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 course 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公司都喜歡用英文名稱呼對方。比如Jerry,Cindy此類比較常見的英文名充斥著每個公司的小圈子。
其實員工起英文名也沒什麼好奇怪的,英文名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HR以及同事們的壓力,因為現在很多人的名字真的很難念。而且一個全用英文名的公司,別人看起來會覺得比一般的公司更高大上,更有國際範。其實你可能不知道,英文日常用處多的公司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先進」於一些普通公司。
有的人還說,從一個人的說話方式,甚至可以分析出這個人所在的公司是外企還是國企;更誇張的是,還能區分出這個人的大致月薪水平。
級別 VS Level
比如以前孫老師在民企上班的時候,我的前輩會告訴我,小孫啊,你的級別可能還不需要規劃到這些,好好做事吧。
但是如果是當初在國外,別人一般就會說,Daniel,你需要go up到這個level才可能會接觸到這些,do the best吧。
這就是一種區別吧,當你在職場聽到第二種說法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一般都是,這個人格調有點6哦。
約串 VS Barbecue
這個可能更日常一點吧,畢竟現在大大小小的朋友們都喜歡一起吃去吃串串。
但是這種非常日常的休閒方式反而更容易體現出入職場的菜鳥和一定地位的主管的區別。
比如,小孫啊,公司樓下新開了一家烤串店,最近業績還不錯,今晚一起約個串串吧。
然而一些主管層別的可能會這樣說,如果這個周performance夠了,我們去樓下hold 一個barbecue party吧。
其實擼串本身是一個很接地氣也很活躍氣氛的東西,但是這麼一搞突然覺得要出去吃大餐的即視感。
很多人可能日常會說這個的縮寫BBQ,但是一些「精英們」一定要念出全程Barbecue,才能彰顯自己社會精英的本色。
不知道為什麼,聽起來你就突然覺得很有幹勁了是不是?
跑關係 VS Network
其實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國外,關係戶都是存在的。身在職場中的我們,必不可少的就是拉關係了。
中國人拉關係喜歡在飯桌上,說XXX跟你關係好是我哥們,同學,老朋友等等,非常的赤裸直接。酒場拉關係那是國內最常見的。
可是老外拉關係的場次BIGE就高很多了,他們比較含蓄,一般是某地方舉行一個大型的party,穿上小禮服小西裝。拿著高腳杯,淺淺的沾一下嘴唇,低頭淺笑的找共同話題。一般就差不多喝完了,關係也差不多拉完了。
還有就是如果碰到自己的校友,朋友,老師,一定要表現的異常開心哦。這樣別人會覺得你很親切。
這個拉關係的用語就很直觀了,小孫,你多和XXX拉拉關係,他不是你的XXXX的XXX嗎?這個單子能不能成就看你的了!
Daniel啊,今晚XXXhotel有個酒會,我們的目標客戶都會be present,你去network一下,記得穿上你的suit。一定要gentry一點哦!
關注 VS Follow
這個應該是職場最常見的了,follow是外企從上到下的口談禪了。
小孫,那個案子你跟進關注了嗎?拖了這麼久,怎麼還沒有結果啊,注意效率好不好?
Daniel,你要趕緊follow一下你手上的case啊,BOSS那邊一直在follw me,你就幫help me,不要在讓客戶拖著啦!
不過現在一些高新技術或者前沿產業的公司來說,跟進關注這一類的詞的確out了,follow才是公司之間的主旋律。
其實這種半洋半中的日常已經在職場中非常常見了,社會是這樣進化的,所以不要說別人裝X什麼的,如果你不改變自己,不適應社會,你會慢慢被社會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