已褐顏
每每回想起,那種感動至今還熱淚盈眶
一眼萬年,或許讀完這篇遊記你會明白
大片預告
甘肅
陽關
嘉峪關城關
嘉峪關天下雄關
莫高窟
鳴沙山
月牙泉
祁連山大草原
塔爾寺
塔爾蘇
翡翠湖
翡翠湖
茶卡鹽湖
【青甘大環線打算怎麼走】
青海
出行方式
走青甘大環線一般都是包車、自駕、跟團為了重走 絲綢之路 ,能深入感受當地風土人情,我們選擇了定製化包車遊,按照事先規劃好的路線出發!
出行時間
如果想充分欣賞美景,與美麗的 門源 油菜花與 青海湖 油菜花邂逅,那最好的季節就是7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因為6月祁連 山的油菜花還沒完全盛放,而8月往後天氣會逐漸轉冷,如果你的時間合適,再加上目前景區限流,天氣環境好而且不會擁堵,心之所動就出發吧!
從性價比角度可以考慮從 蘭州 進出
: 蘭州 - 西寧 - 門源 花海-扁都口-峨堡古城- 祁連 大草原
: 張掖 七彩丹霞-嘉峪關-陽關
:又見 敦煌 -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
:石油小鎮-南八仙雅丹地貌-最美66號公路
:翡翠湖
:茶卡鹽湖-天空壹號景區
: 青海湖 -塔爾寺- 蘭州 正寧 夜市
嘀!從祁連山一帶登陸
祁連山
[2020年7月15日]這一天被賦予了特殊意義,經歷了從 上海 飛 蘭州 的修整後,開始整個大環線的旅程,從 祁連 山一帶打卡登陸!心心念念的青甘大環線,我來了!
[第一天行程亮點]
門源 花海
扁都口
峨堡古城
祁連 大草原
【 門源 花海】
可謂是黃色門源 ,遍地花海。7月的 門源 回族自治縣,是 青海 最美的,高山雲海、遍地花海,俏皮的花海鴛鴦和幽靜的村莊。盛夏的 門源 ,千姿百態,令人陶醉,去過才會知道,這絕對是一生最難忘的精彩!
每逢夏季, 門源 便成了花的海洋,奼紫嫣紅、多姿多彩、燦爛明媚,花開在山坡上、山腳下以及 門源 的各個角落。一路走來,隨手拍下的每一張照片,都是大片。
幾十萬畝盛開的油菜花構成了一道絢麗的風景,猶如走進一幅渾然天成的油畫。花海北依 祁連 山,西起 永安 城,東到玉隆灘,南鄰大坂山源山,橫越 門源 盆地,緊挨著浩門河畔,綿延上百公裡。甚是壯觀!
這裡的雲還很有韻味哦!變幻著不同的天氣,有著不同的姿態,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絕美」。
或籠罩於山間,依地勢而起,或盤旋於天上,翻騰如山,如海,更美妙的是,雲隨風皆有變幻,因此你快門下的每一張照片都將是獨一無二的。
崗什卡雪峰的積雪終年不化,每當夕 陽西 下,晚霞輕飛,山頂晶瑩白雪、熠熠閃光,這樣「龍嶺夕照」的景象非常罕見。
【扁都口】
在綿延起伏的 祁連 山中段,有一條山峽 通道 貫通 甘肅 、 青海 兩省,它就是被古人稱為「大鬥拔谷」的險要 通道 ——扁都口。「扁都口」為藏語「扁麻多」之音變,意為金露梅, 祁連 山中一種植株低矮的灌木,花量極多,花朵精緻,常見為金黃色,也有白色、粉色的,每到夏季,扁都口峽谷漫山遍野盛開金露梅,故由此而得名。
扁都口是 青海 東部通往 甘肅 河西走廊 的一條最為便捷的重要地段,在 中國 歷代軍事、商貿、民族交流等方面發揮過重要的作用。扁都口不僅僅是一個關口,舊稱「大鬥拔谷」指的是一條險要狹長的山谷,是古時關隴及河湟地區進入 河西走廊 ,通往西域的重要 通道 。扁都口峽谷險隘深邃,谷長將近公裡,時寬時窄,險要無比。清代郝道遵在《大鬥拔谷》中寫道:「扁都隘口氣蕭蕭,魚貫行來溪嶂深。喑叱段公風烈烈,悽迷隋帝雨淋淋。」道出了扁都口的人文歷史和自然風光。
漢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張騫由長安出發,經 隴西 過黃河,沿 祁連 山南 麓西行,出扁都口進入 河西走廊 。之後,這條古道留下了帝王大汗、戍邊將士、商賈駝隊、使節高僧以及文人墨客的身影。
【峨堡古城】
絲綢之路 是溝通古代中西方文明最重要的 通道 ,更是古代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象徵。 中國 ,不僅是 絲綢之路 的起點,更是 絲綢之路 經過的最重要的路段。
絲綢之路 在 中國 境內長達1700餘公裡,在這漫長的道路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驛站。古代的峨堡,是通往 河西走廊 的交通要道,是古 絲綢之路 的重要 通道 ,絲綢南路上的重要驛站、茶馬互市及軍事要塞,也是 祁連 北出 甘肅 , 東至 門源 、 西寧 的必經之地,素有「 青海 北大門」之稱。
在祁連 縣峨堡鎮至 八寶 公路18公裡處北側(距 祁連 縣城72公裡),便是峨堡古城所在地。峨堡,是 蒙古 語的音譯,意思是「祭神的石壘」,有保佑人行道途平安的意思,古城城廓南北長280米,東西寬230米,城牆殘高6米,底寬13米,藏語稱為「喀爾瑪」,意思是「紅色的城堡」。
在泱泱中華壯麗的歷史進程中,峨堡見證了絲路歲月的變遷和興衰,東晉年間河西及 祁連 山南 麓地區的群雄割據,盛唐時期古道商貿的繁榮與昌盛,北宋年間惠商興路政策的實行……
【 祁連大草原】
有一種夢幻的秘境,叫 祁連 山草原,有一種旅行,叫夏天去 祁連山草原。
祁連山,它阻隔了 內蒙古 的沙漠,和柴達木盆地的荒漠,養育了美麗的 河西走廊 。 祁連 山一名是古代匈奴語,意為「天之山」。盛夏時節, 祁連 山頂依舊銀裝素裹,而山腳下早已是萬裡綠海,千裡花開。
天上的雲低到落入了山間,而草原上金燦燦的油菜花,碧波萬頃。
山丹軍馬場裡的駿馬在嘶吼,黑色的犛牛和白色的羊群四處遊蕩。跟我一起紅塵作伴活的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
從丹霞景觀到烽火狼煙
張掖
[第二天行程亮點]
張掖 七彩丹霞
嘉峪關
陽關
【 張掖 七彩丹霞】
地處祁連 山北麓,位於 甘肅 省 張掖 市 臨澤 縣城以南30公裡的倪家營鄉。這裡是 中國 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是 中國 彩色丹霞和窗欞狀宮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遊觀賞價值。
張掖丹霞地貌面積達536平方公裡以上,是我國乾旱地區最典型和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觀,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數以千計的懸崖山巒全部呈現出鮮豔的丹絕色和紅褐色,相互映襯各顯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奇妙風採的丹霞地貌。當地少數民族把這種奇特的山景稱為「阿蘭拉格達」(意為紅色的山)。
張掖祁連山丹霞主要由紅色礫石、砂巖和泥巖組成,有明顯的乾旱、半乾旱氣候的印跡,以交錯層理、四壁陡峭、垂直節理、色彩斑斕而示奇,它是一個以自然風光為主的自然風景區,集 廣東 丹霞山的雄、險、奇、幽、美於一身,攬 新疆 五彩城的色彩斑斕為一體。
【嘉峪關】
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號稱「天下第一雄關」,位於 甘肅 省 嘉峪關市 西5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 黑山 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
嘉峪關是古代「 絲綢之路 」的交通要塞, 中國 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 山海關 、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
關於嘉峪關給大家分享一個傳說:定城磚,所謂「定城磚」,是嘉峪 關西 甕城門樓後簷臺所用磚塊的其中一塊,別看它和普通的磚沒什麼太大的區別,但是作用卻遠超於其他磚。因為只要有人搬動這塊定城磚的話,那麼城樓就會立刻崩塌。
明代時期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施工能力,但因為惡劣的地理條件,所以在建造嘉峪關的時候,參與的工人還是吃了很多苦,畢竟當時的質量監管體系非常完整,不管是從燒制和運送,還是檢驗和施工,都是需要層層把關的, 比如 磚上會燒制上工匠的名字,如果每一百塊磚中檢查出三塊次品,那麼那塊磚所在的批次都不能用。
有了最好的建造材料,在經費上面就更需要嚴格把控了,如果超支太多對朝廷也是不小的負擔,所以在建造嘉峪關的時候就請來了工程師易開佔。他對建築材料的預算十分精準,這得益於他掌握的九九算法,經過他的預算之後,成本得到了控制,所以制磚的數量和規範就變得更加明確了。
但過於精準的算法也觸及到了監事官的利益,沒有了可以鑽空子的灰色地帶,自然也就沒有油水可撈了,所以監事官找不到理由讓朝廷再撥款下來,於是心生惡念專門針對易開佔。監事官非常清楚嘉峪關的重要性,如果出了什麼差錯,那可是要人命的,所以他就提出了一塊磚不能少也不能多的要求,沒想到易開佔根本就沒膽怯,反而給出了需要99999塊磚的精準數據。
等到嘉峪關建成了,監事官特意去挑刺,仔細檢查過每個地方之後,還真的被他發現了一個有缺陷的地方,其實就是多了一塊磚,並不符合建造前他對易開佔的要求。監事官興奮的向朝廷稟報,可是結果適得其反,朝廷反而獎賞了易開佔,讓他擁有了更大的權力,原來經過易開佔計算過的磚塊用量,誤差低至十萬分之一,在此之前沒人做到過。
所以那一塊多出來的磚,就這麼定格在了歷史上,沒有人敢去移動它,一方面是害怕遭到朝廷的懲罰,另一方面是害怕城樓坍塌之後自己被砸死,久而久之大家就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定城磚。雖然定城磚看似是多餘的存在,但卻為我們展示了古代先民們的建造工藝,以及易開佔精湛的計算能力,承載著文化和智慧。
登上雄偉的嘉峪關,領略古老長城的丰姿,感受「天下第一雄關」的雄、壯、奇、美。關上,光化樓、柔遠樓、嘉峪關樓,三樓聳立,雄偉壯觀;關內,遊擊府,肅穆典雅,陳列栩栩如生。 文昌 閣,戲臺,關帝廟雕梁畫棟,飛簷凌空,城垣布局精巧合理。院內幾株棗樹平添了黃沙的綠意,塗抹了大漠單調的風景,捎走了邊關兒郎的隻字片語。重現了當時邊關士兵不怕邊塞風沙,苦寒,別妻離子,擔當起一方重任,守護家園的場景。站在那裡會有一種似乎穿越了時空,看到了悲壯肅穆的戰爭場面。一方頑石凝鑄痛苦,長風飛沙激揚憤怒,邊草的枯榮化為歷史的滄桑。在荒原上,在群山間,在無邊無際的黃沙裡,生與死都是一行悲愴的史詩。
【陽關】
陽關,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歷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最經典的莫過於詩人王維的經典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從古到今,到陽關的路都是一樣的寂寞荒涼。這個著名的關隘,位於如今的 敦煌 市西南70公裡處,每年吸引很多人去尋訪漢唐時光。 一般認為,陽關古城是唐代後期湮沒的。從大趨勢來看,由於唐宋海上 絲綢之路 的興起,陸上 絲綢之路 不再是東西交往的唯一 通道 ,陽關作為關隘的重要性日益下降。但更重要的是,安史之亂後,吐蕃崛起,並佔據了 河西走廊 ,這條傳統的交通要道就此被切斷,陽關此後被徹底廢棄。
陽關景區中有一條陽關大道,走上去的時候,不禁讓我想到《魔道祖師》裡的那句:管他熙熙攘攘的陽關道,我偏要一條獨木橋走到黑。其實一條獨木橋走到黑的感覺不差,因為有良人相伴。其實走哪一條路不要緊,要緊的是堅定走下去的勇氣和毅力。世界上最不欠缺的就是誘惑,那些引誘著人們不斷放棄和繼續的,都是用來篩選人的關卡。有的人不為所動,於是走出了自己的康莊大道,哪怕最開始他踏上的不過是讓人譏笑的獨木小橋,可是看到了結局的人只會贊他有眼光、好運氣,走了人少的那一條路。
終圓夢,遇見敦煌
敦煌
[第三天行程亮點]
又見 敦煌
莫高窟
鳴沙山月牙泉
【又見敦煌 】
一舞夢飛天,一眼望千年,看完了《又見 敦煌 》演出後,內心深深被震撼,久久都無法平靜,我覺得我有一種使命感,油然升起,所以動筆記錄一下心裡的這種豪情。
根據報社朋友給我介紹,《又見 敦煌 》是「 絲綢之路 經濟帶」共同推進 甘肅 省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整體看完以後它其實描述了大自然周而復始輪迴循環的過程,和參與觀眾共同探討我們傳承的這個精神,我們保護的是什麼。告訴我們的孩子讓他們以我們的民族為榮,以我們的文化為榮,這種血脈的傳承,一點點傳到下一代,這樣莫高窟的藝術及精神才能千年萬年永存下去。
完全顛覆了我對演繹活動的理解,在行走中觀演,體驗中又見訪古問今,與古人對話,鑑今人前行,劃破歲月時空 再現歷史繁榮。當進入劇場的那刻起,即進入了一個壯觀瑰麗的幻境空間。在這裡我們不再只是看客,而是參與了演出的全過程。在劇場中,行五十步,我們已穿越百年;行百步,我們已穿越千年;最後將與自己的心見面。
A區:以 絲綢之路 為主線,以各朝各代的興衰交替為背景,T臺般的大道,就是意象化的 絲綢之路 ,一位位曾在 敦煌 歷史文化道路上留下重要印記的人物,從各個朝代陸續向我們走來,走過絲路,穿過塵沙,帶大家回到了千年前的 敦煌 ,就是在這裡被猛烈的情感所震撼,我的小夥伴直接哭了!
B區:百餘年前,不經意間窺視了千年塵封歷史的道士王圓籙,送別飛天后,將在與飛天 菩薩 交流懺悔中,感受神佛以慈悲、大愛的胸懷包容世人的情懷,這一部分情感交融的特別厲害!
C區:我們將置於「窟」內,十六個窟,上百個表演,穿越到千百年,來演繹浩瀚磅礴的絲路傳奇,鮮活地呈現它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和 敦煌 文化精神,特別有代入感!
D區:古今對話,還原歷史,講述索靖鎮壓叛亂、張議潮收復河西的故事。
從張騫到相夫公主,從索靖到張議潮,從異域商旅到當地村民,一直到近現代的王道士,這一幕幕從人們的視線中穿流而過,就在這一瞬間, 敦煌 兩千多年的歷史風雲一股腦兒傾瀉在人們面前,讓人目不暇接,欲挽其袖同行共語!
【莫高窟】
我一直對 敦煌 、對莫高窟有種敬仰,沙漠中的美術館和牆壁上的博物館,在內心足夠豐盈後,終於勇敢踏足,1600多年的歷史風霜沒法守住永恆,千年不過一瞬間,沙鳴月響塵星繁,陽關故人東歸去,莫高飛仙已褐顏!
莫高窟素有「東方藝術明珠」之稱,雖然經歷了漢風唐雨之後,但是依然能給人帶來強烈的心靈震撼。我們都知道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寺廟遺址。
莫高窟每天的門票,需要提前預約,並且限制人數,超過限定便無法進入洞窟觀賞,我們買的是B類票,可以參觀4個洞窟。
根據現場工作人員解說,為了保護洞窟壁畫,不允許拍照,不允許用手機、相機。 敦煌 研究院對每一個洞窟進行實時監測溫度、溼度、二氧化碳含量和空氣滲透率,一旦有害物質超標,洞窟會立刻關閉。
也有專家預估,無論如何未來50年到100年內,莫高窟或將湮沒黃沙中。可以想像在未來的某天你準備出發旅行,打開手機--輸入目的地,結果卻是「查無此地」,那將會是怎樣的感受?那個本該在地球上熠熠生輝的地方,經過歲月和人類活動的打磨,變成了塵土,希望這個時間的到來可以慢一點再慢一點……
從洞窟出來之後,我們去了美術館,看到分類的壁畫,除了宗教也有很多的世俗畫。之後,我們在一個 敦煌 研究院的旗艦店買了兩本 敦煌 手繪明信片套裝和畫冊,可以看到各個時代的塑像和壁畫。然後在有些莫高窟題字的石碑前進行了合影留戀結束當天的行程。
【鳴沙山月牙泉】
所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步便跨進了悠悠歷史的長河,聽著耳邊鈴鈴鐺鐺的駝鈴聲響,仿佛已經穿越回了古 絲綢之路 ,在這個神秘又充滿魔力的地方,就是 敦煌 的鳴沙山月牙泉景區。
所謂「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我想這是因為鳴沙山多情的呵護,月牙泉柔情蜜意的相伴,才有了如此動人的韻味和風姿!
鳴沙山正如名字一般,一帶全是沙漠,沙丘堆成山狀,連綿不絕,是因為風吹震動導致沙漠中的沙粒移動,發出了嗡嗡的聲響,如一曲沙漠音樂。月牙泉位於月牙泉風景區的鳴沙山北麓,是敦煌諸多自然景觀中的佼佼者,古往今來以「沙漠奇觀」著稱於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
之前去過 銀川 ,在沙坡頭也親身體驗了沙漠衝沙以及騎駱駝,所以對這次的鳴沙山充滿了期待,真正騎在駱駝上放眼看去,在廣袤無垠的大漠裡,那些星星點點的遊人們,顯得那麼渺小。悠遠的駝鈴聲,叮噹……
鳴沙山雖是一片沙漠,但是也有不同的景觀,一般的觀光遊玩路線大致是:鳴月廣場牌坊——鐵背魚公園——鳴沙山——鳴月閣——月牙泉。景區內有五大遊玩體驗項目,騎駱駝、乘坐沙灘摩託、乘坐越野車沙漠衝浪、乘坐直升機、滑翔機俯瞰整個鳴沙山,不論是喜動還是喜靜,在這裡都可以被安放好。
鳴沙山,月牙泉,沙不涉泉,沙泉共生,相依相偎了千百載的悠悠歲月。
從繁華到一片廢墟
石油小鎮
[第四天行程亮點]
石油小鎮
南八仙雅丹地貌
最美66號公路
【石油小鎮】
從 玉門往西,經過敦煌向南,阿爾金山北坡的博羅轉井鎮,有一座近似毀滅的廢墟小鎮,它也被稱為阿克塞石油小鎮,也是《鬼吹燈之九層妖塔》電影裡的那座神秘的小鎮。
這是中國最神秘的古老小鎮,他沒有名稱,只有一個地級市的代碼404,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虛構的場景,或是人造的臨時場地,但它卻是真實存在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983年石油小鎮曾經被襲擊,讓小鎮在一夜之間毀滅。
穿越歷史,探究曾經的石油小鎮,當年也是非常繁榮的,它在戈壁與世隔絕,但它有著自己的行政機構,醫院,幼兒園,學校等一應俱全。據說它有太多的秘密,所以籠罩了一層神秘面紗,而現在它就是一片疑惑的廢墟、一個神秘的鬼城。
親眼目睹和看照片是兩種感覺,它特別生動地展現了初中地理書上有關城市形成的內容。小鎮破舊不堪,儘管被《九層妖塔》帶成了網紅,引來了各地如織的遊客在大頭朝下、斜插入地面的公交車前拍照留念,頗有些變廢為寶的睿智和高明,但是這些都無法遮掩那種洋溢在外的破舊,以及那種被遺棄的感覺。
每個人的心中可能都有一座小鎮,或嶄新如初;或傷痕累累,像 阿克塞 小鎮一般,但只要它還在,就得慶幸。因為它在,過往便不再雲煙,而是踏踏實實的存在。
【南八仙雅丹地貌】
位於 海西 州柴達木冷湖以南的南八仙、大風山、黃瓜溝、俄博梁、牛鼻子梁、開特 米裡克 、冷湖4號至7號構造、一裡坪、茶冷口、尕斯庫勒湖一帶。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是由一列列斷斷續續延伸的長條形土墩與凹地溝槽間隔分布的地貌組合,被稱為雅丹地貌。
南八仙的名字由來,1955年,有八位南方來的女地質隊員,為尋找石油資源踏上了這片亙古荒涼的土地上,一次她們在迷宮般的風蝕殘丘中跋涉測量,返回途中,鋪天蓋地的黃沙籠罩了荒漠.她們在這被稱作魔鬼城的地形中迷失了方向,僅有的標誌也被掩埋.乾渴飢餓向她們襲來。第三天,當尋找她們的隊員發現她們時,她們卻永遠長眠在這片荒原裡,為紀念八位光榮的女地質隊員,在她們犧牲的地方被稱作「南八仙」。
【最美66號公路】
過了大柴旦 ,海拔漸漸高起來,草原開始向沙漠過度,進入與 美國 66號公路相媲美的柴達木公路。路很平坦,直直伸向天邊。
曾夢想開著車在沙漠中狂奔。如今,在柴達木公路上,夢想冷不丁地實現了。穿行在無人區,往來車輛漸自稀少,連原本就少的可憐的不知名沙漠植物也消失不見,除了偶爾飛奔路過的車輛,再沒生命的痕跡,只剩下無盡的戈壁。
整個路段沿途幾個小時的都是戈壁與沙漠單一灰黃色調,似乎永無盡頭,大自然向人們展示出它最殘酷的一面。但正是這份荒涼與寂寞讓人盡情享受大漠帶來的安靜與荒涼,眼睛都捨不得眨一下。感受著沙漠、戈壁的靜謐與滄桑,體會初秋柴達木的空曠與遼闊,欣賞大 西北 的磅礴與荒涼。
尋找柴達木盆地的遺珠
翡翠湖
[第五天行程亮點]
翡翠湖
【翡翠湖】
用一句話形容翡翠湖,那就是深藏在 大柴旦 深處的一抹翡翠綠, 青海 柴達木盆地中鮮為人知的遺珠。
翡翠湖名為大柴旦湖,此地見鹽不見湖,約6平方公裡面積。從茶卡鹽湖到這裡的路程有400多公裡。大柴旦,蒙古 語稱伊克柴達木,意為大鹽湖,是柴達木盆地的「北大門」。位於 青海 省 西北 部,柴達木盆地北緣,為 海西 蒙古 族藏族自治州直轄縣級行政區。這裡原是化工廠鹽湖採礦隊的採礦區,由於複雜的地質結構和豐富的礦產資源,才得以形成了這美輪美奐的翡翠湖。
真正體會到,不虛此行,不枉此生。
其次拍照問題,唯美大片隨手拍,不用刻意擺拍,不要找無數個角度,不用避開人頭攢動。隨手一拍,就是一副畫。隨意一坐,自有意境。
來到這裡,會讓你覺得自己是上帝寵兒的感覺。翠綠清澈的湖水,白色純潔的鹽灘,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能工巧匠,能把這樣一顆翡翠鑲嵌在大柴旦上。
這是灑落人間的翡翠,閃閃發光。 大柴旦 湖的美足以超過茶卡鹽湖,而且現在是原生態。看過了茶卡鹽湖的絕美和純淨,會以為那就是人間仙境。可是當來到 大柴旦 湖,便會意識到這裡簡直就是一個夢也夢不到的人間仙境。
一路追尋天空之鏡
茶卡鹽湖
[第六天行程亮點]
茶卡鹽湖
天空壹號景區
【茶卡鹽湖】
茶卡鹽湖位於 青海 柴達木盆地,面積105平方公裡,諸鹽量達4億4千多萬噸。已有3000多年的開採史。遊客在此即可觀賞鹽湖風光,又可參觀機械化採鹽作業,通向湖心區的小火車是深受遊客歡迎的乘載工具。茶卡鹽湖藍天白雲倒映在湖面上,非常夢幻,因此也被稱為「天空之境」。
關於茶卡鹽湖有這麼一個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這裡十年九災,牧民們饑寒交迫。當地的 蒙古 族牧民把她稱作海,100多年前一位活佛路過此地,王公就去求救,尋求 富裕 之路。活佛說,鹽湖裡住著1000個 巴裡 登拉牧(蒙語女神的意思) ,一顆顆晶瑩透明的青鹽,就是她們辛勤汗水的結晶,能夠給人們帶來吉祥和幸福。於是夏秋季節,當地的 蒙古 族、藏族牧民便前來採挖。對鹽湖更是奉作神明。五月十五日是個吉祥的日子,所以方圓幾百公裡的牧民都帶著松樹枝、酥油、炒麵、青稞、白酒前來祁求吉祥祭海。
身穿節日盛裝的牧民們,精心地往自己帶來的樹枝上扎綁紅、黃、藍、綠各色的彩絹,潔白的哈達,同時也繫上了自己的一個個心願。 阿卡 用酥油、炒麵一絲不苟地製作各種形狀的祭品,就著銅缽、木魚誦經一遍又一遍地為每個人祈求幸福平安。成百、上千手持松樹枝的牧民們列對 振臂高呼,霎時間,整個敖包五顏六色,一下變成了花的海洋。接著幾十、上百匹駿馬開始繞敖包奔跑七七四十九圈後,按照事先挑選好的十三名英峻強壯的小夥,騎著十三匹白馬,代表所有人的心願、帶著裝有各種奠品,扎著彩綢的羊皮發袋,向鹽湖深處疾馳而去,誰能在最前面,誰就能得到女神賜福,至此,整個祭祀活動達到高潮。
白天的茶卡
宮崎駿動畫片《千與千尋》的經典片段,那個行駛在海上的火車讓人印象深刻。觸手可及的藍天白雲,一望無際的水面,一條長長的軌道,通往無限遠方……
本來以為這只是童話裡才有的場景,沒想到 日本 攝製組到了茶卡,驚掉了下巴。網友也紛紛打卡說:和茶卡鹽湖簡直一模一樣
這裡除了童話中的小火車,還有遠處的雪山,五彩的經幡,站在湖心,天地融為一體,只一刻就令人終生難忘。
如果一生至少該有一次,在最美年華裡的遇見,茶卡絕對是不二的選擇。
當你一直走在鹽湖中,仿佛走進了冰川,又好像行走在白色幻境裡。伸手觸摸鹽湖上垂掛的鐘乳鹽,珊瑚、水晶般的質感,如一朵朵盛開的雪蓮花。
茶卡鹽湖那條通往湖心的鐵軌,有100多年歷史,軌距僅有60釐米,是目前存世較少的「寸軌」。鐵鏽斑斑的軌道和滄桑的枕木在鹽湖中若隱若現,站在長長的鐵軌上,飄逸的長裙在風中揚起,玫紅、亮黃、湛藍任誰都是美的。
天色映著水色,天低海闊的幻境中,自己濃縮成一粒塵埃,在鐵軌旁,在棧道上擱淺,目之所及都是美好。
晚上入住在茶卡天空壹號景區的泡泡屋/星空屋裡,欣賞夜空中最亮的星。
如果可以,此生還會來
塔爾寺
[第七天行程亮點]
青海湖
塔爾寺
蘭州 正寧 街夜市
【 青海湖 】
青海湖,青海省境內的鹹水湖。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隅,祁連山東南部的內陸封閉盆地最窪處。是 中國最大的內陸湖。
關於青海湖有這麼一個傳說: 青海湖 本身是一眼神泉,當年二朗神楊戩被孫悟空打敗,逃至這眼神泉邊解乏,用三塊石支了一口鍋做飯吃,取泉水後忘記了蓋好神泉蓋子,二朗神剛把鹽撒到鍋裡,泉水馬上湧出成了一片汪洋。情急之下,他抓起了一座山壓在神泉之上,便成了現在的 青海湖 和湖中的海心山,支鍋的石頭便是現在湖中的三個小島(三塊石),撒在鍋中的鹽和水溶在一起,所以湖水是鹹的。
現在科學版的解釋, 青海湖 原先是個 淡水 湖,湖中生物很多,變成內陸湖後,隨著湖水的不斷下降,湖水中鹽分逐漸變濃,鹽度達到了千分之六,加之海拔較高,水中的含氧量比較低,浮遊生物稀少;湖中的動植物因之也大大減少,有的則隨著自然界的變化而變化了。
有人把 青海湖 比做是「大海退卻時遺落的一滴傷心淚水,抑或是地球山崩地裂自我顫變時留下的一份藍色憶念。」無論是「淚水」還是「藍色憶念,」我們卻把它看成是女媧補天時不小心遺落下的一塊藍寶石,或是鑲嵌在世界屋脊上的一面明鏡。
詩人說過 青海湖 的藍,是因為包容了天空的愛。近的是金黃的油菜花田,遠的有水天一色的 青海湖 ,這種遼闊 生機「大景」數 西北 獨有。令人驚嘆的雪山和風吹草地遍地的牛羊,聞著花香,看雲起日落,這裡是七月的 青海湖 畔。
【塔爾寺】
塔爾寺始建於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佔地面積600餘畝。塔爾寺自古以來就是一座馳名中外的佛剎。它以瑰麗壯觀的建築藝術聞名於世,它是藏族文化藝術薈萃的寶庫。公元1961年3月4日國務院首次公布塔爾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佛殿、經堂與活佛府邸層疊,佛 塔林 立、僧舍遍布,漢式建築與藏式建築珠聯璧合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建築藝術獨特精緻的木雕,栩栩如生的石雕,沉穩內斂的磚雕,都是這六百多年古寺中隨處可見的風景。
殿內佛像造型生動優美,超然神聖。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絢麗多彩的壁畫和色彩絢爛的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
【 正寧街夜市】
晚上抵達蘭州後,馬不停蹄的趕往正寧路小吃夜市,作為全國6大著名夜市之一,名不虛傳。
據說小吃攤有一公裡長, 蘭州 比較有名的小吃基本齊全了, 比如 牛奶雞蛋醒糟、羊雜、甜胚子奶茶、杏皮茶、還有烤羊肉串,肉夾饃等等,東西很多每樣吃一點,可以吃很多品種,正所謂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啊!
【旅行中的一些注意事項】
青海湖
防疫工作配合
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防疫工作需要遵循當地的安排,為了便於大家操作,簡而言之如下:
① 提前在支付寶進行健康申報
操作:健康碼—選擇目的地一分別選擇「 青海 省」和「 甘肅 省」—填寫信息—提交
② 相關信息登記是需要填寫進入 西寧 / 蘭州 的居住地址,所以選擇說走就走的旅行第一步,就是提前確定第一晚入住的酒店
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的注意事項
① 準備好稍厚一些的外套
早晚溫差大,下雨就更冷了。小仙女們自備鮮豔的衣服or圍巾,為了拍照美美的。同時當地也有賣各種圍巾披肩的。
② 防曬
紫外線比較強,一定要做好防曬工作,有條件的男神女神們,晚上最好做個補水面膜,那邊比較乾燥。
③ 高原反應
因為我們去過類似3000~4000米海拔的景區都可以接受適當高原地,再加上平時也會做一些運動,就沒有提前吃紅景天。
ps:如果擔心高反的話可以考慮,同時出行放鬆心態最重要。
④ 必備藥品
腹瀉藥(瀉立停)、感冒藥(999感冒靈)
防過敏藥、消化藥、消炎藥、創可貼
天氣炎熱可考慮風油精、驅蚊水
⑤ 做到一機多圖,提前下載好地圖APP,至少兩個!
⑥ 尊重民族宗教信仰和飲食習慣, 比如 很多回族人民不吃豬肉,這個一定要注意, 比如 去塔爾寺供奉殿裡面是不可以拍照直播等
推薦景點與遊玩時間
① 茶卡鹽湖
著名的天空之境,還有小火車~
景點門票:70元(小火車50元)
遊玩時間建議:2-3小時
② 青海湖
青海湖 , 中國 最大的內陸湖,由 祁連 山脈的雪水匯聚而成。
景點門票:10-50元(二郎劍100元)
遊玩時間建議:2-4小時
③ 翡翠湖
湖水顏色如翡翠般美麗,
景點門票:免費
遊玩時間建議:1.5小時
④ 門源 油菜花
七月中旬競相怒放
景點門票:60元
遊玩時間建議:1-2小時
⑤ 祁連 草原
祁連 山草原,每年7、8月間,而草原上卻碧波萬頃,馬、牛、羊群點綴其中
景點門票:私人承接,按遊玩項目收費,40到100多元不等
遊玩時間建議:1-2小時
⑥ 青海 雅丹
景點門票:暫無
遊玩時間建議:2小時
⑦ 阿克塞 石油小鎮
石油小鎮位於 甘肅 酒泉 的 阿克塞 老縣城,曾經是一個熱鬧的石油小鎮。
景點門票:10元(偶爾有上浮)
遊玩時間建議:1小時
⑧莫高窟
莫高窟裡是不允許用手電筒照明的,手機燈也不能開,講解員所用的電筒都是特製的冷光燈,為了保護文物,更不能偷偷拍照!相機閃光燈會對壁畫有非常大的破壞。
一旦遇到陰雨天或者沙塵暴等惡劣天氣時,洞窟是不開放的。莫高窟內食物和飲用水等物價很高,建議自備。
景點門票:需要提前預約淡季票價100元/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 。一定要提前一個月開始訂票
⑨ 張掖 七彩丹霞
景點門票:75元
遊玩時間建議:2-3小時
⑩ 鳴沙山月牙灣
景點門票:120元
遊玩時間建議:3小時
嘉峪關
塔爾寺
走進香火旺盛的塔爾寺,虔誠的信徒,清靜的寺廟,栩栩如生的佛像......
景點門票:80元
遊玩時間建議:1.5小時
【旅行中的住與吃】
茶卡天空壹號景區
關於住宿
整體住宿屬於輕奢類型,全程精品酒店+升級1晚當地豪華五星酒店,七八月旺季住宿價格會有上浮,遵照市場行情
最心心念念還是茶卡天空壹號的泡泡星空屋
關於吃飯
首先要跳出一個誤區, 西北 雖然牛羊比較多,但是牛羊肉並不便宜,追求品質出去玩該花就花!當地以清真食品居多,口味偏鹹辣。
【推薦美食】
卷子雞、滷肉炒炮、搓魚子、驢肉黃面、羊肉粉湯、 敦煌 漿水面,特色炕鍋羊肉、羊排砂鍋、地鍋雞、羊腸面、烤羊排、羊肉麵片等等
【寫在最後的感言】
蘭州
從繁華的城府到人煙稀少的塞外,青甘大環線之旅讓我親眼見證了大自然的神奇與善變:在這裡投下一片生機勃勃的大草原,那裡又放下一整個荒蕪無際的沙漠,又把所有這些都用連綿不絕的山脈相連,有時僅僅在盤山公路上轉個彎,眼前的景致就已變得完全不同。
如此一來,那些寸草不生的戈壁灘上其實並非空無一物。天地悠悠,那是歷史的回聲,更是生生不息的大自然誕生的詠嘆調。
說到這裡,我們這次青甘大環線—— 西北 漠上開花的收官之旅就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的欣賞!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