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百年名校清華,沒有培養出諾貝爾獎獲得者,你覺得是什麼原因?
清華大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頂級學府,並且清華建校也一百多年了,那麼建校上百年的名校清華,為啥就沒有培養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你覺得會是什麼樣的原因。其實我們可以從清華的發展史來看待這個問題,清華大學的建立是因為美國退賠庚子賠款建立起來的,最開始主要發揮的是留美預備學校的功能。
-
百年清華為何沒有做出什麼世界級成果,產生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
百年清華為何沒有做出什麼世界級成果,產生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百年清華為什麼沒有諾獎獲得者?我們可以從清華的發展歷程來簡單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清華是因為美國退賠「庚子賠款」而建立起來的,最初,主要發揮的是留美預備學校的功能。
-
為什麼北大有1個諾貝爾獎,清華卻沒有?原來是因為這所211!
雖然如此,但這兩個學校也是有著高下之分,清華大學在世界的排名,往往都高於北京大學,從國內的錄取分數上來看,北京大學也是略輸於清華大學。那就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數量。眾所周知,中國共有兩個諾貝爾獎,一個是莫言,一個是屠呦呦。其中屠呦呦是屬於北大的校友,所以從名義上來說,屠呦呦的諾獎,屬於北大培養出來的。而清華大學,則比較尷尬,如今還未能產生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那麼,為什麼清華沒有諾獎,而北大卻有呢?
-
世界上影響最大的諾貝爾獎,獎金為什麼還沒有發完?
諾貝爾獎可謂是當今世界上影響最大的獎,每年都會對在人類社會中做出某一項重要突破性貢獻的人頒獎並授予最高的榮譽。每年的諾貝爾獎都會有大批的的學者關注,這個獎項是非常難得的,八億人群中也就僅僅只有一個人可以獲得諾貝爾獎。
-
諾貝爾獎獲得者數量0:160!差在哪?
高清華、李清華、董清華 ……作為我國最好的大學,清華大學在近些年的成長頗受國內外的關注。那歷經這麼多年的發展,清華大學究竟已經到了一個什麼樣子的水平,如果放在世界大學之中,是否能經得起風雨? 相信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比較關心的問題。
-
我們為什麼關注諾貝爾獎?
又到了諾貝爾獎揭曉的時間,這一次將直接頒發兩年諾獎獲得者。無疑是全世界都關注著的事。在過去幾年,莫言和屠呦呦作為我們國家的諾貝獎獲得者,向世界證明了我們的實力。《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我們為什麼關注諾貝爾獎?》
-
清華沒有一個諾貝爾獎,而這個大學,有158個!
如果拿兩個大學來相比,想必必然會拿出諾貝爾獎來比較,諾貝爾獎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也是在世界上最享譽盛名的獎項,能拿到諾貝爾獎,基本就代表了一個學校在這個領域的世界一流地位,如果諾貝爾獎拿的多了,結果自然不言而喻,幾乎等於這個大學的硬實力。
-
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為什麼可以不是兩院院士?
而且據說,屠呦呦此次落選兩院院士,她自己並沒有申報。屠呦呦作為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和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還會稀罕那個兩院院士的頭銜麼? 也就是說,這次是兩院院士評委會主動將屠呦呦作為院士候選人選的。結果還是沒評上。
-
2020年諾貝爾獎開獎周,盤點所有諾獎百年風雲際會
在百年的諾獎風雲中,諾獎是不是每年都頒發,到底一共頒發了多少次,有多少人獲獎,獲獎者年齡最小的有多小,年紀最大的有多高?獲得諾獎很難,但有人一生卻多次獲得諾獎,甚至還有夫妻、父子都獲得諾獎,甚至在獄中獲獎的,不過也有人放棄諾獎。百年諾獎風雲中,有多少鮮為人知的秘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百年諾獎風雲中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
-
熬死了兩位教授、歷經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到底證明了什麼?
但有一位教授還真實驗了,而且接力持續實驗都快一百年了,到底是為啥呢?昆士蘭大學的帕內爾教授第一滴瀝青於1938年12月滴落,如果從瀝青放置到燒杯上開始計算,歷經12年,如果從漏鬥杯底部切開計算,歷經9年!
-
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30所大學!哈佛當之無愧,第二名意外了……
那麼,到底哪一所大學獲得的諾貝爾數量最多,學術實力最強呢? ........................................ 維基百科發布了1901年-2019年,全球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30所大學。 結果如下!
-
為什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沒有中國人?
除了思考「諾貝爾到底留下多少錢?為什麼現在還沒發完?」的疑問。還有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就是?為什麼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從來沒有中國人?這是和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偏好、國內學者的研究偏好以及國內學術晉升途徑密切相關的。
-
為什麼中國很少諾貝爾獎獲得者?聽華人「諾獎」得主朱棣文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很少諾貝爾獎獲得者?他認為中國的教育對孩子是沒有提高的。這也是很少有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原因。 為什麼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眾多?
-
清華大學教授:腫瘤免疫治療,為什麼能獲得諾貝爾獎?
董晨(清華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教授)近幾年,有關腫瘤免疫治療的好消息不斷傳來。一系列成果的出現,使美國《科學》雜誌在2013年把腫瘤免疫治療推為當年最大的科學突破。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詹姆斯·P·艾利森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本庶佑 (Tasuku Honjo)有幾項進展格外引人矚目:繼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2011年批准anti-CTLA4(細胞毒性T細胞抗原-4抗體)用於治療黑色素瘤,PD-1(程序性細胞死亡1)抗體也在2014年獲準用於同類腫瘤
-
諾貝爾獎發了124年,為什麼發到現在還沒有發完,還夠發多少年?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很多科學家的畢生願望就是登上諾貝爾獎的領獎臺,作為世界最高規格的諾貝爾獎已經連續頒發了124年,包括了許多獎項。那麼這麼多年過去了,諾貝爾獎的獎金為什麼還有剩餘,諾貝爾當年到底留下了多少錢呢?
-
諾貝爾獎獲得者特霍夫特教授訪問理論物理所
8月6日上午,應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邀請,世界著名理論物理學家、199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特霍夫特教授在理論物理所「前沿科學論壇」上作了題為「Waiting for the Higgs Particle Scalar Fields in Physics期待中的希格斯粒子:物理學中的標量場」的報告。
-
諾貝爾獎獲得者扎堆的大學,原來是這樣的?
隨著10月12日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頒布,今年這場特殊的線上諾貝爾頒獎儀式正式結束。作為全球最具權威的獎項,諾貝爾獎一直是各國關注的焦點,每年的頒獎更是精英匯聚的盛宴。精英的成長離不開學校的培育,維基百科根據對諾貝爾獎獲得者畢業或任教院校的統計,總結出了全球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30所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赫然在列。
-
清華大學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安德烈·蓋姆名譽教授稱號
清華大學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安德烈·蓋姆名譽教授稱號清華新聞網10月15日電 (通訊員 馬小帥 姜楠)10月12日上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安德烈·蓋姆清華大學名譽教授授予儀式在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簡稱「TBSI」)舉行,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共同院長張林向蓋姆教授授予了清華大學名譽教授聘書
-
119年過去了,為什麼諾貝爾獎獎金越來越多?
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高達1000萬瑞典克朗,總額為6000萬瑞典克朗,約合4544萬人民幣,比去年增加了將近454萬人民幣。截止到2019年,諾貝爾獎已經被授予950人和組織597次。可整整119年,諾貝爾的遺產不僅沒花光,還越花錢還越多。將近一千人都沒能分光諾貝爾的遺產,諾貝爾當初到底留了多少錢?
-
諾貝爾獎獲得者來華一次100萬,為什麼商家推崇諾獎得主?
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從2017年開始獲獎者會獲得瑞典900萬克朗,約合人民幣為740萬元。從歷屆得主來看,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達到了340人,其次是英國獲獎者達到102人,中國近幾年來也開始拿下諾貝爾獎的相關榮譽。