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走來李啟光

2020-12-08 長江網

  長江網12月24日訊 (記者 餘坦坦)幾十年來,我接觸交往過不少臺灣人。他們給我的總的感覺是:溫文爾雅,和藹可親,有很深的中華情結,也有很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修養。

 武漢亞洲大酒店總經理 臺籍人士李啟光先生

  李啟光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

  見李啟光先生之前,我預習了一些有關他的資料,知道他從事飯店管理逾30年,出色管理過國際、國內多家五星級飯店,是國際上著名的酒店管理大咖。如今他擔任著武漢港業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親自管理著武漢亞洲大酒店,是武漢高星級酒店中不多的臺灣籍總經理之一。

  資料中最吸引我的,是李啟光先生的「跨界」:出生於臺灣彰化的他,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後赴日學習文學,獲得了東京帝國大學日本文學研究所文學碩士學位,通曉英語、日語等多種語言,算得上是一位「語言學家」。然而他卻跨界做起了酒店管理,並且一幹差不多就是一輩子,而且幹出國際水平。

  「從學歷史,到學文學,再到搞酒店管理,一個學歷史和文學的人,怎麼『跨界』做起了酒店管理呢?」和李啟光先生一見面,開門見山我們就談論起他的「跨界人生」。沒想到他的回答倒相當「另類」:「其實我才是真正的科班出身:人文歷史本身就是酒店管理的一個側影,蓋得再漂亮的酒店沒有人文歷史氣息在裡面,酒店就失去了靈魂,沒有了生命,因此學習人文歷史是酒店管理者的必修課,人文歷史知識也是酒店管理者的必需品。酒店又是開放的國際化空間,酒店管理者有一些外國文學和外國語言方面的儲備,是不是也更便於和國際客人進行交流呢?」對於他的「反問」,我當然說「Yes」!

  其實李啟光先生還有更大的「跨界」。談話間,我得知:讀臺大之前,他曾經在美國海豹突擊隊服役,擔任過海豹突擊隊有史以來第一位華裔部隊長。這段經歷,他大概還是首度向大陸媒體人士透露。那麼,我能不能說:文史學習令他的職業生涯充滿人文、人性、人情的氣息,形成了他酒店管理中「人文的管理」「人性的管理」「人情的管理」,海豹突擊隊的那段軍旅生涯則鍛造出他的剛性與韌性,形成了他酒店管理中「紀律的管理」。而這種「紀律的管理」,在我看來,具體就體現在他首創的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當中,也就是「標準作業流程」。

  「比如,當你還不能確認客人是不是左撇子,擺放咖啡杯子時,杯子的把手就一定要朝右,湯匙要朝上,咖啡只能倒7分滿,杯子距離客人手的距離則是15釐米。這就是我SOP中的標準作業流程。」 李啟光先生一邊解說,一邊用手中的茶杯做著示範。他說,SOP 來自於製造業,製造出一件物品要經過一套嚴謹的標準作業流程。酒店管理也是一樣,每一道工序都得被詳細地分解出來,再交由員工正確地去操作。酒店需要一個標準作業流程來確保它的服務品質,從如何向客人提供一杯咖啡,到如何鋪一張床,再到如何待客接客,都有一套完整精細的標準工序,SOP就是酒店服務細節的專業化過程。

  「不要小看倒咖啡、開啤酒、禮貌微笑、打招呼這些小細節,一家飯店的工作團隊有沒有紀律,懂不懂規矩,會不會服務,由這些小細節就可以看得出來。只有服務精準化,才能做到品質100分。」李啟光先生說。

  這實際上是李啟光先生第二次來漢並經營管理亞洲大酒店了。之前在2008年,他被首次邀請擔任亞洲大酒店的總經理。當時的亞洲大酒店雖然已是15年「工齡」的武漢第一代「老」字號四星級酒店,但經營業績平平,甚至有下滑趨勢,在業界的口碑也一般般。「15歲怎麼是『老』呢?15歲剛剛上高中,我將盡我的力量賦予亞洲大酒店新的生命。一個小孩生出來面貌是不能改變的,但是後來我可以培養他學鋼琴,學芭蕾,讓這個孩子更有內涵。」面對亞洲大酒店這個「老」字號,是時,李啟光先生用充滿詩情畫意、飽含感情的話語說道。很快,亞洲大酒店就在他的妙手之中起「落」回「升」,也像它那花瓣塔型的獨特造型一樣,再次引起海內外顧客的青睞,成為武漢乃至大陸業界的一張靚麗名片。

  亞洲大酒店的各項業績指標就這樣在李啟光先生的經營管理下,一路穩中有升地發展、提升,直到2015年。這一年,李啟光先生年屆六十,退休返鄉。沒有了李啟光先生的亞洲大酒店,2015—2018,再次出現2008年前的下滑趨勢,對於李啟光有知遇之恩的董事長謝俊明先生於是再召他回漢……

  對於自己的二度復出,李啟光先生依然如第一次上任時那樣信心滿滿。這種信心不光是來自他數十年積攢的成功經驗,也來自他對武漢這座城市的熱愛與信心:「武漢是最像中國的中國城市。它是國之中心,也是中國的經濟地理中心。我一直認為,21世紀的重心在亞洲,亞洲的重心在中國,而中國的重心在武漢。近十年來,武漢正以宏大的氣勢、超常的速度,實現著一座古老城市的甦醒和復興,置身於這樣偉大的城市,亞洲大酒店不能不成功,這是我信心滿滿的根源。」他說。

  如果說李啟光先生從學歷史、學文學到搞酒店管理,是為「跨界」,則他跨越臺灣海峽跨越太平洋來到武漢,投身武漢的振興發展大業,則可謂之「跨海」。「跨海」而來的李啟光先生,武漢,敞開懷抱歡迎您!

責編:朱德華

相關焦點

  • 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催發城市新格局
    自2003年11月14日開工,2007年6月26日貫通,杭州灣跨海大橋於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車。這些年來,杭州灣跨海大橋不僅促進了當地從交通末梢到交通樞紐的飛躍,更通過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聚和擴散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促進了蘇浙滬經濟圈發展。
  • 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
    東南網9月26日訊(本網記者 陳薪宇 通訊員 莊愛萍 林真真)今天下午4時整,記者在泉州灣跨海大橋A1標段看到,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引橋(即石獅段)最後一塊30米預製小箱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標誌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的全線貫通
  • 中國的「百慕達」危險禁區,竟造出「跨海大橋」
    中國的「百慕達」危險禁區,竟造出「跨海大橋」 福建平潭海峽造出「跨海大橋」。
  • 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 明年上半年或通車
    昨日下午4時許,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即石獅段)引橋最後一塊橋梁從半空中緩緩放下,成功吊裝完成,施工現場響起慶賀的掌聲。至此,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的全線貫通。
  • 海南到廣東僅9公裡,為何不造一座跨海大橋?
    「瓊州海峽跨海大橋」一直都是停留在規劃設計裡,從未開工建設: 廣東海南跨海大橋,即「瓊州海峽跨海大橋」。 「瓊州海峽跨海大橋」其實一直都有提的,「瓊州海峽跨海大橋」其實也一直都有規劃的。
  • 李方格:騎馬就是正確的事
    李方格的父母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都是淳樸善良的人,他們告訴李方格: 「不求你大富大貴,只要你做的事情是正確的就行。」李方格說這句話給予了他很大的鼓勵。圓夢東方馬城2005 年李方格正式進入武漢東方馬城,這裡也成為他夢想的發源地。
  • [福建]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福建-中華人民共和...
    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在福建省泉州灣跨海大橋A1標段看到,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引橋(即石獅段)最後一塊30米預製小箱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標誌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的全線貫通
  • 福廈鐵路泉州灣跨海大橋進入斜拉索施工階段
    近日,在新建福廈鐵路泉州灣跨海大橋施工現場,兩個主墩各8根斜拉索順利掛設完成,大橋全面進入斜拉索施工階段。泉州灣跨海大橋全橋共有72對斜拉索(144根)斜拉索,扇形布置,張拉端設置在塔內,其中最短索長57米、重2.6噸,最長索長219.1米、重24.6噸。  據悉,泉州灣跨海大橋為福廈高鐵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大橋全長20.287公裡,海上橋梁長8.96公裡,主橋長800米、主跨400米,為雙塔雙索麵鋼-混結合梁半漂浮體系斜拉橋,這也是國內首座跨海高速鐵路橋,預計於2022年年底建成通車。
  • 航拍視頻|從別樣角度感受湛江的海上巨龍——跨海大橋!
    一座大橋盤踞在碧藍的大海上建設人員正在為大橋的建設而日夜不停地工作這就是正在建設中的通明海特大橋通明海特大橋總長5.755公裡為湛江第一長跨海大橋採用雙向四、六車道(跨海大橋)高速公路標準建設主線設計速度100公裡/小時大橋旁的紅樹林依然靜謐,美麗潔白的鳥兒和大橋一起在這片平靜的海面上飛翔
  • 防城港東灣跨海大橋,可行性研究招標已完成!
    1何為海灣大橋自從防城港連接漁萬島至江山島的西灣跨海大橋投入使用之後,使防城港市區至東興口岸的距離由70公裡縮減成了40公裡。而未來將要計劃修建的東灣跨海大橋,將會把漁萬島至企沙經開區的距離縮減一半以上。並且真正意義的使三個半島連接成一個整體。
  • 泉州灣跨海大橋陸域水域全線貫通 明年通車全程8分鐘
    昨天下午,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即石獅段)引橋最後一塊橋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全線貫通。按照工期,大橋主體工程將於年底前建成,明年上半年可實現全線通車,屆時8分鐘就能橫跨泉州灣。
  • 舟山跨海大橋全面通過竣工驗收 甬舟鐵路最快明年底開工
    在高分通過交工驗收後,舟山跨海大橋全線通車進入試運行。大家可以直接開著車通過高速公路直抵舟山市區,大大方便了進出島的市民和遊客。  一般的橋梁,試運行期是3年,而舟山跨海大橋一試就是5年。近日,錢江晚報記者從大橋投資建設方省交投集團獲悉,在舟山跨海大橋全線通車五周年之際,大橋已經全面通過了竣工驗收。此外,舟山的連島工程也準備繼續北上,連接六橫島的跨海大橋也準備開工建設。
  • 臺灣天文愛好者「跨海逐日」遠到安徽銅陵(圖)
    銅陵(安徽),2009年7月22日 臺灣天文愛好者「跨海逐日」 7月22日,在安徽銅陵太陽曆日全食觀測廣場內,來自臺灣的天文愛好者們展示本次觀測活動的宣傳畫。 當日,由臺灣島內天文協會組織的60餘名天文愛好者來到安徽銅陵,和當地人一起觀測日全食,並舉行兩岸天文研討會。
  • 一座座跨海大橋,見證一個世界級的大灣區的崛起
    一座座跨海大橋,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畫卷上的「顏值擔當」,更是粵港澳大灣區提速的黃金大動脈。圖源:廣州日報橋,意味著聯通、融合與跨越。今天讓我們聚焦橋梁與通道,一起穿越時空,見證粵港澳大灣區標誌性跨海大橋的傳奇。蓮花山過江通道蓮花山過江通道目前正在加快推進項目前期研究工作。它的建設將加強廣州番禺、佛山與東莞西北部、惠州北部地區之間的交通聯繫。
  • 海南省籌劃瓊州海峽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項目建設
    中新社海口一月二十八日電 (記者 莫成雄)乘渡輪過海不過癮,「得寸進尺」的海南人開始謀劃跨海大橋或隧道項目了。二00五年,海南省將開始啟動二十二點五公裡寬的瓊州海峽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項目的前期研究和準備工作,天塹變「坦途」將不再遙遠。
  • 杭州灣跨海大橋給長三角南翼帶來的效應開始顯現
    在慈谿的杭州灣新區,原本由本地民營企業平移而來,以傳統製造業為主,但隨著跨海大橋的開建,這種局面驟然改觀。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優質龍頭企業紛至沓來,全球500強之一的美國庫柏公司、美國普洛斯物流、吉利汽車、慈能大型非晶矽光伏電池……這些以往如雷貫耳的企業、公司,現在都不請自到。
  •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時間:2018-10-24 07:10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 央視網消息: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
  • 未來修建跨海大橋是否可以?中國沒有問題
    眾所周知,臺灣位於大陸東南海域,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因為臺灣距離大陸很近,為此也有人提出這樣的疑惑,未來臺灣海峽修建跨海大橋是否可以?中國沒有問題。畢竟修建跨海大橋之後,兩地之間的來往就更加方便了,據了解,臺灣海峽東西寬為230千米,而距離臺灣最近的大陸是福州,與臺灣之間相距約130千米,因此想要修建跨海大橋是完全可行的。而港珠澳大橋的正式通車,因為修建跨海大橋定的一些經驗,最後想要在臺灣海峽修建一個跨海大橋,也不是不可能,為此又有人表示,希望可以通過填埋落地的方式來縮小兩岸之間的距離。
  • 渦振、颱風……舟山跨海大橋如何應對?
    浙江舟山跨海大橋(又名舟山大陸連島工程),始於寧波鎮海區蛟川街道,沿線經過金塘島、冊子島、富翅島、裡釣島,終於舟山本島,由金塘、西堠門、桃夭門、響礁門和岑港五座跨海大橋及其接線公路組成,大橋全長約46.29km,
  • 臺灣海峽是「修建跨海大橋」,還是「填海造陸」呢?看完就明白了
    能不能修建一條跨海大橋,縮短臺灣與內地的距離呢?臺灣海峽的寬度,現有技術完全可以修建跨海大橋大陸距離臺灣海峽最近的地區應該是福建的福州,相距約有130千米左右。在中國現有技術條件下,修建這樣一條跨海大橋完全沒有困難,特別是在完成修建港珠澳大橋且正常運營之後,我國對於修建跨海大橋技術的掌握已是十分嫻熟了。所以修建一條連接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跨海大橋的想法,完全具備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