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四合鄉汭河景觀大道上,微風習來,空氣中瀰漫著青草的味道,耳邊傳來孩子們歡笑聲,仿佛世外桃源。今年,四合鄉成功上榜2019年第二批「國家衛生鄉鎮」榜單,這是該鄉實行「125 N」發展戰略後獲得的又一「金字名片」。現在,四合鄉正以「國家衛生鄉鎮」創建為起點,全力打造山美水美的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樣板區,將「綠色發展」文章做到底。
「創建國家衛生鄉鎮的初衷,是為了切實改善人居環境,讓群眾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四合鄉黨委書記陳煒介紹到,「我們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衛生整治,補齊問題短板,提升集鎮品質,也優化了創衛的核心。」
公廁作為最基本的公共服務設施,其建設管理水平和衛生清潔程度,體現了一個地區的文明形象。四合鄉以「廁所革命」為突破口,補齊環境衛生短板,新(改)建衛生廁所6座,打造三星級旅遊廁所1座,改造農村廁所近1000個。在道路交通體系建設上,完成13條農村道路改擴面工程,四合大橋危橋改造工程實現通車,鎮村公交5條線路全部開通。道路設施建設基本完善,路面全部達到硬化,平整無破損,無積水坑窪,汙水、雨水排放暢通,集鎮生活汙水實現全收集全處理。打造四合鄉首個健康步道,突出健康生活、健康教育、健康運動等元素。同時,在集鎮範圍內新增停車位425個,改善了亂停車現象,做到「停車有位、停車有序」。
「創建國家衛生鄉鎮,給四合帶來的最大變化,是當地居民生活習慣的改變」,陳煒說,「通過廣泛宣傳和常態化的督查管理,講究衛生、保護環境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行動自覺。」
「衛生不搞好,來個客人都不好意思讓人家進門。」家住四合鄉街道的廖先群感觸很深。早在2018年創「省級衛生鄉鎮」的時候,當地居民就意識到衛生環境的重要性。廖先群家在集鎮上開了個小店面,在2018年就籤訂了「門前三包」責任書,每天早晨開門第一件事就是打掃衛生,不僅管好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也會幫著周邊打掃。如今,門前「三包」制度早已實現「全覆蓋」,像廖先群這樣的「三包商家」全鄉共有200多戶。
四合鄉注重搭建好全民參與創建國家衛生鎮的各種平臺,最廣泛的發動群眾參與到創衛工作中來。以「最美四合人」為導向,評選「最美庭院」「綠色家庭」「健康家庭」;以「健康活動」為載體,創新開展「綠色星期五」活動,號召全鄉機關企事業單位每周五開展衛生大掃除,每季度並評選出「清潔之星」予以獎勵;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組織「健身體育服務隊」,開展工間操等各種體育健身活動。近年來,開展各類全民健身運動、健康諮詢服務、衛生專項整治等活動上百次,參與人數達3000人次以上,使愛國衛生運動成為全鄉群眾關注度最高、參與度最廣的活動。
「衛生鄉鎮是打造特色小鎮的需要,也是旅遊產業發展的需要。」陳煒說,「打好『創衛戰』還需長期堅持。」下一步,四合鄉將進一步凝心聚力,鞏固創衛成果,全力打造高品質健康旅遊特色小鎮,努力完成美麗「蝶變」。(許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